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八定-1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力!)

各位居士:

今晚我们的这个佛理讲座是各种禅定的差别,所要讲的主要是四禅八定。

在讲四禅八定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什么叫做禅定。我们佛教很注重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这三无漏学里面,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少。

所以任何人,他想要修行,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持戒,如果一个人他不持戒,他想要修行解脱是不可能的。就是说,连戒律都不愿意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难的。

持戒之后,我们还要修定。为什么要修定呢?因为我们的心平时散乱,这个散乱的心使得我们迷失。因为迷失,我们(在)观察世界(时),变成不能很清楚地观察它、它的真相。

那有了定,我们就可以很深入地观察这世间的真相,就是以前所讲的——苦、无常、无我跟空,这个就是智慧。所以戒定慧是一定(要有)的次序。当然有些人,他可以不必先受戒,他就修定,而且能够修行有成就,那是因为他有过去世的宿世善根。但一般人呢,一定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

那么禅定的意义是什么呢?禅定,这个“禅”字,是由印度话翻译过来,整个名称叫“禅那”,那么梵文叫“迦那”(Dhyāna),就是禅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静虑。静虑是什么呢?就是说心定下来,(然后)来观察思惟,叫做静虑。就是什么呢?你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就是叫定;那观什么呢?做种种的观行,叫做观。

所以,禅定的内容包含两件事情:一个叫“止”,一个叫“观”。这止跟观是我们中国人的翻译,真正在梵文里面是奢摩他(Samatha)跟毗婆舍那(Vipasyanā)。奢摩他是什么呢?就是止、定的意思,毗婆舍那就是观。那么一个人他修任何禅定,一定要有这两件事情。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去。

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是:禅定的内容是什么?——就是这四禅八定是指什么?佛说,我们世间可以分为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就是说我们有种种的欲望,不止有种种欲望,而且我们没有定心。色界就要靠定进入,无色界也是要靠定进入。那么在欲界里面,我们要修禅定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要进入四禅八定,最后进入灭尽定。

在进入四禅八定之前,我们会怎么样呢?要先修一些基本的定,这些定是在欲界里面的,总共有——真正来讲有两种:一种叫欲界定,一种叫未来禅

那在修这个欲界里面、还没有出这个欲界的定,我们第一步要怎么做呢?就是说我们去坐禅,那在坐禅过程里面,我们的心态可以分成几个步骤:

开始时,我们的心很散乱。那当你某个时候,你用某些修法,比如说,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的坐禅方法,来使得心定下来。开始时,是我们的心比较粗,但是心已经开始静下来了,这是什么样情形呢?就是当我们在静坐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他坐的时候,越坐越觉得杂念越多。另外,他坐了(容易)腰酸骨痛,呼吸又不大舒畅,这是开始坐的情形。那坐到一定时候,我们的这个身体慢慢就会调好,呼吸慢慢也顺畅起来,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就慢慢越来越细弱。

开始第一步叫做粗心住,粗心住就是说我们的杂念减少,就是我们在静坐的时候,开始时很多杂念我们控制不了。但进入粗心住的时候,就是杂念少掉了,杂念少不等于定,杂念少就是说我们已经没有做胡思乱想,但是我们的心还会跑来跑去。怎么讲跑来跑去?就是在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边跑来跑去。

那这个粗心住,如果你再进一步坐禅下去,心进一步地定下来,就可以进入细心住。这个细心住是怎么样?就是我们的心念那个时候已经很微细,不止心念很微细,而且(当)你进入细心住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自然地会坐正。好像你们现在坐在这里歪来歪去,甚至于你在静坐的时候也会身体弯来弯去,那么有些人他不会弯,是因为他用精神控制,把这个身体矫正。但是这样的做法,是我们有心故意去做(造作)的,使得我们身体正直起来。因为我们身体平时弯习惯了,在静坐的时候,你要使它正,这个是我们有用心力去使它正,那时候是属于粗心住。但是进入这细心住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自动地能够调正,就是已经习惯了,能够自动地调正。

