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九次第定),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问(根据原豆瓣贴整理)

来自:月印千江 2013-09-24 21:59:13
(编者说明:根据公众号公告原“光彻五轮”对外名称改为“月印千江”,请阅读者知悉)

(以下回答,仅是个人理解及心得总结。仅供参考。修学者应以戒律为根本,定慧为手段,经典为指引,解脱为目的,实修为验证来修行。)

1. 缘起

发帖缘起:起初发此贴之时,是看到有人在此小组发“我开悟了,大家有问题可以问问”,甚觉浮夸,而竟有信而学之跟随者。随即发此贴效仿之,标新立异,虽惶恐于众人不信而诋毁,但为树立实修实证的风气,冲抵网路上普遍光说不练的气氛,冲动之下发了此贴。几年时间来,虽有来捣蛋者、来争辩者,来疑谤者,但亦有真修实行者来此贴发问和反馈进展。有些人也在豆邮给我反馈修行的进展和收获。感谢这些师兄们,让我感觉我的发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价值。

近年来,这贴来提问者,多是没有什么实际修行,问些泛泛的信仰问题,也是让我甚觉无趣。感叹于消遣佛法者多,实修佛法者少。今天此贴被禁,说明缘分已尽。不过也无妨了。我的修行心得与经验,已在这个贴里分享了十之八九。相信初步进入修行之门的师兄们,若能细心阅读,一定能有所收获。

世事无常,此贴到此为止。古德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为我等之座右铭!

最后,祝愿广大佛门同修,早开智慧之光明,同证大乐之法喜

南摩观世音菩萨!

嗡玛尼贝美哄!

——月印千江

2017年4月10日

2. 自修因缘

网友问:咋修啊,你拜师了吗

月印千江答:现在拜师了。但是修这些前没有拜师。全是自修的。

网友问:不是说禅修必须拜师再修吗,一个人修会误入歧道的嘛,你修的时候会不会定不住啊

月印千江答:只要以出离心发愿修持佛法,不求神通和怪异,必定不入歧途。

我修的时候,用了1周入断呼吸之定,从此禅定即上路。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网友问:你定住了吗?我觉得这很关键

月印千江答:当然了。这还要问吗。

网友问:楼主,你的呼吸和脉搏完全停掉了吗?

月印千江答:呼吸是在四禅停。脉搏停要心脏停。心脏停跳,要在灭尽定。我都做到了。

网友问:你好,我的意思是,呼吸和脉搏是不是完全停住了?

月印千江答:灭尽定时是的。但是在灭尽定的当时是不知道的。要灭尽定出定后才知道。

网友问:楼主,如果具你所说修完四禅八定,入定一个星期不吃不喝是随随便便的,如果不能的话,估计就不对路了。再者入定前,肠胃是必须清空的,也就是说要绝食, 否则谈入定那是自欺欺人。

月印千江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得来的结论。佛还要吃饭,金刚经第一段就说佛“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你认为呢?

不吃喝和入定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我也有过长时间辟谷的经历,但是这和修四禅八定没有直接联系。

我们学佛法,要符合经典,更重要的是,要以实修来验证。不要轻易信谣,传谣。否则功德未建,罪业倒建了N多,岂不悲呼?

网友问:你如果肠胃里面都装满食物,入定。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况且你说你修四禅八定,如果入定都不能超过一个星期那谈都不要谈了,我一个师兄打坐两天(不起坐 ),他还说他还是属于比较粗的禅定。况且四禅八定是功夫(人为的功夫),外道也会的,你不要以为修成了四禅八定就是在学佛!

月印千江答:入定和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入定一秒钟也是入定。打坐坐得久,不能代表定力就深。四禅八定都是入定,外相上都是打坐,但是入初禅1天,就不如入四禅1秒。四禅八定外道会,学佛的人也要会。戒定慧三学,定是持戒和修慧的基础。不修禅定,单谈学佛,十有八九走上狂禅、嘴巴禅之路。为学佛之大歧途,岂能不慎!

网友问:释尊入定3年 达摩9年 济公也是9年(包括近代虚云和尚也是有入定一个月以上的经历)。时间当然不是衡量禅定标准,但是你告诉我你连一个礼拜都坐不住,你说你达到四禅八定,说出去,请问有谁会相信。我不是说修禅定不对,而是我确实怀疑你没有真正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 ,你可能自己骗了你自己!

月印千江答:疑者自疑。知者自知。自若有疑,修证除之。

网友问:如何破解因果?

月印千江答:因果是不可以破解的。因果本身就是万法的铁律。是法尔如是,打比方好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因果关系一样。

网友问:随喜赞叹!楼主,我作为初学者,想请教一个问题。您这一年来的修行生活,具体到每天的日程表,是怎样安排的呢?我实在觉得在家人要修行好难,杂事缠身,障碍太多。

月印千江答:我是失业在家,每天除了打坐修行,就是上网查资料(围绕修行的问题找答案)。功课时间基本上是,每天3坐,早上一座,中午一座,晚上睡觉前一座。每座1-2小时。要保持修行不退,最重要的是持心戒和淫戒。心戒就是戒淫心(乃至不起美丑、男女之分别念),淫戒就是戒淫行。随着修行的提高,智慧的提高,这个心戒要步步设防,不断提高心戒的深度,乃至梦中亦不犯。如此修行则不退,则修行进步很快,如果心放逸,则修行退步很快。

在家人,如果要操持各种事情,必定对修行有障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阶段性闭关性质的专修。如果实在不行,操持的事物最好是简单体力劳动,少动脑力(脑力劳动多了,易失正念,失正念则修行速退)。在做体力劳动之时,可以清醒的保持了知觉照,如此则也能修行不退。

网友问:有段时间和你类似。感觉上了层次,也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还是后来忙起来就堕落了,反正现在让我认自己到了什么层次是不可能了。

但总觉得,如果不能在这世界的纷繁复杂中保持境界也就算不上真的开悟或得道。

现在尽力试着坐卧住行皆在定中,至于境界什么倒不太在乎了,偶有小悟便是欢喜。

月印千江答:这个修行,还是有次序的,有方法论的。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活中引发烦恼的缘太多,烦恼深重的话,就没法修观证慧。所以要持戒护心,修定持心,所以能调伏烦恼,所以能修观证慧。有智慧后,才谈得上断烦恼,烦恼是智慧断。前面的修行,只能称呼为压服烦恼。是暂时躲避引发烦恼的缘而一心修定慧来的。所以凡圣的分水岭也就是智慧的证得。凡夫想在生活中修,叫妄想。叫以凡夫身妄想修大圣菩萨行(不离世,妄想修超越世出世间,绝无可能,最多也只能修修人天善法,修一点福报)。所以因果、本末不能倒置。

后期补月印千江答:近日,我应对以前的言论做些修正。原来说凡夫无力在不避逆缘的情况下修行。近日,我发现禅宗实有方法,可以摄万法为一心,以不二见统摄一切而能不离世间而修超越行。此不是妄想,而是可行可证。

网友问:禅宗的这种方法叫什么?

月印千江答:直指。

(编者注:禅宗直指心性,以心性为法船,统摄万法,无修无证为对治,腾腾任运,消磨习气,直载彼岸。其境界高远、手法高明,上上根人契之可顿超。)

网友问:这种修行方法应如何具体操作?

月印千江答:一念间,明心见性!若不会,还需修教下戒定慧相辅。

网友问:我的烦恼比较特别——感觉像是没有重心和可信之物。其他各种哲学理念和宗教我都会涉及学习。结果只是看到各种不同和类似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按时间排序和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你会发现很多其发展的脉络,最后变得似乎不是那种你本来以为的样子。所谓奇迹、神迹又有多少人真正看过,而各种矛盾及谬误却总是那么显而易见。

至于其他的生活烦恼,来的时候的确很烦人,但过后思量,总有种烦恼即菩提的痛快。若没有那些烦恼,我不太认为自己能对许多事有更深刻的了解。

月印千江答:佛教的理论只是用来引导人的(应众生病而说),所以想在理论里寻找一个逻辑脉络,妄想融会贯通,那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佛教的道理很多是超意识的,即是说,是靠思维达不到的境界。所以常说不可思议。

佛法唯有证才能知。

所以仁者若对佛法有信心,建议从基础而修,从禅定修起。而后观佛法(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如此而修的话,自然在心会次序建立三十七道品。只管耕耘而收获自会不期而至。

网友问:首先,我并不是想融会贯通。只是无比较,你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呢?就好比你生在朝鲜,自以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准备解放全世界一样。我不想到头来浪费一生在一个笑话里。

我相信佛法能去修证。主要是自我修行体悟的缘故。但至于那些没有修到证到的东西你说让我直接就信了。那我信就是骗自己吗。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只管修行便是。没人保证你此生成佛,也没人保证走那条路必然是通的。归元无二性,方便有多门。

还有个问题正好想到。关于神秘主义的。

便于理解我将解释复制如下:

神秘主义(mysticism),此词在中文中的翻译易与Occultism混淆,关于这一点,著名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认为,应该把mysticism翻译为“密契主义”。密契就是密切契合,密契主义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密契经验”即感觉自己的灵魂与一个至高的精神实体相契合的经验)一词出自希腊语动词myein,即“闭上”,尤其是“闭上眼睛”。之所以要闭上眼睛,乃是出自对通过感官从现象世界获得真理、智慧感到失望。不过,神秘主义并不像怀疑主义那样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它仅仅主张闭上肉体的眼睛,同时却主张睁开心灵的眼睛,使心灵的眼睛不受现象世界的熙熙攘攘所干扰,从而返回自我,在心灵的静观中达到真理、智慧。因此,辞书中对神秘主义的解释一般是“通过从外部世界返回到内心,在静观、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状态中与神或者某种最高原则结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

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头脑坚信某种东西,那么身体会有确实的反应。南怀瑾老师的书中对静坐的现象的描述中也写到:由于没人接触的知识不同(比如中国的脉络或印度的三脉七轮)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反应。那么我怀疑神秘主义的体验是否是这种心理因素造成的。

月印千江答:佛法修行,并不是你说的神秘主义或密契主义。在佛法来说,一切的境界,心理,生理,都是幻觉,把幻觉当真,并在其中树立我的执着就是迷惑,就是轮回苦海。佛法修行就是要离幻。离幻不是契合一个更高的神秘境界。而是凡所有相皆当离。当离到究竟时,真心(也只是个比喻,没有实在的真心,只是无幻而已)如同云开雾散,没有了幻的蒙蔽,而赤裸显露。此时即是明心见性。再来世间,即不再迷惑(有些人还需保任才行),而能见到诸法实相,所以能幻化万物,得业自在,得涅槃乐。这就是佛法的道理。

信佛,是发心的根本。不信,那只有先多读佛经,熏陶闻思,待信心成熟,自当起行。

网友问:“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请问你如何得知已经修到灭尽定这一层了?

月印千江答:因为入定出定,只在一瞬间(时间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我入定是一念可入定,也就是说,一秒钟就能入)。但是出定时却发现身体冰冷,血脉停流。死光照身。直觉是死亡。而后凝聚能量重新激活身体,才能使用。对照经论,唯有灭尽定才可能如此。无想定必定不会有此现象。

网友问:我觉得,若是工作谋生的话,定境可能就无法维持了。那么,楼主将来有何打算?

月印千江答:工作谋生,在智慧不够力量前,确实会造成非常大的障碍。所以小乘说要过八正道的生活。否则就会退转。

但是大乘有实相智慧。若能入般若波罗蜜,则能入不二法门,于一切事见到实相,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如此则能即工作谋生即是修行。所以我打算趋向般若波罗蜜!

无法维持的定即非正定,也即是此贴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讨论的。正定无出入,行住坐卧绝没妨碍。

定有世间,有出世间。

无出无入的定,就是本觉,就是佛性,就是如来藏,就是无住涅槃。正定无出入,乃是觉悟后之事,非是凡夫事。

凡夫还得修世间定,而后能出世间,而后能超越世出世间。才能正定无出入!

网友问:问题就在于,脑力劳动很难避免,若是要在脑力劳动的同时保持正念,似乎太难了。

月印千江答:一心多用必定诸事难成。所以初期最好是专修。待智慧力,定力稳固后,可以入世修行。

否则,也就只能修一下资粮道,比如闻思,持咒,放生,拜佛,供养等等。间或修一下戒定慧,但这样修总是进难退易。所以一切需要仁者自己取舍!

网友问:感觉终于找到高人了!问几个肤浅的问题:接触禅修7个月,却不知适合自己的方法,感觉适合的,却不知是否为正道。

例:最开始看某老外写的《8分钟幸福疗法》,采用观呼吸(也不知算得上“观”不),微微找到点感觉,第一次散盘便能坐近1小时,且心境平和感觉很美妙。后来开始在网上东搜西找,又感觉这不是正道,便开始练习单盘,年龄不小了,很是痛苦。采用安那般那法(不知是否正确),却静不下心,还频繁陷入昏沉状态,于是现在有退却之念。

我这是方法问题还是别的什么问题?望指点

另:平时少上豆瓣,若以后有问题通过豆邮,望能回复

月印千江答:禅修初期要突破,需要有一定的决心和坚持。修行佛法要上路,最重要的是修成四禅的定力。有这禅定力后,心就能趋向自控,从而能修观证慧。

观呼吸是甘露法门,是适合大众修的法门。你自修是可以的。具体修行方法可以百度《定慧之路》这本书,里面讲得很清楚。

初期建议最好是密集禅修,每日专修多次禅定(3次以上),一次1小时。直至能一口气之内入四禅,并稳定住定达到1小时。达到这个状态后,可以转修观法(或者参禅)。如此即能很快上路。信心不具足的,多看祖师传记(如米拉日吧传),或其他禅修日记(如金满慈的禅修日记)以增加自己信心,并坚固修行的决心!

网友问:师兄好,请问师兄说的前提是不是要身体有一定的健康保证,还请师兄给初学者推荐几本修证方面的指导书,感谢师兄

月印千江答:健康有利于修定,修定有利于健康。

修定的指导书,可以看阿含经。也可以看《定慧之路》。

网友问:我刚刚开始学习,你们说的太深奥了听不懂,嗯请教一下哈,我刚刚开始学习只会诵经抄经,可行啊?但是我作业的时候总是会联想很多事情,我真的是很诚心认真的在做了。

月印千江答:抄经诵经是很好的。当然也是于三宝培植信心与福报的好办法之一。

但佛经的精髓,是经义,而非经文。理解经义,如理修行,才是信佛,随佛行。才能入于法流,成就佛道。

3. 初发心

网友问:嗯,能不能教练我要怎么入门呢?我现在每天就是诵心经,抄僧伽吒经。本来是心理有所愿加上一直信佛,所以才开始学习。现在慢慢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吧,就想认真学习一下。但是不知道要从哪入手才能少走弯路。谢谢~

月印千江答:从发心开始。

第一、修行之发心。

世出世间,万相造化,不出因果。修行之所以能成行,必定也是有因果在其中。所以,修行的要道,就是要明确的造作“修行”之因果。其第一步,就是发心。若无发心,则没有动力修行。

如何发心,从发心的结构来说,就有原因,动机,树立目标,发心,付诸行动,几个步骤。并且发心是会伴随着修行而不断重复这几个步骤,不断发心和坚固发心的。

原因:不同的人学佛,有不同的原因。有厌世、惧苦、求财、求寿、求神通,求智慧、求福报等等之不同。这里,发心不同会导向不同结果。所以修行之发心尤为重要。通常,我比较认同求智慧,求解脱,求自在之类发心。因为这种发心与三宝相应,修行的功德容易聚合而朝向佛道。

目标树立:这在发心时,是在明确理解了佛理,并充分相信能修行获证的情况下,自己发心要以修行来获证某个目标。这是发心最基础的一部分。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不同人,不同的修行时期,可以树立不同的发心目标。但是目标最好是简单明确,并且自己坚信是可以通过修行达到目标的。

对于目标的确定,可以是修到“某一禅定”,可以是“尝试达到心无所住”,可以是“我要进入涅盘”,也可以是尝试“体会某一句经文”等等。这种发心必须自己对实现这个目标非常感兴趣,并且信心十足,有决心和自觉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兴趣非常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兴趣足够强时,我们的一切会围绕着兴趣而转,而且会有奇迹发生!兴趣所在的事情,我们总能乐此不疲,并且总能做出成绩!所以,树立目标,并让自己对这个达到目标充满兴趣。

付诸行动:前面所说,树立目标后,应该有一套行动方案,来实现目标。我混迹网络N年,看了太多太多学佛的同学不知道如何行动,寄希望于在外寻找老师,或自己忙修瞎练。但总是半途而废。因此,如何行动,确实是一种经验和技术。

对于行动,首先我们要分解行动的结构,并和目标进行配合,制定自己能实行的行动计划。

从行动本身来说,可以划分为“身行、心行”。从行动的状态来说,可以划分为“专修时的行动、日常工作中的行动,睡觉休息时的行动”。我们应该围绕实现的目标,来对这些行动的不同类型、不同状态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

行动方案可以说是我们对修行法门的挑选和应用。比如对于“求解脱”的目标,方案可以是:“身行:不行淫、不化妆、不吃荤腥等”,“心行:不想淫,不好美,不好美食等”,“专修时:修定,修慧等”,“日常工作中:持五戒,持前面所说身行戒、心行戒等”,“睡觉休息时:持光明想等”。以上是针对行动的发心的一个规划。对于信心坚固,能长久按发心行动修持的,可以不设时间限制,比如小乘发心尽形寿持某某戒。若是菩萨信仰的,可以发心尽未来际做某某行等。若是信心不足,可以发心修行的时间周期,比如以7天,或7天的N倍数为期限,并加一条发心,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发誓一定做到的发心。这是一个以心编织内心的“堤坝”的过程。这个“堤坝”就是“戒”,“堤坝”的建立,就是“戒体”。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切的起行,都是从这里开始,没有这个,修行无从谈起,记住,修行就是在心里建立菩提道品,并进而改变身心。

网友问:平时多看的是台湾已逝僧人圣严法师的著作,这些书对修行是否有帮助?

月印千江答:他的书不了解。推荐看佛经原典。

网友问:您推荐的《定慧之路》已在看,方法写得非常详细,感谢推荐。

看过之后有个问题:自己心太粗,感觉不到人中的气息,有点打击信心

月印千江答:多多练习,呼吸之相有冷热、粗细、长短、滑涩。任取一对观都可以。心粗时,可以观长短之相,心细时可以转观其他相,多练习,自会找到方法。

后期补月印千江答:有同修问修禅的事情,答复如下:

禅修的热,冷,麻,胀,痒,变大变小,旋转等等这些感受是初期修禅的大多会发生的(久了就没有了),心里暗示会加重这些感受。正确的做法是不理会这些感受。保持清醒,不要走神。只能观呼吸,不能去找乐受。哪怕乐受来了,也不能去管,只是并且仅只是观呼吸。下坐不能立即睁眼,应调整专注呼吸为专注全是放松。从头到脚顺序放松。并轻微活动双脚。待脚部舒适后再睁眼下坐。

网友问:修完了还來此作甚?

月印千江答:来显摆的。因为现在国人都不相信能入禅定,我就来显摆下,让人知道禅定不难。

网友问:你修到了几禅天了?禅天的天人应该不用吃饭了吧?马阴藏相有吗?证灭尽定就是证果了吗?有漏尽通吗?悟后成家没影响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首先,修定只是在定的当时,才是心一境性,才是超越欲界烦恼,当你出定,你还是人,并没有变成色界天人,你还是要吃饭睡觉的,行欲的能力还是在的。第二,超越五下分结,会有马阴藏相(因贪欲暂服),但是这个不是绝对,当人修行退转(或有意造作欲望),欲界贪可以再次生起,这时又会恢复行欲的能力。第三,灭尽定是三果以上罗汉可入,而三果是可能退失的。同理,曾暂伏欲界烦恼,不一定是永断,随因缘若退转,则欲又重起。第四,三果能入灭尽定,但并没有解脱成漏尽。第五,悟后成家,是从修行难易度来说,未悟成家,牵绊太多,修行事实为难,一失人身难有出期。悟后成家,虽退但能保人身不失,因有强盛功德镇身故。

网友问:“悟后成家,是从修行难易度来说,未悟成家,牵绊太多,修行事实为难,一失人身难有出期。悟后成家,虽退但能保人身不失,因有强盛功德镇身故。”

我觉得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

1、悟后成家,难道牵绊就会减少了吗?

事实摆在那里,一旦有了孩子,孩子要吃饭、要读书、要成长,你还要花时间管孩子、教育孩子,否则孩子学坏了怎么办。为了养家,你不得不整天为赚钱而费心,因为钱不会自己找你,你的心再也定不下来了,因为你的心始终牵挂着工作、孩子和家庭。工作、养家养孩子就像被逼债,烦恼多多,你怎么入定?

2、虽退但能保人身不失,因有强盛功德镇身故?

我不知道你说的“强盛功德”指的是什么,怎么会“保人身不失”?

这个“强盛功德”是指习定而获得的“神通”吗?

这个“强盛功德”不会退吗?

月印千江答:我说悟后,是至少悟了“无我”。因悟无我故,而有强盛功德镇身,生不犯五逆重罪,死必灵台清明。终必七返人天而得解脱。所以,当排除万难(即暂离逆缘,如成家等)一心专修,以获证无我为第一目的,若不如此,庸碌一生,一入轮回,佛法再难相遇,岂不悲哉?

网友问:哲学形而上的是否就是佛法本义?(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以哲学来研究佛法,是错误的。是比量的,无法契入本性。因为“不可思议”。

唯心唯物,在佛法角度,不是矛盾的,是统一的。因为“心物一元”。

佛教将心物一元的那个元,亦称呼为心。如,真心,真如,如来藏,本性,自性,法身,涅槃、一真法界等等异名。

此心非实有,需无所得而契。但有所求心,必不能得入。所谓无门之门,即是此意。

佛法研究,当以身心为工具,经典为手册,实修为验证,证入佛法,才能真懂,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次第而行。否则都是邪想邪行,妄作凶!

网友问:初学者学啥呀

月印千江答:初学先从闻思,发心开始。读佛经原典,下载个佛学词典慢慢读。实修的话,从入定开始。

网友问:大师,我想请教一下,诵经是不是次数都是一定的啊?可以自己自行决定次数吗?另外每天诵经是不是都是要一样的吗?可以轮流诵吗?

月印千江答:既然发心诵经,可以定一个功课表,自己规定次数和时间,一来可以做戒(有戒修善,功德增上),二来有规矩可循,方便修持。

网友问:家中XX烦恼事的应对问题。(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非佛法实修问题,一律不作答。生活中事,但问自己“良心”,从善如流,诸恶莫作即可。

网友问:哲学我很喜欢,佛家理论却接触少了点。今天看楼主的论述心里不由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过也仅在这个基础上,因为对于这些具体的神通我是不置可否的,反而我觉得你援引傅佩荣教授所谓的密契主义比较具有修行的现实意义。

月印千江答:哲学我不懂。佛理是应病而说,也就是说,是众生有什么病,就说什么理。所以有“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次第。最后佛理也没了,都是戏论了。只有事事无碍。

呵呵,所以,哲学若要向佛学靠拢,非入事事无碍方为懂得。

4. 气脉学说

网友问:同修你好,请问四禅八定和灭定尽修完了,中脉以及七轮是否能够打通?出现天眼和出体是在哪个阶段?

月印千江答:显教不说气脉及七轮。只有藏密才说。

气脉及七轮,在藏密完全是智慧和报身功德成就。打通了就智慧稳固,能够妙用现前。(即身成佛义)

在显教来说,修完九次第定,不一定就打通了中脉及七轮。也不一定能够妙用现前。

出天眼和出体和各人因缘有关,不一定在哪个固定的阶段出现。不修禅定而有这些神通的人也有。一般来说,久定能发通。也可能不发通。修完九次第定,也不一定有神通。所以没有必然联系。

网友问:修完九次禅定还不一定能通中脉七轮?这还叫实修吗?

月印千江答:首先,佛教显教不讲气脉七轮。佛经显教强调无常、如幻,空性,没有真实存在的法在那里。

密教讲气脉,七轮。要知道,密教的气脉涵义是报身修习的范畴,是智慧的力用的修习。不是什么有相的东西。要知道,佛教是要涅槃的。这个身体是要消亡的。修气脉是功德报身的修习。不要以为是气功或外道的那一套东西。

修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是不一定能成就得了报身功德的(当然也是修报身的基础)。报身是要建立在菩提心基础之上的。否则佛教不需要报身。只需要断烦恼就完了。

因为要度生,要庄严佛净土,要修集福报来布施众生,才有报身和净土这么回事。(我也没成就报身,所以是个人理解的臆测,不一定对,供参考)

这一切都要先通达空性。否则都是白扯。

5. 佛道区别

网友问:发心出离,请问心往道家的修佛法会不会不适合?

月印千江答:道家与佛法初期发心不太一样。

道家强调修不死,稳固精气神,所谓修丹,以求出神脱壳,弃壳飞升,所谓成仙。

佛家强调修不生,有受皆苦,无自主之我,远离三界幻,出火宅得解脱。

在后期,道家有向佛家合流的现象,强调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那就与解脱有相似的含义了。

在我看来,道家在炼神还虚的阶段,才有出离心。

至于如何取舍和圆融,就看各人智慧了。

网友问:请教!我最近入四禅会起胎息,我的感觉呼吸不是真的完全没有了,而是非常的细微,也就是胎息起来了,小腹不停的颤抖,带动呼吸,但非常缓慢,中间还有停顿的过程。我也查了很多资料,一般都是讲“四禅出入息寂灭”或“呼吸断”等,也有查到有的说胎息起来,但对胎息是否完全没有鼻呼吸说法不一。当然,我也学《定慧之路》,广超法师讲的很清楚,但四禅地方也是直接说呼吸停止等的话,没有详细描述。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想知道四禅是不是真的完全停止?我这样的状况是不是还在三禅与四禅之间?还是四禅了?虽然我相信自己的实修,但还是想知道,谢谢!

月印千江答:四禅根本定是呼吸完全停止的。

胎息,是外呼吸停止,内呼吸开始。其实也可以说呼吸未停止,只不过不是口鼻呼吸了。

胎息是四禅近行定状态。而不是入定。

胎息因为有身,有执着,有呼吸之执,所以转为微细的内呼吸。

四禅无身,无身执,无呼吸之念,所以无呼吸。

这里有一个见地要记住,念断则呼吸断。呼吸之所以不断,是因为妄想心未断(妄想需要呼吸来吹动,呼吸与妄想是同时互生)。四禅所以能断呼吸,是因为舍念清净。

你这种情况,是因为执着呼吸和感觉。应该忘掉呼吸和身体的观念(或者叫空掉身与呼吸的概念),专注于人中处的觉受,若呼吸全停,身体全无,清明一片,则可以入四禅了。

6. 胎息与断息

网友问:完全断还做不到,会觉得憋气,要断不断难受。

请问进胎息对吗?是通过胎息慢慢入四禅安止定还是直接入?

还有我感觉胎息鼻口也是有进出气的,只是非常缓慢,呼吸由小腹发起,不由胸口发起,对吗?

月印千江答:如果有对呼吸的执着,呼吸是绝对不会断的。(执着纯粹是观念性的,观念放下了就过了这个关)。但是你现在憋气,要断不断,说明你已经具备入四禅的能力,只是对呼吸的执着障碍你了。

这个时候,首先要相信人在禅定中不呼吸是不会死的,要有心尝试长时间不呼吸(同时空掉呼吸的概念)。然后有个方便,这个时候把专注呼吸的心改为专注头顶3寸的虚空。等呼吸停掉之后再回转来将注意力放在人中处的觉受(不要去寻找呼吸,一找就会呼吸,就会掉下四禅)。如果境界已无身体的感受,就只需要专注在那清净的境界即可。

网友问:气完全断还是无法做到,师兄说的方法我暂时还是领悟不到。看来还是继续前三禅上面多用功,逐步来慢慢领悟了,感觉四禅确实是一个关卡,比入初禅那时难多了。

还有一个问题请教师兄,我现在入前三禅的喜乐觉受没有以前刚入的时候觉受强烈了,当时觉得三禅真的是无与伦比的舒服,现在也觉得舒服度没有那么高了,好像对这样的觉受不是很在乎的感觉。也可能是我对处在第几禅有时分不很清楚,或者说在定中没有去观察禅支,如果去很认真的观,才能知道自己是二禅还是三禅。问题就在与乐受没以前那样高了,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还在初禅。

我这样的情况是不是有问题,还是说时间久了,禅定都会这样?

月印千江答:任何事物,都是第一次尝味印象感觉特别深刻。禅定也是一样。初次入时,感觉喜乐特别强烈,多次入后,就觉得不是那么强烈了。再到后来,平淡全无感觉。这是正常的。甚至到后来,初禅到三禅都觉得没多大差别。只有四禅比较明显,因为断呼吸而得真正的清净(没有一点动相)。

四禅入不了,就久坐三禅。因为很多人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在三禅久坐,身体适应了,上四禅就轻松了。

实际上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喜乐等等,是对比出来的。是非真实的。所以佛法说,所谓乐不过是苦少一点而已。其实还是苦。所谓有受皆苦。

网友问:师兄,你好。我想请教三问题,1:从三禅到四禅,要把意念放在头顶3寸,我试验过一次,觉得双脚浮空感觉,就不敢维持下去了,重把意念集中在人中前,5分钟后才平静。所以想了解:是不是坚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就稳定下来了?2:四禅以后,我真不了解了,是不是还是守意念还是观境?3:这问题能回答就回答。你说的一年多,修到灭受想定,是不是从初禅算起?因为我也是在家的,假如了解,我大概可以做个时间计划。谢谢!

月印千江答:1.提到头顶只是一个方便法。不是必须的。用来临时转移对呼吸的执着。要点是,要放松,不要非常用力去注意头顶。当断呼吸稳定几分钟后,就可以转移回来继续放在人中的触觉上。

2.四禅到后,维持住定在清明的定境中即可。修观在定力稳固后再修。

3.我一年多,从什么都不会开始。完全零基础。

7. 禅定光明

网友问:你禅定里有光明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首先,色界禅定不是一定有光明相。现在只是帕奥禅系对这个禅定特别做此要求,所谓要观出光明禅相才能入禅定,原因是所谓“必须缘色界色,才是色界禅”,看似非常有道理,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比如修慈心观,可以到三禅,所缘是慈心。比如修四界分别观,可以到初禅,四界分别观是修地水火风的所缘,所缘是动性,硬性,湿性,热性,也没有什么光明。

再在北传这边,修默照禅的,纯只是静心默照,也能入四禅断呼吸,却不一定有光明。

所以帕奥系强调的“必须”有光明禅相才能入初禅,我是持反对意见。因为说得太绝对了。

当然,禅定有光,也是很好的,有光明相对来说更好。但光明必须是现量显现,而不是幻想出来的。如果修禅定幻想光明就会进入独影境,变成做白日梦了。

网友问:八触十功德是入初禅的现象,十功德的明就是说会有光明相,你没有光明还敢说证了禅定?(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这里并没有讲有光明相。十功德的“明”,是指心理上明了、清醒之义。明了清醒在现量境界中,不一定就有什么光明相。比如休息时闭目养神,对身体的感受都清醒了知。身体感受的境界即是色,但是当时并无光明。同理,初禅至四禅也一样。

据我所知,很多人观身觉入定,呼吸可断,光明却不一定起。若说呼吸能长时间断(比如1小时),以无光明而说不是入四禅,那请问是什么禅可以断呼吸?

为免各执己见做无谓争议,此话题就此打止,不再议论。

8. 禅定与神通

网友问:请问楼主,您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已得大自在神通。望赐教,什么是佛教?

月印千江答:修禅定与修神通是两回事。神通是定之用。只修禅定,不修神通,也不一定就有神通。

大自在在佛教特指解脱。佛教就是教大家修行离轮回苦海。

网友问:你对八触十功德理解不正确等等。。争执对错。毁谤**法师等。(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我已经说明白了。每个人因各人根器智慧的原因,自古以来就对佛经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所以就有佛教部派分裂之事。学人不应参与此类各自标榜自己为正确的争斗,应取自己所需,能帮助自己朝向解脱即可。正确与否,唯有自己捡择,以实修为勘验。佛经是人编写的,编写人或翻译的人有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佛灭度时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又有古德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可见,只在表层学习佛法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实证。

广超法师是俱德大师,是禅宗、南传、密宗三脉传承人,大圆满上师。我对他是尊敬的,也是信服的。您若无实修,建议不要轻易否定修行人。实践才能出真知。

另外我没有兴趣和你辩论。你在这里说的内容也没有说服力,观点很混乱,佛经证据也没有列出。建议您另外开贴,举例证据,系统论证您的观点。

网友问:既然断烦恼是智慧断,为什么不直接修慧呢,何必修定呢?(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宗喀巴大师说:惟观离止如风中烛,瑜伽师心于境散乱不能坚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当双修。

师兄以为如何?我所引宗喀巴之言,乃指定慧双修。

网友问:大师在实作上很有见解,小弟觉得您愿意如此无私分享,实在了不起。

可否与小弟分享操作上的指引:如何有效分辨无想定和想受灭定呢?

月印千江答:无想定是入于无想。在唯识上叫第六识不起。入定后什么都不知道,如同睡着。出定后马上可以恢复身体的感觉,没有任何不适。

灭尽定是我执断灭,唯识上叫第七识亦灭。入定后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出定后,会知道身体机能停转(心脏停跳,血液停流),并且直觉知道死亡。这种情况下,有2种选择,一种选择可以抛弃这个肉身,也就是所谓坐脱立亡了。另一种选择,可以重新激活这个肉身。入灭尽定久的身体会冰冷(比如一小时)。出定后激活肉身会觉得身体不适。所以入灭尽定太久,这个肉身就不太适合使用了。

两者的差别在入定的因缘上就差别非常大。无想定是执持无想而入。灭尽定是灭执而入。实操上怎么区别,就要靠自己智慧去判断了。入灭尽定的,必定有经历四禅和四空定的经验,而能明晰我执之相而能自断。而无想定就只需要四禅的经验即可。

网友问:师兄,这个灭尽定和第八识阿赖耶识有关系吗?

月印千江答:没什么关系。只是借用一些唯识的名相来解释这件事。

9. 灭尽定与证果

网友问:灭尽定是三果以上圣者才能证得,三果圣者已经断除嗔恚结,请问大圣者,你会生气不

月印千江答:修行本来就会有进有退。三果并未究竟解脱,所断烦恼为暂伏,当遇逆因缘,则有可能退(另有说,阿罗汉亦有可能退。所以有退法阿罗汉之说),若退,则烦恼会再度升起。

网友问:是这样的,在下是从您描述的对“灭尽定”证得的体验来判断,您所谓的“灭尽定”的证得,并不符合佛法中对灭尽定的描述。在下自2007年开始在禅修上用功,各种境界及体验也非常的丰富,深知这当中的各种细节。最近几年我偶尔也在一些寺院给大家开课讲止观,也会给一些师兄答疑,常常遇到一些跟您类似的同修,就是自己获得了一些体验,这些体验有的很细腻,有的很精彩,有的很令人不可思议。然而体验仅仅是体验,对体验的准确判断,这又是另外的一门智慧。就拿您这个“灭尽定”来说吧,经典上说必须证得三果及以上的人才可以证得。

月印千江答:哪儿不不符合?我查了很多资料,佛经的,传说的,大德讲经的,等等很多很多资料,我发现灭尽定就是这么回事。你只是说,要修观先观破我见才能入灭尽定。这是你加入了“次第”的理解。我的理解不一样。我认为修到非想非非想定时,在要入灭尽定之前,由于他执持舍心,以至连“我”的知觉都要舍灭,此时他是定慧等观了。以此舍心,而能破三界之顶的微细惑,然后入灭尽。(他的我见是在入灭尽定前的一瞬间破的)楞严经中,二十五圣说修行法门,大迦叶尊者就是修灭尽定而证圆通。

网友问:心胸狭窄。请问怎么做。还有,怎么做一个阳光明媚的人?

月印千江答:修积功德,回向布施。放生供养,济度穷苦。种种善行,滋养善根。正气稳固,光明自生。

网友问:师兄:我在经行打坐观身的时候都觉得不是我,但一起坐就是我,我所,想请教您怎样破身见呢?谢谢

月印千江答:这就是见惑与思惑的差别。见惑破,则知道一切皆因缘,没有能做主的我。但是在行动中还做不到,习惯性的我执还是那么强烈,一样贪嗔痴俱全。

破身见就是要破我见。方法是修观。主要以观因果为主。现量见到因缘起灭因果次第,而觉悟没有一法是“可做主的我”。从而破除我见。

第二步就是要破思惑。从行为习惯上去改变执着。远离贪嗔痴。

具体修法,可以百度《定慧之路》

网友问:随喜!请问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已经修成了呢?有什么标志吗

月印千江答:你是说禅定吗?禅定成没成,可以和经典对照就知道。经典有对禅定的情况描述。自己对比即可。当然,也可能会误解,臆测自己的一些幻觉是某某禅定。但是有两个最明显的现象,是误解不了的,就是四禅断呼吸,和灭尽定断心跳。拿此对比即比较稳妥靠谱。

编者注:有人看了我这个回答后,执着断心跳,意图在禅定中控制心跳停止达到灭尽定。这是走捷径的心理作怪,犹如不修禅定,却希望仅靠憋气就达到四禅一样,是无智慧的愚痴行为!如此作意心脏,有干扰脏腑正常运行,搞出心脏病的可能。在此声明,四禅断呼吸的因是“杂念妄想停止”,灭尽定的因是“灭尽意执”,倒果为因是可怕的愚痴!)

网友问:请问对初学者有什么建议?闻/思/修上的,谢谢!

月印千江答:思维三皈依。思维四圣谛。发心持戒。背诵心经。多读金刚经。多打坐。多尝试经文中的道理(依文入观)。常明了自心,不要放逸。

网友问:谢谢。另请问禅坐观呼吸时出现妄念(那些妄念升起的时候我是没有觉知的,只是被习气带着跑)与定力不足时怎么处理比较好?是观呼吸还是"观"妄想。。

月印千江答:定力不足就要多坐。培养定力。定力说到底,是一种习惯。定的习惯。

坐中有妄念,可以观妄念,前提是只能看这妄念起灭,要看清楚,而不要陷入(就是随着妄念去想就不对了)。这样久久看妄念而不参与其中,妄念的力量很快就会消耗干净(所谓力量也就是习惯,妄想的习惯而已),这样正念的力量就会建立起来。不要多久,妄念就起不来了(当妄念自然没有时,差不多就入定了)。你可以试试。

如果这方法掌握不好,建议从数息开始修起。一呼一吸数1次,从1数到600以上。数错或忘记数,必须从头数。

这样逐步你会摸到修定的门道。

10. 禅定坐姿与数息

网友问:偶尔打坐,可能每两三天打一次,时间不长,大概半小时,平坐地上,按照七支坐法,但坐起来之后,低椎骨那边会有不适感,请问要垫软垫吗?

之前尝试过垫垫子,但似乎坐不稳。

月印千江答:七支坐法,坐好之后,要把身体向前伏下去,推开尾闾。再直起身,用手撑腿根部,尽量向上拉直脊柱,再放好手,轻轻放松打坐。你试试。

垫子应平整软硬适中。不要太硬。软以坐得稳为宜。

网友问:论书里都是建议从1数到6-10,你说数到600以上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么。。请问你这里说到的观呼吸是一种止还是观?

