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 – 卷81-90

大智度论 – 卷81-90 【卷第八十一】 释六度品第六十八之余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檀波罗蜜?”  …

大智度论 – 卷61-70

大智度论 – 卷61-70 【卷第六十一】 释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九   【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语慧命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

大智度论-卷21-30

大智度论 – 卷21-30 【卷第二十一】 释初品中八背舍义第三十四   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   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 …

大智度论-卷1-10

大智度论-卷1-10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5 册 No.1509 大智度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 长安释僧睿述   夫万有本于生生而生,生者无生;变化兆于物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7 册 No. 842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No. 842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

金刚经讲记(上)2020版(广超法师著)

广超法师佛学丛书系列(六) 金刚经讲记 一九八六年讲于新加坡大众学佛研究会广超法师主讲 如月、果逸合录 (2020年再版) 目   录 目   录……

《了凡四训》原文及白话译文

《了凡四训》第01章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

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简介 《入菩萨行论》,是说明菩萨如何修行的要典。中国西藏佛教前弘期,曾由印度一切智天同西藏吉祥积,依据迦湿弥罗国本,译成藏文(约在公元…

修行–在“踩坑”中做回“正常人”

  修行–在“踩坑”中做回“正常人” 作者:普明居士 说来惭愧,我的修行经历就是一个不断“踩坑”的过程,每参加一次禅修都发现自己的很多邪知邪见,每次…

《信心铭之道》广超法师(著)

至道就是禅宗常说的本性或自性,在《圆觉经》《般若经》等经中称之为智性、觉性[1],在唐朝以前称为道,其实道是道家的用语。到了唐朝 时,不再称为道,改称为自性。可能是六祖不曾学经教,把觉性讲成本性、自性;然而, 六祖所讲的本性或自性,不是分别有法才有其自性,而是诸法本具法性。禅宗认为心外无法,法性就是心性,因此《六祖坛经》所指的本性、自性,就是指心性,其他禅师所说的本性、自性亦然。然而,法性本空性,心性本无自性,心知万法无非是空心知空法,比如镜子空无一物方能照物,我们可以说镜子因照见而成镜性——能照见之性,那么,空心知空法即觉性之知。换句话说,觉悟心的本性或自性就是觉悟空心本具觉性。
《信心铭》是隋朝时期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著,其内容常被禅师们引用来开导弟子, 其中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更是禅门的口头禅。最常提起《信心铭》的是赵州禅师。

《大学》原文、白话翻译及详解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定慧之路》2012年修订版(致光法师)

定 慧 之 路 第四版 (附言:推荐这篇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定慧之路禅修资讯可关注微信号gu…

学佛修行路线图

《学佛修行路线图》是光明海老师在2020年12月线上禅修课堂所做的开示,此后一直作为网课视频,发布在光彻五轮微信公众号利益广大众生。为了使法宝得以长远和多渠道保存,为了惠泽于禅修班学员,为了给未来更多学法众导航,经多位居士发心转译为文,编制成书。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经典随处可以获取,学佛似乎变得十分容易,真正的修行人很少,而真正实修实证,悟道证道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末法众生,要么对修道不生信心,认为虚无缥缈和遥不可及;要么陷入口头鸡汤,无法自身获益;要么盲修瞎练多年,浪费时间无有进步;要么面对深奥难懂的经书,往往不知所云,依教奉行更是困难;更有学人落入邪见邪修歧途,一盲导群盲。二千五百年前,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而今时今日,为消除众生愚昧暗,菩萨应缘示现,慈悲救护大众脱离无明迷雾,引导众生踏上正智见的修法道路。
本开示是老师根据自己约二十年佛法实践,及传法经验,所总结的修行指导,凝结了善知识的宝贵实证成就和智慧。内容包括基础闻思,基础熏修,系统修习,和无修道各个阶段的修习方法,以及次第目标,并对各部分相互间的关联衔接都作以全面和透彻的讲解。其中“实践”部分,小乘以定慧之路为修习总纲。大乘以般若为种,以菩提心为根,用经典法雨浇灌,成长菩萨的福慧和功德花果。最后,在无修道(禅宗) 讲解中强调了与二乘的关系和理事兼修,给学人敲响了警钟,避免口头禅的大险坑。。。

