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
(九次第定)原豆瓣贴
文章导读: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其他修行者问题的解答,展示了佛教修行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它不仅为修行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也激励更多的人踏上修行之路,追求解脱和智慧。
1. 作者的修行背景与动机
-
发帖缘起:作者最初发帖是为了回应网络上一些浮夸的修行言论,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实修经验,树立实修实证的风气,冲抵网络上光说不练的气氛。
-
自修经历:作者在未拜师的情况下,通过自学自修完成了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他强调修行需要以出离心为基础,不求神通和怪异,才能避免误入歧途。
2. 修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与解答
-
呼吸与脉搏:作者确认在四禅时呼吸会停止,而在灭尽定时脉搏也会停止。他强调入灭尽定时,身体机能完全停转,出定后会知道身体机能停转,甚至有死亡的直觉。
-
修行与日常生活:作者提到修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强调修行人应尽量减少世俗事务的干扰,专修禅定。他还提到,即使在世俗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持戒、修定来保持修行的精进。
-
禅定的体验:作者描述了禅定中的各种体验,包括身体的轻安、喜乐、呼吸的停止等,并指出这些体验是修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应执着。
-
关于神通与智慧:作者指出,神通是禅定的副产品,但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智慧的证悟,而非神通的获得。他强调智慧是通过禅定的修习而自然显现的。
3. 修行方法与建议
-
修行方法:作者推荐了多种修行方法,包括观呼吸、念佛、修白骨观等,并强调修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根器和实际情况。
-
戒律的重要性:作者多次提到戒律的重要性,认为持戒是修行的基础,特别是不淫戒,对修行的稳定性和进步至关重要。
-
对初学者的建议:作者建议初学者从发心开始,明确修行的目标,并通过持戒、修定、闻思等方法逐步深入修行。他还推荐了一些适合初学者的佛经和书籍,如《心经》《金刚经》《定慧之路》等。
4. 修行的境界与目标
-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作者详细描述了四禅八定和灭尽定的体验,并指出这些境界是修行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而非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证悟空性,获得解脱。
-
大乘与小乘:作者讨论了大乘与小乘的区别,认为两者在修行目标上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引导方法不同。大乘更强调心性的觉悟和菩萨道的实践。
-
解脱与生死:作者提到,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解脱生死轮回,获得涅槃。他强调,通过禅定和智慧的修习,可以逐步消除烦恼,达到解脱的境界。
5. 对修行者的鼓励与期望
-
修行的难易:作者认为修行并不难,只要决心坚定,方法正确,人人都有可能达到解脱的境界。他鼓励修行者不要被世俗事务所束缚,要勇敢地踏上修行之路。
-
对未来的展望:作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实修实证,获得真正的解脱和智慧,共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6. 其他修行者的问题与解答
-
文章中还包含了许多其他修行者提出的问题,涉及禅定的具体操作、修行中的障碍、对佛法的理解等多个方面。作者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修行经验,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
7. 总结与反思
-
修行的核心:作者反复强调,修行的核心在于发心、持戒、修定和证悟智慧。他提醒修行者不要被外界的干扰和自身的执着所迷惑,要始终保持清净心和出离心。
-
对修行者的期望:作者希望修行者能够通过实修实证,逐步深入佛法,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他鼓励大家在修行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其他修行者问题的解答,展示了佛教修行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它不仅为修行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也激励更多的人踏上修行之路,追求解脱和智慧。
(编者说明:根据公众号公告原“光彻五轮”对外名称改为“月印千江”,请阅读者知悉)
关联阅读:月印千江禅修学苑资讯
关联阅读:《佛学基础知识》
关联阅读:基础闻思前行系列课
同修实践分享:五一长沙《定慧之路》禅修实践心路记 – 圆觉禅
春节《如来禅》长沙禅修日记摘选 ,《光彻五轮止观禅》禅修日记摘选 ,定慧之路禅修体会(网友投稿)
从这里出发(定慧之路禅修体会) ,《大乘如来禅》禅修总结摘选 ,国庆大乘禅修班感想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证极乐果!
月印千江禅修学苑
普愿众生皆安乐
朗读进度:0%
说明:如果朗读没有声音,可能是文章太长,而手机等设备内存太小的缘故,您可适当缩小朗读范围,比如将开始与结束位置的朗读范围调整为不超过10%,再点朗读可能就会有声音了!
语音朗读的键盘快捷方式:alt+s朗读,alt+p暂停,alt+r继续,alt+x停止。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强烈推荐 阅读此文哦!
7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