月印千江答:从1数到10,从10数到1,然后入定。如果做得到,就按这个当然可以。但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身心习惯了妄念纷飞的状态。仅仅只是短暂的数1-10,因为时间太短的缘故很难让心真正静下来。所以从1-600,大约在45分钟左右,是时间比较长的数息。一有利于培养一座的时间习惯。二数错重来是一个相对有难度的戒。有戒有利于入定。从此两方面,针对妄想停不下来的初学者,1-600的数息我认为更合适。

网友问:请问您对持咒和施食是怎么看的?

月印千江答:持一些佛菩萨的咒,当然很好。种种利益如经中所说。我体会也不深。但是个人觉得持一些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准提咒,对净化身心,确实是有明显效果的。

施食,应该如同修慈心观一样来修。以慈悲心来修施食。有缘众生自会获得利益。个人修施食时,不应做有福德想。如此就比较好。

网友问:修完这些还要修什么?具体怎么修的啊?

月印千江答:你是指修完四禅八定吗?修完这些,还要修解脱烦恼。进一步还要修菩萨道,佛道。那是更深广的课题。对初学者来说,修好解脱是第一步。菩萨道也是要解脱的。没有不通达解脱的菩萨,这个是要知道的。

网友问:师兄,你好。我昨天查阅了一些有关“假悟”和“真悟”的介绍,不知师兄如何看待?我是在家自学自修的,还没拜师傅,不知师兄能都否介绍一些悟后起修的方便法门和佛经。谢谢!

月印千江答:真悟,就是证悟。假悟,就是解悟。

假悟不是悟,是自以为悟。

证悟无所悟。以破迷为悟。悟无所得。

悟后起修????悟后没什么修,以不迷为修。如何不迷,还是勤除烦恼,还是修戒定慧。

(编者注:解悟可以算是闻思所得慧。是干慧,需要修定实证,才能变成修所得慧。修所得慧就是体验到的了。亲身体验到才是真正的尝到法味!)

网友问:师兄,请教您如何观因缘法?动念前的那一念怎样能看到?谢谢。

月印千江答:修观法最好有四禅的基础。四禅舍念清净的状态是质量最好的正念,以此质量的正念修慧才容易有结果。动念前的那一念是烦恼。一切念都是烦恼驱动的。而烦恼的根本就是我执。就是痴烦恼。要看到我执。方法有很多种。可以观念头而追溯念头的源头而入(观入)。也可以修禅定而入,非想非非想定境界就是纯余我执,其他都没有。所以舍非想非非想境就我执断了(定入)。

我执的根本相就是能所的分别对立。所以能所双亡离分别为根本无分别智(本觉智)。原理都讲完了,怎么修,自己都可以想办法。总归向离相离分别而去。

网友问:问你一问题,你入定中能观见到什么?什么是四禅八定?

月印千江答:能观到心、念头、感受,造作等等。什么都可以观到。但必定在本身的十八界之中,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四禅八定就是初禅,2禅,3禅,4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具体请查佛学词典。

网友问:师兄:我学打坐也快一年了,一般情况下我均每天二坐,一坐本来有四五十分钟,现在有一个多小时了,可是我就是一秒钟的入定都没有,是我的方法不对,还是有什么其它问题呢?

月印千江答:如果这样,就先持戒。挑选一个最难持的戒,专一的戒彻底。

修入定的也是持戒的一种。戒心妄动。专一取相。

所以,你这种情况,建议先在生活中持戒,累积福德和戒力。有助于入定。

11. 禅定对身心的影响

网友问:请问,生理上会有变化吗,身体是不是非常好了?

月印千江答:经常打坐的人,身体会变好。特别是在初禅至三禅坐得久的,对身体影响比较明显。

四禅以上,对身体影响逐渐不明显。但对心的觉知力提高比较大。

网友问:戒定慧,楼主四禅八定之前戒行如何?之后增益何慧?

月印千江答:修四禅八定灭尽定,最重要的是持不淫戒。否则白修。一漏全垮干净。。。

持不淫戒,不仅仅是行为上,更重要是心理上。心瘾要戒除。对美丑好坏的分别心要戒除。做到心如虚空,不着一物。如此方能有心力修四禅八定。否则心牵绊太多,想修四禅八定那也只会是有心无力了。

慧是以定力为基础的。定力以清净心为基础。清净心以戒为基础。

修定对慧的增益,就在于提高觉察力,从而能让慧力之光照了微细的烦恼,从而能断、能除、能改。换句话说,定是修,慧是行。定慧合并为修行!

网友问:师兄可否给我个皈依师傅

月印千江答:皈依佛、法、僧。无僧皈依佛、法。或皈依自性佛、法、僧。

12. 禅定与健康

网友问:对于痛苦的癌症病人,可否入定治疗?

月印千江答:对于修行的人来说,癌症病灶属于一个巨大的负能量区。要修行填补,并转化这个业力非常困难。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但是,若能入得了定,能培养正气,不断的积累功德,也可能有一线转机。

如果癌症病人想在修行路上获得机会,我觉得发心要超越常人,以十二分的精力投入修行,若能稳扎稳打,步步深入,常入初-三禅,积累能量化为光明润泽全身,如此或有可能攻克癌症。

网友问:师兄,作为一个初学禅者,请给一个建议,读什么经书;-)?

月印千江答:背诵心经。读金刚经。读定慧之路

网友问:楼主,是有智慧眼这么一说么,真实存在不?前几日闭眼观光,过了一会就恍恍惚惚的,但不知怎么维持,这是初级入定的反应么,多谢指导。

月印千江答:闭眼观光可以修光明定。恍恍惚惚不行,那是昏沉了。要维持就要定入光线中去。和光合一。算是初学定的现象。谈不上入定。

慧眼,是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的意思。真实这种概念是一种迷惑,是错误的知见。所以不存在真实的东西。

另,此修法要掌握度,若眼痛则不行(尽量不要用眼睛去看光线,要用身心去感受光线是解决办法)。因为有灼伤视网膜的危险。

网友问:请问定中怎么知道时间?看《定慧之路》说要到时间就出定的,但是实际我还远没有到定的程度,但是也很容易一坐就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感觉上仿佛才十几分钟。也不敢设闹钟,因为坐的时候突然听见声音心都会跳出来的感觉。这个时间该如何把握呢?

月印千江答:练习入定、住定,出定。练习纯熟。

然后,入定之前,打好主意入定多长时间。就好比睡觉前,先想好睡几个小时一样。人有这种潜能。到了设定时间,会自动出来。多多练习,就会掌握技巧。

13. 生死无畏

网友问:楼主,我想问你,你修完了之后整个人与没修之前最明显的改变是什么?

月印千江答: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对生死的无畏。

(编者注:其实一个人经历灭尽定,并证涅槃后,就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便会对生死无惧)

网友问:请问,我刚开始学修禅定,已经2个多月了,每天0.5小时,只是觉得心静了些,杂念还是自己来,请教我如何进步?!

月印千江答:0.5小时太少了。最少要45分钟以上。

另外,自修的话,应该从发心开始修起。发心是根本。后面的戒定慧都是辅助。打个比喻,发心是种子,修戒定慧是阳光和水。没有种子,光有阳光和水也不能开花结果。

请参见劣作《结构化修行》第一篇,如何发心。

网友问:怎么解决容易退心的问题?

月印千江答:退心就是发心不坚固,戒律不精严。所以应该从发心从头开始。以持戒护心,持心精进不退。然后才谈得上修行。

网友问:精神集中不了怎么破T^T

月印千江答:从决心的角度审视自己。自己找出原因。

网友问:您好,请教一个问题。还是呼吸入定的问题,一开始很粗,后来很细,很明显的触和受,再后来感觉不到呼吸气息了,这个时候只感到人中和鼻孔的动作,但是感不到气息,比如,只有鼻孔的收缩和扩张,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如果琢磨这个事儿,呼吸又开始粗了,于是逐渐调整;总之,就是到了“感觉不到呼吸气息了,这个时候只感到人中和鼻孔的动作”这个阶段,后面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请您指点一下。

月印千江答:首先,四禅是一定会断呼吸的。此时若有呼吸之相,执着于呼吸的习惯就会断不了,从而影响入四禅。所以应该舍弃呼吸的概念,将注意力停留在人中的触觉。乃至,什么都感觉不到,仍然是感觉。在这感觉中住入。

网友问:师兄,请问修完四禅八定断轮回吗?死时能否随自己意愿不入轮回?另外能否向你要下联系方式,今后修行中若有疑惑想请教您。

月印千江答:四禅八定不能断轮回。轮回由烦恼推动。要断轮回就要先断烦恼。禅定不能断烦恼。烦恼由智慧断。但智慧的能力来自定力。所以定是慧之基。有疑惑可以此处问。或者豆邮都可以。

网友问:多谢,我再好好读书

月印千江答:我不建议脱离佛经学佛法。要看书,必须看佛经。其他人的注解都只能做参考。至于脱离佛经写的书,更只能是参考中的参考了。有句话是“不要让别人的头脑代替我们的思考”,我觉得也非常适合用来指导佛法的闻思修。所以,依据佛经自己独立消化,思考并修证是正路,且是捷径。

从实修角度,建议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顺序学习。

网友问:楼主你好哇。

求教一个问题哈。6年来在禅定上几乎无稳定的进步……多年来几乎一直处于坐着就睡着的状态……怎么处理啊……是该放弃了吗……

月印千江答:我在前面讲了数息的方法,你找来看看。从1数到600,数错从来。你试试。

网友问:楼主好~~~~初学请求如何从单盘进双盘

月印千江答:不用刻意强求。能双盘则盘。不能则单盘散盘都可以。

网友问:散乱的心该如何对治?有劳开示~~~

月印千江答:对治散乱心就是持戒修定。散乱是修行第一步要逾越的障碍。修行越进步,意味着散乱心越少。

网友问:问个常谈的问题,就是定里有无念头。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就跟睡了一觉一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月印千江答:定里有念头。但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住在定境的念头。所谓心一境性。四禅八定皆有念。只有无想定和灭尽定无念。此二定是无心定。

打坐如果和睡着了一样,那就是昏沉了。或者就是睡着了。那就不能叫修定了,叫睡觉了。

另外一种,就是可能入了无想定。这要自己判断。无想定是四禅的一种,断呼吸。出定在四禅近行定。并且修无想定的会有记忆力退失的现象。

网友问:楼主您好!我修行禅定的原因是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被俗世困扰得我很痛苦,时常在晚上哭泣,有一天晚上在梦中听到一位话外音说:我带你进入空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后来机缘巧合我就开始修习禅定,皈依佛门了,我想请教您,如果一个想要脱离苦海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能不能结婚呢?在俗世上既不能违背自己的父母出家,也不能不结婚生儿育女,这样会不会障碍我的修行呢?另外修行生活中吃肉是不是不太好。

月印千江答:一般来说,世俗生活对修行是有大障碍的。修行应该越少干扰越好。特别是在修行的初期。

吃肉肯定不好。对修行有障碍的,特别是障碍身体清净。

根本来讲,修行就是修业。修的是解脱的业。所谓解脱的业,就是停止轮回的业。若说造作因果是轮回,那么不造作不轮回即是解脱。

在这世间生活,造作因果,只要烦恼未断尽,这个烦恼推动业报轮回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修行就是要断掉烦恼。烦恼断尽了,则不再推动业报轮回。

所以,你自问,世俗生活是让你烦恼更少了,还是更多了。如果烦恼越来越少,那就是解脱道。烦恼不见变少,那就是轮回道。

往生净土是求生。往生不是解脱,是换个地方再修行。另外,还要看对净土的理解了。净土若做智慧的理解,比如身土不二,法身净土,如此修净土则是修解脱道。

网友问:能不能简单讲述一下从一禅到四禅的念头变化;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应该是散乱,后来入了一禅有寻有伺;二禅无寻有伺,这个伺,还是在呼吸的触感上吧;三禅无寻无伺,念头又是如何;四禅又是如何?谢谢。

月印千江答:请百度我的劣作《结构化修行》第二篇,如何修定。

网友问:看过了,取相和住相都明白,我的问题在于,一直觉察触感,随着呼吸的微细,触感也变得微细;然后微细到一定程度,放掉呼吸这个概念(因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出和入的触觉是不一样的),这个概念一放,好像随之触感也放了,然后人就进入一个无知无觉的阶段,应该是昏沉了,有时候也不像昏沉,说不出来。我的问题是,即使呼吸很微弱了,还是要去觉察这个触感,即使触感很微弱还是去觉察这个触感吗?那么,等鼻呼吸断了以后,又何从去觉察这个触感呢?谢谢您的指教。

月印千江答:呼吸断了之后,还有境界。有境界就有触(不要以为有身体才有触,这是迷惑的见解。四禅境界中是无身体的。但还有境界,这境界就是触。从心上去体会)。怎么察觉,只要清醒就在觉知中。

修定必须清醒。好的修定是越修越清醒的,洞察力越来越敏锐的。

网友问:我有问题数息的时候大师不是说要数到600+吗那这个时候是心分二路?一边要计数一边要觉知触感?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的打坐简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纯坐万事不想坐就是了此有人称之为无为妙法还有一个就是这里师兄们和法师们倡导的有为清醒的止定法当然还有打坐念佛此地不论前两种坐法到底都可行否?抑或有何优劣之分?我想五轮大师能一年内有此成就纯坐不太可能个人见解望过来人慈悲开示!感谢大家!

月印千江答:数息是方便法。在观呼吸之外加上数息的护栏(防止心乱跑忘记观呼吸了),帮助心定。心稳定了则不需要再数息。只需要观呼吸即可。

静坐默照,和止于一境,修法上有差别。观念上也有差别。

静坐默照是一条道走到底的,一直到解脱都可以修这个法门(但必须在般若正见的基础上修习)。是定慧等修的法门。

止于一境,然后出离,是次第法门。四禅八定,灭尽定,次第出离三界。

这没有什么高下优劣之分。只在乎于修行人自己能否做到修法的要求。

两者也没有矛盾。可以换着修。乃至一座中也可以变换2种修法来修。

其实讨论这些道理没多大用。人的意识受烦恼操控。烦恼重的人,即使有佛法摆在眼前,也会做出错误的理解。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去体验,坚持持戒让修行不退,让心淡薄,制断烦恼,让心出离三界。实践才是学习佛法的唯一正确道路。

14. 断淫欲

网友问:五轮大师说断淫欲心念常清纳气于心不是很清楚是不是要时常觉照还有不生精是什么意思心念清净的时候能量去哪里了我说的是凡人无修没通经脉的情况下还有怎么感觉打坐的人都不太阳光人因邪淫而失去的灵性可否修回感恩师兄

月印千江答:那是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的回复。怎么搞这里来了。

我说的纳气于心,心气合一,让气清净而能不犯淫欲。这个要先理解什么是心,什么是气。然后就好理解了。

我说气就是觉。感觉的觉。心就是知。将觉知合一纳于互照。觉中有知,知中有觉,两不相离,同入无为之“照”,时时刻刻不放逸。这样即精气神稳固而易过淫欲关。这个其实是道家天元丹修法,放这里感觉有点不合适。。这个能修则修,修不了也别纠结。这本身就是需要悟性才能理解和体验的。

(编者注:淫欲是修行禅定的大敌,必须保持不漏丹,禅定才能保持不退步)

网友问:请教师兄一个问题:本来我打坐时是放空思想,然后数息,并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哪,但我发现眉间会发紧,头顶会很不舒服,后来我看些指导文章会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小腹或鼻尖等等,但是我感觉,我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某处,我就不能进入那种更加寂静的状态中,只有放空思想我才能进入那种状态(我也不会像有的师兄那样观气脉,这我不会),不知师兄的情况如何,若可以请指点,多谢,南无阿弥陀佛!

月印千江答:你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你的方法也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打坐中是观呼吸。不应该去感觉哪里舒服哪里不舒服(如果有感觉说明分心了)。这种眉间到头顶的紧张在某种程度上是注意力集中导致气(能量)集聚在头部引起的。这本身不是什么问题。并且禅定的稳定程度和这个气的集聚是正向联动关系。所以不用去特别处理它。但是在下座时,就有讲究。要将气降下来,否则气聚在头部会形成虚火。导致障碍下次禅定。虚火严重的话,会有严重的生理问题。比如牙龈出血,吐血,遗精等等。所以需要慎重对待。

打坐下座前,需要处理这些气下来。方法就是从禅定中出后,进入普通的松弛状态。放松全身。按摩头部让紧张的部位放松,按摩腿部,并且将注意力保持在脚部一段时间。这中间都最好不要睁开眼睛。

这样气下来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在佛教的方法来说,主要是通过经行来处理这个问题。就是说下座后,要去经行10-30分钟。让注意力在脚部。这样气就下来了。

15. 无身之惧

网友问:我的打坐经历中有一次是全身都没有感觉了,我当时吓坏了,我当时的想法是否着魔了,所以我一边在心里念着阿弥陀佛,一边睁开眼,过了一会,身体才恢复感觉,这成了我打坐的心障,从此几乎间断了一年,现在在打坐就恢复不到以前的状态了,我也想知道,这种状况自己应该如何处理,还有,有时打坐会出现被巨大的无形的力量拉扯,那种感觉非常非常恐怖,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请五轮师兄指点

月印千江答:你这种情况就是缺少“般若”的熏习。对种种境界太过在乎,以至于自己吓自己。

建议背诵心经,理解经义

坐中一切镜像,不过是幻觉。有句话叫“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南怀瑾说“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它落地自成灰”。理解此意再打坐吧。

编者注:对身体的执着,会障碍修行境界的突破。所以应在修行之前,先做好心理准备,幻觉上的身体不见,不用在意,不用惧怕,勇敢的空过去,就能突破这种障碍)

网友问:五轮师兄,现在推开尾闾,挺直打坐,感觉气脉通畅.但是由于以前都是自然弯腰,感觉很累.这个情况正常吗?

月印千江答:正常。以前姿势不正,自然会不舒服。

网友问:请问可以私下联系您吗,谢谢。阿弥陀佛

月印千江答:可以,豆邮

16. 一定万年

网友问:楼主,入定了会不会出不来了啊?

月印千江答:所有的定都会出来。但是一般的定一般不太可能超过7天。但灭尽定据说可以一入好多万年。

网友问:你好,菩萨。末学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1、灭尽定是要过了四禅八定之后才能进入的吗?按照灭尽定的描述和禅宗所讲的开悟挺像的,是否要进入入灭尽定才能“开悟”吗?

2、二禅和三禅在像上有什么区分吗?末学在禅定时,只知道断了身识和耳识,但不知道是在哪一禅。

3、四禅只有别人帮自己看是否断了呼吸吗?自己能够判断吗?

月印千江答:1、灭尽定是要有四禅八定的能力才能入的。但入的时候不一定要次第经过四禅八定。可以直接跳跃到灭尽定。

开悟是一个很泛意的词。开悟有很多层次。所悟也有大小偏圆之不同。小乘以破我见为开悟。能入灭尽定的必须是三果的证量。也就是说入灭尽定的肯定已经破我见了。但是不一定达到了大乘的“明心见性”的要求。

2、禅定中如果断身识和耳识,那就肯定是入了四禅以上的定境。已不在二三禅范畴。二三禅都有身识享受轻安喜乐的感觉。四禅无身识耳识,但精神是清醒的。

3、四禅自己能知道。但不是动念去思维而知道,而是了知。若动念去思维在几禅,必定掉出四禅定境。但可以在近行定思维(但思维多了近行定亦会掉)。

17. 娱乐与无聊

网友问:真的想知道,象楼主这种状态一天24小时是怎样度过的?一点娱乐没有是吗?

月印千江答:娱乐=无聊。

南怀瑾说,修行第一步,学会享受寂寞。呵呵。。。。

(编者注:需要娱乐,其实是烦恼心作怪。普通人不修行,烦恼必须得到满足,否则便躁动不安,乃至心理变态。 但是修行人要内视自心,持戒护心,让心处于安静。心安静不向外攀缘,即是心清净。心清净,则有寂寞之乐,视安静为乐,则能享受此清净。所谓清福是也!

18. 明心见性

网友问:断我见还没明心见性,怎样算明心见性?简单说下。。

月印千江答:明自本心,见自本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彻见法性光明。。。。(莫以有相会)。。。

(编者注:明心见性是禅宗用语。是指见到自心之本性。又叫自己本来面目而此性即是涅槃,即是法界实相。大般涅槃经如此说:“善男子。是相法界毕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

网友问:请教下。。。你是如何降服男女之情的,感觉这个最难,不像其他的说放就放,自己想放却很容易再来

月印千江答:前贴已有回复,请参阅。

网友问:楼主,我打坐时候有时呼吸困难,是什么情况,怎么解决?

还有到四禅呼吸断,那不观呼吸了观什么呢?

月印千江答:呼吸断。就观呼吸暂停时的气。呼吸之气只不过从流动到静止而已。

网友问:还有~~~禅修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我目前只知道坐禅

月印千江答:建议阅读《定慧之路》这本书。

初学者请不要在此发帖。这贴不是给初学者开的。请去阅读一些佛教经典,并且在自己实修后有问题再来问。谢谢!

网友问:最近修禅定时偶尔会进入四禅然后发现呼吸停止又去注意它反而掉出来,看见前辈明示实在受用很多,十分感谢能有楼主这样的大德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修行体验。本人在修禅定的同时感觉身体也在自发的通周天,请问前辈佛道双修有没有可能因为在生活当中会常常有气感出现?

月印千江答:我对道教的东西了解得不多,姑且妄评吧。

我觉得佛道双修比较困难。除非在见解上统一。

从初学者角度,道教和佛教发心就有大差别。道教的那一套求不死之身在佛教是迷惑的见解。道教哪怕成就所谓阳神,恐怕在佛教重视的智慧角度还不如初果。。。

但是道教的方法也有可取之处,比如筑基,戒淫欲,修定,等这些也是佛教修行的基础。

道家通气脉同样有利于入定。相互在一些技巧上也许可以借鉴。但是在理论体系(见解)上,不可以参杂。

我比较反对现在很多修道家的人见一些光影就安上各种佛教名词如“明心见性”等等。

气感在佛教是要舍弃的东西。在道教却是要净化的东西。两者修行路线在初学者可能较难以调和,需要足够的智慧也许能圆融。但是我觉得很难。。。最好还是保持单一的修行路线比较稳妥。。

网友问:法脉正统不?可以说一下你法脉传承吗?

月印千江答:像我这种自大狂,怎么敢自报师门呢。。那会给师门抹黑的。呵呵。

再说,我说修四禅八定灭尽定这些,都是没有现实皈依之前自修自学的。一本佛学词典+百度+几本佛经+网上瞎请教,就是当初的师父。。。。

网友问:请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我还没有往生,所以这个我还没经验。但是根据传说,是的。

网友问:感谢前辈开示,自从上次回复以来,我打坐已经到了外呼吸完全停止,靠胎息的状态,下步应该如何做呢,虽然还没有完全断呼吸,可是如果入了四禅定之后又要用什么方法修行呢?我的静心法门是反听和观人中,请前辈指引下方向

月印千江答:就修行佛法来说,修禅定是为了能更有效率的修慧。所以,四禅稳定之后,可以修观。禅定中的修观,以观心最为直接。观心就是观能知能觉之心。一直观下去,就会脱离三界(境界)。

也可以从四禅继续向上修四无色界定,直到入灭尽定。

也可以稳固四禅之后,在动中修观,比如大念处、四念处、名色、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五遍行等等。

直至烦恼断尽自知解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次第圆满!

网友问:对于凡人来说,有家有子有工作,空闲时间是很少的。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对于外界,尽量在学习做到不被物转。但是觉得自己的心还说不够强大,很容易被事物拖着走。对于这种初人,怎样修心?需要看什么书,可以推荐一下吗?

月印千江答:看南怀瑾的书,比较适合初学者。南怀瑾的修行方法基本上都是非常对,是非常有经验的修行方法。并且南师讲法比较能激发人的发心。推荐阅读。

网友问:师兄真的好想请教您,我被一些鬼神众生的事件纠缠,很惊悚不安,很想求救,可以请教您一下吗,谢谢您,阿弥陀佛!

月印千江答:被鬼神纠缠,我没此类经验。所以我不能从经验角度给你建议。

但是从佛理角度,可以给一些建议。

按佛理说,你境界中的现象无非是五蕴十八界。是心的显现与造作。迷于种种相而受种种苦。鬼神纠缠也是这种迷相之一。应该保持自身精神清明,于一切境不动心,克服贪嗔痴,远离种种境界,安心于清净寂寞,进而寻求出离轮回,发出离心。若能做到。相信鬼神也会觉得无趣,懒得理你了。(一个有正知正念的人,一切鬼神不能侵)

另也可以“自主”做功德事业还债。

19. 普遍的弊病

网友问:楼主还是要仔细辨别,多参阅相关经典进行验证。

灭尽定首先是得三果,四果的圣人才可以做到。而得初果的圣人已经尝到了涅磐的滋味。楼主自问一下,有得圣果吗?

而且灭尽定不会自然进入,必须在出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后,作意,然后才可以入,而且在入定前要确定出定的因缘。

月印千江答:现代学佛的人群之中存在一系列大弊病。我列举一些典型的。

1、带着怀疑的心态去猜测和研究别人证果没证果。

2、带着自己修不成的心态去学习佛理。

3、以口头禅来做“度人”事业。

4、以辩论驳倒别人来证明自己有“正见”。

5、以赶种种佛事为修行。

6、以贴文背书为“法布施”。

7、以末法难修为理由而推测别人不可能修成,并以攻击被怀疑者为事业。

此类无聊的人,学佛对他来说,只是带来了更多的烦恼。戒定慧没有体现在他的修行之中。出离并不是他的发心。他修的只是怀疑、嫉妒、猜测、愤怒、贪功、自大而已。

网友问:师傅!收我为徒吧!!!

月印千江答:我只是自修自学。有所心得已在此贴尽述。若有助益,即是我之福。

至于收徒,实不敢为,一无资格,二唯恐误人子弟。

所以建议还是依明师学习。依戒为师。个人推荐可以依止:广超法师、大愿法师。

网友问:请教楼主修完与未修之前,心境人生有何变化?

月印千江答:心境是逐渐清净的。从禅定来说,就是从杂念纷飞的常态,逐渐变成一坐就是一片清净,无杂念的状态。

在平常状态来说,则是从贪执状态逐渐变成淡泊的状态。有时候会觉得完全没烦恼。看事务会觉得没有立场。没有什么美丑好坏的差别。

但修行有进退。如果懈怠,定力会退,正念也会退。这样烦恼会再起来。所以,这个清净状态也是波动的。需要时常刻苦修定慧,保持身心清净。否则退转回来。也和普通烦恼人差不多。

网友问:随喜赞叹!有人甚至打坐数十年都不得要领,入不了门,楼主慧根深厚啊!

我想请教一下,我开始学佛,也想开始打坐,但我身体不好算命算的也很准说我五行偏枯命弱啥的。我的身体状况可以打坐吗?(我有些气短,手脚爱麻等等)现在正吃着药效果不大。

月印千江答:我个人认为,只要精神还好,能够一心练习缘取一境(比如观呼吸)就能修定。而且修定会对身体有好处。

如果身体上有不适,初期可以尽量忍一忍,不去理会,尽量保持一心修定。如果有定力了,这身体(不过是个感觉),直接可以抛弃,进入心一境性的状态。即无身觉了。

这样身体根本就不能障碍修禅定。(但是这样直接跨越,身体不会直接得到禅定的滋养)。

如果想要身体好,在保持身体适度舒适的情况下,在浅定久坐(不断呼吸之定)。因有身觉故,身体会受定力摄持而得转好。

20. 欲界无定

网友问:请问楼主,你是用了多久得到欲界定的?关于九心住的经验可否分享?

月印千江答:首先,我不认为有所谓“欲界定”。有定必在色界以上。

所谓欲界定,只是说将入定之前的进行定。是未入定境,但心已准备好入定的状态。

所谓九住心,就是调整心克服散乱的9种状态。调整好之后,即能入定。

这个欲界定,只是对初学者来说有点意义。对于修定纯熟的,近行定的阶段很短,乃至一念可以入定,所谓近行定也就只存在于出定和入定之间的瞬间了。

初学者可能久久不能入定,那他就一直在近行定(欲界定)阶段摸索。这个阶段不应该太长,比如几十分钟还不能入定,就应该检查修定方法是不是有错误。

网友问:你好,我是打坐念经类型的,请问这样可以入定吗?

月印千江答:打坐念经,如果嘴在动,那不能入定。

如果是心中默念,除非念到念不动,而念头自断(念断则呼吸亦会同时停止),则是入定。如果心声还在响,就不是入定。

网友问:谢谢,希望您能分享更多经验,既有高级也有入门级别的,我现在是刚入门,坚持每天打坐,可以坐到一个小时,刚开始是观呼吸,上过内观十日课程,按照观呼吸和遍扫身体法;后来放弃观呼吸,换做念经,念心经和大悲咒,由默念到动嘴不出声念,觉得可能念经更适合自己。请问您是一直观呼吸吗?希望能看到更多经验分享

月印千江答:修行一般来说,一个法门修到底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没有所谓一直观呼吸这种事情。各种法门我都会学习修习。

对于初学者,最重要的2件事,就是建立戒体和获得定心。可以用任何方法来成就这2件事就行。

自修修智慧的最好办法,就是看佛经。一个人如果平时持戒(主要是淫戒)清净,并有一念入四禅以上定力的话,他看佛经时,就可以依文入观,在理解经义的同时,观行也就到了。若观行到位,立即会获得身心的受用(或者证悟)。经中常有因佛一句偈语而证到法眼净的。就是如此。现今这个时代,都说人根器不行,不能那么快证悟,其实不是根器不行,而是心不清净,不能依佛义而入观。

网友问:请问您从零基础开始打坐,您坐时腿疼过吗,现在您入四禅,腿还疼吗?我现在打坐还是经常被腿疼困扰

月印千江答:一般来说,都会腿疼。但是有2种情况,腿不疼。

1,就是入了四禅,心一境性了,境界中只有清清静静,无身识,就忘记了腿疼了(发现腿疼时,说明掉出禅定了)。

2,就是能量充足,气布满全身,腿不仅不疼,还很舒服。

第一种,就是要赶快抛开身体的感觉而入禅定,忘身,忘息。就可以躲避腿疼(但出定会发现腿在疼)。

第二种,则是在观呼吸时,专注于鼻端前的空气,专注对了,则自然会能量充满(久之能量之感就会变成乐受),就不会腿疼(出定腿亦不疼)。

网友问:打坐过一段时间,不会双盘的。有一次中午午休,身子靠在椅子上,双脚放在花盆上,闭眼睡觉。没什么想不知怎么就观想起莲花了,观着观着就觉得咚的一下进入了一个黑洞洞空间,很清静,感觉身体没有了,身体就是个躯壳,空间的边际就是皮肤,只有呼吸的声音还在,外界的人说话也听的到,只是跟平常不一样,很清楚没一点杂音。也意识到可能是定境,反正是很舒服。维持了一会儿这种状态想着应该睡会儿下午才会有精神就睡觉了。醒来后身子很舒服,一个下午双脚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很软,心情也很好。末学当时是入定了吗?入的是什么定?一直想知道,希望不吝赐教!

月印千江答:根据描述,这只是幻觉。不是定境。

网友问:觉得楼主修行实在,一开始不相信现在末法时期有人1年多修行能达到楼主所说的境界,看完帖子后开始改变观念,相信楼主所说不虚,应该都是实修经验之谈。谢谢楼主分享经验。

月印千江答:其实,在这个时代,实修,并且有证量的人很多。就我个人都遇到不少,我未遇到的肯定更多。但是现在的风气是普遍怀疑,说证到禅定,就说别人妄语,说证到灭尽定或者空性,那更是听者起恐怖心,不加思索即给戴上邪魔歪道、大妄语的帽子。这种大环境导致实修的行者不敢出头,而口头禅师却大行其道,更助长了正法的沉沦。。。悲呼!

21. 盘腿差别

网友问:很多人纠结于双盘、单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实证的角度。谢谢。

月印千江答:从实际体验来说,双盘要好一些。但是无论双盘还是单盘,都可以入定。所以,如果能够双盘最好,不能的话,单盘也可以的。再不能的话,散盘也可以的。

但是,这个腿怎么盘,会影响能量的形态。双盘的能量是聚合的,单盘的能量会要散一些,散盘更散。这种能量,就是打坐时产生的炁,这种能量的充足会影响身心的方方面面。对于修行来说,这种能量,就是修行的资粮。没有它,身体不能起乐受,光明也不能发起。气脉不可能通畅。心力也没有。总之会有各种无力感。很多人修行,有心无力,就是因为不能积聚这个能量。包括为什么犯了淫戒会速退转,也是有能量漏失的原因。这个能量积累下来,就会转变身心,或者说叫变化气质。修行产生的能量,其本质,就是功德的累积,是修定慧的产物,定慧亦靠之支撑。

总体来说,双盘打坐,禅定较稳。心力较强(心无力则无法上更高禅定,也无法持久修观)。其他姿势都不能和双盘比。

网友问:谢谢回复。如您所说,双盘确实更稳固、安定、聚能。但是个人觉得那是对您这种有好的修行机缘的人。很多人没有这个福报。一天三座是奢谈,还要操心家庭工作的事情。再有妻子房事,打坐的进步便更慢。那么,在本就有限的时间里,执意于双盘,恐怕熬腿多过定心。久而久之,也不见得有什么进境吧?

月印千江答:借马云的一句话回答你:“成功者总是为困难找方法,而失败者总是在找借口”。

22. 提升记忆力

网友问:我专修转念法来念佛,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用转念的方法念佛,几年下来,出现记忆力减退,常常记不住事,导致个人生活快要不能自理了,不知道有没有问题?怎么提高记忆力?(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要提升辩才,可以去学因明学。因明是辩才的基础。

健忘,是你错误的修法导致的。对于杂念的处理,有2种情况会让人健忘。一种,是见到杂念强压不起,强迫心不起念想,这样就会趋于无想,入于无想定。这样无想成为习惯,从而自然不起想,当然也就会有不能想起来的现象了。第二种,就是刻意造作去忘记。刻意控制念想忘记一些事情。这样,久而久之,忘记就会变成习惯,从而让人记忆力变差。

我专门去搜了一下念佛的一些所谓的转念,他们是把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转换成另外一种概念。比如“淘米时观想:一个米粒就是一个众生,用大慈大悲的甘露水把众生的烦恼洗去”,这样转念的话,其实就是在有意忘记米的概念,转而替换成另外一种妄想出来的概念。这样,“想”的运用与实际生活脱节,即会在正常生活中需要运用正常的“想”时却想不起来。就是你出现的现象,忘记性大。

在我看来,这种转念修法,对于普通凡夫来说,问题很大。搞不好会修成精神病。

建议,尽快停修这种转念修法,恢复正常的日常处事状态。念佛就专心念佛,不要转念。观佛也是一样。

另外,需要提升记忆力,可以多持虚空藏咒。

编者注:虚空藏菩萨咒

阿祢逻阇鞞 anilajiabi 钤浮娑阇鞞 kingbusajiabi

耶婆奈阇鞞 yabanajiabi 博厕娑迷 bachiesami

帕答逻阇鞞 padalajiabi 噶那婆逻鞞 ganabalabi

萨答罗噶逻泥 sadalagalani 乎嘛乎嘛 huma huma

摩诃 噶楼尼噶 maha galoniga 娑婆呵 sawaha

说明:上面咒文按拼音读即可,不必纠结汉字读音。)

网友问:谢谢五论菩萨!无想定应该不是。我转念从不在禅定中。禅定中不压不随,只看着念头生灭,我说的是平时,会单一的转到佛号上,也能见念头生灭,这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看来,方法如果用错了,一定要及时修正,修行路且好走且不好走。试试您说的那种方法。

月印千江答:那你这种转念,就是我说的第二种情况。念佛就念佛,不要搞什么转念。

网友问:“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那已经是阿罗汉了!如果没有六神通,只是慧解脱阿罗汉;如果有六神通,那就是俱解脱阿罗汉了,顶礼!

