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现在佛法学习者众多,然而,因为缺少观察,轻易依止海吹的邪师,过后饱受伤害而怀疑人生;或者因不懂得观察确定是善知识,在不敬、怀疑、轻视、混俗中,依止所谓的老师,造成在学佛修行路途上的各种障碍,使得学佛路途不顺,轻则造成轻慢三宝,重则造成谤佛毁法的恶业,以致福德日减,障碍日深,严重的甚至神智不清,魔业现前,令人甚为叹惜!
为了让学人明确参学之路,特做此论。作为佛弟子,自学者除外,自皈依三宝,自修自学,也不依师,此处不论。
然而,佛弟子若欲寻师,应审慎观察这个教法的老师。应该仔细甄别这个老师所做所行是否符合佛法。通过观察,必须要明确是否为善知识或者为恶知识,若不能确定,应舍离,或者继续观察。
观察老师,应先排除邪师,是第一要点。那么,一个出来教人的老师,是否是邪师,有几点需要第一时间排除。
第一,此师是否以神奇的玄幻故事自我标榜。比如初见即自吹或者暗示自己是某佛某菩萨化身,比如自己在神秘境界有看不见的佛菩萨在教他,他没怎么实际修行就突然大开悟等等。因为神叨叨的故事,是无法证实的,而且卖弄神通容易让人心生迷信,盲从个人而不信正法。
第二,此师是否以各种方式明示或者暗示索取大供养。比如常在你面前说谁谁谁给他买了房,谁谁谁给他供养了几十万,谁谁谁送给他一台车,过年过节谁谁谁又给他多少供养等等,搞得你心里七上八下,好像不供养就有好大的罪恶,好像善法功德就没跟上。好像你不供养就没资格跟他学等等。这基本都是利用你贪求功德,求抱大腿的心理搞钱的。
第三,此师是否给你判断吉凶,并且因此收受供养。比如给你看事,这个项目能赚不能赚钱,帮你预测判断吉凶。并因此收受大供养。一般如此做的,都是小事很灵,大事严重不灵。这些几乎都是鬼通胡扯骗钱的。
第四,此师是否给你神叨叨你前世是他妃子、情人、老婆、儿子、侍者、学生等等你无法证实的故事,而他似有宿命通,无事自说给你弄出很多的前世情缘。让你晚上辗转反侧,思前想后,不知不觉就自动角色扮演起来,意淫跟他再续前缘,欲罢不能。这些基本都是PUA高手,给你戴上几頂前世高帽子,你就迷得神魂颠倒,任由驱使的。乃至被骗财骗色还无怨无悔的。
第五,此师是否经常做出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或经常违背基本的戒律,在让人惊讶咂舌之余,却又以大修行的角度自我掩盖,似乎大修行人就不怕落因果,似乎大修行人做出明显出格和破戒的行为,反而是大智慧的示现。这些几乎都是以所谓一切都是智慧的显现、他如此做反而不昧因果等神叨叨理论来掩盖自己实际潜行贪欲行为的。
第六,此师是否不会讲法,不会指导修法实践,只会神叨叨。或者讲法都是些空泛的大道理,无法落实到实修,或者讲法胜义谛和世俗谛相违背,偏于一谛不能圆融的。
那么,如果以上六条满足一条或者多条,大概率是邪师,要慎重抉择。
接下来,如果会讲法,也指导修法,也能圆融胜俗二谛,那么就可以仔细观察。从而确定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
第一,讲法是否符合基本法义。一个讲正法的老师,必须所讲符合三法印,因果轮回,四圣谛的基本佛法正见。而一个老师常常诋毁最基础的法义,拨无因果,诋毁基本的出离解脱道的实修,或者诋毁基本的世间善行。还有一些法师,讲法不对机,片面强调无相无为法门,毁谤世俗谛,造成学人上不能接无上法要,下不能行渐修法门,那么要慎重观察。
第二,讲法是否圆融大小乘教义。如果不能圆融,比如讲大乘的,否定小乘;讲禅宗的,否定一切渐修法门;讲净土的,否定一切其他法门。不管用什么方式否定,比如他那个法门最好最高,其他法门很低很差;比如否定现代人的根基,只有他那个法门适合这个时代等等。容易让人自设枷锁,自断广学闻思之缘。应审慎观察是否确实如其所说。
