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华严)22-40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0 册 No. 293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二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修行具…
《信心铭之道》广超法师(著)

至道就是禅宗常说的本性或自性,在《圆觉经》《般若经》等经中称之为智性、觉性[1],在唐朝以前称为道,其实道是道家的用语。到了唐朝 时,不再称为道,改称为自性。可能是六祖不曾学经教,把觉性讲成本性、自性;然而, 六祖所讲的本性或自性,不是分别有法才有其自性,而是诸法本具法性。禅宗认为心外无法,法性就是心性,因此《六祖坛经》所指的本性、自性,就是指心性,其他禅师所说的本性、自性亦然。然而,法性本空性,心性本无自性,心知万法无非是空心知空法,比如镜子空无一物方能照物,我们可以说镜子因照见而成镜性——能照见之性,那么,空心知空法即觉性之知。换句话说,觉悟心的本性或自性就是觉悟空心本具觉性。
《信心铭》是隋朝时期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著,其内容常被禅师们引用来开导弟子, 其中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更是禅门的口头禅。最常提起《信心铭》的是赵州禅师。
《定慧之路》2012年修订版(致光法师)

定 慧 之 路 第四版 (附言:推荐这篇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定慧之路禅修资讯可关注微信号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