月印千江答:能证灭尽定的阿罗汉为俱解脱阿罗汉。但我是在家人,未证解脱满心。所以,未成就阿罗汉道。

网友问:月印千江大师可以加我qq吗,希望您能给我修禅定的指导,我的qq号是271600XXX,或者您把号码发给我,,我加您

月印千江答:如果问题不方便公开说,可以豆邮。禅定的修法可以读定慧之路。

23. 除惑开慧

网友问:请教老师开悟的方法?利益无量众生,谢谢。

月印千江答:要开悟,就是要修智慧。

首先,开宗明义,为什么要修慧。就是要实现学佛初发心的目标。比如求解脱,求开悟等等。

其次,要了解什么是慧。慧是对“迷”来说的。换句话说,所谓修慧,就是去除迷惑。迷惑去除一分即是证得一分智慧。

所以,修慧,并不是获得什么新的见解或者新的什么东西,而是除去了什么迷惑。所以,修慧是以“无所得心,修无所得行,而证无所得果”。这是要点。

然后,来看修慧的解构。所谓修慧,就是破除迷惑。那迷惑有很多种,很多个层次,很多类型。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见惑,思惑。从迷惑的角度(心、受、法、身)来说,又分为常、乐、我、净的颠倒迷惑。

那针对这些迷惑,就有特定的修法去破除。(当我们见惑,思惑都破除掉了时,即是证得解脱智慧)迷惑的破除,最要紧的,是破除见惑。就是“我”见的迷惑。

然后,修慧,有一个从迷到破迷的过程,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其中的“舍”觉支,即是证悟。所谓舍觉支,即是舍弃的意思,舍弃什么呢?就是放下迷执的意思。

所谓“我见”的迷惑,就是将身体认为是我的身体。将心认为是我的心。认为有一个“我”在吃饭在做事情等等。

那为了破除这个迷惑,佛在四念处里说,要观法无我。所谓观法无我,就是将日常行为拆成“法”的因果反应过程去观察,持续精进的这样观察,如果观对了,就会次第产生七觉支。当舍觉知产生时,即会舍弃执“法”为我的见解。是谓破我见。(注意,理论明白没用,必须要亲身去修去体验,证到舍时会自知破了分别我执)再来,破除思惑。所谓思惑,就是因为见解上迷惑而习惯性的心理行为上的执着。比如,怕死(害怕“我”消失,执着“我”的存在)。比如贪图享受(认为有“我”在享受,贪执享乐)等。

为了破除这些迷惑,佛说了四念处法。其中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都是可以用来破除思惑的。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换着修。思惑的破除也是一样需要升起七觉支。在证到舍觉知时,而得舍弃相应的执着。

然后,有个要点,所有的修观,都是一次性搞定的。也就是说,一次修观,破了就破了。没破就等于白修。下次从头再次第升起七觉知。所以,能较长时间的持续修观,是保证一次性完整升起七觉支的基础(七觉支的次第升起,需要时间来累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舍觉知升起后为质变,前面都是量变)。而修观能持续多长时间中间不散乱,就是靠平时修定的定力来支持的。所以,修好定,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功,否则定力不行,或者定的时间太短,这个柴砍不动。

关于四念处的修法简单说如下: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就是白骨观。或者观身如腐败的尸体,持续的观,而起厌离身净执。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而得舍弃执受为乐的迷执。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就是观能知的心,此能知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而得舍弃心为常“我”之迷执。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即观名色相对,一切法因果反应,无任何一法有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

另外,修慧是一个破迷的过程。破我见为初果,后面的次第破除,为2,3,4果。在未完全断尽我执之前,这些迷惑会再生。就像树,没有砍断树根的话,那些树枝还能再生长。所以,修慧会有反复过程。因此,平时需要保护好清静心,正念(就是平时要持好戒,修好定)。让烦恼迷执无生长环境。这非常重要。

随着烦恼心的减少,这个人的洞察力和智慧会逐步提高。洞察力提高故,能观见微细法。智慧提高故,能舍一切境。为证解脱故,当离三界。所以,修智慧到最后,应该要离一切的境界。那这个过程,在佛教里说,叫证入空性。即通过禅定,观察现前一切法,是心造作,持心远离,当一切法不现前时,即证得解脱,或者空性(南传称之为空定)。(最后这一段是否就是解脱,我不敢百分之百肯定,因我未解脱,非我所证。所以仅做参考)

另外2篇,我写的《结构化修行》,一并贴来这里,凑足戒定慧三篇。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篇、修行之发心。

世出世间,万相造化,不出因果。修行之所以能成行,必定也是有因果在其中。所以,修行的要道,就是要明确的造作“修行”之因果。其第一步,就是发心。若无发心,则没有动力修行。

如何发心,从发心的结构来说,就有原因,动机,树立目标,发心,付诸行动,几个步骤。并且发心是会伴随着修行而不断重复这几个步骤,不断发心和坚固发心的。

原因:不同的人学佛,有不同的原因。有厌世、惧苦、求财、求寿、求神通,求智慧、求福报等等之不同。这里,发心不同会导向不同结果。所以修行之发心尤为重要。通常,我比较认同求智慧,求解脱,求自在之类发心。因为这种发心与三宝相应,修行的功德容易聚合而朝向佛道。

目标树立:这在发心时,是在明确理解了佛理,并充分相信能修行获证的情况下,自己发心要以修行来获证某个目标。这是发心最基础的一部分。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不同人,不同的修行时期,可以树立不同的发心目标。但是目标最好是简单明确,并且自己坚信是可以通过修行达到目标的。

对于目标的确定,可以是修到“某一禅定”,可以是“尝试达到心无所住”,可以是“我要进入涅盘”,也可以是尝试“体会某一句经文”等等。这种发心必须自己对实现这个目标非常感兴趣,并且信心十足,有决心和自觉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兴趣非常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兴趣足够强时,我们的一切会围绕着兴趣而转,而且会有奇迹发生!兴趣所在的事情,我们总能乐此不疲,并且总能做出成绩!所以,树立目标,并让自己对这个达到目标充满兴趣。

付诸行动:前面所说,树立目标后,应该有一套行动方案,来实现目标。我混迹网络N年,看了太多太多学佛的同学不知道如何行动,寄希望于在外寻找老师,或自己忙修瞎练。但总是半途而废。因此,如何行动,确实是一种经验和技术。

对于行动,首先我们要分解行动的结构,并和目标进行配合,制定自己能实行的行动计划。

从行动本身来说,可以划分为“身行、心行”。从行动的状态来说,可以划分为“专修时的行动、日常工作中的行动,睡觉休息时的行动”。我们应该围绕实现的目标,来对这些行动的不同类型、不同状态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

行动方案可以说是我们对修行法门的挑选和应用。比如对于“求解脱”的目标,方案可以是:“身行:不行淫、不化妆、不吃荤腥等”,“心行:不想淫,不好美,不好美食等”,“专修时:修定,修慧等”,“日常工作中:持五戒,持前面所说身行戒、心行戒等”,“睡觉休息时:持光明想等”。以上是针对行动的发心的一个规划。对于信心坚固,能长久按发心行动修持的,可以不设时间限制,比如小乘发心尽形寿持某某戒。若是菩萨信仰的,可以发心尽未来际做某某行等。若是信心不足,可以发心修行的时间周期,比如以7天,或7天的N倍数为期限,并加一条发心,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发誓一定做到的发心。这是一个以心编织内心的“堤坝”的过程。这个“堤坝”就是“戒”,“堤坝”的建立,就是“戒体”。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切的起行,都是从这里开始,没有这个,修行无从谈起,记住,修行就是在心里建立菩提道品,并进而改变身心。

第二篇、禅定的修习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禅定是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也有说修定就是修止。所谓止观。其实,止是动词,定是名词。止是因,定是果。一言以蔽之,即修止而得定。

那从修止的方法来说,就有很多种,比如观呼吸,观白骨,观佛相,观心,观觉受,观念头,任何的境界,都可以用来修止。所谓修止,即止于一境。

从法门来说,个人推荐普通大众修观呼吸,因为观呼吸是二甘露门之一。

从修止的修行结构来说,可分为发心、取相、止于相、住相、持续住相,调心取细相,再止于相、住相,跳跃住相,出定等过程。

所以,修定,首先要发心,要有决心,有毅力,有愿力来修持身心达到入定。具体内容请见第一篇《修行之发心》

其次,应选择修定的法门。这里以观呼吸作为法门来说。

首先禅定的姿势,以双盘为最佳,其次单盘,再次散盘,再次坐凳子上。不管什么姿势,都要推开尾闾,保证脊柱端直,并保持身体舒适放松。

放松后,就是修止的开示:

1、取相:取呼吸之相。即觉知呼吸之气(的相)。呼吸之气有“冷热”“粗细”“滑涩”“长短”“进出”等相。任取一对或一个,体会呼吸之气的相。一般取相在人中部位的气。所谓观鼻端白(白是气的意思,冬天呼出去的气是白色的)。就是说,取相就是感觉那个冷或热。感觉是个动词,冷或热是感觉到的“物质”(物质即是呼吸之气)。自呼吸的时候,感觉气冷,我觉知道冷,感觉气热,我觉知道热,冷热在交替,觉知本身一直存在(记住这是要点)。这样持续并清楚的感觉某个物质,即是取相。——–记住取相(动词,或可以叫去感觉相)的技巧是修定的关键!

2、止于相:当我们能清楚的取相,并持续的去感觉“物质”,这时,初修定的人,因为习惯了散乱,所以常常会忘记了取相,跑去分心想事,或者去感觉身体其他部位的感受等等,这种情况就是散乱,就是没有“在取相”。所以我们应保持清醒,不断的控制心去不断的取相。

3、住相:如果按照上面说的,控制心持续不断取相,慢慢的,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少的离开取相,从而习惯于取相。这样我们的精进力就会上来,心就会非常稳定的持续取相,而不需要特别的去控制,这个时候,就是住相了。这也就是“入定”。

4、持续住相:当我们保持持续住相一段时间,就是所谓“住定”了。持续住相的时间应该保持在30-40分钟左右为较好(因为修观需要这么长的稳定定力)。如何训练这个持续住相呢,我们应该在发心阶段(或者上座时),就发愿住定时间的长短。这样,我们在时间到时,因为我们愿力的加持,就会自己出定了。

5、调心取细相:当我们前面有能力入定之后,还需要掌握一个技巧,训练上下禅定。怎么样上下禅定呢,就是调整心的专注力和取相的微细度。通常要上禅定,需要调整更集中注意力在取相上,取相更微细。虽然不管是初禅、二禅还是三禅,取相都是呼吸的触感,但是却有相粗和相细的差别。如果我们调整心取微细的相成功,我们会感觉到禅定的境界更深,更稳固,不易受外界声音的干扰。而到四禅时,呼吸会断。这时取相仍然是人中部位的触感。只是很多人执着呼吸,会导致呼吸要断不断而不能稳固的住入四禅。这个时候要忘记呼吸的概念,单纯的取触感之相。下禅定呢,就与上禅定相反,应该调心取粗相,并体会“相”在不同禅定的差别,训练住入。

6、跳跃住相:如果我们像上面那样训练上禅定和下禅定,训练比较多一些之后,我们会对同一个取相在不同禅定的差别非常熟悉,这时候,我们可以训练一念入某一个禅定,比如一念入四禅,住定5分钟,然后出定,又一念入2禅。这样可以训练1,2,3,4禅的跳跃。这种训练有利于心的自在(如果有能力修四空定和灭尽定的话,这样训练就可以成就狮子跳跃三昧和超越禅,这是心自在训练的基础)。

7、出定:在修定结束时,要训练出定的动作,明了和控制心不取相,而归于平常放松状态。并放松身心,揉一揉腿。最重要的是,出定后,应该做功德回向给大众(如修慈心观那样回向)。这是非常要紧的要点,能让修定功德增上,减少违缘。

网友问:大师您之前未修禅定前是否脾气很好,,,,脾气大的人修禅定是不是更难呢’

月印千江答:脾气大,只是升起了嗔心而已。贪嗔痴,存在于每一个未解脱的人的心中。只要因缘引发,就会有嗔心。

嗔心对于修禅定来说,肯定是不好的。但不是说,脾气大的人就不能修定。脾气再大,总不会发脾气一天发到晚。总会有心情平静的时候。心情平静时,就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一样可以修定。

再一个,修禅定好的人,脾气有可能更大。因为,修禅定,或者平时戒嗔的人,一旦冲破了克制(戒)的围栏,脾气发出来更厉害。但这就是一种大的退转了。

并且,发脾气会对身体产生不净的影响。在禅定中观察,发嗔心之后的身体会有如火烧般的苦受(与轻安相反),及引发身体上更多不清净的串习,从而影响修禅定的自在。

所以,脾气大的人,应该从戒淫为根本,淫贪戒除,嗔的势力就薄了。并辅修慈心观对治。更多修功德回向。这样修的话,嗔心这个烦恼也不是很难对付的。。。

网友问:您修定的心得可以分享吗,包括出入定的经验,,

月印千江答:经验太多,泛泛而谈无益。经典分明写了四禅八定的状态。何须我再啰嗦。

请教问题,需是实修,有修有疑,有问有答。若是贪法,如猴子掰玉米,学一法,丢一法,整日在佛法里浸润而不实修,终将变成老油条。一路贪法学法,却无一佛法能有所触动,终而一事无成!

网友问:请问菩萨,如何在四禅中学习知识?谢谢。

月印千江答:四禅中不能够学习知识。不要搞错了。

四禅是定境。定境中培养的是定心和四禅舍念清净清净心。

虽然说证得四禅后,学一切事,随意成就。那是说,常修四禅的话能让心更清明,容易学习各种事业,包括神通乃至涅槃,都能成就。但这并不是说在四禅中学习。。。。

24. 空三昧

网友问:五轮师兄好,我一般打坐时是放空念头入定,因为我不能去注意呼吸或小腹的动相,注意了就无法进入寂静状态中(以前我也向你请教过这个问题,师兄也说这应 该是可以的),但我好像听到一种说法,这种放空念头的方法,时间长了会习惯修成无想定,是不对的,但我觉得我这种放空念头的方法 和比如听声音摄耳根所达到的目的应该是一样的呀,不都是为让杂念不起吗,我不懂为什么说我这种方法不对呢?请师兄指点

月印千江答:放空念头入静,这种方法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修法当然不用去管呼吸等等其他。一切皆空之嘛。

这样修一般情况下不会入无想定。不要多余担心。

“空”,在佛教来说,本来有很多层含义。般若,中观都号称空宗。以空一切法为要义。

放空念头,乃至放空一切法,本来就是很好的修法。

但是般若空,和住着空,是有差别的。其中之微细,语言难以表达,需要自己去实修体会。

总之,多熏习般若(心经金刚经)。以修正自身所修之“空”。即是正确之修法。在正发心的情况下(出离心),哪怕修错入了无想定,也可以自己发现而修正。不需要害怕。前怕狼后怕虎,本身就是修行的障碍。敢于冒险就是智慧之勇!

编者注:若以空一切法的方法修,最终能入空三昧。此是三解脱门的修法之一。按此修法,“空”成为一个动词。修到最后,“空觉极圆”时,还要能空所空皆空,即空空三昧。即楞严经所说“空所空灭”)

网友问:感恩五轮师兄指点,心里放下了,何况我也没达到那种甚深禅定的状态呢,这下放心了, 不过还想请教师兄一个问题,昨天在打坐时,忽然感觉不到呼吸了,我不知道是呼吸极其微弱还是没有呼吸了,反正我是感觉不到了,同时感觉小腹有一小团气明显在动,像乒乓球大小,我 也不知道是气还是什么,在那动,我打坐是不观气脉什么的,怎么会有一团气呢,我不明白,请师兄指点 还有,感觉不到呼吸时,心会很慌乱,这时,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哪才能缓解,请师兄指点,感恩师兄,多谢

月印千江答:你既然是修放空念头入静的方法,就不应该有这些问题。在我看来,你问题中的呼吸,气,感觉,慌乱等等,统统都是念,都是应该放空的东西。这就叫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应彻底的空之。。。

网友问:如果在打坐的时候身体疼痛怎么处理?

月印千江答:尽量忍。忍不住就算了。休息放松一会再坐。有定力的话,空身入定。不用管这些痛觉。

网友问:我是一打坐,就不知道该怎么呼吸了,还是由意识去控制,不静下来都不用管呼吸,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却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呼吸了,困扰啊….

月印千江答:观呼吸并不需要去控制呼吸,而是以旁观者角度去观。

网友问:是不是借助医生或气功师处理更能帮助修行?

月印千江答:身体舒适有利于修定。外来的帮助,让身体舒适有一定辅助效果。但不是根本。

网友问:谢谢师兄的帮助。可我的问题是,我静下来后,只要念头变少了,一去观察,就会影响到呼吸,就变成了像控制呼吸一样。真不知道该如何…

月印千江答:换个观法呗。观觉受也可以。观念头也可以。观“知”也可以。观想白骨观也可以。随便。。。

网友问:师傅是不是修到四禅生活中就没有欲望,对财色,都没有了呢?

月印千江答:四禅是指的定境。在入定的当时,欲界的烦恼是暂时压伏不起。

但是总不可能入定了不出来吧?你总得出定的。出定了还是在欲界啊。没有断我见,没有除烦恼的话,怎么可能没有欲望呢?

可以说,修了四禅,如果不知道趋向清净,洁身自好除烦恼的话,放任欲望而行的话,那他的欲望比普通人还要大。因为他的能量足,更有资本行欲。普通人是有心行欲,却无力行欲。这些修禅定的,他有心有力,有力气行欲。行多败坏修行了,他也就一样有心无力了。。。。

网友问:师傅您都没有回复我上面的问题,,,,

月印千江答:前面帖子已经答复过。

网友问:您没有教我夜不倒单,,,

月印千江答:这需要教吗?入定一夜不就完了。

网友问:关键是我还入不了定,打坐久了睡着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月印千江答:那就修好入定啊。睡觉就躺下来睡,别搞成个四不像。

网友问:请问若是色界不需要有光明相,那么怎么个观法?

请问您现在的师父是那一位?是否已经帮你印证?

请问您的灭尽定在色界修成的吗?

月印千江答:观呼吸的触觉而入定的,就不一定有光明。或者观心而入定的,也不一定有光明。

比如,入无想定的,他的禅定也没有光明。但却是四禅。所以,不必以必须有光明为入禅定的前提。

灭尽定已出三界,不能在色界修成。必须要过无色界,而暂灭我执而能入灭尽定。否则不能入。

网友问:师兄您好,末学有几个问题请教,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一、末学下坐后感觉以前的心像满是墨的污水,下坐后感觉污水变得清澈了,心里有说不出的舒适感,这算是曾入过定了吗?

二、末学一直参照广超法师的《定慧之路》修学,感觉十分受用,当自己呼吸非常微弱的时候(如同没有一般)试着断呼吸,但出现了腹部剧烈的起伏,断不了,这是不是说明还不到断的时候啊?

还请师兄解答

月印千江答:1、这种情况应该是入定之后的轻安感觉的持续。所以,应该是曾入过定了。或者至少有近行定的状态。

2、修定,呼吸的断除,一般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刻意断除。试着断呼吸,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入定的所缘。当呼吸特别微弱时,如果呼吸断不了,应该更集中心力去观呼吸之间的停顿。并且尝试在呼吸入—-出之间的短暂停息的一会儿去住入。这样就能摸到门道。

网友问:定慧之路没有讲灭尽定的修法,

月印千江答:我在前面的回帖中已经讲过怎么修灭尽定。你没有认真看我前面的回帖。本来不想再回答此类重复问题。今天再啰嗦一下。灭尽定是自灭知觉。其基础是非想非非想定。懂得从四禅舍色界入无色界的,即知从第八定舍无色入灭尽定亦尔。所以,欲修灭尽定,先修好四禅八定。

网友问:师兄您好,请教一下,我打坐曾遇到两种情况,1、突然间觉得自己在自己身体里面,觉得身体和我是分离的,认为这样下去打坐多久都行啊,一点不累啊,但同时有点眩晕感;2、突然间觉得身体非常巨大,我仔细体会下,其实身体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大,只是感觉到身体像是一座山一样庞大,但是没过多久就出来了,定不了这种状态。请问这两种情形正常吗?是什么阶段的状态?我很想进入初禅,如何才能进入初禅啊?

月印千江答:第一种,正常。

第二种,通常这都是打坐初期的现象。其本质就是对气脉变化的幻觉。属于气脉逐渐通畅的过程而已。如果不理会,则正常,如果以为了不起,执着在幻象之中,就不正常了。随着打坐越久,气脉通畅话,就不会有这些幻觉了。

初禅怎么修,方法有很多。可以参考我前面的回帖。

网友问:谢谢师兄的指点,第一种正常的意思是说打坐初期的必经之路吗?还是说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出现也没什么奇怪;修到什么阶段才能灵魂出体,我两个月大的儿子几个月前过世了,我想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

月印千江答:出体我没有经验。佛教也不崇尚修出体。所以,我不能瞎说。你可以参考《清净道论》中关于神通的修法。修出天眼,他心,宿命通的话,也许可能能够查知去世人的投生情况。但我要说,如果不是通过修好禅定而发神通的话,这么迷迷糊糊去修神通基本都会着魔,被鬼怪附体。所以要慎重!

25. 跨越腿疼

网友问:师兄,末学有两个最近碰到问题,还请赐教!

1、腿疼的问题:在三禅之前都会出现腿疼吗?不是说进入初禅就只有喜受了吗,怎么还能有疼痛呢?

2、前几日打坐前偶尔动了一个念头,要是一下能上三禅就好了(以前上三禅没有几次),结果一上坐几个呼吸后就发现自己的腿没有了,跟着是身体也消失了,而且怎么想自己的腿和身体在哪里也想不出来,但这样的情况只维持了大概5分钟左右就出来了,这些天再没有进过3禅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还请师兄解答!谢谢!

月印千江答:1、如果入禅定的话,是不应该腿疼的。因为禅定与苦受不相应。但是,有些人定不住,也就是说,禅定不稳定。一下就掉出禅定而处于近行定中(近行定亦分1234禅近行定)。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以为还在禅定中,但是他此时会觉得腿疼。若能集中精神继续住于所缘境(入定),则又会忘记腿疼。

所以,腿疼不是几禅的问题,而是都会腿疼,只在乎于是否处于禅定中。

但是有一些禅定,是不管在定中,还是掉出在近行定,腿都不疼的。那是那种能量很强,气充满全身的时候,就会这样。比如出世间定,果定。以及一些特别的三昧等。这种带有智慧的等持定则不会腿疼,并且会改变色身。

2、训练禅定的出入自在,训练纯熟的话,就可以像你说的这样,几个转念就上到三禅甚至4禅。也可以几个转念下到2禅或者初禅。身体全部消失,一般是在三禅以上的状态。这种训练非常重要,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提高打坐修定的效率(不用慢慢等着上四禅)。并且,这种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更殊胜的定力和幻化力训练。如果能够这样训练1-4禅,并继续训练几个转念入无色界4空定,就可以成就超越禅的能力。再进修灭尽定,并这样训练的话,就是狮子奋讯三昧。此为禅波罗蜜要门!其是心解脱自在的基础。

网友问:上辈子的死亡恐惧怎么化解

月印千江答: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死亡的恐惧。不管是这辈子死,还是上辈子死,反正只要是死,都会恐惧。要化解,那在佛法说,就是要认识到无我的真相。不要执着有一个“我”这样自己吓自己。

要认识“无我”,佛教的方法就是修戒定慧。我上面所有帖子都在讲怎么样修戒定慧。你可以参考。

26. 内触妙乐

网友问:师兄,末学又有2个问题,还请劳烦师兄解答。

1、末学突然想起了在初禅之前有个叫未来禅的,师兄是否有了解,您证到了没有,能给末学讲讲吗?

2、在禅定中有种状态叫内触妙乐,是怎么样的啊?

月印千江答:未来禅就是所谓的欲界定。我在前面有回帖中讲过欲界定。你可以参考。

内触妙乐,就是禅定住定时产生的乐受。以初禅为微弱,三禅为最强烈。4禅以上又没有了。

如果问这种乐是怎样的,大概形容就是舒服,从里到外甚至到身体之外的舒适感。但这种乐是由禅定的能量来产生的,能量越强,乐受越强,并且会有强烈的光明。如果禅定内景,是一片黑黑的,可以说基本这个乐受不会太明显。只有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光明就会出来,乐受也会同时出来。

这个光明,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炁,有说是能量,有说是心生色法,有说是功德相。等等。不管什么说法,本质都是同一个东西。这就是内触妙乐的根本,是身心同受喜乐的现象。

网友问:同问,时间安排

月印千江答:关于时间安排,我已经在《结构化修行》如何发心一节中讲过。所以不再复述。请查阅前贴或百度。

网友问:请网友问:打坐入定是要睁眼还是闭眼?菩萨

月印千江答:都可以。一般还是建议闭眼。

网友问:请问,舍念清净,入四禅,是明心见性吗?我觉得是。请先生指教。

月印千江答:四禅不是明心见性。四禅只是世间定境。

明心见性,是证悟心的本质。四禅是修智慧的基础。可以说,修好四禅,是明心见性的必要条件。但不能划等号。

27. 空性

网友问:请问大德,吾闻修行有两阶段,一是人无我,一是法无我。诸法无我,即是空。那么

1、空性是众是一?是否每人都有一个空性还是大家共用一个空性

2、空性在何处,在人身上还是不在人身上。在世界之外还是在世界之内。

3、如何入空性,如何出空性。入空性时,个人意识哪去了,若个人意识还在,如何叫空性。如个人意识非在,如何得自己入空性?

月印千江答:大乘的义理甚深,我个人修行尚在摸索途中,所以,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懂得了大乘,所以,以下的回答,仅是个人理解,不保证绝对正确,仅供参考。

1、空性是众是一?是否每人都有一个空性还是大家共用一个空性

月印千江答:空性,是指幻化灭尽,非幻不灭的状态。这个状态,在佛教里有很多名词来说。小乘说涅槃,大乘说空性、真如、如来藏、法界、法性、法身、大光明藏等等。而我们所有众生,世界等,都是这个空性如来藏的开显。即空性即是法界。三千大千世界皆在法界中。

2、空性在何处,在人身上还是不在人身上。在世界之外还是在世界之内。

月印千江答:如同上个问题。世界是建立在空性之上的幻化显现。(打个比喻,意境有如法界,意识观想出来一个形象,有如世界显现)

3、如何入空性,如何出空性。入空性时,个人意识哪去了,若个人意识还在,如何叫空性。如个人意识非在,如何得自己入空性?

月印千江答:要入空性,就要舍弃一切幻化。即远离十八界。即出离三界。即是禅定修九次第定,修八背舍等方法来修。

入空性时的状态,在大乘佛教有很多种形容入空性时的状态。比如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月洒寒光,四下无人;十方圆明;寂灭清凉、常寂光土等等。那么,既然能有境界形容,那肯定是有知觉的。那这个若按俗理推之,肯定就是有意识了。那意识还在,怎么叫空性呢?按一些说法,从涅槃境界中出来,他会知道心本来是不生不死的。六祖不是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吗。那按我理解,不仅仅意识,应该是六根六尘六识在空性中都还在,只不过,六根六尘六识全体成空,即有三界的十八界幻灭后,其十八界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出来,即十八界全体幻化为“空”。(证道歌不是说,幻化空身即法身吗?)此时,没有六根六尘六识的差别,只是唯一空性光明。这在佛法说,就叫证得了根本智

那如何出空性,空性是本质,不存在出空性的问题。只存在迷失空性的问题。那么普通人不修行,不能觉悟法无我,就算是迷失空性了。那证得根本智的人,他从空性中出来(即再缘起,身心世界现时),就有个过程了。需要在缘起的当下体证空性不迷失,就是所谓的保任了。当一切时,一切行时,都不迷失空性,并且运用自在时,就是所谓的证得圆觉妙心,或者说是大圆满觉,或者说是即身成佛了。

编者注:按教理来说,空性的“空”是绝对真空。即空中无一切法,此时知空者,即本觉,本空之觉。空即是觉。也即是根本“智”。此时境智不二。按幻化来说,一切有为法,只是此“空”的幻化显现。而此真“空”无相,了无一法,即无一法可得,是本无所得,本觉本空,本智本明,本涅槃本解脱,即诸法本来面目。此事,无相无为,语言不可描其相,所以言语道断,唯证乃知! 诸位同修千万不要做“有相空”理解!)

网友问:翻完了帖子,随喜lz功德。

我是有一点学习修定经验的初学者,想问这样一个问题:每次打坐时都会觉得胸口心脏部位不太舒服,于是会一直看这里。然后不舒服的感觉会也来越大,越来越疼,流汗。半小时后会慢慢化开。若要不看这种不舒服的心脏之处只是去观呼吸,那么疼痛感就不会扩大。

我知道一般修定都是观呼吸,若要观呼吸去看心脏这里就不对了。但是又有说修定只要定在一处就好,那我是不是也能去定在这种感受这里来修呢?而这种疼痛让我担心心脏有什么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常常在打坐的时候有疼痛和负面感受出来,比如腿疼。然后就一直去看它,常常会在一段时候有一个痛苦的顶峰,窜上脑门,不自觉地颤抖甚至哭泣,完后会有一种通透的感觉。然后有时疼痛会消失,或者我感觉疼痛在那里,我在这里,而并不受干扰。而有时甚至会在这种顶峰过后十几秒内呼吸停止。

我对禅定理论并不熟悉,一直是按正念心理治疗来进行的,所以对负面情绪会多看一些。想知道如何从禅定甚至内观来看待我的这种体验。我理解自己是还没稳稳入定,但有可能会偶尔窜入较高层次的定,却因为没有次第修行不稳固而马上又出去了。还是说呼吸停止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摸到了第四禅,而第四禅一定会呼吸停止。

谢谢!

月印千江答:十几秒的呼吸停止,这个不能肯定说就是呼吸停止。因为憋气也可以几十秒甚至几分钟。

四禅的呼吸停止,不是憋气,是自然停止,而且时间可以长达1小时甚至更多。

修禅定可以观疼痛。以疼痛为所缘来修入禅定。但是,正常的反应是,观疼痛入禅定的当时,疼痛是会消失的。疼痛感会变成一种不怎么疼的觉受。所以,你这种越观越疼,可能还只是在修忍受,还不是禅修的专注所缘。

禅定的修习,有其规律,一般都是先入浅定,定力加深后,才会有能力入深定。没有说,随随便便就能在四禅和散乱状态跳跃的。除非是久修,有修超越禅或者狮子三昧能力的人。

(编者注:修禅定自在,修禅定跳跃自在的人,可以成就超越三昧。若成就了灭尽定,则可以修狮子奋迅三昧。 此二三昧是大乘禅波罗蜜的基础。有超越三昧的功夫,修一切佛法的效率会大大提升。成就狮子奋迅三昧者,就是佛法正法之法幢!是心解脱心自在成就的标志。)

网友问:师兄,前几日打坐在妻子旁边,她先入睡,我打完坐她也醒了,她居然说她在半梦半醒之间感觉自己全飘起来了,非常轻安的感觉。难道自己打坐还会影响身边人吗?

月印千江答:当然。打坐能量越强,越能影响周围人。心也可以互相影响。

网友问:那换句话说就是越多的人一起打坐或禅修效果越好啊?

月印千江答:不一定的。一起打坐的人是会互相影响的。如果其中有人有病痛,或者没有好好修禅定的话,他的影响就是负面的。

28. 如来藏

网友问:请问空性、如来藏是怎么一回事?(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这些还是老实去修,去破三界有,去证,才有可能摸到一点边。不要凭自己的思维去瞎猜瞎想。那没有用的。

如来藏,在圆觉经里说了,“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这就是如来藏的见解。种种思维,自己去和这句话对照。

要了解空性,思维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其作用无非就是放下执着)。要真正体会到空性(就是要做到空),才能真正理解和了知什么是空性。所以,不要瞎想、瞎猜,没有用。自娱自乐只能误人误己。

网友问:请问空行母是啥呢?真正的佛教里有吗?

月印千江答:空行母是密宗的说法。既然是密宗,那就是秘密。不能随便讲。密宗可以肯定说,是正法。而且是很了不起的宗派。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冒充密宗来行骗。所以,这种人来说密法或者说空行母,那就是乱弹琴了。

我个人不建议随便去学密宗。最好有显教的证量(起码是先破我见。获得四不坏信。最好是证悟了空性),再去学密宗。否则,心智不成熟,进入密宗容易出危险。

29. 修向小乘

网友问:楼主当心修向小乘

月印千江答:修小乘没什么不好。

佛在法华经说,三乘是一乘。不管大乘小乘,其目的地是一样的。

佛说小乘涅槃为化城,是佛在去宝所路上所设施供休憩之地,方便路上行人中途休息。入此化城,既可以进一步进取宝所,也可以暂时安止休息。换句话说,小乘涅槃即大乘道的中间站,也是大乘道的平台。要知道,大乘菩萨道是建立在解脱道之上的。解脱是三乘共通的核心。

从大乘角度来看阿罗汉,其伟大不亚于菩萨。贬低小乘,祖师出于方便也许可以,凡夫切莫做此想。其罪无量!!!

编者注:修行人在因地修行时,应把修行功德至诚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就会种下大乘的种子,这样就不用担心修出离的解脱道会堕入小乘。因为当证悟涅槃时,因地修回向的大乘种子会受涅槃智之启发,自然萌发大乘胜义菩提心,从而自动回心向大。发胜义菩提心已,即是当之无愧的菩萨!)

30. 阿赖耶识

网友问:请问,佛教关于第八识阿赖耶识

月印千江答:第八识阿赖耶识这种问题,我回答起来,有点心慌慌。因为我还不是果地菩萨,对于阿赖耶自己也是雾里看花,看不那么明晰。但既然问到了,我就以自己的理解来说说。(所以不保证绝对正确,仅供参考)

佛法说,阿赖耶识是能藏、所藏、执藏为一体的。

能藏,所藏,概指“能知、所知”。执藏,指执着“能所”为“我,我的”。

那么从这角度来看阿赖耶识,它就是那个所谓的“觉知”。因为所有的能知、所知、和执着心,统统都是在觉知境界里的演化。

就是说,这个世界,是从这个“觉知”里,变出来这个身、心、境界、世界等等。所以说,7识和5识,都是从8识里变出来的。所谓的三界,都是觉知的变现。

那么,这个第八识“觉知”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本来的觉知性,本觉(不从任何地方来,本来就有,不属生灭)。

再进一步看这个“本觉”,又要再分2种情况,一是有分别,二是无分别。

所谓有分别,就是说我们有能觉、所觉,等等差别相,这些差别本身就是分别出来的。

当我们修行,远离三界,远离幻化,能所皆亡,我执断灭,幻化灭尽之时,圆觉经说还有个“非幻不灭”。那这时候,在这个觉知当中,是没有境界的。没有所谓的能知、所知和执着。这个时候的觉知,是没有分别的。

那这个时候,按佛法说,这就是空性。空性中,甚至连“觉”都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东西(无任何境界)给它来“觉知”。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又不对。因为它还是知道一片“虚空”。但是这个虚空,绝不是我们有境界时的那种虚空境界。因为这个虚空是“无任何一法显现”的当时称呼为虚空。在涅槃经里这样说:“而是虚空实无有性。以光明故故名虚空。实无虚空”。所以呢,这个时候,知道那片虚空的,也不能说是觉,而是光明遍照。这就是所谓的如来藏光明。(就是心经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另,此时无分别,密宗也称呼为根本慧定)

然后,再回来说,那个觉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在光明遍照的之中,开始起心。首先起的心,就是“觉”。觉了这个本无虚空的虚空。虚空相就产生了。然后,分别就来了。能觉所觉(觉与虚空对立)就来了。然后,我执同时就来了。并以“觉”本身为我。“觉对立的境界”为我所。

那么,这个“觉”,就是所谓的阿赖耶识。

那么觉与光明,本质上是同一个事情。都是不属生灭的光明遍照。而为什么不说阿赖耶就是如来藏呢?因为阿赖耶识是迷惑的“觉”。此觉一直迷于(分别)自照之境。所以才成立能藏、所藏、执藏。(因“觉”是分别所立,所以阿赖耶识的觉,亦属于生灭,但分别性本身,就是那个本觉光明)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去除“能藏、所藏、执藏”这三种迷惑。还原不属生灭的光明遍照本身。

而除去这些迷惑的觉,就不称呼为阿赖耶识了。而称呼为如来藏、真如。

31. 往生极乐

网友问:请问楼主,打佛七止静时神识离体要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起了妄念又回来,身体清安一阵子。后来在显明老法师开示中查到:“念佛一心不乱,转有成空,得旋陀螺尼,意生身离体”,不知道当时若不起妄念一心念佛会如何?

您能否用禅定来解释这种感应?

若修行从第八阿赖耶识修起,是怎么个修法?

感恩!

月印千江答:感应和禅定是两种情况。

感应是心与心之间的直接连通。如同现代人说的心灵感应。属于每个人本来就有的能力。

念佛的方式,既有可能是修定,也有可能是修感应。这个要看个人的发心和修的方法。

感应即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念佛感应的深浅也和人的业力相关,障重感应浅,障轻感应深。

一心念佛只有念下去才知道会如何。。。。念佛本身是可以贯穿始终的修法。能修到什么程度,就看各人的业力因缘了。

一般人不可能直接从第八识起修。都会要有一个过程。先要修出离心,先远离六根六尘六识境界。然后才能体会到第7识。进而观第7识发起之根源,而能了解到第八识。

那认识到第八识后,应舍离第八识。是为修真空无相观。

证第八识无性,是为证真如,然后第八识应转依。第八识转依真如。

这些道理,说起来,像是技巧。但是这些技巧必须要靠2心(出离心、菩提心)来推动和成就。否则,光懂这些技巧铁定没有用。因为不可能做得到。

所以,修行的根本,还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上。此二心坚固,则随便什么修法,都容易成就。若无此二心。任你精通三藏十二部,也是无用。

编者注:因为得解脱时,是出离心成就。得成佛时,是菩提心成就!)

网友问:师兄你好,我有些问题想问下,打坐时呼吸断了几十分钟,中间时不时又会呼吸,不呼吸的时候那时真的是快乐的很,感觉上没法形容,快乐的时候呼吸也盯住了,没有说快乐了就忘了,呼吸进来出去都知道,但就是中间不呼吸那段时间最快乐,偶尔能听见窗户声音但不影响盯着呼吸,声音来了就只是知道来了而已,想问下这是什么状态,还有出来后就能感觉到身体,坐时不呼吸的时候,注意力没注意到身体只顾着鼻子前面了,出来后确实腿酸,但是不呼吸的时候真的感觉不到酸,那快乐真是没法形容,希望师兄多加鼓励我

月印千江答:很不错。支持,加油,点赞!:)

不过应该禅定还不稳定。最好练习一下禅定的入、住、出。练习上下禅定(在腿不疼时练习)。腿疼后,就入了别出来了。免得疼痛影响入禅定。

网友问:请教下,我现在打坐(单盘)每到十几分钟的时候就浑身发热,有时候会热的感觉出汗,是什么原因啊?

月印千江答:说明身体有恙。打坐后自身调整而反映出来的八触现象。这种现象不用理他。专心打坐。

网友问:师兄,我现在也是失业在家,在家也就看书,读经跟打坐,也学了两个月的打坐。。但最近好像一直没有所突破。单次只能在40分钟左右,不能双盘,只能单盘或散盘。。接下来我想一天坐4-6次,但这样每次的时间就会减少下来。。如是一天没坐,单次有时能坐1.5小时左右,试问哪种比较好。

月印千江答:每座时间应尽量长。一天应尽量多坐。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都要加强。

网友问:网上有一篇《四禅八定与灭尽定》,并未有《定慧之路》中所讲“深定碍观之患”,而阅原始佛教经典,如《杂阿含》,亦未有别于“定法”之“观法”。鄙人冒昧,还望上师解惑。

月印千江答:深定碍观,是别人对无色界定的总结。我基本认同。

因为,很多观,不是在定中修,而是在出定之后修。而出定之后修观的正念,定慧力能均等的,就只有舍念清净(四禅)带来的高质量正念。

如果是平时只修四无色界定的,他的心识会习惯于趋向于纯精神境界(对色界不感兴趣),属于定多慧少的心识状态(这样不利于某些观法)。但这只是相对说而已,不是绝对的。无色界定一样可以修观。出定后也一样可以修。事实上,要真正破三界,定证解脱,必须经历四无色界及灭尽定,所以,一般修观,不管是动中修,还是坐中修,都是以四禅稳定后,开始修观。动中修的,以四禅出定后修观为最好。坐中修的,以四禅稳定后开始修(如修八背舍,观心、默照禅、唯心识观等等),并随着修观的深入,也都会次第经历四无色界和灭尽定。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必经过程,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入手多种多样,返元都是一条路。

定与观的差别,在经中到处都有说。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根本。观属于慧学,总说就是四念处。定,就是四禅八定等。

网友问:顶礼大德

我开始是看《定慧之路》来学习静坐的,但总感觉观呼吸的触感时心不安定,而且呼吸之间停顿时没有触感可观,心就不知所措了。所以想改用观想的方法修定,是否行得通?大德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是否能给些指导?观想从哪里入手最好?有哪些注意事项?有没有系统介绍观想入定法门的书可供参考?

我由于身体原因,盘坐的时候非常不舒服,呼吸较短促和吃力,反而坐凳子上或躺着时呼吸平稳安适,心容易静定。那我是该坚持盘坐呢还是随所安而坐?是不是不盘坐很难入定?

另,看到高月明居士《科学禅定》一书,用科学观点来诠释禅定和实相,十分新颖,不知是不是正法?(大德若不了解此书可不必作答)

我是初学,无人指导,问题多而杂乱,望勿见怪

月印千江答:观不了呼吸就用数呼吸的方法。我前帖有讲过,请翻阅。观想除了白骨观,其他不推荐。你说的那本科学禅定我简单看了一下。个人对这种标新立异,自创出一套理论来另类解释佛法(或者更应该说是借佛学名词来解释他的理论)的行为持反对态度。要知道只有佛才是言无失。建议还是以佛经为根本皈依,别搞错了皈依对象!!!

网友问:我打坐就是内视丹田意想丹田有个火球或者太阳什么的慢慢的会觉得这是一团星云状的散发着光芒的星云是不是小宇宙呢?