第三,讲法是否充满机巧之见。片面强调各种实修的技巧,不强调修行的本质,即出离心和菩提心。把实修佛法变成了各种转念法,变成了思维理解即觉悟的逻辑推理游戏,或者变成了不管懂不懂,你只要信了就成功了的盲从迷信。此种之类,让人以背离佛法基本因地出离心的匹配,却以身心灵、心理学、处世学、人际学、文化哲学等相似角度嫁接佛法的,都要审慎观察,是否所作所行所修确实符合佛法基本法义。
第四、讲法是否能回答具体的实修问题,是否能开解你实修上的疑惑,是否能实实在在的指导你的修行,是否能让你发出离心,是否能让你发菩提心,如果这些都不能满足,也可能是此师能力不足,也可能是此师与你因缘不足,是否依止此师应该审慎抉择。
第五、此师的传承是否明确且清净。比如他自己所依止的老师是否清晰,修行是否有证量。然后,此师对他自己的老师是否恭敬如法,此师对他的老师是否诚心依止。如果一个做老师的人,对自己的老师都不恭敬,乃至贬低自己老师而抬高自己的,要审慎观察。
第六、观察此师是否有证量,以及此师讲法是否与其证量匹配。比如一个人证初果,那么他讲证初果的法则会底气十足,由心而发。那么他讲二果,乃至其他果的法,就会显得底气不足,讲得内心惶恐而且不明不白。那么一个清净的老师,会主动声明超出自己所证的事实,而不会装模作样,诈现威仪让人误以为证量很高。如果有此超出自己所证而强装镇定者,久而久之,就会满口胡说,信口开河,养成只图装腔作势强迫你迷信的邪师范。
第七,观察此师的学生,特别是常随的学生是否清净如法,是否智慧开明,是否敬师如真实三宝,是否不违基本清净解脱道的教义,是否有菩提心,是否能善解师言。是否尊正法而修持,不搞迷信神叨叨的那一套。
如果观察后,对以上七条,都是肯定的结论,那么应升起无伪的信心。当全心依止修学佛法。
那么依止学习后,若因老师的教导而有所悟,实修的卡点因老师的指导而有突破,若是能让自己亲证佛法法义的老师,那么当知此为殊胜的因缘(胜义的法缘和传承),对如此老师应升起胜义的清净信心,确立此师为修行依止师,为现前三宝,并应立戒防止自己以后因烦恼染污此清净信心。
那么确立为可依止学习的善知识后,应持守清净依止心,谨慎持心坚守三皈依戒,建立三宝信心清净的频道,切莫混俗,于老师生情见,于护法利生以及善法功德生执善法相见和执着情。
那么对于承事依止善知识学习,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的清净心:
1、确定所依老师是善知识,能够指导我实修实践佛法。如不确定,应继续观察,直至确定为善知识。
2、如已确定为善知识,应建立清净的三宝频道。视善知识的道场为求法学法之阿兰诺处,于此处应建立清净的信心,以恭敬心、信敬心、顶戴心来求学甘露法门。于此清净频道,不可丝毫混俗。以免自造障碍。
3、于善知识所,应戒心只观善知识德,不观善知识过失,应只求法义,依止修行。因为于善知识处应只求取法益,善知识不是佛,不可能做到如佛般圆满无失。但是善知识能开示法义,于善知识处能得真实受益,若观过失,易生毁谤心、生疑悔心,则不能清净心受持法义。
4、于善知识不可混俗生情(特别是女众),如果分不清净信和情感依赖的差别,对于具德有证量的善知识,生俗情、寻找情感寄托则是严重的亵渎三宝,违背出世间清净法的基本教义,乃至是一种于最严厉对境下邪淫的意业!应遵守于善知识“只以法见,不以情牵”的基本原则。
5、对于发心在善知识处帮助或协助善知识利益其他同修的(护法心),要依善知识的教导去行持菩提心,并恪守无染利他的原则。不可僭越,自作主张随意发挥所谓的越师利他的行为。须知,若以执着心僭越善知识与同修,常常是自以为是,扰乱自他清净修行,心虽欲利他,却基本上实是以执善法相心去破坏他人因缘的魔行。
6、对于具德有证量的善知识,切忌不可生嗔心,切忌不可内心生毁谤。比如认为善知识不够慈悲,善知识的慈悲心还不如自己,善知识对自己不好,善知识厚此薄彼,善知识现在的证量和觉悟可能已在我之下,背后议论善知识是非等等,如此于善知识生嗔、生不敬,生不信、生低下想、生不圆满想,生过失想,生不如我想等心,若此善知识实际曾真实利益到你(受法益),而你却于受益之师如此生心行,即是自毁殊胜的法脉传承,自毁善根,于胜义福田自造可怕的无明恶业!