这个称为什么呢?——称为持身法,就是说有一种现象,使得你的身体自动地平衡,你不必用心要怎么样正它,你自动地能够平衡。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坐多久,我们都不会疲劳了。所以你们如果有静坐经验,你们就会知道,你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之后,哎呀,身体很疲倦,那个就是你还没有进入粗心住。当你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的时候,你的身体就自动地调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劳。

那么再继续地,如果你继续地坐禅,继续地深入这个定,就能够进入真正的在欲界里面的禅定,称为欲界定。这个欲界定,就是你的心它已经真正地定下来了,那么不用说去控制它。怎么样讲控制它呢?我们平时我们要用我们的心,将我们的妄念抓回来,那妄念自跑掉,——那进入欲界定的时候,你已经不必去控制,它自然地在那边不起妄念。那么,这样我们称为那个心任运不动。

所以,这三个步骤我们要知道,就是粗心(住的时候),(从刚开始)很多妄念,慢慢妄念少了,叫粗心住;(妄念)少到一个时候,心念更微细,身体能够自动地平衡的时候,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个时候叫做细心住;再进一步,甚至你的心念它也自动地在那边很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那个时候叫做欲界定。那么进入这种定,你就能够整天在那边坐禅了,这三种定还不能真正称为禅定,它(们)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那么当进入欲界定的时候,你继续坐下去,继续修下去,到某一个时候你会忽然间感觉到怎么样呢?你失去了这个身体的感受。这个感受是怎么样呢?就是你在坐在那边的时候,你看不到你这个欲界的身体,你感受不到你这个身体,并不是你眼睛打开来看,是你在静坐的时候,你感受不到了,就是整个身心不见掉。

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的这个身体,就不会生病了。就是说,我们一般人都会有种种的病,如果一个人他修坐禅能够进入什么呢?——未来禅,就是第四个步骤的时候,他的这个身体就不会生病了。我们平常经常听人家说,一个人坐禅能够没有生病,他至少要达到这一点,明白吗?就是说,你要有这个经验,你坐在那边,身体整个不见掉。

但是,有些人他在静坐的时候,他坐、坐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他身体不见掉,有这样的情形。为什么呢?他已经不懂去了哪里了,他的妄念不知去了哪里了,这个不叫做未来禅。

一个人他要达到未来禅,他必须要达到欲界定,就是说怎么样呢?他的身体、心不必被控制,它自动地静下来。但是你要心自动静下来,你必须完成第二步——就是细心住,这身体你不会调整,它自动地平衡,所以是一步一步地进入。而到第四步称为未来禅,又称为什么呢?——欲界未到地定。这个定,还在欲界里面,它称为未来禅,就是说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一)初禅

初禅就是说,一个人他在这个未到地定的中间、就是未来禅的时候,他修这个定慢慢加深,而且他能够定了很多天,慢慢地定力越来越深,如果他的定、这个禅定的这个力量没有消失,慢慢它就会动起来。就是说一个人他修这个定到了未来禅之后,原本你是要静下来的,到一定时候忽然间你会感受到动、触。

这个动、触是什么样的动、触呢?这个动、触就是说,有各种各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八种,就是冷、暖、动、还有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什么呢?——动,就是有时候身体会动起来,那么会感受到这样的感觉,那个时候你就开始要进入初禅了。那这感觉必须是你已经到了一个定,到身体已经不见了(liao)了(le),你懂吗?而且,定了几天,或定了一个时期,慢慢地你感受到身体又在动起来了,而那个时候身体动起来,你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一种接触的快乐,什么快乐呢?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而且觉得身体很宁静,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所谓的五欲的贪,能够除掉五盖。

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我们在欲界里面,有这五欲。当一个人他进入初禅的时候,他已经舍离这五欲烦恼了,就是说他再也不会贪财、贪名、贪色、贪睡、贪吃,他都不会了。

而且在这个时候,他也能够除掉什么呢?五盖。这五盖是什么呢?就是五样事情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怎么样?——起贪嗔痴。这五盖是什么呢?就是贪、嗔、睡眠、掉悔跟疑。你们看这张纸的最底下,上面有写。贪、嗔、痴、睡眠、掉悔、疑,上个礼拜有讲过了,所以这里不重复。

那么这个初禅里面,在这个定里面有五件事情,称为五支分,就是有觉、观、喜、乐、定。什么是觉、观、喜、乐、定呢?