月印千江答:只是妄想+幻觉罢了。

网友问:请师兄指点。。师兄,我己经历过痒(身上很多地方如蚂蚁在咬,经历2天,是从里面出来的),重(有次突然感觉手很重很重,但只有一次),涩(身体很多地方感觉皮都皱了,也用了近两天),暖(坐时不停的出汉)。动(身上很地方在皮下自动跳动),冷(我不确定),滑跟轻好像没有。。但坐时感觉双手没了这情况早就有过经历的。。最近有次呼吸中闻不到外面的气味,出来后才闻到烧的菜香。但是最近有点坐不下来。。而且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那怎么样做到出离本相?请师兄指点一二

月印千江答:身体的任何现象,都与修定无关。没有必要去纠结种种感受(或者说是幻境)。修定是定在“业处”,其他都不管。

找原来的感觉是一种错误的心态。会障碍修行。每次上座,都应该以第一次修的“初心”面对。不要以记忆中的感觉为“对象”去寻找,那样不仅仅是止步不前,甚至是一种退堕。

“出离本相”?没见过这个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离相的话,有2种,一者远离,二者观空。

远离者,就是离相。即不住相。(即发出离心修八背舍)

观空者,就是色性即空。即“色即是空”。(即发菩提心修圆觉行)

前者为小乘,后者为大乘。

网友问:请教师兄,“正定无出入”,这个正定属于四禅八定的哪一个?

月印千江答:无出入,就和无生无灭,不有不无,不断不常等等就是一个意思。其实就是讲的佛的智慧。就是真如。所以这不属于四禅八定,而是属于智慧。是以定喻智。

网友问:打坐会得禅病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正确的修禅定不会导致患病,只会让身体更健康。

32. 般若波罗蜜

网友问:请问下师兄。。怎么样正确的观空?当还有身体意识的话,是不是不能观空?请指点

月印千江答:所谓的空,是大乘的理论。意指空性。空性的理解,按照一些说法,无法讲解出来。说是不能在凡夫思维心中建立。所谓不可思议。。。。

那么,大乘教理中,有种种理论帮助对“空性”建立信心。比如《中论》等。是通过破除一切见解的方式,而让人相信有空性这么一回事。

所以,要正确的观空,不能先在概念上设置一个“空”,然后去寻找。这就大错特错。

正确的观空,就是要先知道现前的一切境界(包括心理上的的境界)都是造作、幻觉。应该远离的。

然后就远离名色、六根、十八界、五蕴等等。总之一切知觉统统舍弃或远离。

然后,心停止了造作任何境界。这时候,心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所谓的空,就会现前(其实没有什么空,只不过幻觉消失了)。

也就是圆觉经说的“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这就是正确的证空方法。

证空后,才真正理解什么是“空”(其实也不能用理解这个词,而是一种慧力,能透彻五蕴的本质“空性”)。回到这个世界,再看世界,才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更透彻空性的本质,其实就是五蕴,等无差别)。这才是正确的观空方法。

(编者注:这里“空”可以等同于般若波罗蜜,如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后面的色不异空,色即是空等等

33. 自心是导师

网友问:师兄,末法时代妖魔胜多,如何辨识?又如何选择正道及辨识?那几位师傅的书籍可以推荐

月印千江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若直无欲,何处有妖魔?三法印为鉴,无所得为得。佛经为手册,实修为试验。自心是导师,戒律为准绳。四念处为修,随缘请问人。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

(编者注:自心是真正的导师。了义的皈依,是皈依自性佛法僧。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现实中善知识引导见自性的殊胜作用!

网友问:师兄,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要一心成佛,一心了生死。我想这是不是也算是一个很大的执着。但是他又说这是精进。金刚经上面又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这个生死是不是相,是不是虚妄,如果是虚妄,那么又何来生死可了呢?心里很困惑,还望师兄指教。

月印千江答:生死即是无常苦。想了生死是正发心,不着相,先要离相。相若不离,空谈不着,那只是自欺欺人罢了。金刚经讲的是般若智慧,般若是证得,不是普通人的放任自流。请阅读佛学基础知识“四圣谛”。

网友问:师兄,关于实修请教:

1、我在静坐时,闭眼、半闭眼则妄念频生,而睁眼时好很多,可以控制;目前有时呼吸无意识会断,但不长久,而且有时好像呼吸不够,有时需大吸一口气;断呼吸时,妄念断,心平静,眼前事物不聚焦,专注于空虚感;呼吸起时,这种状态能持续一段时间,但随着呼吸,妄念慢慢会再起;直到下一个断呼吸;下一步该如何深入?

2、以前开始静坐时,采用观呼吸,观上唇呼吸感,但心念容易飘走,妄念起;现在用观妄念,逐渐妄念消散,心安定;观妄念,能得定,这种修法是修定还是修观?请师兄解答一下;

3、看上部座经文时,常提到“禅相”,说禅定一定要出现禅相,是什么?我在静坐中,眼前事物,会呈光明幻象,但心知幻象,不执著,是否这是禅相?请师兄解答一下;

4、据经文,证得四禅即可随修神通,虽佛不提倡神通,但上述经文是否正确?师兄可修神通吗,或者能修,但只是不愿意修而已呢?

请师兄指点。。。

月印千江答:这些问题我在前面的帖子中都基本有答复。请参阅前贴,我就不重复回答了。

34. 导引通脉的危害

网友问:先生您好,我是打坐吧的拳击手**,我二十多年前开始打坐,气息从会阴过尾椎、腰、夹脊、玉枕、百会、下降到眉心、人中、下唇下颚喉。十五年前(大概98年)就堵塞在下唇下颚喉部,有时很疼,这些年一直单盘安般呼吸,由于堵塞造成大便不通、口苦、眼干、噩梦。。。。

从去年2013年8月份,我在打坐吧开贴开始双盘精进打坐,到现在有一年半了,有些进步,但气息仍堵在下唇下颚喉部,非常想得到先生的指导!!!!打坐吧的链接我发不上来,望先生能百度一下“拳击手的打坐日记”,我的具体情况在前五、六页中有详细介绍,后面就是我这一年多来双盘打坐的日记。

我看书比较杂且不精,佛道老庄、国外灵修都浏览过,现在主要是双盘安般呼吸。其他不敢多想,想先过腿关,进而解决下唇下颚喉部度的问题,请先生老师指导!!!!!

月印千江答:打个比喻,修行的过程好比是开车。方向盘正不正,决定车跑不跑偏。

不客气点说,你这个情况,就是跑偏了。原因是方向盘没打正。20年跑沟里了。。。

要摆正方向盘位置,还是从发心开始吧。三皈依出离心是根本。有出离心的人,他不会在乎什么这气脉开了,那气脉堵了等等(气脉是什么东西?对你来说那只是妄想+幻觉)。功夫要用在除贪嗔痴上,不要把功夫用在玩感觉上。空身空心空感觉,赶快从沟里爬出来吧。

网友问:先生您的意思我明白,开悟成佛不是靠坐法腿法,打车打牛的典故我知道,下颚下唇从整体的修炼过程来说也是个色身中的芝麻事。

我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浏览过爱因斯坦书信集,后来因习武的因缘接触佛道,在很年轻的时候我就对宇宙、生命、生死、时间、空间建立起了自己的模型(当然这一切皆属妄想),所以后来看道教、佛教的书籍没有丝毫冲突,看到您的帖子里关于宇宙、时间、空间、维度的形成变换更是和我相应,但您是真见,而我是妄想。至于任督、周天。。。。下颚下唇喉轮之类并不是我自己在刻意追求,可能是儿时习武受过周天之类的词汇的暗示,我在二十年前打坐初期就自动有了气走督脉的感觉,或许是被感觉牵引了,气感越来越重,过百会时头痛欲裂,曾被同事送到医院,前几年过喉轮时也曾两次晕倒被同事妹夫送到医院。

这二十多年来各种法门我试过不少,最常用的还是安般,几乎每晚都打坐,有十五年的时间不用双盘,用单盘、散盘、正坐专练安般也无法入门,看各种国外的书,克里希那穆提、奥修、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新世界》。每每有所感悟,但这一切都是隔靴挠痒,都在思想层面打转转。

所以现在我还是认为是我的色身太重,身体、气脉空不掉,安般也好咒语也好都无法入门,只有横下一条心先把色身转了,气脉打通些,先把腿这个障碍打通,把喉轮打通,再论其他。

您说的空心空身空气脉,我尽量做,这一年多来虽然喉轮还未过,腿脉也未通,但也有些转变,双腿下身已经请安了不少,以上是我的一些基本情况,更多的在我的帖子里有更详细的叙述。诚心求教,不知我的想法方向是否对。叩头了!!!!!

月印千江答:你这执着气脉是个毛病,导致你现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你这个发心先通气脉什么的,是个大问题。你通了20年,通成现在这样,还在钻这个。。。你帖子里各种问题,无非透露出心中的妄见串起了你的功夫,然后自己制造出了种种问题。这叫作茧自缚啊。建议你换个思路,从修心上下手,从空身开始修。

要知道,修气脉,心性必须先修。否则,基本都会出问题。

而心性的基础,就是发心。先发无所得心,发出离心,三皈依,四圣谛是基础。一个人,发心如果坚决,气脉立即相应。气脉是一种果报现象。制造这种果报现象的是心。本末不要倒置。

佛法说,般若六度,般若为导,五度如盲。一个人修行,如果没有般若,那不如不要修,因为修错了,各种跑偏,还不如不修,连正常人都做不好。所以,修般若是第一要务。有般若智慧,则能引导自身所修功夫汇集正道。否则,自身的功夫反而会害了自己。

网友问:先赞叹楼主大德实修实证的伟大精神!末法时代也是有很多大修行人的!

末学是修耳根圆通的,就是打座诵经。诵经时返闻自性。初时《地藏经》每日一部,诵读700部;后持诵《金刚经》600多部和地藏菩萨圣号,一个月中,会有一两次瞎猫撞着死耗子,进入一种身见很淡(几乎感觉不到身体),而听觉很敏锐,十分清净的境界。学习了大德的经验和《定慧之路》,今天早上用书中介绍的出入定的方法试了,成功的出入了好几次。顶礼!对照书中初禅境的标准:心细、息细、乐受。心细和息细是有的,甚至有十几秒的呼吸停顿。对于乐受,主要是感觉特别清净。确实如书中所言,进入这个境界后,明显感觉都不一样了,清净自在。

楼主,您之前回答另外一位网友的问题,诵经时,嘴在动,是不能进入初禅的,从这个说法来讲,我显然没有进入初禅,也许是初禅之前的一个小小的近行定?定慧之路是呼吸法门,通过触受来修的,应该是和耳根圆通法门有些区别。而耳根圆通法门,似乎只有《楞严经》一部经典来参照,不像呼吸法门这样有大小乘多部经典的记载。请指点一下,万分感谢!

月印千江答:念经,嘴在动的当时,是肯定不能入禅定的。但是你说有十几秒的呼吸停顿,那念经也停了吧?这短时间的停顿,也有可能刹那入禅定的。但是要获得稳定的禅定体验,还是要时间长一点的身体动作停止。

耳根圆通法门是反闻闻自性(自性即心,反闻,就是从闻之出发点返过来看“闻”是谁生的)。

经文“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就已经不是在声音上了。往后,闻所闻尽,直到生灭既灭,都是在修观心。

其实也就是四禅八定到灭尽定次第经历。都一样。动静二相不生,约在4禅,闻所闻尽,约在空无边处,觉所觉空,约在识无边处,空觉极圆,约在无所有处,空所空灭,约在非想非非想处,生灭寂灭,寂灭现前,约在灭尽定处。豁然十方圆明,约在涅槃处。

耳根圆通,虽不是修定,实是以观(反闻)而摄定,以定而成就观的止观双运法门。

耳根圆通,以及楞严经上观心意识,观不痛的觉知,观味觉等等好几个法门,都是类似,从六根而返观(回光返照),而且都是一次修完。修完就成功了。

所以,我觉得其实修行没什么太多可说的,感觉很简单,只要抓住返光回照的要点,寻找觉知的源头,不管怎么修,终会明心见性或获得解脱。

(读太多技巧性的书,其实没多大必要,抓住根本,修得快的,都是那些只知道一个方向,就自己专研进去修的。所谓“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它根本不需要学什么渡河的技巧,它只需要知道,目标在河对岸就OK了。)

网友问:前辈好,我有问题,我想知道您在定境是什么样的,听说达摩祖师入定时观蚁斗如雷鸣,那您入定时外面的事知道吗?

另外定中独头的现量境界是怎样变现的?还有梦中独头所缘的是第六识里的前尘影相还是阿赖耶里的影相?

月印千江答:这种传说,不知真假。按我体会,禅定是逐渐远离六根境界的。初禅到3禅,声音是逐渐减弱的。到四禅,声音就应该完全听不见。无色界定更加听不见了。

如果是听到很远的声音,或者听到很细微的声音,更多的可能是耳通。天耳通有能力听到常人听不到的声音。所以,这不是定境的问题。我入定时,若在四禅以上,不仅仅外面的事情不知道,连身体的事情都不知道,身体感觉都没了。谈何知道。若是灭尽定,那连意识都没有,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任何事。(这只是说普通的四禅八定灭尽定。若是大乘三昧,则另外一说。大乘三昧可以在动中而定慧等持,各种无碍,请见《大智度论》)

独影境,既是第6识的前尘影相,也是第八识的影相。这是一个层次深入的问题。第八识的影相包含了六意识和前五识的影相。第七识亦是第八识的影相。这个还是去看唯识的经典怎么说比较好。(我并没有系统学过唯识,个人理解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编者注:入定能知外面事,这不是小乘境界,是菩萨境界。菩萨破所知障,所知境界已经不局限于这个身体所感知的事物了,心量扩大,能知法界。小菩萨所知境界小,大菩萨所知境界大。到佛境界,则三千大千世界全知,所以佛有一名号为“正遍知”。)

网友问:请问我的一本本子可以抄不同的佛经吗?

月印千江答:这些就自问就行了。反正都是分别心,你觉得不好,那就不要抄一起。如果不觉得不好,那抄一起有何妨?

网友问:师傅,能拜入您座下否?

月印千江答:我不是法师,不敢担当。也就只是在这里写下一些个人经验,希望有缘人能获益而已。比我修得好得多的人一大堆,你可以多去寻访。自修自学也是一样可以的。反正网络上什么资料都查得到。

网友问:善知识您好,恳请开示三个问题。一、数息法可以用到几禅,入定需要舍弃数息吗?二、有师父说入初禅前会经历明境和暗境,是这样吗?三、初学打坐不久,上坐40分钟左右开始腿疼,有时把注意力放在疼痛上,个别时候疼痛可以消失,有时减缓,但一分神就又出现,不能久住,请问疼痛消失的短暂状态属于初禅前的近行吗?

月印千江答:1、数息法不能入定。只能入近行定。要想入定,在通过数息法,调整身心之后,放弃数息,专注修止而入定。

2、什么明境与暗境,欲界定等等,个人认为不需要学习,更不需要去对照,只会增加困扰。因为那只是修定初期的幻觉罢了。我在前面有回复过同类问题,请查阅。

3、疼痛消失,有可能是入定了(入定则不痛)。分神,代表出定。出定则又痛。不能久住,说明禅定不稳。要多练习住定。消失的短暂状态,1-4禅都有可能。不过你的状态,更多可能性在2-3禅。

网友问:谢谢您的分享。我想请问下修定的话,在安般念里,不同禅师比如帕奥系是强调不能关注气息出入的(鼻端以下嘴唇以上)触感的,虽然开始可以这样带入,但这样还在欲界。需要用概念法的意,仅仅去关注呼吸本身,才能入安止定;而其他比如葛印卡内观等对定要求可能不那么高,则强调不能过于关注某一点,而要留意触觉。

所以想问下您个人经验的话(如果不方便回答请忽视)

1、安般念修定(安止定)的话是否是用概念法而非呼吸接触的身受?如果不用气息与皮肤的触感,我个人会觉得比较难把握,也有些疑惑“仅仅觉知呼吸”是觉知呼吸的什么呢。

2、修观的话是否用触感修到近行定即可开始修观,且定力足够支撑?

3、修观的话您是否有个标志,比如有光等出现即证明定力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开始出定修观。

4、在《清净道论》中有写“世尊说「诸比丘!我不说失念者、不正知者是安般念的修习者。」无论何种业处,只有正念正知者才有成就。除了安般念,其他业处,只要禅修者持续作意,业处会变得更明显。安般念业处是很难修习的,只有佛、辟支佛和佛陀的弟子才精通,也不是低等的众生能修习的。对安般念持续作意,则愈平静,愈微细,所以修习安般念必须有强念与强慧。”安般念纵然有很多好处,但难度也很大。所以对于修定的话,是否您有其他更好修的方法(如佛随念等)经验分享?

非常感谢您!

月印千江答:1、不管是按照帕奥系观概念法的方法还是观触觉,都是能够入定的。只不过,在帕奥系不承认除他之外的方法可以入定。难把握帕奥系的方法是普遍情况。我的建议是把握不了就换方法。换个容易把握的。

2、修观的重要条件,是不受妄念的干扰。如果修观的同时,妄念不断闪现的话,就无法持续产生7觉知,也就达不到修观的效果。所以,修定主要是为了克服妄念自生的习气。因此,修到四禅(舍念清净)才是最好的修观起点。

3、标志很简单,坐中以身心不见无动相为标志(四禅)。动中以妄念自然不起为标志(清净心)。

4、修定的方法很多。观呼吸只是其中之一。念佛也可以的。默照静心也可以的。观念头也可以的。但以观呼吸为普适修法。别的修法看缘份了。

(我不太喜欢讨论这些知识。在我看来,很多知识都没有必要学的这么细(修行只需要学最基本的就够了)。只需要按照理解去修,在实修中产生的问题,才是有益的问题,我才有兴趣去回答。脱离实修学习的知识,更多时候增加的不是智慧,而是困扰!)

网友问:善知识,按照您上次的开示进一步训练,现在定力相对稳定了些。在训练的过程中有些新的疑问恳请善知识进一步指点。

上坐短暂数息调心后开始专注觉知呼吸的冷热或者粗细,身体升起暖热的感受,一段时间后感觉此对呼吸冷热的觉知费力,且较粗,便舍弃,舍弃后逐渐升起明亮透彻感,感受更细微,但暖热的那些触感没有了,如果重新开始觉知呼吸的粗细冷暖则又升起。再度舍弃对呼吸的觉知则重新升起清明感受。明亮清净感升起后,停留大概十几分钟,渐渐觉得清明的感受增强了。不知此状态是否在定中,如果在定中,为何会偶尔感受到轻微的腿部疼痛,而且头皮或者面部突然发痒也是知道的,还能间歇性的感受到杂念升起,只不过相对微细不易察觉了。若不在定中,问题出在了哪?恳请善知识开示。

月印千江答:非常好。 你修的方法是对的。只是有几点要说明白,舍弃粗的呼吸,进入更微细的清明境界时,应该在此境界呆稳定。 稳定后,呼吸自断(若去寻找呼吸,则呼吸又会回来。但从清明中察觉呼吸的当时,会发现刚才呼吸是暂停的),即是四禅。四禅中,本无身体的觉受,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腿痛脸麻之事了。但定力不稳的, 常常会不由自主离开清明,而去感知身体的觉受(其实就是掉举的烦恼),应如同舍弃呼吸的觉受一般,舍弃身体的觉受(甚至身体的概念),在清明中安住。做到每坐能入四禅40分钟以上,即可以修观,或者进一步修四无色界定。

网友问:定能生慧,请问楼主修习禅定后在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多大程度的提高?

月印千江答:会变聪明一点。呵呵。如果修得无烦恼且智慧开了的话,会有些灵感,比如从没学过的东西,一提念头,答案就自动在心底浮现了。若定慧力退,这种能力也会退。

编者注:其实我们心本如来藏,“如来”本来就是一切智,所以本功德藏,本来就有“无师智”,随烦恼障和所知障的逐步破除,这些功德就会自然显发。。。)

网友问:师兄,你好。有问题请教师兄。

打坐时,脚底有一股热量,伴随着呼吸,慢慢的往上升,好像发动机发力。气在身体内循环起来。热能,气经过身体,最后升到头顶,冲出头顶。最后身体突然被定住,身体出现的所以症状都消失了。头顶气没有了,脚麻感觉不到了,很粗的呼吸突然感觉好像没了,微弱的没法数息。

不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出现这些都正常吗?还有身体被定住后,感觉身体消失了,这是属于禅定的哪种阶段?

月印千江答:这些气感只是些幻觉。注意这些东西没什么益处。关于禅定我在前面帖子说了很多,请去翻阅。

网友问:师兄,问您个问题。

修止观是可以解脱的,这个我没有疑问。但对于往生法门我存在比较大的疑问,不知是否真的属实,真的有极乐世界,请问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还有就是现在大乘佛教的一些法事,保佑之类的,真的有菩萨保佑这回事么?

月印千江答:因为我没有往生过,所以我也不懂。我只能说,佛经应该不会骗人。。。

若说自心净土,身土不二,那我就懂一点。那就不是去他方世界的往生了,而是证悟如来藏的意思。

保佑之类,应该有作用。经典里也有相关记载。但有多大作用,就要看人了。如同密宗求佛菩萨、上师加持类似。若相应,加持确实有的。若不相应,恐怕也就没什么作用。一般人对这个无法体会,大概只能全凭信仰了。修行修得好的人,可以看到这种加持怎样发生。

网友问:请教两个问题: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人本身就是和合而成,父母姻缘所系,因此,人本就和合而成…

月印千江答:此类问题,请去看佛经怎么说,学习四圣谛,业力、因果、轮回、十二因缘等。

网友问:请问不打坐的情况下能即身成佛吗?

月印千江答:不能

网友问:师兄,推开尾闾是指挺起腰并把臀部向后吗?

月印千江答:

网友问:善知识,按照您上次开示所说的思路,训练在微细的清明境界呆稳定。现在相对之前有所加强,还未能达到善知识所说断呼吸进四禅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有些新的疑惑,恳请善知识指点。

一、在清明境界相对稳定一些后,和定中快乐的感受相应有疲劳、费力感,且感觉只要呼吸就有微细的动念产生,便想舍弃,但舍弃后不久便觉得憋闷,又不得不重拾呼吸,此段时间明亮感明显变暗了,呼吸间歇转向腹部,近两周时间里时常在此状态反复。

二、上坐后多数时间感觉可通过转念在一至三禅间主动升降,但又在每一阶段的禅定境界里都住不久。日常生活中专注身体时也觉妄想、掉举较多。恳请善知识开示现在需要做哪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月印千江答:这是四禅缺氧的现象。说明身体还没调整过来。应该多坐,四禅坐不稳,那么就在三禅多坐。三禅稳了,再上四禅,反复多次练习,身体机能就会适应。适应后,就不会憋了。

网友问:请教楼主,打坐时候,是心里默念佛,一直没有修4禅8定,请教下,这样念佛打坐,怎么和修禅定结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入禅定呢?

时间上现在可以超出1个小时,在几十分钟里面大体是安稳的,开始有些腿很舒服感觉,甚至到了尾椎那里也涨涨的,后来就不怎么管这些感觉,只是一句顶一句念佛。也一直疑惑修4禅的指导书都是观呼吸,怎么和念佛结合。

谢谢!

月印千江答:修念佛也一样可以修禅定。

修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默念,心里有声音。持续一段时间,稍安静后,将念佛的声音拉长,一个字默念半分钟的样子。这样慢慢心静之后,会觉得提起默念(心声响)会累。此时,放弃心声响的默念,改为怀念的念。即如同记忆一样,在心里提起“阿弥陀佛”的记忆(此时心声不响)。再继续一段时间,会觉得提起记忆也很累,此时,提起记忆的动作也可以放下了,停在前声佛号记忆消失,后声佛号记忆将起而未起的状态。稍住半刻,而呼吸自断,清明一片,自然就入定了。

网友问:赞叹师兄答疑解惑。敢问师兄这个方法是有经典记载,还是得自师授,还是二者皆有呢?末学在用印光大师十念法打坐念佛,还请您指点一下:

十念法要求心中能够自己计数,开始做的时候感觉困难,就想象面前有个黑板来计数,5次竖着划5个圈,6到10次重复画在原来的位置。第11次到20次继续依前法画在右边,这样第一排100遍佛号画完后,另起一行。用这个方法很容易心中画10行,来记住1000次的佛号。

在念的过程中,有时会进入一种十分清明的状态,表现在呼吸细微(但未断),耳朵特别敏感,听到嗡嗡的杂音。明显是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问题在于,呼气时感到十分细微,但还是有一点;呼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深吸气了,不然会觉得憋气,这样吸气就明显的变粗了。

诵《金刚经》过程中,也有类似的境界。还请师兄指点!

月印千江答:1、建议按我的方法来修。

2、网上百度的印光大师十念法,和你说的不一样。若有信心,建议按百度里的“边念佛边从一到十计数的摄心念佛方法”。

3、个人认为,你的观想方法过于复杂,不合适用于修入定。

网友问:多谢师兄!如果不知道自己念到第几声(比如999声),而只知道属于10声以内的第几声,这样无法控制时间打坐,是否设一个闹铃好些?多谢!

月印千江答:可以。

网友问:我刚刚接触打坐修定,前几次没什么经验,都是躺着身体观出入息,每次到快睡着了,迷迷糊糊的时候感觉,轰的一下,一下就进入了一个空间或者地方,在过一回就失去知觉睡着了,最近几天的一次我有改正,试着不让自己睡着,由于可能是躺着的缘故,在轰的一下后,没多久又睡着了,昨晚为了不让自己睡着,打坐了有两个多小时,能静怎么也入不了定,也就是初禅,想请教怎么入初禅的方法,具体怎么观想的?

月印千江答:躺着修定不适合初学者。还是坐着更好。修定要精神抖擞,不能冲着睡觉去修。

入禅定没什么方法,就是专注一事而忘记其他。当一事清明而他事皆忘,自然就是入定了。

所谓初禅、四禅,乃至八定等等,无非是一事的精纯程度而已。

网友问:顶礼善知识!

我是初学者,想请教关于呼吸的问题,我现在还没正式开始坐禅,已小试了下观出入息,但是这种腹式呼吸法,和平时习惯的呼吸法相反,现在一用腹式呼吸,就觉得特别费力,喉咙都吸得发痛,自己都觉得很不自然,这样怎么入定呢?希望师兄开示,顶礼!另外请教师兄,平时就是在家中坐禅吗?会不会受周围环境影响?

月印千江答:腹式呼吸只是在修观呼吸之前,稍微练习一下就可以了。其目的是形成呼吸深长的习惯(其实不练也没关系)。摆好坐姿后,观呼吸时,应该放松任呼吸自由进出,不要去控制。只是清醒觉知呼吸而已。

家中坐禅以安静为好。尽量营造一个无人打扰的环境。(其实这也只是相对初期来说,对于经常禅定的人,只要没有人动他的身体,哪怕是在迪斯高也是能修定的)。

网友问:请问灭尽定是什么感觉?

月印千江答:没有感觉的感觉

网友问:那还是有个感觉喽?

月印千江答: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猜想是没用的。

网友问:感恩师兄!请问师兄入定的时候会对什么样的声音有所不闻?我们楼上一户人家经常发出刺耳的噪音(类似铁凳子在水泥地板上蹭的声音!)即使在不坐禅的时候听到这种声音也是非常痛苦的,我每天就如同在地狱里一样,我本来是修准提的,对一般噪音基本上是充耳不闻,但这声音太过刺耳,好像对脑子和心脏直接起作用,我被这声音搞的痛苦至极,定力全无,好久都没修法了,想起来好像二禅以上可以对声音视而不觉,在网上搜四禅八定找到了这里,用了几小时的时间看完了您在这里的发言,觉得您是一位真修实证的真行者,请问师兄我该怎么办,我应不应该趁着安静的时候精进修行,可以达到对这声音充耳不闻!请师兄教我!

月印千江答:初禅对声音敏感。易受外界影响。二禅稍好。三禅可以听到声音,但基本不受影响。四禅入得深的,听不见声音。趁着安静快速入四禅而达到远离外界影响,这是可以的。就如同趁着腿不疼时,赶紧入禅定,而不能感受到坐久后的腿疼是一个道理。

网友问:谢师兄指点!再请问师兄能否把这种能力带到日常生活中,远离这种痛苦煎熬?

月印千江答:可以。 那就是解脱。 不过我还不行,暂未解脱。

网友问:感谢师兄回复,最近在看一些入门的佛法书籍,因为一个问题对发心出离造成了障碍,希望能得到大师的开示。

出离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涅槃为一遍寂静,无感无念无我,为什么我觉得这种什么都没有的感觉很可怕呢?

月印千江答:涅槃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样子。在佛教,针对不同的人,对涅槃有不同的解释。

小乘从断烦恼的角度说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大乘从自在的角度说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涅槃等。

其实,总体来说,涅槃就是自在、自由、无束缚,光明、清净、怡然自乐的状态。当然在小乘更多的可能是清净之乐,在大乘则在清净的基础上更有光明之乐,慈悲喜舍之乐(请看楞伽经上关于“圣智三相”的解释)。

佛教种种教法让人离烦恼、离境界、离相等等,是为了让心从各种牵绊中解脱出来。让心恢复自由。然后能认识心的真正能力(佛十力),以及见证到佛的世界(净土)。

所以不要担心涅槃会乏味。其实有大乐。法华经喻为如意宝珠、宝所等。

编者注:以大乘说,证得三身成就的无上大涅槃,会在色究竟天成就大乐圆满报身。这在佛法说,才是真正的“真实之乐”)

网友问:很久以前,我在坐禅的时候,当时用的法是随和舍,当我的心慢慢归于虚无的时候,一阵巨大的恐惧把我拉回了现实,事后我还在想,我会回来吗?结论自己居然很确定,回不来,因为我当时用的心法对所有心里所发生的,和外界的一切,都是采取随他不应的态度,我会因此而成为一个对什么都没反应的无心之人。

我真的想知道,我会回来吗?

月印千江答:这是心理障碍。恐惧感就是我执的激发。一个要证悟空的人必须要克服这一关。回不来也无怨无悔,才是修行应有的发心。其实根本不必要多余担心什么“回不来”。因为这只会持续很短暂的时间,定力退失自然就出来了。定力自在的,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更不存在什么回不来。

网友问:有入门书推荐吗

月印千江答:南怀瑾的书+佛学词典。

网友问:师兄好,我是才开始接触禅修,请问您说您用了一年多修完了四禅八定,那请教您是每天修习多长时间呢?

月印千江答:前面帖子里说过啊。

网友问:善知识,“打坐下坐后,在生活中保持觉知”,这个’觉知’是指什么呢?

月印千江答:简单说,就是时时刻刻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将观照的功夫用于日常起心动念之中。

网友问:大师,禅修所获得的境界是一种幻觉,还是宇宙的本质?

月印千江答:按佛法说,现量是相对真实的。那么禅修中的境界,如果是现量,就相对没问题。如果是做梦一样的,那就是比量或者非量,就是幻觉。

但是,从真实的角度来说,就是没有真实。不管现量、比量还是非量,对于未觉悟二无我的人来说,统统都是幻觉。

但是对于觉悟的人来说,一切都是真实的。

网友问:师兄,灭尽定是否唯有三果,四果罗汉能证入,菩萨是不是不能证入灭尽定?

月印千江答:所谓果位,是修行到某种状态时,给他安的一个名词。所以,在理解上,不应以某果为能力标志,而应以烦恼断除的程度和禅定功夫的深度来看待能力。

入灭尽定是禅定已能入四禅八定,烦恼能暂伏三界执着。于非想非非想境灭我执而入。

这种证量,在小乘说法是只有3果以上才能。

但大乘说菩萨也能入。只是不乐于入(因为不欲般若中断的缘故),但是,不乐于入,不代表不能入。大乘经典里说,有菩萨为示现涅槃,入灭尽定而示现入灭的。

小乘的论中说,修大乘的人,入的灭尽定不能叫灭尽定,应叫异生定。因为无三果(或四果)的果心(因为菩萨朝向的是度人成佛,而不是快速涅槃)。所以。。。有人就说,菩萨入的不是灭尽定,或者说菩萨不能入灭尽定。但我认为事实上,菩萨是可以入灭尽定的。

  1. 大乘三昧

网友问:光彻菩萨,请问您修到此种程度可以随时随地入定吗?入定可以不只拘泥于坐这种形式吗?比如在跟人说话的时候,唱歌的时候,练书法的时候,画画的时候,走路吃饭的时候,扫地的时候。。以至于做任何事的时候,全心全意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不可以也算一种定呢?如果算那又是哪一种呢?如何完全贯彻这种入定功夫在日常生活中呢?谢谢!

月印千江答:我不可以。我修行还不到位,还需继续努力。

你说的生活中的定,那已不同于普通的禅定。大概大乘佛教禅宗的“禅”可以与之相符。

那种状态,在小乘,大约相当于有余依涅槃。

在大乘,大约是“一行三昧”的状态。其内涵就是“行住坐卧,任何的状况,都保持实相的、智慧的心”。

(编者注:大乘三昧是大乘人的修行,主要是百八三昧,细说有无量三昧。智慧的三昧可以在动中修,有一些深三昧却需要以四禅的定力为基础才能修。大乘的三昧远远超胜世间的四禅八定,几乎是不同质不可比的差别。一个修菩萨道的人,修了大乘三昧,才能有足够信心,足够的能力去行广大的菩萨事业,这都是胜义事,不可显说。

(附录:百八三昧名录,听闻记忆这些三昧名称者,有无量利益

(一)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者。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故。名健相三昧也。

(二)宝印三昧 宝印三昧者。能印诸三昧。于诸宝中。法宝是实。今世后世。乃至涅盘。能为利益。如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谓法印。法即是实。印即是解脱门。若三藏教门。以三法为法印。若摩诃衍教门。但有诸法实相一法印。与实相般若。相应三昧。名为宝印三昧也。

(三)师子游步三昧。师子游步三昧者。菩萨得是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皆得自在。譬如众兽戏时。若见师子。率皆怖摄。师子戏时。于诸群兽。强者则杀。伏者则放。菩萨亦如是。得是三昧。于诸外道。强者破之。信者度之。故名师子游步三昧。下一百四三昧。亦应如是。具出大智度论。若欲知之。自当寻彼论。

(四)妙月三昧(梵su -candra ),菩萨入此三昧,能除无明暗蔽等诸法邪见;犹如清净满月,无诸障翳,而能破除黑暗。

(五)月幢相三昧(梵candra -dhvaja-ketu ),菩萨入此三昧,一切诸法通达无碍,皆悉顺从;犹如大将:以宝幢作月之像,人见此相,悉皆随从。

(六)出诸法三昧(梵sarva -dharmodgata ),又作出诸法印三昧、一切法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令一切三昧出生增长;犹如降下及时雨,令草木皆生。

(七)观顶三昧(梵vilokita -mu^rdha ),菩萨入此三昧,能遍见一切三昧,如住山顶,悉见众物。

(八)毕法性三昧(梵dharma -dha^tu-niyata ),又作法界决定三昧。诸法体性,无量无二,难可执持。菩萨入此三昧,则能决定知诸法性,而得定相;犹如虚空无能住者,得神足力,则能处之。

(九)毕幢相三昧(梵niyata -dhvaja-ketu ),又作决定幢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决定持诸三昧法幢,于诸三昧最为尊胜;犹如大将得幢,表其尊大之相。

(十)金刚三昧(梵vajra ),又作金刚喻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智慧坚固,能破诸三昧;犹如金刚坚固不坏,能碎诸万物。

(十一)入法印三昧(梵sarva -dharma-praves/a-mudra ),如人入国境,有印得入,无印则不得入;菩萨住此三昧,即能入于诸法实相。

(十二)三昧王安立三昧(梵sama^dhi -ra^ja^-supratis!t!hita ),又作善立定王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诸三昧中皆得安住;犹如大王,安住正殿,召诸群臣,皆悉从命。

(十三)放光三昧(梵ras/mi -pramukta ),菩萨住此三昧,能放种种光明,照诸三昧,悉皆明了。

(十四)力进三昧(梵bala -vyu^ha ),又作精进力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得自在力,常能神通变化,度诸众生。

(十五)高出三昧(梵samudgata ),又作出生三昧、等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长,诸三昧性得从心而出。

(十六)必入辩才三昧(梵nirukti -niyata-praves/a ),又作入一切言词决定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辩说一切三昧,于众生语言次第及经书名字等,悉能分别无碍。

(十七)释名字三昧(梵adhivacana -praves/a ),又作入名字三昧、等入增语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释诸三昧名字及诸法义,令人得解。

(十八)观方三昧(梵dig -vilokita ),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出入自在无碍,故能以怜愍、平等之心,观照十方众生,皆得度脱。

(十九)陀罗尼印三昧(梵a^dha^ran!a -mudra ),又作总持印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印,分别诸三昧。

(廿)无诳三昧(梵asam!pramos!a ),又作不忘三昧、无忘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生爱、恚等无明之邪见,于诸三昧皆无迷闇之事。

(廿一)摄诸法海三昧(梵sarva -dharma-samavasaran!a-sa^gara-mudra ),又作摄诸法海印三昧、诸法等趣海印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三乘法皆摄入是三昧中;如一切河流,皆归于海。

(廿二)遍覆虚空三昧(梵a^ka^s/a -spharan!a ),菩萨住此三昧,以三昧力遍覆无量无边之虚空,或放光明,或以音声充满其中。

(廿三)金刚轮三昧(梵vajra -man!d!ala ),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于一切法中所至无碍;犹如金刚轮,所往之处无有障碍。

(廿四)宝断三昧(梵ran!am! -jaha ),菩萨住此三昧,能断除一切三昧之烦恼诸垢;如有真宝,能治诸宝,令得洁净。

(廿五)能照三昧(梵vairocana ),又作能照耀三昧、遍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照了诸法;犹如日出,普照世间,事皆显了。

(廿六)不求三昧(梵anim!is!a ),又作不眴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诸法,皆如幻化,三界爱欲悉断,都无所求。

(廿七)无住三昧(梵aniketa -sthita ),又作三昧无处住三昧、无相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相。

(廿八)无心三昧(梵nis/cinta ),又作不思惟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心、心所法,皆不生起作用。

(廿九)净灯三昧(梵vimala -pradi^pa ),又作无垢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离诸烦恼垢,智慧之灯得以清净明发。

(卅)无边明三昧(梵ananta -prabha ),又作无边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无边世界众生及无量诸法,皆悉明了。

(卅一)能作明三昧(梵prabha^ -kara ),又作发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照明诸法;犹如暗中燃炬:无不明了。

(卅二)普照明三昧,又作普遍明三昧、普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普照诸法种种三昧门;犹如轮王宝珠,光照四边。

(卅三)坚净诸三昧(梵s/uddha -sa^ra ),又作净坚定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令诸三昧清净坚牢,不为一切垢法所染坏。

(卅四)无垢明三昧(梵vimala -prabha ),又作无垢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离一切诸三昧垢,破除一切无明之爱欲烦恼,亦能照了一切三昧。

(卅五)欢喜三昧(梵rati -kara ),又作发妙乐三昧、作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生无量无边之法乐。

(卅六)电光三昧(梵vidyut -pradi^pa ),又作电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无始以来所失之道,还复能得,如电光暂现,以导引行者得路。

(卅七)无尽三昧(梵aks!aya ),菩萨住此三昧,灭诸法无常等相,即入不生不灭真实之理。

(卅八)威德三昧(梵tejovati^ ),又作具威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得无量威德自在庄严。