7、对于善知识的法义不生清净恭敬求法心,却是世俗索取心。认为老师应该慈悲我,应该怜悯我,应该有义务帮我,应该对我特别偏爱,应该照顾我等等。若不如此,生嗔生怨生怀疑。这皆是混俗魔心于三宝前造作恶业,于清净道背道而驰,严重的导致罪深障重,于魔道日趋相应。
8、于善知识生轻慢心,轻视教法,认为自己所修所证远超目前善知识所教,认为自己是上上根基,认为善知识根基还不如自己,以居高临下心态考量善知识。对善知识的教法或弘法事业开不合时宜的玩笑,轻浮轻佻的态度对待善知识。若善知识证量实际超过自己,如此轻慢心,则于善知识处种下种种轻慢三宝的恶业,这会遮障自己的修行和前进的道路,并且会破坏再于此善知识前承事修行的因缘!
9、于善知识处的同修不生恭敬,强行干预指点别人修行,强行给人灌输自以为对的知见,乃至在善知识面前不断的彰显自己懂得多,不请自说的滔滔不绝给人讲法,表达自己闻思广大,希望乃至强求别人听你的知见或指导等行为。此为好为人师,僭越他人自由意志,不处其位,却强谋其事。此皆会对善知识的弘法事业以及同修的清净心造成各种干扰。此为于善知识处及同修处广结恶缘!
那么,综上所述,对于求法学法修法,于自己内心要开辟出无染清净的净土,于此内心清净地安置善知识为三宝,如法依止修学。对善知识的事业,应恭敬随喜。对同修道友,应恭敬尊重。一切师缘、同修道友之缘,皆应纳入清净的轨道,生珍惜心、珍重心、清净心、随喜赞叹心,护持内心这一片净土的清净无染。于此清净地不可混入世俗的名利心、地位心、贪求心、争斗心、嫉妒心、执着心,有所得心,执着善法功德相心。让自己于三宝处纯只结清净无染的善缘,不结丝毫愚痴的恶缘!
以上这些问题,若曾有犯者,应佛前痛彻忏悔,改过自新。若未犯者,应建立自心戒律,慎护自心清净,恒持净戒,庄严自心的胜义净土!
下面附录一些关于善知识及承事善知识的经典原文,以助大家对上文能更全面的理解: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云:“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事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其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为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云:“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
《大智度论》云:恶师云何得供养信受?善师不能视之如佛,何况恶师!佛何以故此中说“于诸师尊如世尊想”?
