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菩萨戒仪轨

受菩萨戒仪轨 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 59 册 No. 1085 受菩萨戒仪   No. 1085 受菩萨戒仪   南岳沙门释 惠思 撰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

大智度论 – 卷91-100

大智度论 – 卷91-100 【卷第九十一】 释照明品第八十一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十八空、三十七助道法,…

大智度论 – 卷81-90

大智度论 – 卷81-90 【卷第八十一】 释六度品第六十八之余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檀波罗蜜?”  …

大智度论 – 卷71-80

大智度论 – 卷71-80 【卷第七十一】 释大事起品第五十   【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为大事故起、不可思议事故起、…

大智度论 – 卷61-70

大智度论 – 卷61-70 【卷第六十一】 释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九   【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语慧命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

大智度论 – 卷51-60

大智度论 – 卷51-60 【卷第五十一】 释胜出品第二十二   【经】   慧命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摩诃衍、摩诃衍者,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

大智度论 – 卷41-50

大智度论 – 卷41-50 【卷第四十一】 释三假品第七   【经】   尔时,佛告慧命须菩提:“汝当教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如诸菩萨摩诃萨,所应…

大智度论-卷31-40

大智度论 – 卷31-40 【卷第三十一】 释初品中十八空义第四十八   【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

大智度论-卷21-30

大智度论 – 卷21-30 【卷第二十一】 释初品中八背舍义第三十四   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   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 …

大智度论-卷11-20

大智度论-卷11-20 【卷第十一】 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第十六   【经】   佛告舍利弗。   【论】   问曰:   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法,佛何以故告…

大智度论-卷1-10

大智度论-卷1-10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5 册 No.1509 大智度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 长安释僧睿述   夫万有本于生生而生,生者无生;变化兆于物始…

普贤菩萨行愿品(广超法师讲解)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菩萨行愿品(广超法师讲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唐三藏法师般若译   【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 …

学佛修行路线图

《学佛修行路线图》是光明海老师在2020年12月线上禅修课堂所做的开示,此后一直作为网课视频,发布在光彻五轮微信公众号利益广大众生。为了使法宝得以长远和多渠道保存,为了惠泽于禅修班学员,为了给未来更多学法众导航,经多位居士发心转译为文,编制成书。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经典随处可以获取,学佛似乎变得十分容易,真正的修行人很少,而真正实修实证,悟道证道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末法众生,要么对修道不生信心,认为虚无缥缈和遥不可及;要么陷入口头鸡汤,无法自身获益;要么盲修瞎练多年,浪费时间无有进步;要么面对深奥难懂的经书,往往不知所云,依教奉行更是困难;更有学人落入邪见邪修歧途,一盲导群盲。二千五百年前,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而今时今日,为消除众生愚昧暗,菩萨应缘示现,慈悲救护大众脱离无明迷雾,引导众生踏上正智见的修法道路。
本开示是老师根据自己约二十年佛法实践,及传法经验,所总结的修行指导,凝结了善知识的宝贵实证成就和智慧。内容包括基础闻思,基础熏修,系统修习,和无修道各个阶段的修习方法,以及次第目标,并对各部分相互间的关联衔接都作以全面和透彻的讲解。其中“实践”部分,小乘以定慧之路为修习总纲。大乘以般若为种,以菩提心为根,用经典法雨浇灌,成长菩萨的福慧和功德花果。最后,在无修道(禅宗) 讲解中强调了与二乘的关系和理事兼修,给学人敲响了警钟,避免口头禅的大险坑。。。

略说禅宗《永嘉大师证道歌》(光彻五轮著)

什么叫绝学,就是无学。 就是不需要学了。 那么,在佛法上,阿罗汉被称呼为“无学”。学习大乘的人,常常轻视阿罗汉。却不知,解脱漏尽者,即是无学。法华经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此等无学之人,才是无为的闲道人。 已经佛法修行毕业了(证得了解脱)。已经不住妄想,也不求远离妄想而证真。 那么这些人觉悟了什么?
即是觉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九次第定),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大约用了一年多修完了。

(以下回答,仅是个人理解及心得总结。仅供参考。修学者应以戒律为根本,定慧为手段,经典为指引,解脱为目的,实修为验证来修行。)

顿悟入道要门论

顿悟入道要门论 序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参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

《清净道论》全文-4

(六)遍知智——法住智 他这样的了解:于过去由业缘而生的诸蕴,已在彼处而灭;由 于过去的业缘而于此有生起别的诸蕴;但没有一法是从过去有而 来于此有的。于此有由于…

《清净道论》全文-2

第八 说随念业处品 (七)念 死 在六随念之后,再说念死的修习。 (念死的意义)“死”——是一个有情的命根的断绝。诸阿罗汉断除轮回之苦,称为“正断死”。诸行的刹…

《清净道论》全文-1

清净道论 觉音造 叶均译 南无婆伽梵·阿罗汉·三藐三菩陀 序 论 经中这样说。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据说:世尊…

第一章:总说十大行愿

普贤菩萨从开始发心修行,直到成为法身大士(即要成佛的菩萨),都在修习这十大行愿。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在这十大行愿中,有“行”和“愿”两件事:“行”是要努力去实践实行,以完成所要做的事情;“愿”是心中的志愿,即心想要完成的事情。

净土与秽土-1

那为什么要讲这个讲题?因为我经常到处弘法,时常都面对这个问题:要不要去净土啊?那么每当那些法师找我谈的时候,我都说,不一定要去净土。那么,今晚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同样一句话,不一定要去净土。

37辟支佛和佛——佛学基础知识

三、辟支佛: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菩萨”,梵语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译为觉悟,萨埵译为有情。有情就是有知觉、有思…

快乐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更愉快,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呢?那我先拿一两个例子来说,比方说,有些人他向往一个美好的家庭,有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或许有些,他真的他觉得他拥有这些,但是他真的很快乐吗?可能我们表面上看他好像是生活得很快乐,但实际上,在他内心里面倒不是如此,等下我会谈到为什么会这样子。
再来,比方说有些人,他也满足在某些事情的追求,那么从中呢,他觉得他也快乐。但是也一样,他不见得就是很快乐的。比方说,假设一个人他很喜欢玩古董,那么他就收藏收集古董,那每天呢,拿那些古董来看啊、摸啊,看看又收回去,他也满足在他的这个收藏里面

22提升记忆力

——返回《禅定实修问答录》书目 问:我专修转念法来念佛,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用转念的方法念佛,几年下来,出现记忆力减退,常常记不住事,导致个人生活快要不能自理了…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