(卅九)离尽三昧(梵ks!aya^pagata ),菩萨住此三昧,能见诸三昧无有穷尽,并了达无量阿僧祇劫各种功德果报相应之理,而远离一切断灭之见。

(四十)不动三昧(梵anin~jya ),又作无动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知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智慧与三昧相应,于一切三昧及一切法都不戏论。

(四一)不退三昧(梵avivarta ),又作庄严三昧、无瑕隙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常不退转,即是阿鞞跋致。

(四二)日灯三昧(梵su^rya -pradi^pa ),又作日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种种法门及诸三昧;犹如日出,能照一切世界,又如灯明,能照破暗室。

(四三)月净三昧(梵candra -vimala ),又作净月三昧。菩萨住此三昧,智慧清净,利益众生,又能破诸三昧之无明;如月圆明,破诸黑暗。

(四四)净明三昧(梵s/uddha -prabha^sa ),又作净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明了诸法,无有障碍。(四五)能作明三昧(梵a^loka -kara ),又作发明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与般若之智相应,而洞照明了诸三昧门。

(四六)作行三昧(梵ka^ra^ka^ra ),又作大般若阙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发起先前所得诸三昧。

(四七)知相三昧(梵jn~a^na -ketu ),又作智幢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见一切诸三昧中,有真实智慧之相。

(四八)如金刚三昧(梵vajropama ),菩萨住此三昧,能破一切烦恼结使,无有遣余;犹如金刚,能破诸物,灭尽无余。

(四九)心住三昧(梵citta -sthiti ),又作住心三昧。众生之心相轻疾多变,难制难持,菩萨住此三昧,则能摄诸散乱,心不动转。

(五十)普明三昧(梵samanta^loka ),又作遍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法,见光明相,无诸黑暗,以神通力,普照世间,了了无碍。

(五一)安立三昧(梵supratis!t!hita ),又作善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诸功德善法中,安立坚固,如须弥山安立不动。

(五二)宝聚三昧(梵ratna -kot!i ),又作宝顶三昧、宝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转一切所有国士,皆成七宝。

(五三)妙法印三昧(梵vara -dharma-mudra ),菩萨住此三昧,得诸佛菩萨深妙功德智慧之法印诸三昧。

(五四)法等三昧(梵sarva -dharma-samata^ ),又作一切法平等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众生及一切法,悉皆平等。

(五五)断喜三昧(梵rati -jaha ),又作生喜三昧、舍爱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苦、空、无常、无我、不净等相,于一切世间心生厌离,不起乐着之想。

(五六)到法顶三昧(梵dharmodgata ),又作入法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般若方便之力,到达法山之顶。

(五七)能散三昧(梵vikiram!a ),又作飘散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即与空慧相应,能破散诸法。

(五八)分别诸法句三昧(梵sarva -dharma-pada-prabheda ),又作坏诸法处三昧、分别法句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分别一切诸法语言文句,为众生演说,词无滞碍。

(五九)字等相三昧(梵sama^ks!ara^vaka^ra ),又作平等字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观诸字诸语,悉皆平等,呵骂赞叹,无有憎爱。

(六十)离字三昧(梵aks!ara^pagata ),又作离文字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了达诸法真如之义,而不被文字言诠等所障碍,故于义海之中,自无妄见文字之存在;即于文字经卷之中,亦能直见真义而远离文字名相之执着。

(六一)断缘三昧(梵a^ramban!a -cchedana ),又作断所缘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乐中不生欢喜心,于苦中不生嗔怨心,于不苦不乐中,亦不生难舍之心,于此三受;皆远离不着而心灭缘断。

(六二)不坏三昧(梵avika^ra ),又作无变异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了知法性毕竟空寂,戏论不能破,无常亦不能转。

(六三)无种相三昧(梵apraka^ra ),又作无品类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了知诸法无相,而不见诸法种种之相。

(六四)无处行三昧(梵aniketa -ca^rin ),又作无相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知贪、嗔、痴三毒火燃于三界,故心不依止之;知涅槃毕竟空,故亦不依止。

(六五)离朦昧三昧(梵timira^pagata ),又作离闇三昧、离翳闇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三昧中,微翳无明等,悉皆除尽。

(六六)无去三昧(梵ca^ritravati^ ),菩萨住此三昧,不见一切诸法去来之相。

(六七)不变异三昧(梵acala ),又作不动三昧、不变动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一切诸三昧法,皆不见有变异之相。

(六八)度缘三昧(梵vis!aya -tirn!a ),又作度境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六尘中诸烦恼缘,悉皆尽灭,能度六尘大海,亦能超过一切三昧缘生智慧。

(六九)集诸功德三昧(梵sarva -gun!a-sam!caya-gata ),又作集诸德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修集一切善根功德,初夜、后夜,无有休息,犹如日月运转不停。

(七十)住无心三昧(梵sthita -nis/citta ),又作无心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仅随智慧而不随于心,住于诸法实相之中。

(七一)净妙华三昧(梵s/ubha -pus!pita-s/uddhi ),又作净妙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三昧中,开诸功德花,以自在庄严;如树花开敷,树自严饰。

(七二)觉意三昧(梵bodhy -an%gavati^ ),菩萨住此三昧,令诸三昧变成无漏,与七觉相应。

(七三)无量辩三昧(梵ananta -pratibha^na ),又作具觉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得无量辩才,乐说一句,经无量劫而不穷尽。

(七四)无等等三昧(梵asama -sama ),菩萨住此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同佛,观一切法皆同佛法,与无等等般若波罗蜜相应。

(七五)度诸法三昧(梵sarva -dharma^tikraman!a ),又作超一切法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入三解脱门,超出三界,度化三乘众生。

(七六)分别诸法三昧(梵pariccheda -dara ),又作决判诸法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分别诸法之善、不善、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诸相。

(七七)散疑三昧(梵vimati -vikiran!a ),又作散疑网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一切法中,悉断疑网,得一切诸法实相。

(七八)无住处三昧(梵niradhis!t!ha^na ),又作无处三昧,无所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通达诸法而不执着滞碍于其一一法之一定准则。

(七九)一庄严三昧(梵eka -vyu^ha ),又作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见诸法皆一,无论有相、无相,或一切法空,皆能了知‘一切即一’之理,而以一相智慧庄严此三昧。

(八十)生行三昧(梵a^ka^ra^bhi^nirha^ra ),又作引发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种种行相、入相、住相、出相,如是诸相皆空。

(八一)一行三昧(梵eka^ka^ra ),又作一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与毕竟空相应,更无余行次第。

(八二)不一行三昧(梵a^ka^ra^navaka^ra ),又作离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单一之相,以此三昧而能兼行其余各种观行之故。

(八三)妙行三昧(梵su -ca^rin ),又作妙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有两种以上之芜杂行相,而系唯一之毕竟空相应三昧,故一切戏论皆不能破。

(八四)达一切有底散三昧(梵nairvedhika -sarva-bhava-talopagata ),又作达诸有底散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无漏智慧,通达三有,乃至非有想非无想之底,一切诸有皆令散坏。

(八五)入名语三昧(梵sam!keta -ruta-praves/a ),又作入言语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识一切众生、一切物、一切法名字、一切语言,无不解了。

(八六)离音声字语三昧(梵nirghos!a^ksara -vimukta ),又作解脱音声文字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观一切诸法皆无音声语言,常寂灭相。

(八七)然(燃)炬三昧(梵jvalanolka ),又作炬炽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之炬,照明一切诸法,毫无错落纷杂;如燃炬夜行,不堕险处。

(八八)净相三昧(梵laks!an!a -paris/odhana ),又作严净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清净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又能如法观于诸法总别之相,亦能观诸法无相清净。

(八九)破相三昧(梵anabhilaks!ita ),又作无标帜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不见一切法相,亦不见诸三昧之相

(九十)一切种妙足三昧(梵sarva^ka^ra -varopeta ),又作具一切妙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诸功德庄严禅定,令得清净而具足一切妙相。

(九一)不喜苦乐三昧(梵sarva -sukha-duh!kha-nirabhinandi^ ),又作不喜苦乐三昧、不喜一切苦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世间之乐,多过多患,虚妄颠倒,非可爱乐;观世间之苦如病,如箭入身,心不喜乐。以一切法虚诳之故,苦乐皆无喜。

(九二)无尽相三昧(梵aks!aya -karan!d!a ),又作不尽行三昧、无尽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一切法,不断不常,无坏无尽。

(九三)陀罗尼三昧(梵dha^ran!i^mat ),又作多陀罗尼三昧、具陀罗尼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诸陀罗尼亦皆自然而得。

(九四)摄诸邪正相三昧(梵samyaktva -mithya^tva-sarva-sam!grahan!a ),又作取诸邪正相三昧、摄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一切众生,都无所弃,一心摄取,而不见有邪正等相。

(九五)灭憎爱三昧(梵anurodha^pratirodha ),又作离憎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灭诸憎爱,于可喜法中不生爱,于可恶法中不生嗔。

(九六)逆顺三昧(梵sarva -rodha-virodha-sam!pras/amana ),又作静息一切违顺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法中逆顺自在,能破一切邪逆众生,能顺一切可化众生,而又不着逆顺之相。

(九七)净光三昧(梵vimala -prabha ),又作无垢明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光明清净,诸烦恼垢皆不可得。

(九八)坚固三昧(梵sa^ravat ),又作具坚固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法实相,智慧相应,皆悉坚固;犹如虚空,不可破坏。

(九九)满月净光三昧(梵paripu^rn!a -candra-vimala-prabha ),菩萨住此三昧,净智光明具足,灭爱、恚等无明火,清凉功德,利益众生;犹如秋月圆满,破诸黑暗,清凉可乐。

(一○○)大庄严三昧(梵maha^ -vyu^ha ),菩萨住此三昧,则大庄严成就,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七宝华香庄严佛处,如是等庄严功德,而心无所著。

(一○一)能照一切世三昧(梵sarva^ka^ra -prabha^-kara ),又作照一切世间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等一切诸法。

(一○二)三昧等三昧(梵sama^dhi -samata^ ),又作等三昧、定平等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平等观诸三昧,不见有深浅高低之别,观一切有为之法皆从因缘而生,与三昧之相亦皆平等。

(一○三)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梵aran!a -saran!a-sarva- samavasaran!a ),又作无诤行三昧、有诤无诤平等理趣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于一切法中,通达无碍,不见是法如是相,不见是法不如是相,于众生中亦无好丑诤论,仅随其心行,而摄受度脱之。

(一○四)不乐一切住处三昧(梵anilambha -niketa-nirata ),又作无住处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不乐住世间,以世间无常之故;亦不乐住非世间,以不执着于空之故。

(一○五)如住定三昧(梵tathata^ -sthita-nis/cita ),又作决定安住真如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知一切法如实相,不见有法超越此者。

(一○六)坏身衰三昧(梵ka^ya -kali-sam!pramathana ),又作坏身三昧、离身秽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以智慧力破除色身诸种自然坏灭之衰相。

(一○七)坏语如虚空三昧(梵va^k -kali-vidhvam!sana-gagana-kalpa ),又作离语秽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语业依声而有,如虚空,如幻化,不生憎爱。

(一○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梵a^ka^s/a^san%ga -vimukti-nirupalepa ),又作无染着如虚空三昧。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犹如虚空;虽得此三昧,而于此虚空三昧之相,亦不染着。[大智度论卷五]

网友问:光彻菩萨,在看南师的书《金刚经说什么》第三品释解时,看到这段:“真正的修持,得定者初禅念住,杂念妄想没有了。二禅气住,所谓打通气脉,外表呼吸停掉了。三禅脉住,脉搏不跳动了,连心脏跳动都非常缓慢。四禅才是舍念清净,整个的身心丢开了,没有感受。但是要想达到气住脉停的定境,必须先把自己身体上卵生、湿生、胎生、化生等十二种类,整个变化了才行,就是儒家所讲的变化气质。假使我们这个色身没有转化而想修持得定是决不可能的。

所以真正讲修行,就是解开结使,转变自己心理的行为。心理行为转变了,进一步能够把智慧开发,断了思想上、见解上的偏见,才叫做解脱。学佛修行,不论大乘小乘,都是五个程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我想请问,您在色身转化的方面有没有什么体会?在生理以及气机方面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有可以分享一下吗?

月印千江答:不好讲。佛教也不重视这些。因为这些是功德(或者业力)现起后的反应,是果报。修行人功德业力各不相同,过程千差万别,讲起这些来,也是千差万别,没什么好讲的。

色身转化,更多是在大乘佛教以及道家讲得多一点。小乘佛教不讲。

道家讲的就是致虚极,而气自清,而后神气合一而全形。这就是色身转化。

在佛教来说,转化是一种业的清净过程,身口意业清净一点,则转化一点。

转化的体会一般来说,是不允许说的。因为属于个人现象,等于是个人业报或者功德显现。讲给别人听,除了引来别人羡慕或者扰乱别人道心,让人着相外,似乎没有多大好处。

气机。。。是个典型的道家名词。他有他的理论(易经)和处理方法。

佛教显宗不讲这一套,反正就是离相、离境、离心到底。当证悟了智慧后,色身气脉自然会大转,根本不需要人为去操控什么。转的现象,就是舒服,各种舒服。。各种能量气感光明很强等等,随心念的变化,感觉、境界都会变等等。如果人修行懈怠,定慧力退,烦恼生起的话,这些现象也可能退失。没转彻底前,估计也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最多也就是健康点。那些气脉的现象说到底也只是自己的感觉罢了,不要太当真。对于有能力空掉境界的人,这些气脉现象也是一念可以空干净的。(当然,转彻底了,就不得了了,那就是虹光身的成就了,那就不叫转色身,而应该叫 “幻”色身了,妙用自在,即身成佛!)

网友问:师父您好,这次去南传禅修,那个教我们的师父说他们那的两个尊者比赛修灭尽定时间他们一个能八小时一个能十六小时,都不知道自己定中的觉受,都以为入灭尽定了,其实他们只是掉到有分去了,您说您入的灭尽,是否也是有分呢

月印千江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去查阅了小乘关于“有分”的解说(阿毗达摩论)。大体是说有分是一种没有明确的所缘的状态,是意门等等。甚至还找到一个名词,叫“有分禅”,其解释为色界有分禅是四禅,无色界有分禅是灭尽定。

关于有分,在解释上,根据查阅到的资料,有很多矛盾的解释。

个人理解,有分就是“觉知”本身。只是阿比达摩论对这个觉知做了很多的细化和归类,将没有明确所缘对象的觉知称呼为“有分”。

那你的问题中,说修灭尽定的其实是落入有分,那只是从理论上去解释如何是灭尽定。如同说,无心定可以是无想定也可以是灭尽定,这种说法上没有多大问题。

你的问题是说,入了无想定,或者是进入无梦熟睡时候,会不会误认为入了灭尽定?

至于四禅与灭尽定差别以及出定后的差别,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你可以查阅。

我可以补充说一下,入灭尽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非想非非想境中灭我执而入。另一种是取灭尽相而入(比如狮子三昧,可以从任意禅定直接跳跃到灭尽定。)。前一种是无心而入。不是故意入的。第二种,是在经历过前一种情况之后,有经验之后,而直接取灭尽定相而入,这是故意入的。

这两种,都明确知道,入灭尽定当时是什么都不知道。明确的知道心是怎样从有心到无心的状态,从灭尽定出来也明确知道是怎样从无心到有心的状态(因为出定时心微细,能了知心的无识知状态到有识知状态是怎样发生)。这和一般的糊糊涂涂,恍恍惚惚走神的状态(如果落入有分是这种状态的话,那就连无心定都谈不上),以及和无想定的无记状态,是有很大差别的。

编者注:无心定的当时,因为无意识,是不知道无心的。所描述无心,只是出定之后,凭回忆而知道当时是无心、无知、无觉。)

网友问:师兄好,请问达到了灭尽定您是否出现道教的马阴藏相呢?是否有假性阳痿现象了?谢谢!

月印千江答:不一定要修定灭尽定才出现马阴藏相。只要精进舍欲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马阴藏相,这不是道家名词,佛教本来就有,是佛三十二相之一。

正确的修行不可能导致阳萎。哪怕修到了马阴藏相,只要动欲念,也立马可以恢复普通人的能力。不存在阳萎之事。

网友问:还有请教你在深定中可看到天人?

月印千江答:从来没去看过。不如你自己去修神通看吧。(敬告:无出离心,单纯的发心修神通容易着魔)。

网友问:你好,师傅.问一个有点俗的问题

我还没结婚.

我真准备修定慧之路

我看你前面说:修四禅八定灭尽定,最重要的是持不淫戒。否则白修。一漏全垮干净

那要是我修成了,以后结婚怎么办啊,总有结婚,生子啊.一漏全垮干净是一次都不行吗?

月印千江答:原则上就是一次都不行。漏一次,定慧力退的非常厉害。对于没有修出成果的人来说(破我见为初步成果),基本意味着前功尽弃。

但对于修出成果的人来说,漏一次,定慧力虽然也会大退,但相对容易修回来。

所以,对于没有修出成果的人来说,我的建议是坚持精进,不要放弃。

对于已修出成果的人来说,你要尽人事责任等等,可以做,但会拖慢修行完成目标的时间,但信心和无我智不会退失。此生以及来生的大方向基本能把握。

网友问:请教楼主,你最初入初禅是否是在有禅那的境况里进入?关于光对于定的作用你怎么看?谢谢!更正是禅相

月印千江答:我在初学时,并没有接触过禅相相关的知识。只是纯粹的取呼吸时的觉知,调心安静,待杂念完全停止时,呼吸也会自然停止。此时,境界是无身体的感觉,犹如夜晚整体漆黑但是又通透的感觉。并没有什么光明(但是这样坐久了,随能量的累积,也会有光明,但光明不是取呼吸相来,而是能量的累积纯化后自然呈现)。

后来,又有修光明的禅定,以光相为所缘,而引发从小的光明相转全体为光明等等。

所以,我认为,禅相中,是否有光明发生,与修禅时的所缘有对应关系。

禅定中有光明,是一件好事,但这种光,不是观想出来的,而是心清净(专注)到一定程度,而自然发生。没有光明,也可以修定,一样可以入四禅。而有光明相对更好。

网友问:发现这段时间一做事很容易就进入发呆状态,且不喜肉食,偶尔勉强食之就会腹泻,上周日在菜市门口发呆时,一飞鸟正从头顶掠过,不禁心中一动,豁然开朗,原来不仅喜怒哀乐由心而出,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起云涌,长发飘飘皆是从心而生,难怪会有“不是风动,也不是树动,是心在动的公案”。心念微细好像是关键,

月印千江答:非常好。这是修行进入佳境的表现,继续努力!加油!

  1. 佛性与觉性

网友问:请教老师:植物有佛性吗,能成佛吗。

月印千江答:佛性是指有情之觉性。即有烦恼的众生。有烦恼的众生,因烦恼推动(或者说是菩提心推动)而能成佛。

植物是无情,无有心识烦恼,无法自觉成佛。

(编者注:按大乘说,一切法的性质都是觉性。此觉性在有情层面叫“佛性”,在无情层面,是“法性”或者“觉性”。觉性义指一切法本觉。本觉者,一切法本来是心之义也。 此心不是烦恼心,不是神识心,而是涅槃心,或者叫法界心,或者叫本来智慧心。而有情层面的识心,只是此本觉心的显现,物质层面的法相,也是此本觉心的显现。心法都是同一性质。然而,有情有愿力才能成佛,无情无心不能成佛。

网友问:请教大德,静坐时突然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了,是正常的反映吧,是那个从次的感觉呢。

月印千江答:正常。

网友问:佛教重在传承,请问网上能找到资料?

月印千江答:现实里所谓的传承不是修行的必要条件。

昔日六祖闻人诵经,即有所悟。当时他还没皈依呢。

缘觉根性之人,不需听佛法,观察自然现象即可能觉悟解脱。

修行重在发心。修行是否有效果,是因缘果报。传承拜师等等,只是因缘之一。网上查资料,亦是因缘之一。

不同人有不同的因缘。当今有很多人认为必须要有老师才能修行,我深不以为然。甚至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和环境,随便找的老师(邪师太多,以及太多老师不懂怎么教人,明师不容易遇到),还不如自己上网查资料(佛教原典及解说)自学自修来的靠谱。

讲法也许重在传承,以证明法脉源流清净。

修行的关键,却在发心。是否有强烈的出离心,求解脱智慧之心,才是修行的关键。真发了心的,基本上他修行就可以说已经成功了大半。

修行之进退,也在乎于这个出离心是否一直贯彻在身心行为之中。

有可靠的师承当然是好事,但无师,佛经这些法宝都还在,网上随便百度查阅,方便之极。自学自修也是很好的。

网友问:师傅弟子跪求你当时起步修禅的教程一直到四禅八定的,万分感激。

我的邮箱25398xxx@qq.com

月印千江答:前面帖子里都写了啊

  1. 智慧的生与无生

网友问:一直在关注禅定的东西。很想知道有没有禅定和入定后是什么情况,通过博主分享基本上可以肯定有禅定,入定就需要自己去体验了。还想问问如何因定生慧,为什么定能生慧?还有禅定的意义在于什么?

月印千江答:所谓智慧,即是能看清事实的真相。

所谓愚痴,就是迷惑在事实的假相。

那么,修定的意义,就是让心暂时从纷繁的假相中安定一会儿,从而让心有能力自控,而不至于失控(我这么说可能有些人不同意,但事实上,散乱的人就叫心不能自主)。在能自控的情况下,就有能力去观察一些平时不注意的现象(比如因果、五蕴、心念、法相等等)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一些以前认识上的错觉(“我”的错觉),如此,即称呼为智慧。即能明了一些相对更正确的真相。

禅定是修行的支柱。戒与慧都是在定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的。九次第定如同梯子,通向解脱。

网友问:请问楼主,《定慧之路》中有说到气,并且气如果聚到头上没有散掉,就有可能上火、舌头生生疮、头痛之类等,书中有说下座前按摩可以散气。

我现在打算试试初禅。但我还是有点担心,我从小到大都一直身体特容易上火,常常喝凉茶。我修定后会不会更加容易上火?

书中还说可以找气功师帮忙之类,呃,对于我这种普通人这个办法只能直接忽视.

弱弱的问一下楼主,你修定的过程中,可有过有关气的麻烦事?或者其他方面的身体不适?

望指引.

月印千江答:可以下坐后经行半小时解决。

网友问:请问师父,四禅八定和证果的到底是什么关系?感谢。

月印千江答:没什么关系。四禅八定重在训练心的能力。证果重在智慧和烦恼解脱。

心有力,更容易证到智慧和破除烦恼。

解脱分为慧解脱和心解脱。

心解脱,相对于慧解脱更圆满。同时,心解脱包含了慧解脱。

四禅八定属于世间法,证果属于出世间智,所以说没什么关系。

但四禅八定又是心解脱的基础,禅波罗蜜的基础,所以又不能说绝对没有关系。

网友问:真的有解脱吗?解脱之后会怎么样?(问题遗失,补充大义)

月印千江答:每每看到一些浮泛、不着边际的问题,不免有厌离之心。希望发问者,能如香象过河般,勇敢踏入烦恼的激流,截流而过。持不淫戒而修定慧。无需问些河里会怎样,上岸又会怎样等等说了等于白说的问题。不要浪费时间在河边徘徊,趁年轻、身心还有力气时尽快渡河。

网友问:善知识,本人已经持不淫戒5年的时间了,当初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之间就有了持戒的心念,自然而来,现在只是早上吃点东西,中午晚上都不吃,用腹部呼吸,只是偶尔有饥饿感,就是俗事太多,没时间打坐,我平常就是只要有功夫,都会看到什么观什么,请问这样是否可以用来修习入定

月印千江答:想法稍显多了一点。应该围绕戒定慧来思考问题。其他都无需理会。修定就以打坐来修,平时应保持了知(或者保持观照自己心行)。

  1. 吃素与清净

网友问:你吃肉不

月印千江答:我在失业修行的那段时间,吃了1年时间的全素。这中间曾吃了一片肉,吃这一片肉产生的干扰需要我花上半个小时打坐的功夫来清理。以我体会,吃肉不利于身业清净,对禅定有碍。

所以,建议不要吃肉。

编者注:根据我个人理解,肉带有众生的业力,吃了之后,会污染色身,导致身体疾病,即污染身体清净。按佛法说,吃肉得多病短寿报。而修禅定者,若要禅定自在,需要色身清净为基础,否则身心互为影响,身体不清净则禅定不稳定,即很难达到禅定自在。)

网友问:楼主淫戒指的是什么?打飞机算不算啊?

月印千江答:这叫自残。亦叫邪淫。比一般的淫更恶劣。。。当禁绝之。

网友问:善知识,请问修定和辟谷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吃素的情况下修定需要对饮食的次数和数量加以控制吗?比如日中一食等。

月印千江答:打坐到一定程度,随着烦恼的减少,和能量的累积,自然会不需要吃饭(自然感觉饱满,精力充沛,勉强吃反而不舒服),这个时候不吃也不会有影响,就可以放下饮食了。这个不需要刻意去辟谷,自然而然,自己把握。日中一食看个人情况。能做到,有一定好处,但前提是不要太勉强自己,别忍着饥饿然后又暴饮暴食搞出胃病什么的,养好色身是修行的基础。

  1. 念佛入定

网友问:师傅,我想练习打坐,请教一下打坐的时候专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行不行?只是心念,不出声,心念耳闻,这样打坐有没有效果?求师傅指点

月印千江答:可以这样修。可以参考我前面答复别人关于怎样念佛的方法。念观世音菩萨亦是一样。

———–

修念佛也一样可以修禅定。

修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默念,心里有声音。持续一段时间,稍安静后,将念佛的声音拉长,一个字默念半分钟的样子。这样慢慢心静之后,会觉得提起默念(心声响)会累。此时,放弃心声响的默念,改为怀念的念。即如同记忆一样,在心里提起“阿弥陀佛”的记忆(此时心声不响)。再继续一段时间,会觉得提起记忆也很累,此时,提起记忆的动作也可以放下了,停在前声佛号记忆消失,后声佛号记忆将起而未起的状态。稍住半刻,而呼吸自断,清明一片,自然就入定了。

编者注:念佛入定的方法,其实既能兼顾念佛,又能入定。若与佛相应,则能得念佛三昧,也是非常殊胜的修法,和二甘露门的观呼吸入定,各有特点)

网友问:准备出家,想找个山洞独居专修是否合适?(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找个小庙,清净之地出家修行为最好。

出家后,依丛林制度,可以各处挂单参加各种禅修班,遇着明师的机会很多。

网友问:楼主,请问修安那般那的时候,只注意呼吸本身是什么意思?呼吸本身是什么?是入和出么?注意人中附近的触感时,依旧会觉知气流的流入留出,需要理会气流的出入么?是注意人中的感受,还是单纯的知道人中位置的“息入、息出”?

月印千江答:是注意人中的感受,还是单纯的知道人中位置的“息入、息出”?2种都可以。一座修时间长一点,自己会摸到诀窍。

网友问:真心感激师兄分享

我转发了您的文字

使一些退失信心的人找到了真实感

使他们快速走上实修之路

我想请教师兄一个问题

师兄到了灭尽定

是打算在此处取涅槃

还是回小向大住于四禅色究竟天?

这其中有怎样的联系?

多谢??????

月印千江答:修行人修到最后,他是取涅槃,还是不住涅槃而走向大乘,这个和一个人的根性以及业力因缘有关,没有固定的。修小乘法的,修到最后,不一定就是只能涅槃,而是非常有可能证到大乘的“明心见性”,发起胜义的菩提心,从而超越小乘而进入大乘道的起点。

回小向大是不需要造作的。而是自然的发起(个中内容不便详说,不是普通境界,属密的范畴)。比如《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中,获二殊胜的描述,已透露一些。

按法华经说,三乘教法上虽有区别,但目的地是一样的,三乘只是方便说法,其实都是唯一佛乘。

所以,修行人,我个人觉得,无需担心自己落在小乘,虽按小乘修法,却十分有可能证到大乘的境界(关键是平时要多修一些功德回向给众生)。

网友问:涅槃是什么样子?是否就是禅定中阴?能证得色界天身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这些体验或者境界不可以讲。特别不能对没有到达那个境界的人讲。讲了他也听不懂,只会以意识心造作去幻想,那就是梦中说梦两重虚,错得离谱了。所以只可以以理来告知。

你的问题描述有些不准确。

所谓禅定中阴,并不能叫中阴。中阴是死后往生之前的中间阶段。禅定不可能有什么中阴(因为禅定并不会导致死亡)。所谓的禅定中阴,是指的人以禅定力远离了一切幻化之后,空性自然现前的状态。

色界天身,佛教不说什么色界天身,而是报身。其报身在十地满心之后圆满,迁往色究竟天成就报身佛。报身不是普通的色界天身,而是无量智慧福德功德所聚,是修行人以大慈悲心依真如智慧广度众生而自然成就之报身,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之报得,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产物。

要知道,佛教说,人无我,法无我。一切法性空缘起。千万不要把报身理解错了。

对于一般修行人来说,这些事情还太遥远。把解脱修好,明心见性修到,智慧修稳固了,出离心、菩提心时刻提持,后面这些事情都会自然发生。南怀瑾有句话说:“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诚是过来人之语。修行人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从最基本修起就是捷径!

编者注:禅定中阴,可能是指一些人在禅定状态中,神识离体的情况。若是神识离体,可以到处游逛,类似意生身出去一样,但这不是证涅槃。)

网友问:月印千江师兄

如果为了修观而修禅定

到了四禅不是已经足够了吗

还有必要修四定吗?

月印千江答:四禅稳固,断呼吸就足够了。可以在四禅稳定后开始修观。

网友问:请教师兄:督脉已上升至“脊中”穴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卡在这儿的时间太长了,除了打坐外,有没有什么其它的办法让其快速通过?

月印千江答:我不了解道家的气脉学说。佛家对这些统统视为不必要的身见。对于这些身体上的困扰,简单的应对办法,就是忘身。以禅定力,空去身见,而得与身不相应。什么气脉什么的自然瓦解。各种问题自然消散。

如若不会空身,可以修白骨观次第破身见。

网友问:师兄

阿罗汉在灭尽定涅槃

我执已灭

无啊罗汉无涅槃

之后重到菩提路成佛的是什么

月印千江答:是佛性啊。

一切都是佛性所成。成众生也好,成阿罗汉也好,成佛也好,都是佛性所成。

众生之佛性,为烦恼所困,不能自在,轮回六道不能自主。

阿罗汉之佛性,烦恼解脱,业力永熄,涅槃寂灭而不轮回。

佛之佛性,烦恼与无明皆尽,得大自在,纵横三界等涅槃,化身无量现身做佛。

佛性即觉性,即是法界。

网友问:请问大师入灭尽定一定要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后才可以进入吗?南传认为灭尽定一定要修十遍处和修到第八定,而且是三果的圣人才能进入,请问大师如果从四禅进入空定再进入灭尽定这个方法成立吗

月印千江答:空定有2种定义,1种,是说空无边处定。这个和灭尽定没多大关系。是在四禅时舍色界而入。

第二种,就是证涅槃。南传说叫证空定。这个和灭尽定是有一定关系。因为,这种空定是要经历灭尽之后而自然呈现出来(这是我个人认为啊,不保证绝对正确)。这是灭尽定先,而空定后。

有些人,在四禅开始,修观,以观之力,并加上出离心的动力,会自然定慧等持,并次第远离色界无色界,并经历灭尽的转折点,而证到真空(即所谓的空定)。其灭尽定的过程可能非常短暂,乃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经历了灭尽定的过程。

要达到灭尽定的过程,修到第八定的定力是基础,而决绝的出离心才是关键。没有真实的出离心,不可能自灭我执而证灭尽。而如果没有第八定的定力,光有出离心也是不够的,会觉得心力不够,无力舍离境界。所以有修到第八定的定力和出离心是灭尽定的先决条件。而证灭尽定的能力是心证真空(心解脱)的先决条件。

南传所谓修十遍处是出自《清净道论》,我个人认为那里面的修无色界定要求先修十遍处的方法,并不是唯一方法。我并没有那样修,纯粹是直接舍禅境界而上禅定,根本就没有修过十遍处(舍境界需要较强的定慧力才行)。

网友问:师兄大德您好,请教下疑惑。先前在南师的,南禅七天里提到了。有位和尚入四禅定止呼吸,徒弟不知道以为师傅死了,就活埋了。那么叫他搬动他出不了定的么?这样四禅定活埋,算成就大阿罗汉还是菩萨了?如成不了那是不是投人身从新修过啊?那么用引罄声能否出定?我现在最怛心的就是,如果修到四禅定家人叫不醒我,是不是也像那位和尚一样把我拉去活埋或火化掉?

望师兄开示明了谢谢阿弥陀佛

月印千江答:修行人,首先要有为修行宁舍身命的发心。否则,发心上都不“破除我执”(因地),何敢期待修证上破除我执(果地)。若不如此发心,在修行中遇到空身境界将要来临时必然会被吓出来,从而导致修行中断。

其次,在修四禅八定的当时,如果有外界因素动了修行人的身体,我个人认为,必然会导致出定。何以故,因世间禅定并未断除“我执”,因有我执的缘故,身体产生的变化,会导致“我执”唤醒第六意识来察觉到底发生何事。一如熟睡中人被人摇晃,就会醒来的道理。

至于灭尽定,就不确定。因灭尽定暂断我执故。然而,引罄声能否引导灭尽定者出定,根据一些说法,是古人修禅以引罄声集中定时引导人出定,久久形成习惯(业力),以此因缘,而能在灭尽定的当时,遇到外界有引罄声,他就会出灭尽定(业力习惯使然,非是我执的缘故)。而如果修灭尽定者,在平时没有以引罄声引导出定的习惯,那就很可能无反应而不出定了。

行人如果只是修四禅,无需担心此事。

如果是修灭尽定,修前加个戒(比如每座只入定2小时)那么,当入定时间到达时,因戒力故,自然会退定。

网友问:师兄您好,南传中有一个说法,即二因结生者无论如何精进禅修也无法进入禅定,您认为这合理吗?

月印千江答:这种理论我无法以实修来证实。所以不知道其是否正确。

我个人从理解的角度认为不合理。

网友问:月印千江大德,修无色界四定,是否一定要从四禅修观后才能修,能否修完四禅就直接修空,识,无,非,灭,等定,还有四无色定和灭尽定也有近行定吗?请大德开示

月印千江答:四无色界定没有近行定。

四禅是四无色界定的基础。修四无色没有修观的先决条件,可以直接修。其实色界厌离心起,而离色界,就是无色界。

网友问:阿弥陀佛,顶礼师兄功德。

不知道师兄参照了那些经典,可以让我们初学者了解了解。

月印千江答:心经、楞严经、楞伽经。

网友问:我勉强能入欲界定十分钟吧,我修定经常昏沉,一昏沉,就不知道自己在修定,一个妄想来了,我就跟着跑了。

如何克服昏沉?

月印千江答:靠自己努力。

网友问:楼主,我最近想到轮回转世,想到如果真是这样,那转世后前世的身体消失了,记忆思维消失了,那转过去的是谁?一个人除去他的身,记忆思维那还是他自己吗。如果不是他自己,那还能叫转世么,是现在活着的人的思维去担心来世的果,思维消失了,还有必要担心果么。如果人的主体不是身体和思维,还存在更重要的,那是什么?如果转过去的是因,是累世的业,那么转世后缘是随机的还是选定的?如果是选定的,那果岂不是也是必然的。转世后思维是由因,还是由缘定。要是这样,转世的就是些行为,与自我无关,那人就是被操控的,那记忆和思维都是衍生品,是不是这样啊

月印千江答:无兴趣回答这类问题,我前面声明了,非实修问题,一律不答。

你这类问题,建议去百度《业力与轮回》

网友问:师兄,您修完灭定尽后如何达到五阴解脱色受想行识?

楞严经看了南师与宣化上人的,对于修法师兄修的是什么法?

请教师兄,如果师兄有机会可以我可以加一下师兄的QQ,如果不行师兄加一下我的QQ948869***

因为对于修法我有很多疑惑,即使明了

心外无法,皆是自性,不生不灭,涅槃经的常乐我净。

望师兄慈悲,解答我的困惑。

阿弥陀佛

月印千江答:若修到灭尽定,自然会开启智慧,迟早会解脱。

网友问:月印千江师父能告诉我,如何从空无边处定,回到四禅,或者说身体感觉消失,如何恢复身体感觉?

月印千江答:去找身体,定就散了。自然会找到。这事问来问去,也不嫌浪费功夫?去修即自知,何须问这许多。

网友问:請問如何能識別自己已入初禪定?就憑離五蓋生五支便可?我覺得已入,但不知如何確定。

請問離生喜樂、定生喜樂及離喜妙樂的喜與樂如何分辨?我理解是喜有外境而生,樂是從內心自發的,不知對否?

請問初禪至四襌是否不一定要打坐才能入?行著路、說著話、站著、臥著是能入?

月印千江答:经历了,自然知道。好比,刚才自己是清醒的,还是睡着的,还是走神的,还是没走神的,你回头思忆,一定知道刚才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不必要去辨认什么禅支、几禅等等。就直接修,以禅定断呼吸为修定的目的就可以了。

喜乐等等,初期明显,久历则不觉。这都是枝末事,不用追求,平淡对之,不拒不迎。

一定要身不动,才能修禅定。身有动,不名禅定。

网友问:请问大师,您在初修时,用什么方式呼吸?是自然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

在《定慧之路》里说要腹式呼吸,并且要做到无意。我现在能很快感受到人中的冷暖,但越集中感受,呼吸越小。如果让要让小腹鼓起来,就要动念,就会分心。如果不用腹式呼吸会不会像《定慧之路》里说的二禅时会胸闷?或者打坐之前,先精修腹式呼吸?