答曰:菩萨不应顺世间法。顺世间法者,善者心着,恶者远离;菩萨则不然,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
《大鼓经》云:“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
《涅槃经》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而作博士,为教童蒙令住正法。”
《涅槃经》 “阿难勿痛苦,阿难勿呻吟,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
《佛说般舟三昧经》云:“佛告颰陀和。欲学是三昧者。当敬于师承事供养。视当如佛。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菩萨敬善师从学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于中立。东向视见若干百千万亿佛。十方等悉见之。譬如人夜起观星宿甚众多。菩萨欲得见今现在佛悉在前立者。当敬善师。不得视师长短。当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不得懈怠”
《大方广佛华严经》摘录
「善男子!汝――
求善知识,不应疲倦;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
受善知识教,不应倒错;
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不应犹豫;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
何以故?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
听闻一切菩萨诸行,
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
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
显示一切菩萨出离门,
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清净一切菩萨广大志,
增长一切菩萨坚固心,
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得一切菩萨清净藏,
生一切菩萨定光明,
得一切菩萨殊胜愿,
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闻一切菩萨殊胜法,
得一切菩萨秘密处,
至一切菩萨法宝洲,
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长一切菩萨智慧身,
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持一切菩萨福德聚,
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受一切菩萨正法云,
入一切菩萨大愿路,
趣一切如来菩提果,
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开示一切菩萨功德,
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赞一切菩萨广大威德,
生一切菩萨大慈悲力,
摄一切菩萨胜自在力,
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善男子!
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
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
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
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
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
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
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
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净诸障,能灭诸罪,
能除诸难,能止诸恶,
能破无明长夜黑暗,
能坏诸见坚固牢狱,
能出生死城,能舍世俗家,
能截诸魔网,能拔众苦箭,
能离无智险难处,能出邪见大旷野,
能度诸有流,能离诸邪道,
能示菩提路,能教菩萨法,
能令安住菩萨行,能令趣向一切智,
能净智慧眼,能长菩提心,
能生大悲,能演妙行,
能说波罗蜜,能摈恶知识,
能令住诸地,能令获诸忍,
能令修习一切善根,能令成办一切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能令到一切种智位,
能令欢喜集功德,能令踊跃修诸行,
能令趣入甚深义,能令开示出离门,
能令杜绝诸恶道,能令以法光照耀,
能令以法雨润泽,能令消灭一切惑,
能令舍离一切见,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
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善男子!善知识者――
如慈母,出生佛种故;
如慈父,广大利益故;
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
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
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
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
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
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
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
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善男子!常当如是正念思惟诸善知识。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
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应发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应发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
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
应发如除粪人心,离憍慢故;
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应发如良马心,离恶性故;
应发如大车心,能运重故;
应发如调顺象心,恒伏从故;
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
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
应发如旃荼罗心,离憍慢故;
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
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
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
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
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复次,善男子!
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
于善知识生医王想,
于所说法生良药想,
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又应于自身生远行想,
于善知识生导师想,
于所说法生正道想,
于所修行生远达想;
又应于自身生求度想,
于善知识生船师想,
于所说法生舟檝想,
于所修行生到岸想;
又应于自身生苗稼想,
于善知识生龙王想,
于所说法生时雨想,
于所修行生成熟想;
又应于自身生贫穷想,
于善知识生毘沙门王想,
于所说法生财宝想,
于所修行生富饶想;
又应于自身生弟子想,
于善知识生良工想,
于所说法生技艺想,
于所修行生了知想;
又应于自身生恐怖想,
于善知识生勇健想,
于所说法生器仗想,
于所修行生破怨想;
又应于自身生商人想,
于善知识生导师想,
于所说法生珍宝想,
于所修行生捃拾想;
又应于自身生儿子想,
于善知识生父母想,
于所说法生家业想,
于所修行生绍继想;
又应于自身生王子想,
于善知识生大臣想,
于所说法生王教想,
于所修行生冠王冠想、服王服想、系王缯想、坐王殿想。
「善男子!汝应发如是心,作如是意近善知识。何以故?以如是心近善知识,令其志愿永得清净。
「复次,善男子!
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
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善知识者是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善知识者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鍊真金;
善知识者出过世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者不染世法,譬如莲华不着于水;
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如白月光色圆满;
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
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
「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
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
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
长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
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力,
断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障,
超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
入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
满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
修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
发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善男子!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时,善财童子闻善知识如是功德,能开示无量菩萨妙行,能成就无量广大佛法,踊跃欢喜,顶礼德生及有德足,遶无量匝,慇懃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七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证极乐果!
月印千江禅修学苑
普愿众生皆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