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闻思前行系列课

缘起:现代人工作繁忙,时间更加碎片化,并且各种知识鱼龙混杂,给了解和学习佛法都带来一定影响。为更好的系统了解佛法基础常识,树立正确的佛学知见以及更加灵活的学习,光彻五轮禅修学苑特制作了《基础闻思前行课程》,以广超法师的《佛学基础知识》为蓝本,进行资料整理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内容涉及八个方面,包括因果与十二因缘、业力与轮回、四圣谛、三法印、五戒十善、菩提心、禅定、菩萨行愿等几方面内容。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九次第定)原豆瓣贴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九次第定)原豆瓣贴 文章导读: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其他修行者问题的解答,展示了佛教修行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它不仅为修…
定慧之路禅修体会(网友投稿)
1、 为什么学佛 从世俗的角度看,我无疑是个幸福的成功女人,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孩子省心孝顺,很多人都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去学佛?是从小母亲的耳濡目染,是事业成功…
于现量修行,远离比量及非量
于现量修行,远离比量及非量 此文转载自光彻五轮群群聊记录精华短语 备注1:三量 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
数息观——寂静
数息观——寂静 此文转载自光彻五轮解脱群群聊记录精华短语整理 备注:帖子,指的是“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的,大家有问题可以问问”的豆瓣贴,地址:https://…
戒淫欲很难吗?
光彻五轮 戒淫欲很难吗? 此文转载自光彻五轮解脱群群聊记录精华短语 备注:戒淫心为修解脱道第一根本大戒! 原贴地址:“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的,大家有问题可以问…
关于佛学基础知识及发心的开示(下)-2
关于佛学基础知识及发心的开示(下)-2 光彻五轮讲述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禅七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
关于佛学基础知识及发心的开示(下)-1
——光彻五轮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禅七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
四禅八定-3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
四禅八定-2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
四禅八定-1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
五停心-3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
五停心-2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
五停心-1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
信解行证-2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阿帕卡罗尊者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
佛法要领
推荐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目录 佛法要领序 刘洙源先生略历 上编 四句要义 中编 发菩…
关于初学者自己学打坐的指导
关于初学者自己学打坐的指导 著者:致光法师 没时间拿长假去闭关专心修法的人,可以如此定下打坐功课,分三阶段修。不曾打坐者在打坐前,可以上网找七支坐法。坐姿虽然不…
实修观呼吸的心态及要点分享(网友投稿)

实修观呼吸的心态及要点分享 作者:alice (附言:推荐修禅定的师兄可以阅读这篇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
我的学佛修禅经历(网友投稿)
学佛经历: 说一下我的学佛经历。什么时候信佛的,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2013年那次意外之祸,使我感受了生命濒临死亡的体验,身体精气神的快速流失,恐惧的我已经向…
四禅原来不难修(网友投稿)
在学佛这20年里,对小乘认识不是很清楚,特别对于修禅定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常常听到一些大德开示说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学禅很难成就,都不是…
大念处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名剑磨瑟昙之拘楼人市镇。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世尊如是曰:“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
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大鉴下三世。 百丈怀海禅师。福州长乐人也。师参马大师为侍者。檀越每送斋饭来。师才揭开盘盖。 马大师拈起一片胡饼示众云。是甚么。每日如此。师经三…
《清净道论》全文-4
(六)遍知智——法住智 他这样的了解:于过去由业缘而生的诸蕴,已在彼处而灭;由 于过去的业缘而于此有生起别的诸蕴;但没有一法是从过去有而 来于此有的。于此有由于…
《清净道论》全文-3
三、他心智论 (“彼如是心得等持……安住不动时,引导其心倾向于他心智。彼以己心, 悉知其他有情及其他补特伽罗之心: 有贪心而知有贪心, 离贪心而知离贪心, 有嗔…
《清净道论》全文-2
第八 说随念业处品 (七)念 死 在六随念之后,再说念死的修习。 (念死的意义)“死”——是一个有情的命根的断绝。诸阿罗汉断除轮回之苦,称为“正断死”。诸行的刹…