月印千江答:腹式呼吸练习一会儿就可以了。开始观呼吸时,就不必要去管怎样呼吸,不要控制呼吸。我初修时,根本没学过这些,当时纯属盲修瞎练,我就是逆腹式呼吸修的,一样断呼吸而入四禅。所以这个不需要去管怎样呼吸,只需要稳定取相而入定。

  1. 慈心观的作用

网友问:修了禪定,變得冷靜,包括今晚向太太及兩位香港輔助警察表達自殺的意願。因由是與太太互相的固執,我願將我的個案公開,求教如何對治?定慧之路看了上過十遍,其他網上正面,佛教,自殺,抑鬱的材料過數百種。有2年多。我61,妻59,兩女93,94,1外母

月印千江答:最简单的办法,请去百度搜索广超法师慈心观录音,按照录音引导,每天早中晚修三座慈心观。慢慢就会好的。

编者注:修行慈心观有非常多的利益,能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善缘力量,甚至能转业力,让恶业轻报,善业重报。

南传的《清净道论》中说修习慈心观的行者能获得十一种利益:

  1. 安眠——除了不会失眠,更会拥有良好的睡眠品质。
  2. 安寤——睡醒之时是感到精力充沛的。
  3. 无有恶梦——不受恶梦的干扰;即使作梦,也是吉祥的美梦。
  4. 为人爱敬——由于慈爱不断的从内心散发出来,因此表露在他的身、口行为的自然也是为他人所喜爱的。换言之,修习慈心观之人将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5. 为非人爱敬——同样地,非人(如天神、护法神、鬼魅精灵)也会恭敬、爱戴修习慈心的人。
  6. 诸天守护——修习慈心观者的周遭都会有许多善神常在身旁摄受护持。
  7. 远离灾害——修习慈心观的行者能避免火烧、刀害和中毒的伤害。
  8. 心识集中——能够很快的获得禅定。
  9. 颜色光彩——由于善良的心,而使行者拥有明皙的肤色。

10.临终不昏迷——修习慈心观的行者不会畏惧死亡,因为在他临终的那一刻,他不会愧疚和懊悔,且能保持正念。

11.得生梵天——若此行者没有解脱,来生他将往生梵天界。)

网友问:我是念咒的,心念耳闻,用大势至菩萨的法门修行,到现在大概7个月,打坐中碰到一个问题,希望能指导一下:从打坐开始起,就决定断淫了,但是平均一个月会一次遗精,是在无梦情况下遗的,有什么好办法防止这种情况吗?(是不是和我以前常手Yin有关)

月印千江答:戒吃肉及五辛。睡觉要持光明想。辅以修定静心。

网友问:善知识,我想宣隆禅修法是对的,在看到这个修法之前,我慢慢的修了一段时间,昨天看007幽灵党的开头,男女主角的吻戏,内心还是有向往,有渴望,身体有反应,虽然很轻微,可见几十年的习气,无非剧烈的修行之法,不足以断我执,只是有个问题,请教善知识,如果把禅修对象建立在疼痛的感觉之上,那么入定之后就感觉不到疼了,如果用这个方法,是要一直感觉疼痛呢,还是力图入定呢,请教善知识,如果不忙看一下这个禅修法,给个指导的意见吧

月印千江答:若入定,疼痛会变成一种不疼的触觉(我前面有帖子说过)。这是坐到腿疼后有些人可以这样试试。不要因此去追求一直疼。

网友问:随喜赞叹!

请教问题如下:

1:怎么确定你修的定是正定?

2:你入定的所缘是什么?安那般那念?

3:四禅可以见到非人众生,你见到了吧?四禅出入息止息吗?

4:能否开示修禅定的方法步骤?

5:能否共享你收集的修行资料?可以网盘共享的。

感谢

随喜楼主修行及法布施的功德

月印千江答:1、所谓正定,即定于现量。而不要定在比量和非量上。即不要去用意识去观想等等,或者落入意识思维的梦境,而要纯粹的在眼耳鼻色身所触境界上入定。

2、所缘很多。任意可取。一切色境所觉知处,即是可缘处。比如呼吸、光线、声音、冷热等等。

3、看不到。修禅定不一定有神通。反正我没有。入四禅呼吸必定断。

4、已在《结构化修行中》有所简述。其实那都是多余的话。入个定有什么方法步骤?不就是凝神专注一境嘛。都不需要讲那么多,有心立马能入。

5、我没收集什么资料。资料都在百度上呢。不要太依赖资料,要依赖发心。发心才是根本,一切修行要从发心中来,回到发心中去。没发心,收集资料会迷失方向!!!

网友问:请问各位大师兄,吃荤可以打坐吗?

月印千江答:可以打坐。只是最好不要吃肉。

编者注:根据个人体会,五辛的气味能破禅定之气的聚合,让禅定气散而掉出禅定,所以能不吃五辛最好不吃。)

网友问:善知识,如果不忙的话,能否看一下宣隆禅修法,我理解它好像是观疼痛,或者专注于疼痛,我坚持了一段时间,感觉腿好像不见了,再弄下去,我感觉好像思维理解不到了,这几天就停下了,没有坚持,善知识,我总是入不了定,有个选择,我是先修入定呢,还是,继续专注于疼痛的感觉,修内观,善知识,你的机构化修行和定慧之路,都很好,但是,我的心太散了,如果不用强烈的修法,不会让自己的心力增强的,所以,我是不是应该就是观疼痛,以加强心力,能够入定了,再修观,初学乍练,总是有疑问,希望您给个指导意见

月印千江答:你应该这样修。观腿疼,如果观到腿不见了,你看看还有没有呼吸,如果有,就观呼吸的触觉。如果呼吸也没了,身体也没了,你应该知道“我”还在。那就观这个“我”。

网友问:请教五轮大德:1、在呼吸断了后(胎息,耳根还有声尘)这样能不能进入空无边处定?2、如果在胎息出现后从现法乐住的道路,能不能进入空无边处定,请问1和2哪个更方便?

月印千江答:1,不能。有胎息就不是四禅根本定,应断一切呼吸相。要进第5定,对四禅的质量要求是无声无身(无身体的感觉及概念)无动相(无呼吸相及杂念来去)。有些人在四禅做不到如此,则不能入第五定。2,现法乐是破我见者能住。又称果定。入现法乐可以产生法喜以及强烈的乐受,但现法乐不是修定,对定力没有帮助。也不能以现法乐入第五定。入空无边处的关键是,能在四禅舍念清净稳定后,认识到四禅的定境是虚幻不实的,并以此舍心进一步舍境界。若舍成功,则空无边处则显露在前。(如同拿走眼前手机,而虚空原本在那里一样。)

网友问:谢谢五轮大德。1、胎息过后即全息(全息,如果下降即退回到胎息),那就老实地进一步把耳根的声尘消掉,然后生起厌离四禅的心。2、请教大德,如果果地定入久了,对禅定功夫有没有影响?

月印千江答:如果定久,对禅定功夫没有影响。果定的质量受禅定力支撑。所以,禅定修得越好,果定的质量越好,乐受越强。但果定本身并不是修禅定,所以,应该经常修一修禅定,保持好定力,以保持修现法乐的质量。

小乘的破我见,可以说和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是两套道理。

破我见是方便法。叫即假说假。我本没有,破我何在?

小乘破我见,只是引导心离执着,而归于无造作(即证涅槃)。

从涅槃中体悟到的智慧,即是明心见性。即明白一切是心,以及心的空性本质和妙用能力。

所以,破我见后,离明心见性有多少步,就等于是破我见后离解脱有多少步是一个道理。

只是证到涅槃,还不一定就明心见性。有些人把涅槃当成最终的归属而住于涅槃(厌离再造作的世间),那就是阿罗汉。其并没有彻见心的缘起妙用。

只有一部分人,在涅槃中,体会到心(空)的觉性,并体验到心的缘起妙用(五蕴),于涅槃不住而过度到色空不异的阶段,才是走在了圆满觉悟(明心见性)的道路上(这还只是大乘道的起点,后面还需清净业力,三身成就才算功毕)。 (此是以证量见性,即行入)

禅宗的明心见性,到最后也是这样。只是前面入手处,禅宗有很多方便,引导人趋入。过程有渐修顿悟,有由信而入。前面的引导阶段,因禅宗方便,引导人见地不二故,信心不二故,似也是见性,但实际证量并未达到(此是以见地见性,即理入)。所以,明心见性,是一个长期过程,贯穿从信位到果地到佛地的过程。

编者注:​此段所言仅供参考。明心见性是禅宗名词,禅宗不历阶级,是讲顿悟顿修或者顿悟渐修。那么,顿悟者,不一定按先见涅槃后见性这个路线。)

网友问:感恩大德。过了因果关,然后过了五蕴关,往下再怎么走呢?

月印千江答:往下应证涅槃。即舍尽三界一切境界。禅定中修,即四禅八定灭尽定,修八背舍。

若修观,于稳定四禅开始起观,方法就太多。观心、观识、观十八界、观遍计所执等。不管观什么,都要达于涅槃,且都是境界舍尽,心无造作(一切境界是心造作而显现)。

而修观的,实际也是修八背舍一样路线。不过是从不同的视角(五蕴、十八界、心意识、三自性)来观并舍弃境界。修观有一种现象,就是持续不断的反复的按一个角度观之后,心会厌离所观的内容,而自然舍境界(所谓舍觉知);另一种情况,是主动的舍境界。即慧力、心力强盛者,在定力支撑下,有能力直接舍境界(类似禅定狮子三昧,直接跳跃境界)。

当境界舍尽,了无一物时,即是心无造作。也即涅槃。即是无生。(小乘到此结束)

再往下,就是大乘了。发起胜义菩提心(其完全是心佛众生一体证量上的事,不是随便发个愿什么的),才开始大乘道的起始修行。

  1. 弘法利生

网友问:感恩大德开示。我这样理解,四禅修好后,于定中进入5678至灭尽定,这是一条直通路线;若修观,于四禅的定中开始起观…..还请大德开示另一个问题:我于教理是完全不懂,但在大德的指示下现已出家,时间不长,年岁已半百,为增长自己的见地,为今后弘法利生之用,像我这种情况,应从哪些经典入门?

月印千江答:教理太多,佛经那么多,学起来也是很难融会贯通。

所以弘法利生对一般人是十分困难的。

我个人认为,自己没修好之前(至少证涅槃的证量)不用考虑弘法利生。因为,自己修得不好,常常会误解佛经的意思,所谓弘法也难让人信服。平常只需要多做发愿,将修行功德回向众生即可。

当前将自己修得毕业是大事。待修得智慧圆满,解脱成就之时,弘法即成为自然之事(度生成为自己修行的一部分)。

编者注:作为一个想弘法的人,自己需有道有法。简单点说,即自己最好能证到解脱或涅槃,因为弘法是以度人解脱为目的。若自己不知道怎样解脱,如何度人解脱呢。所以若无此证量,个人觉得还是做护法事业更好,即发菩提心推动或影响更多人去接触佛法修行,帮助有证量的法师弘法,此二事,一是弘法,一是助缘,犹如佛示现成佛度众生,有很多大菩萨倒驾慈航来示现帮助弘法一样。度人行持的角度不一样,但都是功德无量。)

网友问:请问师兄,修观和修禅定有什么区别?我从小就喜欢拥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就是让自己的大脑放空,忽略自我存在,以一个绝对无我,无思考,无任何名字。。。去观察周边事物,观察亲朋好友,观察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没有名字,也没用动和静,它们就是这样运转着,观察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反正就是。。。感觉自己像外星人,我说不出这种感觉,我以前跟同学说起这事他们说我是沉思吧,可是我知道绝对不是,这种感觉里面没有喜怒哀乐,反正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外事万物在变,除了睡觉外,这种感觉我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不需要闭眼打坐,刷牙洗脸,跑步,开车。。。都可以进入,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从小就有,不过现在越来越难进入,但是还可以进入,但是从小到现在我只敢停留不超过半分钟,停留越久越厉害,我怕自己回不来,我不知道一直下去会发生什么东西,只要我一有任何念头,哪怕很轻微,感觉立马就切断了,请问师兄这种感觉是属于佛教止观里面的吗?我去年才开始学习的佛法,但是不是很精通,师兄推荐的书都买了,一直在努力学习中,请师兄为我解惑,O(∩_∩)O谢谢!

月印千江答:从描述看,类似于了知的状态。怕回不来就是执着我的存在,执着并产生了念想时就会失了正念。即了知是一种正念,是纯粹的了知当下的境界,而不起思维心去分析判断和附加概念。这种状态是修行人必须要达到的过程。应该持续不间断的了知,即是大念处观。

网友问:一天深夜在清醒时灵魂出窍,灵魂飞在了夜空中,抬头看见神佛,他身上有金黄色的光圈,我问佛:佛,我可以超度亡灵吗?佛答曰:所有生命都存有善根,要以一颗慈悲心去超度他们。因为那时我感觉房间里有阴魂,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念阿弥陀佛的

月印千江答:做个梦嘛,何必当真呢。。。。

网友问:请教五轮师兄,昨天晚上在观呼吸,感觉到全身变硬了,僵硬的感觉慢慢的布遍全身,全都硬邦邦的了,当停下来的时候,呼吸很轻,但是空气和上唇的摩擦声,好像撕纸一样清晰,僵硬的感觉,后来慢慢退却,从下向上的退却,再后来就是观疼痛了,请教师兄,即使全身僵硬,我还是观呼吸,不停下来,那么身体会僵硬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如果僵硬的感觉足够强烈,我就可以停止观呼吸,转入观感觉,是这样吗,其实,我很想再继续观呼吸,想知道,身体僵硬下去,会怎么样,请教师兄,今晚还要继续修,麻烦师兄,看到的话,就给个指导意见

月印千江答:一直观呼吸。身体的感觉不去理会。别管身体僵不僵疼不疼,应该把身体的概念忘掉。

网友问:五轮师兄,昨晚再次达到了全身僵硬的感觉,但是过早的关注僵硬了,心不如上次集中,听见的呼吸声,也没有上次大,但是心力强了,我感觉可以让这个僵硬的感觉持续下去,只要关注着它,过了一会我想要松下来,僵硬的感觉才慢慢消退,请问善知识,就是这个心力我可以控制了,我该怎样利用这个心力呢,入禅定呢,

月印千江答:心力是心的自主能力。体现在定力上,就是随心所欲的任意进入禅定,就是心力充足。心力也可以说是定力+慧力的合并体现。若心力充足,可以随意进入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

修禅定,应从头到尾只关注呼吸(或应该专注的缘)。不要去管身上的感觉(气感、八触等)。如果修定时,去管这些感觉,就不是在修定。如果是以某种特殊的感觉为目的去修,就是严重的偏离。按佛法说,修行,应以无所得心,修无所得行。若偏离了无所得(既出离心的发心)的宗旨,此修行就容易出问题,因心有所求故,各种怪现象会层出不穷。

所以,不用去管修定业处(观呼吸)之外的任何感觉。应该只纯粹的观呼吸。其他都应不管不顾乃至应该让自己忘记其他(所谓忘情,之所以老想去关注其他感觉,纯是情之所系,痴烦恼也)。

欲得以心力随意入禅定,就要多练习上下禅定,让上下禅定纯熟。然后心力充足可以随意入任意禅定。

  1. 色即是空

网友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解

月印千江答:因为色是幻觉,当有一日,我们死去时,色等一切,都归于无。所以是一场空啊。那万一真死了,真的会死吗?虽然什么都没有了,但我们会像睡觉突然醒来一样,于什么都没有中突然凭空生出一个知觉,然后一念我执就又会投胎入轮回。所以,空也只是暂时现象,无明一起,又会于空中现出种种色,所以空即是色。虽有幻色,然而色的本质是空。所以,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空只是人我的分别,其性并无此差异,色空同一法性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五蕴不可得。故见闻觉知不可得,亦不可避。

网友问:善知识您好,请问我在欲界定时观出入呼吸,感觉体内有另一个我在看着这个我呼吸,请问这种现象该如何理解?

月印千江答:这是心境分离的一种现象。那个旁观的觉知,有人称呼为正念。这是心不住在相(粗相,非细相)上的初步现象。因地的戒定慧修习,都有赖于这个旁观而不参与者的清醒。应在行住坐卧中保持清醒旁观而不起好坏美丑的分别(如此不要半月,粗大烦恼即可断尽)若此旁观者消失,应知是正念退失。

网友问:五轮师兄你好,请问,我最近打坐,无论躺着,坐凳子,单盘,经过一段时间观呼吸后,都会出现很强的气感,感觉沿着小周天运行路线,手臂也会,经常在眉心,下巴等位置顶住,尝试专注观呼吸不去理会气感,可是气感很强,而且全身好像没办法完全放松。是我太在意气感了,还是一定要等经脉打通才能入定?

月印千江答:境随心现。此事,说明你的意识里有气感和气脉的追求。或者有前世修行气脉的业力。若按佛法,此等一切皆幻,应发出离心,不住不视不觉这些幻觉,若真发心,气脉现像当永不再现(心无境亦无)。

  1. 素食与营养

网友问:楼主大德您好!我相信素食可以培养慈悲心,可以压制嗔心,可是长期素食的话,如何保证营养(蛋白质)?请谈谈您的看法。

月印千江答:担心营养问题,可以吃喝牛奶,吃鸡蛋。如果打坐坐得好的话,营养基本不用考虑,自己全部合成。

编者注:禅修的人,还应注意锻炼身体,因为适当的锻炼,能促进身体机能有效运转。)

网友问:请问楼主师兄1打坐要求眼睛自然下垂但不闭上但是我老是容易闭上然后赶快睁开如此注意力都被这个扰乱了能不能就闭眼打坐?2师兄每天三座的具体时间能说下吗几点到几点能说下每天的作息时间更好3定慧之路不用全部看完才能修吧?看完前面如何入初禅就可以开始练习了吧?4请问师兄如何消除对无常的忧怖尤其病和死似乎随时会发生因此我特别想脱离轮回修行决心很坚定但另一方面人也变的消极忧郁不知道如何对治

月印千江答:1、闭眼打坐可以(若昏沉则不行)。

2、3座时间可以早上起床前,中午饭后,晚上睡觉前各一座。1座1小时以上为好。

3、不看定慧之路都可以修。说实话,我一开始,只是粗略看了楞严经、金刚经(随手翻了经中几段看了),什么都不懂。纯粹靠信佛不会骗我,抱定一句“心无所住”而修。一直修到“灭尽定”(我自以为的),我中间都没看什么书。后来看各种书,只是为了搞清理论(学懂道理好给你们讲而已),其实已偏离修行了。所以,我并不认为学多知识有用。我一直强调发心是最重要的。六祖因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觉悟,而后,可以出口皆佛理。句句合佛经。可见,学佛修行并不需要太多的知识,需要的是坚固的发心和心行到位。

4、无常的忧怖,是因为无知而有(害怕我会消失),我执的烦恼而已。如果修个“死”字(譬如小乘修死随念),人活着,先把自己当死人,还有何生死可惧?其实死又何惧。既然有轮回,就应知人怎么死也死不了,死了又会活。所以修灭尽定,或者生证涅槃,就会知道死不过是幻化的消失。生不过是幻化的升起。而幻化起灭不过是觉性的显现。觉性永无生灭可言。所以觉悟者无生死可惧。

病者,四大不调。若能修好禅定,三禅四禅多坐,四大自调。病何可生?若进一步,觉悟幻化而能幻化自在,四大成妙用,任心纵横。病更无有,一切皆乐也。

欲脱离轮回,即修幻化灭尽,而证无生。还是发出离心,修离境离心离亦离之,离无可离,轮回何生?是以,发出离心,早出轮回!诸仁者珍重!

  1. 光明想与睡光明

网友问:1、请问夜里躺着床上入睡前怎么修行,可以一直观呼吸吗?这样会觉得意念太重不利于睡眠。

2、葛印卡的内观修法中,要将觉知从呼吸转移到综合地觉知全身。我的理解是观呼吸应该起码要到四禅,才能将觉知移到全身,对否?

3、我发现当观呼吸变得微细时,腿部的疼痛减轻了许多,是否随着专注力的提升,身体和疼痛的感觉会逐渐消失?

4、我之前修的是道家功夫,修观呼吸后,我认为在”止“的阶段,对气感不用理会;修观之后,可以当做念头一样去”观“它,看它生灭。对否?

谢谢。

月印千江答:1、睡觉修行应入光明想。

2、观呼吸到觉知全身,是觉知的扩展方法。让从不觉而行的无明状态,转换成觉而行的逐步开发觉性的状态。此事不需要禅定力,普通人皆可。有禅定的话,觉知的稳定性、微细度要好很多。

3、专注力提升时,身体局部感觉消失是正常的。而且应该如此。任何的感觉,说明我们的心识散落在所觉知的地方。修定时,觉知从散乱状态收摄于一处,因此会逐渐从三界脱离。所以到2禅开始就会有局部身体感觉消失,到4禅应全部身体感觉消失。到无色界定,意识分别境界也应逐渐消失。到无色界顶,即非想非非想,只有我执的微细执着存在,精神已经无境界可言。所以非想。因余有我执,所以非非想。到灭尽定,一切精神境界消失,所以叫灭受想定。所以修行出三界,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最根本的修定出离三界的解脱之道。

4、在佛教显宗里,气感不用理会,如同身体感觉一样,当其为虚幻(只不过是更微细的虚幻而已)。

网友问:睡觉修行的光明想,能否麻烦老师说说具体修法。睡觉修行的光明想,能否麻烦老师说说具体修法。

月印千江答:光明想即观想光明在心间,然后在此光明中安住而入睡。(此是辅助而已)

真正要达到的光明想,是意识不缘五根境界,意识返缘意根入睡而起的心光明,虽是睡着但是明明了了,乃至能自由控制有梦无梦,梦境可控可变等。睡中无有痴暗,醒梦如一。

(编者注:一般观想光明入睡,是防止睡觉落入黑暗,变成乱意睡眠。这样修行就中断了。如果睡觉能带着光明入睡,则意识在睡梦中还能有一定程度自控力,并在梦中持戒不犯。此是深度修心行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若做到真正的睡光明,那说明心行已经非常清净了,并且能在睡中入光明定了。

网友问:初果就不会退。还持有这种三果四果会退的邪见,严重怀疑你是否真的入灭尽定。

按灭尽定,只有三果四果才可进入灭尽定,而三果四果的人可以很明白的知道自己现在的果位,自己现在的状态,更可以明白无误的知道自己会不会退果。

月印千江答:经云有瞿低迦尊者六次退失阿罗汉果,第7次证得阿罗汉时,为令不退,欲以刀自杀。可百度去看。

学佛,如果不修,只是看书没多大意思。某些情况下甚至有害(比如拿些误解、误会到处打倒别人)。本帖点赞率第一的贴子里已总结。

网友问:师兄,我想问一下修习葛印卡老师传授的内观和修四禅八定、再然后到无色界,就是定慧之路,这两种有什么不同么?修那个会好一点?

月印千江答:我个人建议,按照定慧之路修更好一点。(当然葛印卡的教法也很好,这要看个人更适合哪种方法。)

网友问:你好,月印千江菩萨,按照《楞严经》所讲,如果能破行阴,必然能够观过去未来,但是要很清楚的观过去未来,那是要破识阴的。破除5阴以后,算是明心见性,成为初果圣人。

如果菩萨已经能够进灭尽定,那么肯定是三果以上的圣人了,那么五阴应该全破,很清楚的观过去未来,区区股票涨停应该也是一目了然了。

月印千江答:那是你的理解,事实未必如此。

网友问:师兄、那你修完了这些,对自身的改变都有哪些呢?还有对于生活,对于工作有好的转变么?师兄、那你修完了这些,对自身的改变都有哪些呢?还有对于生活,对于工作有好的转变么?

月印千江答:从现象角度说,修这些不足以改变什么。只是烦恼执着的减少。从胜义角度说,改变很多很多,乃是秘密,不能随便说。请自己修行体会。

  1. 法喜需要控制

网友问:五轮师兄,今天早上我入定了,很奇妙,很高兴,但是,还是不要说出感觉,真的很高兴,我修的路是正确的,希望在以后的修行中,得到你的指点,谢谢了,今天怎么一切都那么美好。

月印千江答:好事啊。修对了,就应该法喜充满(但要注意度,不要喜过头了,谨防渗漏)。

(编者注:法喜若不控制,会动摇心智,形成放逸。所以要谨防心放逸,偏离中道

网友问:初学者,禅修应该怎样做?有工作,只有晚上的时候有时间,刚开始禅修的时候大概会有哪些感觉,潜意识应该怎样去引导自己

月印千江答:不应追求任何感觉。潜意识里应以出离心来引导。这些我前面反复强调过,请去翻看吧

网友问:请教,感觉专注一个地方时侯呼吸很轻,一个念头转向呼吸,则呼吸马上就会变得很重,这个呼吸怎么调伏?

月印千江答:先专心修数呼吸,不要控制呼吸。

网友问:对了,呼吸短的时候,感觉呼吸只到了喉部,连胸腔都到不了,腹部会动的厉害,然后专注它,就开始呼吸加重。

月印千江答:当你不能任由呼吸自由时,就应该忘掉呼吸这个概念,远离呼吸。我在前面回复的帖子里有专门说过不能断呼吸的原因和突破这个难点的方法,可以翻来看一看。

网友问:楼主你好,来这里的人应该大部分成家的,想问下结婚过得按照定慧之路上面修不禁欲能到四禅吗?因为禁欲是双方的事,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不太现实。如果此路不通我就换一个,望楼主开示。

月印千江答:不禁欲,也可以修禅定。 只是最好阶段性禁欲。 另外,不禁欲,禅定容易退。

  1. 三十七道品

网友问:请问楼主,

第一个问题,每天除了修定之外,是要修道么?定慧之路说顺序如下:先见道后修道

四念处——资量道,出世正见。(身 受 心 法 )

四正勤——资量道,灭恶生善。

四神足——资量道,净心得通。

五根——加行道。

五力——加行道。

七觉支——见道。

八正道——修道。

第二个问题:在修身念处时候,就是在平时生活中修行住坐卧么?还是只是修 来回走路哪个行禅?

第三个问题,好像看的有点乱,在修四念处的时候,好像也会产生七觉支的效果?

谢谢

月印千江答:我对37道品的理解,是可以有顺序。但也不一定有顺序。 很多道品可能同时发生。 比如顿悟者,见道修道一并完成。 一般来说,先见道后修道,最后证道。 比如先证初果为见道,然后2果、3果、4果这样次序修下去。 但是也有很多人,一次性证到2果,或者3果(跳过了初果、二果的阶段),或者直接证4果。 这在佛经里很多这样的故事。 很多人因为一句话,当下就证到阿罗汉果等等。

所以,顺序不是固定的。 可能全部同时,也可能部分同时,也可能逐步一个个次第修上来,都有可能。

第二个问题, 修任何念处,都应该在行住坐卧中修。不要断断续续修。 我在前面帖子中多次说过,这修四念处就好比烧开水,修四念处任何一个念处,都是烧开水,烧一半,水没开,熄火了,这水过一会就冷却了。 这就叫前功尽弃,浪费了火力。 所以要持续不断的烧,直到烧开(证悟者自知)。

第3个问题,就是第一个问题,37道品可以在一个修法中同时全部圆满,或者部分圆满。 换个角度来说,37道品,是从37个角度来解释觉悟者是个什么状态。

网友问:前辈继续求救来~

旧的问题没结,新问题又来了。昨晚打坐,感觉已经稳定在初禅,一个小时三进三出,想试着再精进一下看能不能到二禅。结果因为身体太放松了,感觉最后脊椎象被抽掉一样,整个人软下来,逐渐向前倒简直快坐不住了,结果一分神感觉大概只到二禅的近行定,因为其中几个瞬间好象呼吸都感觉不到了。但是身体太松软一坐不住就呆不住,然后就退出了。如此想请教,如果身体放松是必须的,那这种瘫软坐不住该怎么破?

今天反省了一下,难道是之前打坐习惯是挺直略靠墙,导致身体一软就会下滑。如能不靠墙独立打坐,保持腰背臀时刻在一条直线上,是否就能克服这个问题呢?就是不知这种保持能达到禅定要求的放松程度么?抱歉问题相当小白,初学者怪事多,脸红不断求学中。……。

月印千江答:上座时,应该含胸拔背,讲脊柱拉直头向上顶。 姿势要摆正确。 放松,是说不能过于紧张。 但不是松懈到姿势走样。

尽量不要靠墙。如果一定要靠墙,要注意防止靠墙部位受凉。

  1. 白骨观

网友问:谢前辈指点。修行途中能偶遇过来人讲解,我等何幸,顿叩。

还想劳烦再请教几个问题:

1, 以我目前的状况(初禅不稳定,时而近进,时而入定不确凿),因看到南怀谨老师的白骨观,未曾要求入定也可以起观。曾试过几次,但一直观不起来,是因定力不够么?广超法师曾推荐四禅以上才能修观,白骨观是否也如此?前辈可有建议?

2, 打坐双盘时是否必须到脚掌心朝天的程度?我的柔韧性虽说努着劲能够实现,但颇有些较劲,时久更会分心,不知是否应勉强?

3, 打坐时有时鼻翼,有时双耳,有时脖颈等处会分别痒,象无数小虫在爬。我猜可能是行气,通常依言并不理会,但个别时候简直奇痒难耐,以至坐不能宁。想请教能否抓挠

月印千江答:1、修白骨观,观不起来,说明业力太重。 白骨若能清晰呈现,说明业力轻。 所谓业力,就是烦恼业和身体不清净。 修白骨观,业力重者,初观白骨,颜色多灰暗,乃至完全不能观出白骨。 如果完全不能观出者,应先修一些戒、定的前行。发心持不淫戒,辅以修定(若不能入定,可修数息)。自觉身心清静一点之后,再尝试修白骨观。 修此观应从脚趾白骨开始观起。从小部分白骨起观(大脚趾第一节开始起观),直到整副白骨完整呈现在观境之中,然后可以此观境入定。修成观境之后,在平时应将此白骨观境应时刻保持在意境之中,在行住坐卧中保持,直到白骨的境界与自身的身见(即自己对身体的概念)相合一,身即是白骨,白骨即是身。若如此修持,很快(也许几天)贪嗔的烦恼就会断除。(这个过程中,白骨会越来越白,乃至白骨发光发亮),然后自身观纯熟之后,应扩展观所有人是白骨。待得自觉不再有肉体的执着、男女的概念、美丑的分别之后 (补充,在此过程中,若有厌世之心升起,应辅修其他众白骨向自己行礼,自己亦礼众白骨)。再修白骨化光。即观想自身白骨化为光明,其形态离骨相成为纯粹的光明。然后光明消散于虚空之中无影无踪。

此修法不一定要求四禅的定力,只要能稳定观想出白骨就行。但有禅定力,修此法效率会大大提高。

2、不应勉强双盘。 打坐时,应以姿态舒适为主要。 不要在打坐时去压腿拉韧带等等。应在平时注意拉韧带压腿,以便在打坐时能轻松双盘。

3、打坐时皮肤痒是常有之事。 此事说明身体未清净。另外,说明心散而不能入定。若心有力能入定,腿疼、痒、麻等统统不应感知。 我的意见是,应集中心力入定,不要抓挠。连抓挠的概念都不应起。 (打个比喻,若有罪人,被皇帝命令站立不动,不许倒,不许抓挠,1天1夜,若不犯则放,若犯则砍头,此犯人惧命丧故,一日一夜不动不挠。所以,打坐也是一样,忍不住只是自己发心不决绝罢了)

编者注:白骨观最重要的是,在白骨观成之后,要在行住坐卧中,保持观自身为白骨的意境不失,久久这样修的话,克服淫欲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此是二甘露法门之一,疾得成就。)

网友问:前辈,这两天一直在仔细考虑您说的持戒,觉得在度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困惑,特来继续请教:

1,持淫戒和持荤戒(或说美食戒)对我来说不算困难,真正考验是不好美。坦白说我从小就是爱漂亮的女生,这方面斩断肯定要付出更多。觉得不好把握的是,如果不化妆,是否意味着连日常基本的滋润或防晒也不可以?仪容上可以做到不买衣服不穿金戴银,但最起码的整洁是否也要放弃?毕竟还是每天都要上下班的在家人,世俗意义上的基本礼仪能否与持戒不相违背?

2,荤戒上,是否鸡蛋牛奶也要排除?如果一个菜有荤有素,比如芹菜炒肉,是根本不能吃还是至少能吃其中的芹菜?进而,炖鸡汤的话,连单纯喝汤也不可以?还是只要是三净肉,只要不直接吃肉,其它配菜可以宽宥?

3,不杀生您尚未提及,但也想知道如何掌握程度,比如家里如果有蚊子/蟑螂/飞蛾等等,也不可以轻易拍死是吧?

抱歉问题个个鸡婆,正因为思考越认真,决定越严肃,也就意味着戒行越谨慎,所以不得不纠缠一些执行方面的细节,请候开示。十分感谢!

月印千江答:1、持戒,不好美,主要是针对异性来说的。 到不是说对自己不修边幅。 主要是在生活中,不要对别人升起美丑的分别概念。这种美丑的概念,属于意识概念上的强加,人本来没有所谓美丑,而被意识强加美丑概念之后,会自然对美的人产生贪欲(或者喜欢),对丑的人产生憎恶。所以为了防止平常出现贪嗔的反应,应从根本上戒除错误的“美丑”分别。乃至不应做男人、女人的概念分别。如此持戒,久而久之,因无分别故,贪嗔习气即薄。

2、戒荤腥。 五辛蒜、葱、兴渠、韭、薤,因有助淫的作用,应戒。 肉食,因障碍身清净(身不清净则障碍禅定),也应戒。 牛奶我认为可以喝。 鸡蛋吃了也没什么不良反应。(我个人所说完全是以实修体验来说这话,和宗教信仰无关)。其他,鸡汤、三净肉,我认为等于是肉。最好不吃。肉边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吃,但最好不吃。

3、不杀生就是尽量不杀。 但不杀的前提条件,不妨碍自己。家里有蚊子蟑螂,杀不杀自己看着办吧。

网友问:请教楼主,中国禅宗采取多种方法,达到心法双亡,亲证不生不灭的万缘根本,南传也有慧解脱阿罗汉,不修定;另外,很多祖师称实证涅槃,无妄也不息妄,十方圆明,了了分明;入灭尽定,无觉知,什么都不知道,能否实证那个涅槃法?还是说,灭尽定下一个阶段是涅槃?禅宗呵斥禅定,我认为禅定是不是更有助于训练心念契入涅槃?感恩回复,谢谢

月印千江答:禅宗一直是修禅定的。 只不过,到六祖之后,特别是后期又分出5派(伪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之后,特别强调所谓的祖师禅(慧自在)。 所以对禅定解脱之类不甚推崇。

我个人意见,禅宗祖师禅有他的特色。 以意识不离三界直接破一切相对而能入无二,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不能说这种修行路线就一定比以禅定修法破三界渐次而入无二要高。

绝大部分情况下,两者是相辅相成。 不修禅定而能达慧自在者,几乎万中无一。 而不能一念间契入慧自在,又不修禅定者,修行又将如何上路? 所以这就是神秀、慧能两者修行路线的矛盾而又应该统一的地方。 若不知本来无一物,当修身为菩提树!所谓住般若波罗蜜而修禅波罗蜜是也(如来禅)。各位禅宗爱好者当慎之、重之。

第二、灭尽定,灭尽一切心、心所法。 所以说是一切不知,什么都不知道。 但居然还有个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的在(不然怎么知道灭尽定时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是什么呢,就是不灭之“本觉”。 也就是说,所谓“知道”、“不知道”这些东西,统统都是在本觉的觉照之下,幻化发生的。 灭尽定是幻化出的“不知道”(幻化灭尽,而无物可知)。 三界是幻化出的“知道”(幻化种种法让自心自知)。 所以,三界与灭尽定,统统是幻。 非是涅槃。 但是有部分人,在出灭尽定之后,三界未起,我执未生,三界未显之当时,破除了三界执取与离的二边差别(凡夫执取三界,修行人修禅定为出三界,执着于三界取与执着于出离三界,同为执着),当体证得本觉妙明之一心法界,即所谓涅槃。 亦即法性。

网友问:月印千江师兄,是在和在座各位交流经验,感谢您的开示,这几天修习禅定有进步,打座入定中有种洗涤心灵的气流围绕四周,身心踏入全新世界。在定中有时会有两个我说话,是否有了灵感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在对话,而且在定中也会思考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也就有了答案。精进修持,祝师兄端午节快乐

月印千江答:“在定中有时会有两个我说话,是否有了灵感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在对话”。 发生这种事,要考虑是否魔障来了。 连我尚不可得,何况又来个灵感的我?

修行中,会有发生一个清清明明的旁观者看着自己修行这样一种现象。 但那只是于行住坐卧之外,别有一个心境在清明觉照,是意识与六根境界相分离而产生的现象,本来还是一个意识。并不是有形有相可以对话的所谓高我(或者灵感的我)。

如果发生不请自来的所谓声音、对话,显像,灵感等等,其有2种可能,1者,自心自作,2者,外界神通加持。

1、自心自作者,即是自己心有所思,于修禅时,随欲(潜意识)显化。 本是幻境,于幻当真,捕风捉影,即是自着心魔。 当于此时,思出离心,起心出离幻境。若真发心,幻应立时得消。

2、外界加持者。不请自来的境界,若来自加持,几乎99%都是外界鬼神加持。此种也是心无正念,潜意识里有希求,而得外魔感应(特别是显像,对话,灵感之类的感应)。 另有1%的,不排除有佛菩萨加持。但这种加持一般只发生在修行初期,佛菩萨为了给你点信心,加持一下(比如突然法喜充满,突然一阵檀香,乃至疾病速愈,奇妙善梦等等)。对于发心坚固的人来说,这些感应全都没有。佛菩萨不会没事来给你加持等等。这些小小的加持对修行来说其实没多大用。修行还是要靠自己。如果老是来这些东西,让人着迷,并让修行从出离心上偏离的话,那就要考虑不是好事,十有八九还是魔障。当起心出离,一切不理。

网友问:楼主您好!請问一事, 誦經持咒念佛(攝心于一念)可否入禅定? (在这裡提此一問好像不貼切,如有請見諒)后学合十

月印千江答:默念咒可以入近行定但不能入根本定。但念到妄念脱落时,也可以入定。请看我前面帖子中关于念佛入定的方法。

  1. 耳根圆通

网友问:感恩善知識楼主䆁疑, 想從耳根圓通起修,能給个好建議嗎?

月印千江答:耳根圆通就是从听觉去溯源, 去观照听觉从何处发起,直到找到源头,六根俱脱。

《楞严经》耳根圆通章里这样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此一段,将耳根圆通法门及修行过程、境界讲得非常详细。

我简单解释一下: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 即是从耳根听觉开始修,观注点在听觉的“觉”上。觉本如流(像流水一样,持续不断),“声”是所觉。 即听觉与声音,首先要分开,不要把观照点放在声音上,而要放在听觉的“觉”上。当心专一,即不受声音干扰,渐渐观照到听觉的“觉”稳定(其实这种状态就是入定了,不过带有观照慧在里面,所以是定慧双修)。即是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 即是观照“觉”进一步稳定之后,外界的声音已经不在境界中展现了(就是听不到声音了),没有了声音,境界中就只有静静的听觉在。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 就是前面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声音没有,还有听觉的“觉”的执着在。然后,唯有听觉,此听觉“返”听自身(即听觉返听听觉自己)而无声, 无声即无焦点,“觉”无对象(声音)可把捉,慢慢的自然会抓一个声音听的执着的习气会松动,虽听(觉)而无住(听觉不再抓住一个对象去辨识)。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 继续接前面的境界,觉知不再抓一个对象去“觉”,境界变成了唯一“觉知” ,“觉”本身只是个动作,在无声、无动静、无相的境界之中,所觉只是“空”。这样唯一的空觉境界就稳定下来,所以叫空觉极圆。 (前面每一步的境界递增,都是从粗的境界向细的境界迈进。从粗色界到细色界,细色界迈向无色界,无色界再到非想非非想界,其实就是心攀登解脱的阶梯“四禅八定”的过程)

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 继续接前面境界, 空觉极圆之后,“空”还是一个境界,“觉”还是一种造作(即分别心)。 空的境界在此时只是概念。 此时若能明知此理,厌离“空觉”(判断是造作已,即起心自灭空觉),空境与“觉”的造作一时顿灭,则“觉”亦消失(本来是造作,觉消失不过是停止造作罢了)。 无觉无空,一无所知。 前者觉及觉所相对境界,全属生灭。今觉灭,一切皆灭,即是寂灭现前。 (其实就是灭尽定境界)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继续接前面,忽然超越。 怎么会忽然超越呢。 其实就是灭尽定的定力消失,突然出定了(这个入灭尽再出的过程,有的快,有的慢。 快的也许几分钟,慢的也许几小时或更多)。因在灭尽定当时,是无我执的,所以出定的当时,心识升起(非有为心识),但并不会马上升起我执。 所以此时即是解脱境(即涅槃)。 此时因前面修“出三界”定力的余力故,虽有心识升起,但并不会马上回到平常的三界境界。而是现证未生出三界法相之前的“觉性本身”(即法性)。此时心、觉、明、见、空全成一体,全体成为有觉虚空之“绝对”。 所以是十方圆明。此非世间,亦非出世间。 世间由此出,出世间到此为终点站,即再无世间可出(所谓常寂光土、一真法界等等异名)。

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 再接前面,此时心即虚空,虚空即心。十方诸佛及十方众生一时全显现(破所知障,观音菩萨功德无量,有此显现,但不一定人人如此,很多人证不到二殊胜,也不破所知障,只到前面一步打止的很多)心合十方佛及十方众生,佛的快乐与慈悲及众生本自期望解脱的心境自然呈现,此时是胜意菩提心的现前。 获此菩提心,救度天下众生的心再也不会释怀。 所以菩萨道是从此心开始真正起行。

基本上耳根圆通,就是这样修。 乃至随便从哪个根修圆通,都是返觉“根之觉知”的源头,走到觉知离开尘境,再觉觉知本身,后面的路线都是一样。

上面耳根圆通的修法,必须一次修完。否则无效。 如果一次没修完,下次其实又是从头修起。

所以,修这个要有发心,一座要证解脱,不解脱不起坐。要有这个决心。否则多会半途而废。(所以要有快速入四禅的基础,比如几分钟内就能入四禅根本定,这样才有能力一座修完)

修这个的要点,就是在修返闻的过程中,每到一个更微细的境界,就要在这境界停几分钟,待境界稳定之后,再离开向上修。如果境界不稳,就着急离开,会发现心力不够,不能够继续向上攀登。

要一座完成这样的解脱天梯的攀登,对于常修禅定,能几分钟内稳定上四禅的人,大约要准备一座用2-3小时来完成。

修完之后,会身心大变,浑身骨肉暖风吹煦,无比舒服。在此不详述了(南怀瑾大师说入一次大定相当于吃三年补药,诚不虚言也)。

祝愿天下同修皆同证此乐!