国庆大乘禅修班感想

作者:普正居士 在参加这个班之前参加了两期老师举办的“定慧之路”禅修班,获益良多。老师不愧为实修派的大师,每一次禅修课所有人都明显受益。我自己一开始都不相信自己…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九次第定),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大约用了一年多修完了。

(以下回答,仅是个人理解及心得总结。仅供参考。修学者应以戒律为根本,定慧为手段,经典为指引,解脱为目的,实修为验证来修行。)

开悟未必就能了脱生死轮回

印光大师 有人说,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理,不是很好吗?殊不知见性成佛,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就叫做成佛,并非是成福慧圆满的究竟佛,为什么呢?宗门下的人,功夫…

扁鹊心书

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
又云∶“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
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
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今人只是爱趋死路,动云∶我有
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悉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及至委顿,亦不知变迁。或遇
明眼之医,略启扶阳之论,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生今之世,思欲展抱负,
施姜附尚且难入,而丹药、灼艾之说,断乎其不可行也。)

关于佛学基础知识及发心的开示(下)-1

——光彻五轮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禅七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

四禅八定-2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

佛法要领

推荐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目录 佛法要领序 刘洙源先生略历   上编 四句要义 中编 发菩…

实修观呼吸的心态及要点分享(网友投稿)

实修观呼吸的心态及要点分享 作者:alice (附言:推荐修禅定的师兄可以阅读这篇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

大念处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名剑磨瑟昙之拘楼人市镇。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世尊如是曰:“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
  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清净道论》全文-4

(六)遍知智——法住智 他这样的了解:于过去由业缘而生的诸蕴,已在彼处而灭;由 于过去的业缘而于此有生起别的诸蕴;但没有一法是从过去有而 来于此有的。于此有由于…

《清净道论》全文-2

第八 说随念业处品 (七)念 死 在六随念之后,再说念死的修习。 (念死的意义)“死”——是一个有情的命根的断绝。诸阿罗汉断除轮回之苦,称为“正断死”。诸行的刹…

《清净道论》全文-1

清净道论 觉音造 叶均译 南无婆伽梵·阿罗汉·三藐三菩陀 序 论 经中这样说。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据说:世尊…

寻灭尊者开示录-4 : 正念的重要性

我们所修习的佛法体系是佛陀证悟到并向我们宣说的,当你沿着这条定慧之路前进时,真相将在你面前展开。换句话说,当你真正认同佛陀所教导的“无我”时,你就会觉悟到真理并最终达到真理的高度。但是在沿着佛陀指明道路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特别的专注和仔细的练习。在这练习中,正念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正念能够使你在一举一动的当下,确切知道你之所是。如果你行为举止仍像以前那样,那就失去了正念。相反,如果你行住坐卧都带着觉知并符合佛陀所宣讲的佛法,去除虚假的有“我”的观念,那这些正确的举止就是正念的结果。

《圆觉经讲记》第十章 普觉菩萨

此章说明邪师病。邪执谬见,不但自心固有的人难于断除,由师友的熏陶而来的,其力也大。修行的人必定要亲近善知识,然而不知选择,遇邪师、邪友,而一味盲从,必致反受其误…

《圆觉经讲记》第五章 弥勒菩萨

弥勒梵名Maitreya,意译为慈氏。弥勒佛是未来佛,释迦牟尼佛在人间时他是阿逸多比丘,目前在兜率天,等待因缘成熟,示现降生人间成佛。弥勒佛所度化的众生,是释迦…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简介(出处、译本、流通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它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即《华严经》。《华严经》属于大乘佛教经典,共有三个译本,即《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四十华严》相当千《六十华严》、《八十华严》的最后一品《入法界品》。现在我所要讲的《普贤行愿品》,则是《四十华严》最后的一卷。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七卷 道~以戒为师

现在,我要跟大家谈谈三皈五戒。成为佛教徒最少要皈依三宝,而且要受持五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向、依靠的意思。根据佛说,众生从久远以来在三界六道中轮转生…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