《清净道论》全文-1
清净道论 觉音造 叶均译 南无婆伽梵·阿罗汉·三藐三菩陀 序 论 经中这样说。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据说:世尊…
寻灭尊者开示录-19:识与苦
今天开示的主题是识就是苦。识是苦的成因,识的熄灭就是苦的熄灭。灭苦的道路就是灭去识的道路。
寻灭尊者开示录-16 :贪欲和四念处
佛陀已经成佛,觉悟了真理,找到了一条通往涅槃的清晰道路。他期望所有佛弟子在三学上培养自己,这三学是,任何佛弟子必须至少有持五戒的品德,这是最起码的。基于持戒,基于你的品行,你的良好行为,你一定会获得三摩地(定),三摩地(定) 是认识真理的根本。一个人可以通过修三摩地(定) 获得智慧。佛陀已明确指出事物的无常、苦的本质和无我的三个实相,只有通过禅定才能觉悟。
寻灭尊者开示录-14 :灭尽定与贪爱
佛陀指出了两种成就的方式,两种克服烦恼和获得涅槃的方式。一种被称为心解脱,另一种被称为慧解脱。心解脱就是,发展你的内心到很高的三摩地状态,即禅定状态,并且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作为在这样状态中长时间生活的结果,你的心会获得自由,或者心灵摆脱了烦恼,获得了自由。第二种发展方式,慧解脱就是,当你获得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后,我们引导你修观,一步一步地,我们引导你去克服烦恼,如果你克服了,你将会到达入流的阶段。当你克服更多的烦恼,你会到达二果的阶段。如果你继续克服了一些其他的烦恼,就会到达三果的阶段。最后,我们引导你摆脱“我”、“我的”和“灵魂”,摆脱了你相信心灵在你的灵魂本性中是连续的,并最终获得了涅槃。这是佛陀在他的讲道中开示的两种解脱的道路。
寻灭尊者开示录-11 : 十结和入流果
大家必须学习的,不仅仅是修行心一境性(禅定)以及证悟必要的特质,而且还有去除束缚的路线方法,包括为了去除束缚的训练项目及其顺序,从而依次达到首先的入流果,其次的一来果,之后的不还果和最后的阿罗汉果。这是我们修行的路线图。
寻灭尊者开示录-8:五种因素
这五种因素是信、精进、正念、禅定、慧。这些因素有助于你努力去达成目标。这是由心念促成的,不是自觉的,而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修行以达目的。这些是基本的你所做努力的结果。
寻灭尊者开示录-7:六入处触,即成世间
身边万事万物构成我们所处之世间。这世间,正如我先前所言,由六入所创。为何佛陀言明,倘若此人尚未见世界之止息,便不会与他谈论涅槃呢?
寻灭尊者开示录-6 :禅定(三摩地)的修习应用
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禅定。禅定是心念的专注,或者说进入心一境性。
笫四章 偈颂(2)
(1)修证一:于六道成宿命说法修菩萨资粮。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笫二章 别释十大行愿——第九行愿:恒顺众生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九行愿是恒顺众生。恒顺中的"恒”是永远不停歇的意思,“顺”是依顺不违背的意思,所以恒顺众生就是永远随顺而不违背众…
《圆觉经讲记》第三章 普眼菩萨-1
普眼菩萨的“普眼”,即一切皆能见之眼,所见一切无非是眼,所以言普眼。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起座,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对佛说: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如何思惟、住持,以及有什么方便法门?
笫二章 别释十大行愿——第二行愿:称赞如来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二愿是称赞如来。第一行愿是以重重无尽、很广大的境界来礼敬诸佛;第二行愿是观想在无量无边很微小的境界中,都能见到诸佛而称赞如来。
临崖听风的修行讲述和我的阅读札记
临崖听风是我在《佛法论坛—原始佛教》栏目认识的一位佛友,并有幸听他讲述修学南传内观和北传“打禅七”的过程,其中对于修行的内心感受有着尤为生动具体的描述,是论坛中不可多得的“现身说法”的实例。出于深入探讨目的,同时也为了尽可能减少交流中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从自己经验出发对临崖听风的讲述做了些微点评和扩展性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我的经验既是我点评的基础,但同时也可能是产生新的语言模糊性的因缘,这一点请后来阅读者保持警惕。在点评中,我对原帖中个别地方的前后次序做了重新编排,对个别地方的文字有删节,但内容尽量保持原貌,同时保留了讨论中我认为较为精彩的其他网友的发言。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九卷 唯一道路
现在,我要跟大家介绍道。 佛法说,修行法门有无量无边,但是通往解脱生死的道路唯有一条。这条道路并非世间人所谓的道路,也不是修行方法, 它所指的是心的路程,即是内…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八卷 净心观法
现在,我要介绍净心观法,即以清净的心来观察佛法。 佛陀教导我们很多的佛法,经典上常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听闻了这么多佛法,要怎么去实践…
六度(波罗蜜)-2
一个人他要行菩萨道度众生,他自己心乱如麻没有定力,没有定力就没有智慧,而且没有定力的人很容易起烦恼,那怎么能够利益众生。所以菩萨要行菩萨道一定要修禅定。
六度(波罗蜜)-1
菩萨的行为到底是做些什么呢?菩萨上求佛道,就是求智慧,成佛的智慧。下化众生,就是以慈悲心去度化一切众生。这样的众生我们称他为菩萨。就是说他求佛道求智慧来自度,做种种利他大悲心来度众生。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六卷 灭即无生
当你们听完了前面五个卡带,大约已经明白佛法所讲的四圣谛中的苦与集,接下来,我要跟大家介绍灭。 所谓灭,是指涅槃的意思。涅槃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它是梵文(Nirva…
大我小我无我-3
一切诸法因缘生因缘灭,我们要看清这个真相。那么当你认清这一点,你就会同时看到无我。你不必去无我,他本来就是无我。就算你现在你认为我在迷惑中还是无我,同意的举手,要有这个信心啊,那不举手的人是有还是没有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