网友问:师兄,看了你的耳根圆通解释,太到位了,精辟!但是实际修行的时候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入手,第一步应该是关注听觉,而不是关注声音,但是因为能听与所听是一对因缘,没有所,也就不知道能在那,所以最开始应该还是听声音,比如观音是听海潮的声音来入手。那么问题就是,在关注“所”的时候,如何过度到“亡所”?如何开始关注到“能”这个觉。这个中间有一个怎样的过程?

月印千江答:原来帖子应该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就是听声音时,听本来是一种感觉。 叫听觉。 听本是觉。听声音的当下,听觉回光,而回溯听觉之源,即是听觉不听声音,而听听觉本身。所谓返闻闻自性。 就是返听听觉的觉性本身。 这个修好禅定,多去试。 并不是多难的事。

网友问:大师,您好。请问入四禅时,是什么感受?是定住了。还是在定里可以有什么神通之类的。

月印千江答:前面帖子里有答复,请翻阅。

网友问:打坐和入定是一回事吗?如果我只想静心定神,该怎样坐?

月印千江答:打坐只是姿势。 入定是心一境性。 如果只想静心,就纯粹只了知坐上来去境界,不做取舍即可。

  1. 戒力与业习

网友问:您好,大师。看了您前面的帖子。个人感觉您是有实证经验的。我以前的时候有段时间看过佛经(心经,楞严经,楞伽经,宗镜录),打过坐。曾经有过经验,就是在打坐中有过难以言明的喜乐。曾经也有过打坐中身处一片光明的经历。后来,对我来说,持淫戒很难很难。无论意识如何引导,那股心念来了根本控制不住。所以后来什么境界也都没有了。这些年也渐渐放下打坐,看佛经了。或许是业力太重。现在就是在一心一念上,日常中多反观自己的思维情绪,多起善念。希望能先消了恶业。 我觉得将来只要能持淫戒,或者我也能一直修到四禅的境界。在这里我想跟楼主探讨一个我内心深处一直在想的困惑。您觉得解脱是为自己还是众生。大乘佛法说是为了众生。可是从佛祖开始,了悟的师祖有很多。对这个众生,这个世界有什么大的改变吗?世间各种宗教,乃至于佛法,从历史上来看,没有改变人类战乱,自相残杀的命运。你说即使了悟了,成佛了又能如何?您现在四禅八定了。可是了悟了么?即使了悟了,有没有迷惑的时候?有没有情绪左右你的时候?

月印千江答:持淫戒,有很多人说戒不住。 其实,应该自问,一开始,自己的决心是不是深刻,有没有深入到心底的决心持戒。 如果只是意识浅层的所谓想持戒,而没有真正的在内心发誓,那么,这个戒的力量肯定不够(甚至谈不上是真正持戒了),一遇外缘或者生理习惯引发,这个戒随随便便就破了。 然后自己找借口这个戒很难持等等,从此放弃持淫戒。这就是大部分人修行第一步都不能迈出的原因。

我以个人经验来谈,如果真正发自内心的,发誓的、下了决心的要断淫(注意,是断淫,不是戒邪淫),这个决心如果真正在内心立下了,气脉立即会变。 平时只要稍微克制不故意去想情色美女相关的事情,坚持1-3个月,这个淫欲关基本就度过了(除非故意造作,一般不会再有淫欲心)。 再加上每日打坐,以禅定、四念处来摄持自心,修行不是什么难事(对专修来说)。

第二个问题,建议读一些佛学基础知识。

编者注:淫欲,业习也。是习性、习惯。而持戒足够坚决的话,此习可转可断。因为业习必由心力推动。并不是他们说的什么生理需要。生理归根结底,还是心理。否则,入灭尽定时,何以可以连生理机能都停止?所以戒心到位,生理亦转,气脉亦转!)

网友问:很久没见你,是闭关了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没有闭关,我天天都在。只是没有人问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这说明真正实修的人还是少啊。想当年我自修时,天天都有修行问题,却苦于无人可问。

网友问:善知识,你好,我偶尔在不打坐的时刻,也能够体验心一境性,就是宁静,但感官具在,打坐的时候,观呼吸,总是打晃,一晃就掉下来,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一碰,就打晃,不知道怎么回事

还有,善知识,我小时候进入过心一境性,所以每次一来,就有恐惧感,成了障碍了,不过当着我妈的面打坐,就完全没有恐惧感,我试着对恐惧感也保持觉察,这样能否消除恐惧感。

月印千江答:恐惧来自对自我的执着。 对恐惧觉察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恐惧已经产生了,觉察只能做到克制恐惧带来的影响,但不能跟不上杜绝恐惧。正确的做法,是不产生恐惧。那就是要正确认识无我的见解,并且破除我见我执,才能做到无畏。

网友问:善知识,日常生活中我是这样做的,觉察内心最强烈的念头或者情绪,觉察最清晰的触觉,比如拉筋或者平板撑的时产生的疼痛,比如,看见了美女,内心起念,我就觉察有分别心 有分别心 有分别心,如果疼痛我就觉察,疼痛来了 疼痛来了 疼痛来了 并且觉察疼痛怎样使内心产生变化,比如内心要不坚持了,比如产生情绪了,请问善知识,这样修对吗。就是哪个明显就觉察哪个,如果念头不强烈,触觉不明显,就慢慢的专注在眼前的动作上,在慢慢集中到呼吸的触觉上,这么做是对的,对吗。

月印千江答:觉察应按照四念处的修法来修。 你这样修,不能说不对,但是没有固定的觉察对象,一会儿疼痛,一会儿情绪,一会儿明显,一会儿不明显。 这样修很难产生修慧的作用。 应选一个稳定的觉知对象,一修到底。

网友问:大师,感谢您的分享,根据你介绍的(定慧之路)一书,看后我很快的就做到了初禅。真是可喜可贺。只是现在想进一步修得二禅,因为在初禅时听到外面的声音特别明显,而且容易被干扰。想精进努力修得二禅以上。但怎么也上不去。有几次明明感觉到呼吸已经变得越来越轻了。很轻很轻那种。但还是听见外面的声音。然后受扰退出来了。。。该怎么办呢?请教大师了。感谢,感恩。

月印千江答:修禅定时,如果你起心去听声音,分辨能不能听到声音,哪怕你是在四禅都会掉下来。所以,不要去分辨有没有声音。 只管专心的修禅定应该专注的所缘(观呼吸)。

要知道自己在几禅,可以在下座之后,回忆当时的状态来分辨。

网友问:什么也不想时,觉得很舒服,是否是一种禅定?但是动脑筋就不行了。(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那种状态不是禅定,但是一种轻安。禅定必须是身体静止状态。心一境性。

与外界隔离,有利于初期的修行。 大脑力劳动较难保持修行不退。 这些在前面帖子里都有叙述。

网友问:老师好,很喜欢佛,喜欢禅,简单看了金刚经,坛经,听叶曼老师的讲座,接下来我是不是要学习打坐入定啊?

月印千江答:当然要打坐。 打坐修定,是修行的中心。是核心支柱。 无定,佛法难成。

网友问:上来汇报一下进展:

三个月的努力目前散盘已渐入稳定状态,会经常有定境,这周开始单盘。单腿30-40分钟能坚持,但是腿的干扰不能再有入定的感觉,通常只是坚持,两退轮换,合计1小时。有点困扰是应该坚持单盘下去练腿,最终实现双盘的打坐,还是追求盘的效果定境第一,只安于散盘就好呢……前辈可有指点?

月印千江答:先在散盘训练好稳定入定的习惯(7次或7天,连续训练,习惯就会建立)。然后修单盘。在单盘状态退还不疼时,尽快入定。 然后按原来习惯,稳定在定中不要出来。 如果成功,就稳定下去。如果不成功,反复练习。直至成功。然后再练双盘。 平时压腿拉韧带,有利于双盘。

  1. 他心通

网友问:修了一段时间,发现我能感知别人的情感波动,而且我自己集中注意力时,能影响他们,这怎么回事?(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如果你能感知别人情感波动,你会看见几乎所有人都是受烦恼驱使做出身口意的行为。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起慈悲心(或者叫怜悯心)。 有些人看到那些人都是从坏心思出发,想占自己便宜,从而自己也起烦恼。这种能力本身并不会让你受到伤害。除非你随别人烦恼而动,自己起烦恼就不好。 所以自己要先降伏烦恼。

注意力集中,本身不会影响他人。 除非你集中注意力在有意识的影响他人,比如有意的希望某人怎样怎样。 甚至直接意念操纵别人行为,但这都是故意为之。

这都是心本身的能力。 修行人本来就要时时刻刻对自己的分别心、情绪、念头、来龙去脉体察得一清二楚,并要对治,修四念处,除烦恼。 烦恼若无,这些都不是干扰。 如果迷于这些功能,纠缠在里面而不知对治烦恼,就会走错路。

网友问:善知识,有没有一种情形,就是入定后眼睛自然睁开了,能看能听,但是仍在不与周边事物相应的定境中。这样是否奇怪,有没有什么坏处?

月印千江答:能看能听了,还不与周边事物相应? 那看见听见的就不是周围的事物。 这如果不是神通,就是幻觉。

神通就不说了。幻觉就要出离。

不管是神通还是幻觉,都要能自控。简单说,就是我要进这状态就进,我要出来就能出来。如果不能自控,应舍弃(不能自控,有着魔可能)。

网友问:工作中别人不理解我们学佛,怎么办?(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所以不应起烦恼。 从修行角度,不应有所求。 应以无所得心来修行。

工作中学佛遇到阻碍,应秘密学佛。不要有改变别人的想法。

总之,就是清净心应对一切。无住、无执。无我,无分别。

网友问:善知识前辈,可能是我表达有误没说清,其实没那么玄虚。定境中因为放松,有时眼睛会自然睁开,能视能听,也就是周遭正常的事物和声音,但整个人就象被罩在玻璃瓶中,虽有这些功能,但是似乎不触及心识,所以与周围事物不相应。这种情况可以随时出来,但如果仍在定境中,出来未免可惜(初学者出定容易入定难,捡到芝麻也当宝)

我对任何形式的神通都没兴趣,只在意定境的质量。不确定象这种情形,是不是已经出定了,如果不是什么好现象,下次类似情况就努力保持不睁眼。求指点~

月印千江答:这不是定境。 这大概叫走神,或者发呆。 不是什么宝,用佛法名词来说,叫“失念”!

网友问:可是我又非常清醒,完全不昏沉,对周遭清晰觉知,只是不相应而已,唉这是什么鬼?

网友问:没见过经书里佛菩萨罗汉讲过“我已如何如何,我能如何如何”,也没听说过哪位高僧大德开法会讲法时说过“我是如何的境界,能如何如何”。

《金刚经》里世尊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又说“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都是修行人等或大众针对各自迷惑而有所请教,佛菩萨以及高僧大德才会当机有所针对而讲法解惑。虽然可以比喻为治病救人,却不能真的像开医院一样:反正我医院是开了,你爱来不来。

到医院看病的人都是明确感到自己有病有痛才去就医;而学佛修行的人大部分是自己本来处于一个比较安稳平和的环境,只是想追求一个更好的状态或思想境界,能够有所提升而已,对于自己内心深处深刻细微的烦恼并不清楚,甚至对自己表面粗大的烦恼也不能准确把握,你怎么去治?

以下是三种推论:

1.真的已达到四禅八定灭尽定境界:而这些也并不是学佛的究竟所在,并不能真正解除众生各自不同的烦恼,相反会引起很多初学者对于这些法和相的执着,甚至会对于能达到这种所谓奇妙境界而产生种种妄想猜测和幻境,更甚者走火入魔。这也是很多密宗大师不会轻易传法的原因之一,只有根基适合并且有一定修行基础的人才适合修习一定的法门,对不适合的人即使是好心传法给他,反而是害他。

并且这些境界已经是超脱意识思维的状态,无法言表的,即使能修到的人也会由于各自因缘业力的不同,在到达这些境界时所感知的情况也会各自种种不同,一家之言、个人感受如何如何,只会引人误入歧途。

2.处于修行这些境界的过程中,对此有所感知,甚至是只能说几种表象,并不能完全准确把握:

这种情况更不应轻易乱说,除了会引人误入歧途,时间久了更容易引发自己妄想心魔。害人害己。

3.自己正在所谓的修行,这些境界其实只是说说而已:那就没什么好分析了,很简单,哗众取宠而已。

月印千江答:第一,我不是佛。佛是福慧圆满,所作已办,若无人请转法轮,的确是成佛后即涅槃(其实哪有这种事,佛哪有不度生的,因缘法有世俗示现,更有后面的秘密因缘。其实不度众生的佛,大概只能叫独觉佛,而不是究竟意义上的圆满福慧的佛)。

第二,佛在接受大梵天请转法轮之后,的确是满世界找人说法布道。

第三,大乘人,修菩萨道,不度生则福慧不能圆满。

第四,佛都从修菩萨道而成佛。

第五,大乘说,请佛说法是好的行为,请佛别说法,是魔行为。

第六,我不说我做到怎样怎样,我则不能以自己体会来说佛法见解,只能贴文背书。 那就不是我想分享之经验心得。

第七,现在法不是不轻传的问题,而是法已泛滥,各种修法都通过网络可以轻易获得,这也让很多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修,也不知道修什么法好。

第八,我一开始就说,我是来显摆的,诱惑想实修者起信心实修而已。所说仅供参考。

第九,出家人不能显摆神通和修证,是因为有戒律在。其戒律是保护所有出家获得平等供养,以免在家人供养时着相只供养修行高的僧人。

第九,因缘这事,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菩提心所应,心佛众生一体。度众生过苦海就是度自己。小乘人涅槃断轮回为目标,不度生理所当然。大乘行人,成佛为目标,当行饶益有情之事,若不行,则退转小乘。

第十,凡是出来以自己语言来讲怎样修行的人,都会说我怎样怎样(否则他就只能背书,自己都没有修证,怎敢以自己语言来讲修法?),只是有些比较含蓄,通过暗示、说开悟偈等等。 比如南怀瑾(说三年闭关经历)、虚云法师(说茶杯破碎经历)、元音老人(讲自己修心中心法经历和大愚法师修般舟三昧经历)、阿姜查(讲解脱过程经历)、隆波通(说苦灭的体验)、太虚法师(说宗教体验)。经典记载的自己说证果、解脱的人不胜枚举。现代法师中说自己解脱、开悟的人一样很多(当然,需要辨别,假的、吹牛的一大堆)。

网友问: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四禅灭尽,你确认证到了吗?如果没证到,最好不要对外宣传。(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1、如果自己没有修证,最好不要随意猜测和对外宣传。确实会有自障障他之患。

2、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四禅灭尽,这几句话,我没有在经典里找到。不知道从哪儿出来这样的标准。

网友问:光彻大师,请问下,过午不食是不是真的对修禅定有帮助,比如提高定力什么的?我前段时间过午不食感觉比现在更容易入定。(这几天晚上都有吃。)不晓得是不是心理作用。还有件事,麻烦大师给个建议,我下个月就要去西双版纳的法住禅林了。想在那里出家。那里是主修缅甸帕奥止观的。但网上有些流言说帕奥止观入的禅定是以修光为主,能修到透视内脏,了知前世什么的。不是真正的禅定。。请问您对这有什么看法吗?

月印千江答:过午不食能帮助克服昏沉的烦恼。 当然也就有利于修定。

帕奥系的修定方法,是修观呼吸的一种。 但是对于透视内脏,看到前世等等,我没经验。个人认为有点玄。 对于帕奥系的以观禅支,然后舍离这样的方式上禅定,我个人认为也非常不靠谱。 你看佛经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优波离尊者给佛剃头,只是调调呼吸的粗细,就站着入了四禅。可见,上禅定只是观呼吸然后调整心的微细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观禅支然后舍禅支这么复杂。

以我参加过一次怕奥禅系的禅7来看, 几乎95%以上的人,一个禅7下来,没有任何收获。大部分观不出所谓的“似相”。所以就更加就不能入帕奥系标准的禅定了。

你想去学帕奥系我不反对。 但我也不推荐。

网友问:請問如何可入四襌定?

月印千江答:前面帖子已经很多次叙述怎样修禅定和入四禅。请查阅前贴。

网友问:四禪定可見性吧?

月印千江答:见性有几种,赤裸见性,和相见性。

赤裸见性就是要破三界,然后亲证法界真空。 于空性之中,随资粮差别而证悟大小乘之不同的寂灭性(无生)或圆觉妙性(圆觉妙心)。

相见性,就是不破三界,以智慧觉悟色性即空,空性即色,无二无别,诸法实相。

第一种,简单说,就是走四禅八定灭尽定的路线。 前面讲耳根圆通法门,已分明叙述了整个过程;

第二种,顿悟法门。没啥好说的。 禅宗多有此类话头、偈子、乃至动作指引见性等等。这个靠个人根基和资粮了。

四禅和见性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四禅是修如来禅的基础。 修好四禅的基础上,才有能力制心出离三界。

  1. 超越幻境

网友问:善知识前辈,最近坐中一旦心定就会出现深邃蓝的仿佛湖水一样的境界,忽大忽小边际不定形状时常变化。有时想定住它,但稍一用意就跑掉,只在偶尔定住的若干瞬间会觉得心很静,似乎可以起观。我知道打坐遇到的各种境象都是虚妄,应该统统不理。只想求教目前这个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可能误入歧途?

月印千江答:这是修禅的副产品。

这说明两个问题:

1、说明有一点定力;

2、说明潜意识里还有很多造作。

这种情况就是由修禅定而引发,随潜意识幻化出的幻像。这种幻象如果不加以控制,投入其中的话,就会不断发展,变成种种光怪离陆的世界。而且人在这种幻境之中,会有随意化现物品的能力,想要个苹果,就会出现苹果,想要海上升起太阳,太阳就出来了,想要菩萨出现,菩萨就出现在境界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好像自己就是神仙一样,想要什么,就能变出什么。感觉一切非常美妙,自在。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幻象。 如果把这个当成了真实,执着在里面,在幻象里捕风捉影,那就是会出问题。 如果把幻象当真实,甚至把里面的一些感应,人物当真实(里面的人物还能和你说话,乃至教你一套修法等等),以为得了神通等等,那这个人就完全走到阴沟里去了,这就是着魔了(现在卖弄神通之辈,有不少就是如此),再严重一点,外魔就会和这个人感应,附体呀什么的都会来。

所以,出现这种幻境,修行人应谨记, 禅定中只能看现量境。 凡是不请自来的境界,一概是非量,应不看,不听,不理,远离。 如果潜意识中,立此为戒,幻境立即会消失。潜意识无此期盼,幻境则一灭永灭。以后打坐再也不会有这些幻境。

网友问:善知识前辈,一直以来还有两处困扰:一是即使眼睛闭上,若说不视其实勉强,只是眼皮遮住了视线,但细查下来,觉得视力功能仍然有活动,聚焦或近或远,若想完全弃用简直不可能;

二是入定会不自觉垂头,愈静愈垂,有时矫枉过正特地头稍呈仰角,仍会渐渐照例垂下,想用意抬起难免干扰定心。此二者不知前辈可有经验分享?

月印千江答:此二者本不是困扰。 你观呼吸,对此二事不理即可。 何须分心去管呼吸之外的事呢。

垂头也可以不理。

但是,若垂头影响修定, 应该在打坐未入定时,就作意持身端正,做为一个戒持起来,贯彻在修定中。 因戒力(或愿力)影响故,入深禅定,头亦不垂。

网友问:請問如何解決胸悶、氣憋、氣短的問題?這令我不能人定

月印千江答:自然呼吸,不做控制。 到呼吸自然欲断而断不了时,当知是执着呼吸之概念导致,当空掉呼吸之概念。

网友问:善知识前辈,上午好,您的每个帖子我都看,把您的每个(10页之前,我是在本帖更新到10页时得缘进来的)点拨开示汇集起来,经常看看,解决了我静坐中的很多问题,坚定了我走禅修的学佛路,真是受益匪浅,非常感恩!

我的静坐进展缓慢,也有点急,真有滴水穿石的感觉,又有在暗夜中前行的烦恼,真是希望有个引路人指点啊,所以你的这个发心是正确的,你的帖子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要受任何人的歪理邪说影响。

有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1、意念集中于人中前面观呼吸,呼气时有摩擦感,吸气时无论怎样摩擦感时有时无,经常没有。反而在平时没有静坐时能清楚的感觉到呼气和吸气在人中处的存在。在静坐时是不是可以只观呼气就可以?2、几个月下来静坐时呼吸还不能自动达到微细,稍加有意调适气息可以稍有延长,是否可以这样做?我也清楚在呼吸上只能观不能控。

我发心只要有条件每天3坐,每坐40分钟。

月印千江答:1、可以只观呼气。 感觉不到,不要怀疑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应该调整心进入更微细状态,更认真细心的观呼吸的感觉。 观不到人中部位的摩擦,就观冷热。 观不到冷热,就观进出。 观气息长短。都可以。随取一相,持续相续不断的观。

2、不要控制呼吸,控制呼吸就会一心多用,会导致无法入定。

网友问:五轮师兄,我现在定慧之路,阿姜查的禅修世界,轮换反复的看,请问五轮师兄,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书。

月印千江答:看楞严经,楞伽经,金刚经,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

网友问:五轮师兄,你说的经书我已经开始看第二遍了,看到觉悟之处就拍下照片,看完这些经书,请问五轮师兄,还应该看哪些经书。

月印千江答:楞严经,楞伽经,金刚经,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都看完了?

网友问:五轮师兄,是的,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看经书上,现在再看第二遍,请教五轮师兄,还应该看哪些经书。

月印千江答:厉害。再看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

网友问:五轮师兄,您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四禅八定中,后四定的特点,如果达到后四定,如何印证。先谢谢您了!

月印千江答:四空定在阿含经里都有写是怎么样,这个自己去看。 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印证的呢??? 证没证,自己去对照经典判断了。

所谓印证。 是那些刚开悟的人,自己脚跟不稳,还不自信,容易打失。这时候有个过来人告诉他,你这样是对的,他才敢肯定自心自性。才有力进行后面的修道。 只有这个印证有点点意义。 除此之外,没什么需要印证的事。

网友问:五轮老大,我来加入组织了。

我能够拥有比较高的清净,能够感觉到什么都无所谓,如果在那个静中主动去回忆往事。没有什么带入感,不引起情绪的波动。还是在害怕声音的初级阶段。有次一小东西掉地上很轻微的声音,心脏像被扎一样的感觉。有一部分初禅的特征,但是禅乐很低,内境还是黑黑的没有起光明。应该是能量不足吧,起不了光明无法生出很强的禅乐。我这个算不算初禅那,我应该怎么提高那。求定性求指导求接纳。

月印千江答:前面帖子里都说过了。 先发心(为什么修行?),持戒,吃素。多打坐。背心经,多回向。

网友问:贤友,如果你是信仰的佛教,那我们的信仰的基础是,佛陀不会说假话,只会说真话,如果同意这一点,那接着说,经典记载只有三果,四果圣者才能处灭尽定,所以除非你是三果,四果圣者,否则是不可能进入灭尽定的,也就是说贤友分辨不出来,同时但看贤友回别人的话你在这发贴是想显摆,一个能进灭尽定的圣者是不可能这种心态的,所以贤友还是请找一个老师实实在在的修行,最好在今生能证得一种道果

月印千江答:我可能不是三果、四果。 因为大乘说菩萨可以入灭尽定。但在小乘教的角度来看,说叫凡夫。所入灭尽定不能叫灭尽定,叫异生定。呵呵。这我也没办法。

显摆有何不可? 三果、四果不是不退转。 四果有时解脱,经里有说时解脱阿罗汉数次退转,7次修回阿罗汉后执刀自害的记载。三果就更可能退转了。 而我应该是钝根,修行稳不住,早已数数退转。 有显摆心说明我退转,有烦恼也没错。但曾修过的禅定经验也不是没有。 分享分享,让大家都有信心修,是我本意。 因为我发现大家都把修行看得太难太高不可攀了。

最后谢谢您的善意提醒。有烦恼当然不好,我当然要实实在在的修行。肯定要再努力修上去,断尽烦恼。也祝愿大家也一样发心勤求出离。

网友问:出息之后会有一个停止,既不呼不吸时,此时心念还是在鼻端触觉吗、观无触之觉吗

月印千江答:是的

网友问:初入门者修行仍在不断障碍中,反反复复,时好时坏。上来点个卯,看同行,看明灯,虽知修行是绝对孤独的丈夫事,有个遥远的鼓励也是好的。

希望师兄长在,安好。

月印千江答:师兄安好! 祝愿道业早成。

修行看似很难。 其实我个人认为,实在不难。 只要禅定修好,抱一句佛法,一心舍尽境界,可直趋涅槃道。 这个过程也许就是一坐完成。(当然,前提是出离心坚固,愿舍一切法,乃至愿舍生命之修行心已发)。

网友问:师兄:佛法融入日常仍有见地不明,乞请开示:

一是,当与人为善,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该从对方角度出发,还是从佛理角度出发?

二是,既然我们此世的际遇,来自多生累计的业力和果报,那是否意味着无论我们现在做什么选择什么,前世因果都已有注定,那么这一生是否还有主观能动性,对下一世的影响又如何实现呢?

月印千江答:这个从佛理角度出发比较合适。 但佛理角度对方不认可时,就不可执着佛理,更不可以佛理强行约束别人。

日常应以大念处摄心(一切时清明了知身心行为),只是单纯的了知。 若是发出离心者,不应混迹日常,应以保持心清净无染为目的。基本不考虑别人。只是持戒不造恶而已。 也不需要去造善。 此是以出轮回为目的。

若是发大乘心成佛为目的者,则多从对方角度出发而发心恒做布施等事(财物布施、法布施等)。一切所作只为度众生解脱。

业报是过去因的结果。 现在在受业报的同时,起心动念中的烦恼心又在造作新业,然后会在后世再成熟而受报。 因果是规则,规则不变而推动的变化却是多变的,并不是前世完全注定。 佛法有说定业不定业的差别。 这辈子生而为人,这个可能变不了,但做人修行可能开悟,这个却是主观能动性去选择修行的结果。不是坐等可以开悟的。 这世开悟,下世可能不轮回,或投生转轮王等等。 所以,这世积极修行,是不会没有结果的。这世没结果,下世下下世总会有结果。 要有信心!

网友问:师兄安好: 想請教一下 要入四禪時 是不是呼吸要斷不斷 然後就故意放鬆呼吸之感 把呼吸停起來 然後心力要非常強集中只有一個念頭不可以停噸對嗎? 因為本身 這樣 這個呼吸好像真的可以停止 感覺很清醒 然後感覺身體裡面一直有大量的氣無限出現 這樣對嗎?大概停了好幾分 不會感覺到痛苦 不過還是可以聽到外面的聲音 想請教是不是要停很久才聽不到外面的聲音? 因為不知道本身這樣是不是錯了 所以不敢一直停止呼吸下去感覺真的是超出科學了 很神奇 麻煩指導一下我 卡很久了 感謝~~~

月印千江答:是的。要忘记呼吸的概念(意识上不能执着要呼吸,要相信不呼吸是不会死的)。然后,呼吸停后,只要清明就好,不要去找有没有声音(因为一找就动心了,就不在定中了,这样掉下禅定呼吸会断不了的。可以在下坐以后凭回忆判断,不要在禅定的当时去判断这些),这样就可以清明清净的呆在四禅,一个小时乃至几个小时不呼吸都是可以的。

网友问:师兄一直有个疑问,有病痛的人,如果有禅定的功力,是否可以进入定中,免于病苦。因为,禅定不是只有快乐或者对身体无感 吗

月印千江答:有病痛的人,可以进禅定。 而且,如果入定,因心一境性的缘故,确实会不感受病痛。

入定是心力集中住于一境所致。以道理来说,入定只和心力有关,和身体可以说关系不大。 但又不能说全无关系,因为普通人执着身体的缘故,身有病痛,会分心去照顾病痛的地方。导致心有牵绊而不能入定,或者导致心力不足。

但是如果一个人智慧强,心不执身,他也可以超越身体的障碍而入定。

网友问:五轮师兄,能否说说您在从初禅到四禅这个阶段修习时的经历吗?比如说当时的时间上的安排,到达2禅,3禅,4禅用了多长时间?碰到哪些困难?每天进食哪些食物?多少量?既能保证身体初期的营养,又不增加胃肠负担,

月印千江答:前面不是说过了吗。初禅到四禅,我大概只用了4天。一开始只能坐20分钟。后来下决心数息到600左右(这样就有45分钟左右)腿疼得不行才下坐。大约这样坐了4到5坐以后,就断呼吸了。我个人觉得,20分钟到45分钟的突破全在于真正的下了决心。45分钟到息停则在于方法和坚持。

网友问:着实佩服的紧。4到5坐断了呼吸时,坐中有无按照《定慧之路》,进行出入禅定的反复练习?还是一口气就直接由初禅进入2禅,3禅,4禅,

月印千江答:那时我还没看过定慧之路。只是凭意志坚持数息,数的是呼吸转换间的停顿,是南怀瑾的方法。那时根本不知道初禅2禅3禅,没有学过这些知识。数到息停,才知呼吸居然可以一直断。我那时年轻,23岁。身体健康,没有什么调身过程。那时我也没现在这么多佛学知识,只是凭兴趣和决心加偶尔学到的一点打坐方法,尝试几次就到4禅了。

网友问:lz师兄从开始练习到初禪用了多长时间呢?期间最困难的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月印千江答:我个人觉得,修这些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困难。 只要用心专修,不放弃。就会发现每个修行阶段的停滞阶段(所谓的困难)只要坚持过去(一般不超过7天),就会有突破。每个突破都是踏着这些所谓的困难为阶梯步步提升的。

但是,如果不能专修,比如要上班,要工作,要与人共处等这些,那就非常困难。可以说简直是寸步难行。 在没有断证以前,进步很难,退步却一溃千里。 来来回回丧失信心就更困难了。

网友问:打坐中见到漂亮风景、见光、见大海、见菩萨、见神仙等等各种境界。(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这都是修禅定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现象。都是幻觉,各种变化随人生理和潜意识相互扰动而成相,修行最忌捕风捉影,身心器世间我们称之为物理的现实,按佛法说尚且是虚幻,何况修禅定中产生的幻觉更是虚幻中的虚幻。

遇到这种事情应该不理,只是继续观呼吸。不要去关注这些。当你把注意力从观呼吸移到这些现象上时,应该知道已没有在观呼吸,也即没有在修定了。

网友问:各位圣贤大德好!我现在是以守肚脐入静,以旁观者心态似守非守肚脐,不管呼吸,或者说是自然呼吸,自己觉得定力也是有让身心休息下来,意识不要乱想,各种境界现前,只是以旁观者的心态观察着缘起缘灭,不跟境走,不随念跑,请问大德,我这样,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拜谢!

月印千江答:境界现前,以旁观者心态看它,是对的。 但如果一直有境界来来去去,那说明潜意识里还是希望有这些境界。

正常的情况是,看着境界来来去去,慢慢境界应该越来越少,直至消失,纯成空明现前。

如果一直不消失,就要自我检讨。是否有贪境界,求神通,求感应等微细贪执心。

若有,应发愿舍境界。 乃至在禅定中真实做到舍境。

网友问:修习禅定特别矛盾的地方就是即需要一颗发愿的心,同时又要舍掉这颗心,多谢指点,会注意舍去微细贪执心,

月印千江答:其实就是舍心成就。 舍法,舍我,舍亦舍。舍无所舍。次第深入。

网友问:看楞严经,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有个疑问,咱们现在修习的四禅八定是否也由妙明真心变化出来的,不同的人经历的四禅八定是否都是一样?还是四禅八定是个普遍规律,只要这么做了,就会经历这些?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爬到了某个海拔高度就会有相应的标示,并见到相应的景象

月印千江答:四禅八定当然都是心造作出来的。不同人禅定的境界随方法和智慧的差别不一定一样。但虽有差别大体上还是一样。比如四禅断呼吸,这个都一样。但有些四禅中有光,有些无光,这就是差别。峰顶是空。即涅槃。这个都一样。然后无色界定我认为也应该都是一样。

网友问:昨晚偶尔吃了些火锅鱼肉,今天开始一直水样便腹泻5次,到现在才好转,看样子长时间不吃肉,肠内的脂肪酶和蛋白酶分泌量变的很少,五轮师兄能分享一下,3年前修完四禅八定后的具体的饮食结构吗?

月印千江答:我那时是吃素,早中晚全是面条。但吃鸡蛋和牛奶。

网友问:五轮师兄,请问下,修行人可以吃鸡蛋吗?鸡蛋是荤还是素?

月印千江答:鸡蛋在佛教貌似有争议。 因为鸡蛋如果是受精卵,则可能孕育生命。吃了这种蛋,有剥夺小鸡出生权的嫌疑……所以有些人说不能吃。但未受精的卵,不可能孵出小鸡,所以吃了无妨。

我个人认为,现在买的鸡蛋,基本上都是未受精的鸡蛋,应该吃了无妨。

网友问:我现在不好做饭,平常也是素菜+米饭 ,前面一段时间买了5公斤的散装豆腐干,就是那种小拇指一半大小的五香豆干,每顿吃一把,就不吃饭了,后面豆干越来越硬,嚼不动了,就该吃油炸土豆块,再辅助一些新鲜水果和干果,有时候吃一些米线,现在觉得吃饭是个麻烦事,又吃又要拉出来,什么时候才能自行合成营养,明天自己下面条吃吧,面条容易消化,每天保证一个鸡蛋,没有营养也不行,

月印千江答:修行精进了欲望会降低,确实会觉得吃饭睡觉是浪费时间。如果打坐坐得好,能常入三禅营养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最重要的是要防漏。

网友问:修行不可执于静定,道也不在于坐得多么好,楼主既然学的是佛,何不体道而行,不被一方小小蒲团所拘?

月印千江答:小小蒲团不在道中吗? 四禅八定不在道中吗? 修禅定是离道而行吗?

体道者,纵横如意。无有可不可。无有得不得。

然不体道者,需从静定开始起修。 否则南辕北辙,着些相似见做的都是大愚大痴的活计!

网友问:在道中,但太狭隘了,没那么重要的。宇宙之宽广,自然之美丽,人情冷暖世间百态,光坐在那里,是没办法了解的。人心之所以不能静,问题都在静坐之外,在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上,在自己的各种理念挣扎上。静坐也许能让人学会安静下来的用心小技巧,但仍旧是狭隘的,不经人事的。

月印千江答:小小之蒲团,何异于宇宙之宽广。

静定之寂寞,何异于人情之冷暖。

一通而百通者,静不静一相。

百通一不通者,处处皆不通。

挣扎于人情,即是烦恼海。

静定之舟楫,能度生死河。

超世之法先出世。未出世间莫谈超!

网友问:抵达目的地,或者解脱之后,禅定还有用吗? (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抵达之后,禅定亦有用。 你看佛亦用禅定教化众生。 以戒定慧三学度众生。

那些贬低禅定的,和贬低阿罗汉一样。 若不是祖师,以方便故偶有贬低外,普通凡夫贬低禅定的,是自塞悟门。其罪无量!

网友问:四禅,念头停了,呼吸才能停,这时候人的氧气消耗应该是非常的低,不需要经过肺泡进行氧气交换,但心跳还有,心脏泵血给大脑供血供氧,在灭尽定阶段,心跳也停止,那各个器官的耗氧几乎停止,在灭尽定大于多长时间,这个身体就不能使用了?各个禅定阶段不同感受的产生机制?为何说各个禅定境界都是虚幻的?个人觉得在较深的禅定状态就像沉浸在非常非常浓厚的磁场里,想生起个杂念都不容易,就稳稳的住在那里 ,这时的脑细胞的活动是怎么样的?

月印千江答: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估计入灭尽定1-2小时就会对身体有损害。 因为我自己入,大概是这么长时间。出来就感觉身体不适。因为我那时常修禅定,身体是达到了绝对健康状态的,身体有一点点不适,乃至吃一片肉对身体的负作用,都能在坐中观察得清清楚楚。这种出灭尽定之后的觉受,和平时出定时的觉受,一对比,就知道肯定对身体有损害。

至于入灭尽定多久这个身体就不能用,这个应该用还是能用,只是说在灭尽定的当时,身体气血不流,心脏停跳,可能会对肉体有损害而已。或者可能会影响寿命。 至于入灭尽定多久之后就不能用,这我也没经验。我反正我的肉体现在还能用。 有些说法,入灭尽定超过7天可能对肉体就有比较大的损害。

禅定里面的感受,产生的机制就是心造境。 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是心造作变化出来的。禅定中,不看那么多境,而只看一境,从欲境界到色境界,到精神境界。 是逐步远离。或者说叫逐步停止造作。 境界虚幻,是事实。境界需要心去感受。 境界是心赋予意义。心感受境界而成立所谓的觉知心。而心既是虚幻,境界焉能不虚? 如同做梦,梦中以为梦境是真实,乃至在梦中随梦境升起喜怒哀乐。那我们为什么说梦是虚幻的呢? 因为梦境不可得,抓不住。所以说梦里的事物和心同是虚幻。其实,我们所谓的现实,与梦境一样。 一样的不可得,抓不住。所谓的抓住,只是说明沉迷在梦里而已。 每个人回忆一下十年前,二十年前,乃至更久远以前的事,就会发现往事如云烟,哪有什么东西可抓住呢? 不管是以前的兴趣爱好,还是喜欢的人,喜欢的事,统统都只是记忆,逐渐的淡忘,渐渐至无所谓,如同昨梦。按佛法解释,更有说诸法因缘生,性空不可得。 所以,这个现实,也是虚幻。今日抛不下,只是说明正在迷惑执着罢了。

禅定产生的磁场或能量,以佛理来说,就是业力的现象,乃至可以说是禅定所生功德相。也是道家的炁。是一种支撑生命和心力的资源。道家会将这种能量与心融合并提纯净化,然后以此能量改变身体(所谓脱胎换骨),而佛家密宗也类似,显宗不讲这些。只是说不能漏失,漏失是犯戒的行为。

入四禅时,脑细胞活不活动,需要你们医学上去研究。我个人见解,四禅舍念清净,无念头产生时,脑细胞应该是不活动的。

网友问:大德,请问下对初学者来说,打坐入定,需要调身吗?有没调身的方法呢?万分感谢!

月印千江答:调身就是上坐是注意姿势,脊柱要直,头要上顶,端正。最好双盘腿。在姿势端正的同时要保持放松。这样就可以了。其他的调身,都是在禅定中,禅定产生的能量会自动调身,我们不用管。只管入定就可以了。

网友问:调身就是上坐是注意姿势,脊柱要直,头要上顶,端正。最好双盘腿。在姿势端正的同时要保持放松。这样就可以了。其他的调身,都是在禅定中,禅定产生的能量会自动调身,我们不用管。只管入定就可以了。

月印千江答:福报就是能让人感受乐的报应。见闻觉知的事物都是业报。见闻觉知是心见业。心见业而有这个身心世界(心业幻化)。善行生乐报,恶行生苦报。我们凡夫认为乐报是福报。福报的性质就是看上去那个事物是快乐的。说到底,乐报也仅仅只是种无常的感受而已。都是虚幻的。

网友问:楼主您好,请问四无色定的修习难度与色界四禅相比如何

月印千江答:难度只在四禅到空无边处的突破。一旦在四禅能觉查到色境不可得,而能舍四禅境界,就能突破。很多人突破不了,不是因为禅定力不够,而是智慧见地不够通透,所以执着色境而不能舍离。一旦突破进入空无边处定,后面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都很好破了。

网友问:楼主师兄好!

佛法分义理和证量,而且两者在高层次必定统一。南怀瑾先生的解的金刚圆觉,可以说错误百出,论语老子也是一塌糊涂,当然他说的禅定,我也不懂,因为我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功夫。南的粉丝普遍狂妄口水禅。但师兄你非常不一样。

我真实无意去攻击一位逝者。我的疑问是,一位在义理上漏洞百出的人,真的可能有实际的证量吗?还是我自身看问题不够深入全面?

月印千江答:南怀瑾大师我是很推崇的。他的书,他的讲法都非常好。见地也没什么大问题。即使有些小小的瑕疵也不影响大格局。南怀瑾老师也是我学佛的启蒙老师。我因学习南师的书,按南师的开示修行而获大益。顺便说一句,我们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外在的老师身上,外在的老师如果不是佛,他就不可能是“言无失”,所以,一般的老师讲法有瑕疵是完全正常的,我们要吸取对我们修行有益的指导,而不要去找别人缺点。修行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其他老师的开示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佛经的。如果心态是参考而不依赖,你就不会那么在乎一个老师是不是完美了。

网友问:兄弟,所谓定慧双修,您既然已经到了三摩四多地境界,那瑜伽师地论中所述境界是不是真的呢。欲界所现,究竟真实?

月印千江答:瑜伽师地论没有读。 不清楚。 我只能说久仰此论大名,乃弥勒菩萨造论,玄奘法师翻译。出于对两位大圣人的信仰,我相信瑜伽师地论所说是真实的。

网友问:禅定能提高记忆力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入禅定会让身体健康。但记忆力增强,需要特别的训练。 仅仅只是修定是不行的。

网友问:请教师兄,我按照德宝法师的《观呼吸》在练习禅修,两个月前就到过“断身识”的境地,但是不知道如何提高,近两个月感觉进展不大。目前的状况:

1、断身识(但是能够体验地、水、风、火四大元素);

2、感觉呼吸极其微弱甚至没有;

3、能听到外面的声音;

4、禅修过程中有时可以进入到清清明明的状态。

请问我这是什么状态?接下来我该如何用力?

月印千江答:我只能按照你的描述给你一些参考意见。

1、还有呼吸,听得到声音,身识肯定没断。

2、有时可以进入清清明明的状态, 难道有时不清明吗? 禅修应该要全程清明才对。

3、是什么状态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入定。 体验地水火风是什么? 四界分别观吗? 观呼吸不是观四大。不要弄错了。

接下来建议看《定慧之路》。

网友问:头、四肢和身体等消失,整个色身的“实在感”没有了,心体验到的是一种虚空,但是意识还在,还能听到声音,不知道这个算什么?

月印千江答:是一种幻觉。 通过观想可以达到这样。 但那是如梦一般的独影境。

修禅定有一忌,忌追求境界。 所以我在前面的回复中,多次说过禅境是现量显现。 什么是现量?就是从五根显现的。意根只是单纯的了知。而不是从意根幻化(意根变出来的是梦境,幻觉)。 不能离五根而有所谓色声香味触的境界。

所以,禅定中出现境界时,要通过身体上的五根来确认。 是五根感受色身香味触。 若境界有声,你说感觉不到身体,那就是非量。 是幻觉。 捕风捉影要当心着魔(所以要舍这些幻境)。

只有突破色界,入无色界定,才是纯意识境界。但那是无色界的境界。纯只是空、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根本没有光怪离陆的声音、地水火风、四维上下方位这些色界事。

修色界禅,除了所缘业处(呼吸、触觉、光明、观想相等)不应有其他境界。非我所修的业处,皆应不理、不看、不听、不管。

网友问:众生的实质是什么?灭尽定有神通吗?修完灭尽定开悟了吗?修完灭尽定解脱了吗?人类是从哪儿来的?(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1、众生的实质是我相。 有我所以有众生。 实相是无我。无我故,无众生。乃至一切皆无。无不是断灭,而是虚幻不实。如梦幻泡影。

幻化,是自心幻化万法。 自心与万法不一不异。 在觉悟者,称呼为幻化。 在迷惑者,称呼为轮回。 觉悟者,有阶级次第。四果罗汉、十地菩萨到佛的差别。 幻化自在的能力亦不一样。

境遇中的一切众生皆是心幻化。 一切有为有相法,无不是幻化。

2、证灭尽定不一定有五通。 转换业力不一定要靠神通。 普通人也可以转换业力。 转换业力最强者,是誓言(或者说是愿力)。 求助别人转化业力,不如求自己。 自己才是根本。

3、灭尽定和大乘讲的开悟不在一个层面。 大乘的开悟是证空性的智慧。 证空性无关灭尽定,在平常的状态也是可以证空性的(当然我这里更推荐脚踏实地的九次第定出三界而证空性)。 灭尽定是自灭心识。不是证空性。但证灭尽定出定之时,很可能证空性。并且灭尽定是禅定的顶峰。能修灭尽定代表心力圆满。但是灭尽定可以等同于小乘开悟,但不能等同于大乘开悟。

四果位的小乘罗汉不一定能入灭尽定,但能入灭尽定的,至少有3果的证量。

4、法华经是开示一乘道(佛乘)的经典。汇三乘为一乘的解说。

5、证灭尽定不一定证解脱。那未证解脱则可能轮回。 大乘相信,证解脱的,也可以乘愿再来。

6、论述人类起源光音天人的堕落。光音天之前是前一个娑婆世界。世界也有成住坏空。创造世界是佛愿力与众生业力共建。无明之前是老病死。

你问了这么多高深的问题,不如去实修,佛教的理论和解释,没有实修体验是很难懂的。

网友问:你觉得某某人的xxx讲法对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有些人心理阴暗。喜欢在别人的名相里纠缠,并试图以A大师的话驳倒B大师的话,更乐于见AB互掐。我奉劝你,不信可以远离。以佛经原典为依据比较稳妥。如今网络上充塞了这种以知见学习以为是学佛的伪佛徒,奉劝各位脱离出离心的实修实证而纠缠佛法的对错是非,是一大魔怔,学得不好会诸事不顺,精神狂乱。

网友问:五轮大师,请教个问题,念咒需要念梵语版的吗?因为古人的发音和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我最近也差不多练习打坐快一个月了,但总感觉心散乱的很,想着没打坐的时候的念念咒,准备背下楞严咒之类的,调一下心念。谢谢大师!

月印千江答:楞严咒实在太难,看你决心了。楞严咒念梵文还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也不会念,不知道哪个正确。

简单的可以念六字大明咒。这个只六个字,非常简单好用。效果也非常强大。这是我亲身体验过的。可以时时刻刻念,包括打坐也可以念。请参考我前面帖子里关于念佛的方法。念咒与之一样。

网友问:大师好, 问一个问题, 静坐当中,似乎能感觉到“背景”很嘈杂, 一个层面就是其实心是一直是在密密麻麻地标记身体的觉受,正在学习放下,放下一点以后, 能感觉最放松的地方的觉知开始膨胀, 放在大腿上的双手膨胀似乎有坐身这么高的一个圆, 但是脊柱还是能感觉到, 感觉就像是脊柱贴伏在一个圆球上面。。。还是能感觉到呼吸

这个感觉是需要发展, 还是不用理会, 继续专注呼吸训练定力?

月印千江答:幻觉,不理

网友问:月印千江师兄,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说如果您此生不能明心见性,您此生将尽时,会选择成阿罗汉入灭尽,还是会选择在轮回中继续修行?如果入灭尽,就不可能再修菩萨行了,对不对?可是如果不能明心见性,在转世时,失去记忆,难免退堕。师兄,您会怎么选择?

月印千江答:解脱的阿罗汉也不是不能再来修菩萨道。 有回心阿罗汉。

如果担心轮回中迷失方向,可以发愿往生净土。

我不害怕退堕。

记忆失去,还有业种。 记忆相比业种,就好像命里注定该怎样,何须担心记不记得呢。

网友问:月印千江师兄,我曾亲见一位即将成就罗汉果位的修行者,陷于尘世,虚度了此生。虽然他后世终会再入佛门,可是辗转沉浮,其中又徒增多少磨难。所以今天才冒昧一问,即然师兄已经了然于心,就不单是佛门之幸!也是众生之幸!顶礼膜拜师兄,祝您早证菩提,早成佛果!

月印千江答:真修到人,虚不虚度,除了自己,谁也判断不了。 君不见慧可大师晚年还混迹于酒肆和妓院。 外人看,也会说此人堕落,虚度了此生。

佛所说法,应从自身角度看自己。 破己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方有少分相应。

从外在的角度,以人我之分别,以知见之善恶来断他人之善恶,是颠倒中之颠倒。

律,只可律己。不可律人。律人则有过。 六祖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网友问:五轮师兄,我以前出现过的 哈哈大笑的感觉,是不是初禅的境界,怎么现在很努力的观呼吸,就是进不去了。

月印千江答: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了。 今天的你已不是昨天的你。万事因缘变化,因缘在变而所生法焉能不变?故知无有一法可住可得。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无所得心修于禅定,是谓般若为导,禅修为行。 若不如是,则入曲途。

网友问:请问楼主灭尽定时有到无色天看看吗?无色天是怎么样的?

月印千江答:无色天,既然是无色,肯定就没什么可看了。 只是空空如也,念想不起,无边无际,唯我一人。

网友问:楼主,无色天的生物可以看到吗

月印千江答:看不到。

网友问:关于阿赖耶识是一还是多的问题,不知五轮师兄怎么看,望不吝赐教,阿弥陀佛

月印千江答:阿赖耶识,非常难以讲解。我尽量以个人的理解来说吧。仅供参考。

现前一切境界,皆是阿赖耶识种子的变现。阿赖耶识种子现行而显现出这个身心和宇宙世界。

换句话说说,一切法皆是阿赖耶识。 一切都是识的了别。在识的了别之中,通过第7识的分别,建立种种差别的法相,就以为有种种人我和物质世界。

那么,一,还是多,是我们在阿赖耶识的显现里进行分别。也就是说,是第7识看第八识种子现行后,产生的分别概念。 而如果站在阿赖耶识的角度,全体都是阿赖耶识的显现,那么就全都是自己,即阿赖耶把全部的情器世界看成是我。 那从阿赖耶识视角来说,就只有1. 这个一,就是所谓“我”。 所谓“大我”。

阿赖耶识本来痴,没有分别的能力。 它怎么会把自己当成“我”而执呢? 那么,阿赖耶识的“我”来自于第七识的“我执”的传递。 即第七识看第八识全体起“我”之分别后告诉第八识,让第八识听信之后将八识自身执着为我。这也即是遍计所执。 还有个依他起性,即是第7识在身心世界里分别种种差异,分别“相”而执着有种种实法。 这两重迷惑,都是因为第7识的分别作用而起。 遍计所执是第七识污染第八识而形成,依他起性,是第七识依升起的染污前6识而形成。

然后,按唯识宗的道理,按八识来观一切法,只是前五识、意识、末那识、异熟种子识而已。 所以全体是识(亦即全体是心,是心有识知的功能)。 识只是了知识别。并不存在真实的世界、物质、身体和心。所以万法唯识,即一切法无实。即依他起无性,遍计所执亦无性。 如此,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次第转依(即不住,不执,不见实法),由第七识不执故(即第七识转依真如理体),然后第八识亦转依,不再执自身(即不在有“大我”的错觉)。此即圆成实。由第八识不执自身故,一切法不执。如此即成光明遍照。全体解脱。即于一切法中无觉无证。也就没有什么一、异、多、少、大小、内外、边际等等之不同。即第八识无性故,是如来藏。如来藏的描述是:“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网友问: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在凡夫层面,阿赖耶识显现出多的幻像,即人人都有一个阿赖耶识,在佛或者圆成实的境界,阿赖耶识就是一,甚至连一也没有。另外圆成实的境界是不是有觉但无分别,能所合一的境界?

月印千江答:实证方知。说这些只当存疑,信而能疑则成动力,一探究竟方能释怀。否则只是知识全无用处。

网友问:您好。 我是初学者。其实我对佛教不感兴趣, 但是对四禅八定感兴趣。

第一次打坐,。 观察人中的冷热。 感觉人中的热容易感受到, 但是冷感受不到, 只有鼻腔有冷的感觉, 人中的冷有点难感受到。 请问这是正常现象吗?

另外有时候室友隔壁房间有声音, 我会戴上耳塞打坐。 戴上耳塞以后, 呼吸声音会大一些。 这样子打坐好不好。

另外请问有没有一个大概可以估计的时间。 一个普通初学者练习打坐, 观察人中冷热, 要多久能达到初禅的程度?。。

另外请问四禅真的能断呼吸吗? 按道理这已经是一种超自然现象了, 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新闻报道。。

老实说, 佛教的理论我自己不是很相信。 我在美国工作, 美国人都不知道佛教是什么的, 过的好好的。

月印千江答:不信佛教,是初学者常有的事。 我起初也是将信将疑。 但是看了一遍楞严经,我相信,那么逻辑严密,思想深邃的话语,不可能是一个存心骗我们的人所为。 因此从疑多转为信更多,并进而打坐亲身体验。 然后才有了前面所说修完四禅八定的过程。 现在自然是全信不疑了。 师兄可以研究一下楞严经。

网友问:五轮师兄,请问您修完四禅八定后开悟了没有,接下来修什么

月印千江答:悟有大小偏圆。 悟肯定是悟了点,圆满可就没有。智慧的究竟通达,也就是成佛。成佛前的罗汉、菩萨等等阶次,都是智慧不圆满。

接下来修三身圆满。 也叫清净身口意业。也叫转识成智。也叫保任觉性。 也叫圆满智慧。

网友问:向您请教:我化的功夫还不到位,每次坐40分钟以上腿疼的不行,影响静坐的质量,能否每次坐两座,每座30分钟,中间间隔5分钟缓缓腿痛。

月印千江答:可以。但是30分钟太少,很难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那个量。 所以还是建议克服困难,尽量40分钟乃至1小时为最好。

网友问: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没有静坐的平时只要感觉呼吸都很清晰,但是真正坐下来反而对呼吸不敏感了,不是注意点跑到鼻孔里,就是人中麻木无法感觉呼吸。可能各人情况千差万别,我有时很困惑。

月印千江答:只要下决心钻研,这些都不是事。 我当初,根本没学这么多。 只看书上说数呼吸就修去了。没有人教的。

网友问:向您请教,我是初学者,看到书上说不要控制呼吸,但是我注意到呼吸之后就会不由自主的控制它,就算放松了但还是感觉呼吸有一点刻意的成分,这要怎么办呢?

月印千江答:这种浅尝即止的提问我也是受够了。麻烦您下决心,每天一小时以上,不间断修一个月再来提问!

网友问:我不是佛教信徒,我曾经看过一本印度神秘家教导静心的书,我试了试,我躺下放松身体然后觉知,对飘来的种种思想不判断。 第一天 二天 我最后都睡着了。 第三天 进入了一个状态,后来查询了一些宗教书籍,在佛教 这个状态叫 4禅定,别的宗教有别的定义称谓。 当时经验是这样的,手脚开始麻痹,而后麻痹感侵袭全身,呼吸从细微到不存在了,身体也感觉不到了,或者是说没感觉而是意识到呼吸身体不存在了,但还有存在感 我个人觉得像是一个强烈的发电站 ,一个清净的意识! 有说在4禅定呼吸停止,身体不在了,其实身体还在自主运行,但意识与身体一时分隔,在4禅定里只有意识存在。 第一次进去我有顾虑,能不能在回到身体里,于是我想回到身体里,身体在几分钟后又复苏了,我又回到日常的状态了。 而后我一直没有保持静心,就再也没有进入这个状态了

月印千江答:这很有可能是四禅。 这种直接觉知意识而进入的方法,是进四禅的一个捷径。 但如果心不清净,就很难再进。 相比观呼吸而言,这种修法几乎没有初禅到三禅的过程经历,而是直接入四禅。 这是以清净心直接与四禅舍念清净相应。 从佛理来说,叫由观入定。也是定慧等持的修法。

网友问:我也查过一禅到三禅的理论知识,但我没太大的感觉,到四禅经验才明显,我觉得一禅到四禅可以这么简单分辨,安静 到 安静 到更安静到宁静 , 所以我个人觉得1禅到3禅没太大区分 ,4禅分化才明显。 当时我躺着放松觉知大概有两小时 左右 4禅的经验才降临的 身体由麻痹 到失去感官功能。 后来我没持续静心工作了 就没继续发展了 哈哈

月印千江答:那就可惜了。应该经常练习,熟练的话,可以只要几分钟就进入四禅。 然后再修佛法,那就很快。

网友问:几分钟就能进4禅 那要修行的多炉火纯青啊,正常的话我需要先引导身体放松 在内观,我是躺着的,坐着我不可能放松 ,也不可能进入4禅,4禅是放松与觉知合一的境遇。 毕竟我是年轻人,还未看破红尘 一心求道。 好奇问下楼主,今年你多大了?

月印千江答:我的师兄们几分钟乃至几秒就入四禅的很多。和年纪没有太大关系。 只要经常练习,纯熟了就可以。 这叫入定自在。

没看破红尘,没有关系呀。可以一探心之本源。 大乘佛法不说什么看破红尘。说一切是心幻万法。探究心的本源能够觉悟。

网友问:几秒就能入4禅,摆脱身体觉受,我觉得这都是高僧了

月印千江答:摆脱身体觉受不算什么,摆脱心理觉受,才是目的。

网友问:师兄好,入禅就是所谓的见性么。入禅了是不是就是不能退菩提心了?

月印千江答:入禅不是见性。

见性是见心之性。

入禅是让心趋于平静,不散乱的状态。这时观察心,从而发现心的本来性质(觉性),叫见性。

菩提心是求正觉成佛之心愿。 其发起的根源,在乎于相信或者证到心佛众生一体,而发愿成正觉。 这个退不退,是智慧证量。 按佛教说法,到菩萨八地才是不退。

  1. 戒淫与纵欲

网友问:师兄误会了,我所指的不能退菩提心。意思是一旦修了四禅八定,据说人就会失去欲望,没了性能力。从而只能一心求道,想退回做普通人都不行

月印千江答:没有的事。做圣人难,做个纵欲凡夫还不容易? 按道家说法,修行是先修回童子身。童子无欲难道还没有性能力吗?只不过是不纵欲罢了。

网友问:那师兄所说的四禅还是与我所了解的佛家禅不一样的。你可以优 酷搜索;万行法师开示视频之1-修身与悟道(上)了解一下。

月印千江答:你什么也不了解。

网友问:楼主,咨询下,禅定能否治疗眼部疾病?我看很多高僧仍旧是戴眼镜的

月印千江答:禅定能调整身体到健康。 眼睛属于身体的一部分,当然可以恢复健康。 高僧戴眼镜不好说,可能有些眼疾是定业转不了。 但我身边,有人通过修禅定,成功将老花眼镜摘掉,也有通过修禅定,让白内障自然恢复正常的。

网友问:师兄您好。想请教下,证得四禅后尚需修白骨观吗?谢谢。

月印千江答:修四禅只是禅定。 是训练心的自主能力的方法。四禅修好,是修佛法(观法)的基础。

白骨观是对治身见和烦恼的。

如果淫欲心重,或者身见难忘的人,应修白骨观。 白骨观对治淫欲可以说是立杆见影的效果。乃至肉体上的一些疾病也能很好对治。

另外,白骨观不同于修禅定。 白骨观要在行住坐卧中保持白骨观不失。

网友问:谢谢师兄指点!我曾发心今年必证得四禅,并为此戒淫及戒五辛。目前进展顺利。

月印千江答:随喜发心!祝你佛道精进!

网友问:师兄能说下虚空法界么

月印千江答:法界就是法的载体。 一切法不出法界。虚空是对法界的比喻。 义如一切法在虚空中,法来去变化,虚空不曾增减变化。

虚空者,非实,法界亦如是。

虚空者,不曾有生,亦不曾有灭,法界亦如是。

虚空非法,而一切法在虚空中建立。 法界亦如是。

虚空何以知,乃心知心觉。当知虚空即是心,心即是虚空。是心遍满虚空,亦称法界。心知觉者,即是虚空相,一切法相亦如是。

网友问:师兄您好。想请教下,在定中留意到自己的四肢已空掉,呼吸很微弱,而尝试断息却无法做到。这时是不是不要去管呼吸,只需要继续保持心一境性才可以深入?

谢谢。

月印千江答:这是对呼吸的习惯性执着导致不能深入四禅。我前面有帖子专门讲怎么对治这个情况。你可以去翻阅看看

网友问:师兄,求问一个,假设定境现前时,身体完全没有了,只剩意识在观察定境,好像整个人缩得只有一点点,只剩意识,完全意识不到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定境也以另一幅景象显现在跟前,好像本我的(缩成一点点大)的意识紧贴着景象边缘显现……这是什么定?属于几禅?补充:脑袋里发动的……

月印千江答:意识造作的幻想境。没什么可说的。这样修容易出问题。

网友问:师兄好,请教师兄,我现在采用的是观念头的方法,观一会儿,念头渐少,呼吸渐渐忘记,身体觉受减少,但未能完全忘身;此时念头开始寻找“我”,于是心烦坐不长久,然后下座。怎么办?是否要换个方法?

月印千江答:你这是观念头不彻底。应观念头从哪里生起,又消失于哪里。“找”本身就是念头,“我”也是念头。为何不观?烦恼也是念头。这粗念头断了,就要观细念头。知觉亦是微细念头。你应一坐观彻底再下坐。

网友问:光彻师兄安好~别来无恙乎?

来汇报一下进展:连续打坐快一年了,每天两次,早晨短30分钟不等,晚上基本在一个小时。感觉时好好坏,波澜不惊地行进着。随着时间推移,早先很多小白问题逐渐迎刃而解,比如腰背疼痛,比如头颈低垂等等。渐渐能够静下来,偶尔静极呼吸几不可闻,可惜多不持久。已经开始尽量持戒,断荤腥三个多月,最近试着过午不食,考虑到仍在上班,自己把午时调整到下午三点,三点后基本是断食状态。并无明显饥饿感,也不觉得难以坚持,倒是吃饭渐渐变得毫无乐趣,可有可无,为吃而吃而已。

回顾起来,打坐半年后开始偶有气感,集中在头顶部,间歇性麻酥,偶尔也会或鼻翼或胸肋或膝腿。我不求神通,所以随它自闹,不理不睬,不喜不拒。只最近开始觉得骨骼酸软,下盘尤其虚浮,每日中瑜珈锻炼时,也常觉站不稳。今天尤甚,体内似乎有点发烧,筋痛骨乏,倦怠异常,但体温自测正常,不适之余甚感蹊跷――若是生病,此外并无其它症状,若非生病,这情况又是生平仅见。特来求问是否打坐或修行方法有不当之处?我虽明了此之色身,无须太过介怀,奈何总得指望它修行不辍,更担心方法不当走了弯路,悔之晚矣。身边无人可询,求问师兄可有类似经验,或指点一二?先行谢过~

月印千江答:随喜师兄发心修行!

对于修行中,身体不适的问题,我体会甚少。我有些师兄也曾说打坐过程各种通气脉,无力,不舒服等。 对这种问题,我实无相关经验。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身体上的任何不适,皆因心造心作。 我在修行中,有任何的不舒服,气脉阻塞,酸麻胀痛等任何问题,一概一空了之(所谓空者,空一切觉受,空一切概念,与从四禅“空”禅境而入无色空的方法类似,这里空是个动词,即起念舍境界也)。

基本上,所有的这些不适现象,在起念“空”之之后,随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上是我的禅修初期的应对方法。

另有一法,修白骨观,可让肉体不适无以依附。即修白骨观可度肉体之不调(包括生理之各种欲压与不调)。

还有一法,可修准提法本尊观。能转业身气脉。只是随人智慧信心的差别,有见效者,也有不见效者。

建议师兄以第一法对治。 其次推荐白骨观。 第三个方法您可自作定夺。

网友问:学禅定可以看哪些书?密宗真的是正法吗?(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月印千江答:显宗讲修禅定的很多。 比如南传的《清净道论》。北传的《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等等。

但是,讲禅定的书,我建议还是直接读佛经《阿含经》。

师兄的问题是,对修密宗的有成见? 学密的讲禅定就不想看?

不信密宗没有问题,保留未知,学显宗好了。

网友问:@月印千江师兄,阿弥陀佛!随喜赞叹师兄证得四禅八定,末学有几个疑问,望不吝赐教:

1.您是达到非想非非想处,还是到达灭尽定?

2.一直有个疑问,以无我而修证,到达了灭尽定,此境非众生我执心所感,到底意义在哪?佛祖为什么要教众生修证此境呢?您以所证悟到的理解讲讲可以吗?

月印千江答:1、灭尽定。

2、入灭尽定的意义就是可以验证自己烦恼是否清净。能入,则说明烦恼清净得差不多了。不能入,说明还需要努力。

网友问:禅定和欲界定的区别?为什么灭尽定会比禅定和欲界定高?各种定的实证要点是什么?

月印千江答:我一直的观点是,欲界没有定。 有定必在色界以上。

而所谓的欲界定,只是近行定。 近行定是心调整微细(会有类似修禅的效果),但没有住定的状态。 这种状态没有达到心一境性。

禅定分1、2、3、4禅和5、6、7、8定。以及第9灭尽定。

这个12345678,是禅定上升的次序。

87654321,这个顺序,是一种包含关系。 即8包含7,7包含6,依此类推。

欲界+1234(色界)+5678(无色界)被称呼为三界。 三界即是我们的身心世界,因心有欲,则有欲界,心无欲有境,则有色界,心无境有知觉,则有无色界。

而第9定,是因厌离三界,而自灭心识。 被称呼为出三界。 所以修到这种定的人,说明他的心识能力达到了一种自由。 即三界随心有。亦随心灭。

所以,按佛法说,4禅为“色界天顶”。 8定为“有顶天”。 而第9定,为灭尽。 超出色界顶和有顶天。 所以为最高!

实证的要点,就是发心要出离。 这个发心不是随随便便说我要出离,而是发大誓,一种大决心,决心舍离身心,宁死亦不惜要做到的决心。

网友问:您说有师兄练习四禅八定老花眼白内障治好了的,是把业处放在眼睛的吧?

月印千江答:不是。就是修观呼吸。

网友问:您到灭尽定走的是大乘还是小乘的路子呢?我感觉欲界定,禅定是在不同的思维状态下,产生的不同结果。欲界定住于想事物的美感而定进去,而禅定则是住于无我的观念。欲界定和禅定没有共同基础是不能直接灭尽定的。

月印千江答:四禅八定是共法。 不管佛教还是外道,都有修这个的可能。

灭尽定,是佛教与外道的不共法。 是唯有佛教修的。

佛教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乃至解脱涅槃,是教内共法。 不管大乘小乘,都是应修且需要修的。

禅定的知识,建议阅读《定慧之路》,《阿含经》。 臆测是完全无用的。 禅定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实修体验之上。

网友问:修禅定能使身体健康,本来我是很相信的,但后来了解到南传很多著名大师去世时都有病,如阿姜查晚年重病剧痛,乌巴庆肝癌,葛印卡糖尿病等,中医讲病由心生,那他们哪里错了?!

月印千江答:我依自身经验,尽量解释一下。

禅定对身体的健康作用,来自于禅定产生的能量。 这个情况我在前面的回帖中曾经叙述过。

色界禅定的1,2,3禅,因并没有完全忘失色身,会让禅定聚集的能量回到色身,从而起到调整色身四大的作用,从而能够让身体恢复健康。 而四禅以上,因与色身不相应,这种作用就会减弱了。

但是,四禅若入光明禅,则对身体的清净转化作用又比前3禅更强。(道家更特别强调此种修法,以实现神气相合,固形延寿。 以生病或死亡为修行失败之标志,视为耻辱)

至于阿姜查、葛印卡等等,我并不清楚他们的情况。

我估计,可能是他们对修身并没有兴趣,所以任由疾病的业报到来。

换句话说,要想身体得到转化,需要将身体代入到修行之中。否则,只是修心,能够修到无烦恼或者证到解脱,但身体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若想心身共证解脱,这需要将身纳入到心的范围,而身心同证大解脱。(此即成密宗即身成佛义)

网友问:我观人中能达到呼吸很短浅,但练习后感到心发虚心悸,业处放在其他地方就没事。那我可以采用观膻中穴处练习吗

月印千江答:不可以意守身体的部位。 观不了呼吸,数呼吸。或观念头、观声音、观触觉。或默念佛号。随取一法都可以修。

网友问:楼主,能否说说修禅定后的愿力?希望自己成为某领域内的强者,能很快实现吗?

月印千江答:禅定只是让你的心清净。 至于心清净后,你要怎么用,是你的事。 你要做某领域的强者,这种心,恐怕会让心不清净。 那禅定可能会退。或者变成一种邪定。走火入魔之事不是没有,就是那些见解不清净,修行走偏的人就会这样。

网友问:师兄好,请教,据师兄所说,观呼吸、观声音、观心等观的是“觉”,不是某一具体事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那么观手之法是错误的吗?另外,观心观的是“念头”,念头是不是觉受?观心时,身体觉受、外界声音刺激是觉受吗,是观它,还是忽略它?

月印千江答:我说观觉受,是为了防止把注意力放到一个具体的“位置”。 虽然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观,但是注意力放在“位置”和放在“觉受”上,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位置是一种方位、处所。

觉受是感受。

修定时,把注意力放在位置上,会导致出偏。 放身体之外,会导致能量流失,严重的会精神出问题。放在身体上,会导致气脉堵塞。

而放在觉受上,则没有这样的问题。 所以观呼吸是观呼吸之气经过人中部位的觉受。或者直接就是人中位置的觉受。 而觉受是一种觉知。 简单说,就是持续的觉知那个位置的感觉,当觉知稳定达到心一境性,就是入定。

观心,心的范畴很广。 观念头是最粗的观心。念头是想。 不是觉受。 但从觉知角度,念头亦是觉受。乃至一切法无不是觉受。 观心时,就应只观心,不应管身体觉受和外界声音。

但是,若智慧通达,身心觉受,外界声音,一切觉知,无不是心。 观一切法皆是心而不住,如此观则可以算是最究竟的观法。

观心是修慧。 但是观心观到杂念不生时,则是定境,也是观境,也是心行境。此是定慧等持。

  1. 解脱与大小乘

网友问:老师,我看到一个说法,有说四禅八定因为其觉知和意识心都可能被泯灭,所以不不容易明心见性。这即是小乘与大乘的区别。您觉得是否有理?您说您转大乘,您是如何做的呢?

月印千江答:四禅八定,意识和觉知都不可能泯灭。

但是四禅有个歧途,无想定也是四禅,入无想定的,意识会迷入无知状态。但不能称呼为意识泯灭。因为他其实还是有意识,并不是无意识。只是意识克制不起想,而进入无知的状态。

真正无意识无觉知的,只有灭尽定。 (灭尽定亦不是无觉知。否则怎么知道灭尽定什么都没有呢? 所以只是灭了幻觉,本觉是不灭的。本觉亦无生。)

明心见性,是大乘的说法,意指明了万法唯心,心性生万法,万法本是心。心即是万法。

明心见性是觉悟心的本性。见证心现万法。 是证量的到达。特别是见地达到。

所谓心的本性,就是离念的灵知了了。

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即让心澄净,无念。也即无住、无相、不执、不着、无我、无我所、无能、无所。

正恁么时, 即当下明了。 非作意明了,乃本来明了。

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此即本来心性。 不需寻觅,乃自然现前。

这个时候,觉悟此本性。然后生心之时,心从性现,心法皆一体为性,在万法缘起时,不再迷失本性,一切施为不出本性,如此方为明心见性。

如此觉悟,无关禅定不禅定。 其根本要点,在于让心离念、让心清净、澄明。 然后依大乘佛法的闻思,而能认知觉性。最后让心行合于性德。

而禅定,是不管觉悟不觉悟,都应该修的。 没觉悟前,修禅定能清净自心,调伏烦恼,从而更容易明心见性。 觉悟之后,修禅定能强化稳固智慧,开发殊胜之大乘三昧,快速清净业障,显发自性的功德妙用。

所以,修禅定不容易明心见性,此说欠妥。 只能说,不能执着于禅定境界。应修到一个禅定,然后尽快出离,再上修更高禅定。直到出无可出,离无可离。

大乘与小乘。。。在我看来,真的区别微乎其微。或者就没多大区别。小乘里隐说大乘。修大乘也可能拒绝让心再显现而变成小乘。

大小乘的区别只是在引导说法上有所区别。 小乘强调苦,出离,断轮回苦。大乘则说一切是心,性空,不可得,无住不着,本来清净。

其实修小乘道解脱时,解脱还有什么可得的? 解脱就是幻化灭尽,非幻不灭的状态。

而解脱,不管大乘,小乘,都是一样的。是共通的。 不管罗汉还是菩萨,各种修行方法都是要证得这个解脱境的。

当活着证悟解脱后,回到这个世界,若不能见证这个身心世界是由本觉幻化,仍然心趋解脱无生之境,做不到无住生心,则变成实有解脱之小乘果。

若是从无生解脱之境回到这个身心世界,智慧发明,了知万法唯心生,然后让心行合于性德,无二、无住而生心,妙用无碍。则自然转向大乘。

所以不管大乘小乘还是密乘,在我看来,都没多大差别。只是引导方便不一样而已。 修的结果都是经过解脱,然后有些人在此停止(即小乘)有些人能超越解脱,而得轮回、涅槃无二的大自在(即大乘成佛)。

网友问:各位前辈,我老是做梦去一些地方,或者阴身出体,现在身体不好,请问谁有办法

月印千江答:念佛

网友问:为何念佛就可以不再出体了吗

月印千江答:这个没法给你打包票。 只能说,念佛是摄自力与佛力于一体的法门。 对你这种精神不能自主的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保险的修法。 你可以试试。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7条评论

  1. 請先不要生氣學佛修行要有正知見

    還有若真能 證得聲聞聖果 請版方公開現場證明

    法滅盡經裡佛講的是真的 末法時期邪說 真的橫行

    這裡是中國想修南傳上坐部證果請到東南亞 ……………

    只是好心提醒而已 版方真的不要那麼的生氣

    還有請注意 未證言證 是會有 很嚴重 的 果報 !

  2. 要證到阿羅漢果未才能入滅盡定

    大藏經有阿含經也有經證

    真的不知道要講些什麼

    學佛不如法的人真的太多

    凡夫是入不了定的 ………..

    1. 第一,证阿罗汉的人现在也很多啊。南传国家那么多公认的阿罗汉,他们很多自说证四果,你了解过吗?
      第二,灭尽定只需要3果就能入。 不需要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也不一定能入灭尽定。阿罗汉能入灭尽定则是俱解脱阿罗汉。
      第三,现代人难道不能证果吗? 既然否定现在能证果,就等于否定佛法还未灭。须知,末法时代,只是难证果,不是不能证果。
      第四,相信佛法有效,相信自己能证果,相信自己能如法修行而入定,则才叫对佛法有信心,才会发心去修去取证圣果,没信心学什么佛?

  3. 阿羅漢的滅盡定是不可能修的到的 ………

    老實的 看話頭 真的會比較好

    跟 修密 是不會有什麼衝突

    真的有果報喔現世報 ……..

    年輕時初識佛法學法求灌頂

    結果當年號稱的灌頂師最近已經死掉了還不滿60歲

    學法花了一小筆錢 …….

    ( 不如法的真的太多還有詐騙取財等 ….

  4. 光彻五轮师,感谢您用自已的实修经验为众人解惑答疑!不同于通常的观息法,我是自已在家按布咤婆楼经中的开示摸索修禅的,
    因为少年时起就天生有类禅悦的经验,所以修禅几天后即入禅定,但有二个问题请教:1问.二禅(喜乐.心一境性)和三禅
    (舍喜.妙乐.心一境性)无法区分(因从小就有体验,故无太多心理情绪上的喜,而只有更强的生理身心上的乐)。2问.三禅定也
    已达到(心与遍身充满的乐相契合一而不分彼此,身体已不存在,只有头部还在,偶出定可知呼吸也停但未彻停),按经中开示:舍
    念清净,我是否只要将心与乐分开,并起舍乐心念就可进四禅(舍念清净),但不知心舍乐后该缘何境?是不是心就缘本身的舍念或
    者舍念后的清净境(不过此境还没敢进,因为会彻断呼吸,只短促试了一次,瞬间脑内清凉一片,就主动退出了,不敢长住,还不到
    一月,怕走得太快,不知有无偏差或自已对经义理解有误),请师不吝指点!

    1. 二禅 定生喜乐。 喜指的心理上的喜(或称为兴奋)。乐指的身体受乐(即舒服)。
      三禅 离喜妙乐。 指离二禅心理上的喜(对三禅来说,二禅的心喜还是一种粗重的扰动),进入更微细的无喜而纯乐的三禅。
      四禅 舍念清净。 舍喜乐之后,当下清净是为所缘。
      所以,你说“者舍念后的清净境(不过此境还没敢进,因为会彻断呼吸,只短促试了一次,瞬间脑内清凉一片”的这段描述是对的。 应克服害怕,长呆此境。断呼吸,一片清明就对了。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