觉,就是说对于一个身体,我们能够感受到,就是说接触外境。观,就是我们内心观察。这个觉跟观,又可以翻译成寻跟伺,寻找的寻,伺候的伺(一个人字边,一个司马光的司)。觉就是寻,观就是伺,那么它们的差别是心念的粗弱。觉,就是说对那个境的粗的心念;观,是比较细弱的心念来观察。

喜,就是我们的内心里面感受到欢喜,那就是我们的身体五根感受到快乐。你们有没有所谓的身体感受快乐这种情形?比如说,你们如果冲好一个凉,(冲凉前)身体黏黏,你冲好凉之后,你觉得身体很舒服,有没有?在坐禅里面,进入初禅的时候,他会感受、身体会感受到很舒服的感觉,这个就是乐。喜,就是他内心里面第一次发现到他的心定在那边,是已经出了欲界,因为出了这个欲界,他知道欲界的种种烦恼,现在他没有了,所以他内心里面很欢喜。所以进了初禅又称为什么呢?离生喜乐。怎么样叫做离生喜乐?就是说,他已经因为这个出离的心,出离这个欲界而生起来的喜欢跟快乐,叫离生喜乐。

(二)关于二禅

如果一个人他进入初禅之后,——对不起,还没解释什么是一心。一心的意思是说你的心在那定境那边保持,没有移动。这个一心翻译成心一境性。就是说心、我们的心,集中在某一个境里面,比如说你一心看书,你的心一直是集中在眼睛那边看书,但是这个不是定。这个只是说心精神集中;而这里的一心,它是在那个境里面一直保持,没有移开,叫做一心。那么觉观,就是寻跟伺,刚才讲就是我们的心念对这个境的感受,粗的叫觉,细的叫观。

当一个人他进入初禅之后,他慢慢地继续修下去,他就会发现到他这个觉观的心念很粗,这个觉观是什么呢?觉就是说,我们对这个境物感受;观,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现在你的身体在做什么,你感觉(这是觉);感觉之后,你想说它在做什么(这是观),你知道它、知觉它,就是所谓的觉观。

那这个觉观,我们心念有在想的(事情)、有在想东西。那么这样的想念很粗,所以当我们的初禅、进入初禅再继续修下去,你就会发现这样粗的心念了。而这粗的心念,我们想要丢掉它,因为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烦恼,那么当我们把这个觉观的心念,就是寻伺的心念舍弃,慢慢我们会进入所谓的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

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心静如水,而且很清宁的状态,就是说你会感觉到内心一片平静,这个一片的平静使得你感受到什么呢?你的内心很清净,这个称为内心的净,称为内净,而刚才讲到初禅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什么呢?你的身体很宁静,能看到吗?这个初禅的第二行最后——觉身宁静,一个人他进入初禅的时候,他第一个感受就是身体很快乐,而且身体他觉得很宁静。

而进入二禅的时候,他觉得内心很清净,跟前面有一个差别,而这个二禅称为无觉无观。就是因为怎么样呢?那个时候,他内心里面再也不去思惟判断他所接触的境,这个叫什么、那个是什么了,叫无觉无观,也称为圣默然定。圣默然定就是说他内心里面不起语言的分别了,明白吗?

那么这个一个人他进入初禅跟二禅的时候,他的这个心识就没有了什么呢?没有两种心识。就是鼻、舌。这鼻子,就没有所谓鼻子嗅到香味了,舌头它也不会感觉到味道了。我们平时,我们鼻子会嗅到东西,舌头舔到东西。如果一个人他进入初禅或者进入二禅的时候,外面有味道,他不知道了,明白吗?就是说进入初禅跟二禅的人,他的鼻识跟舌识没有起作用。

那么这个四禅里面的初禅跟二禅,每一禅都有它的特点,就是所谓的支。二禅有四支,就是内净、喜、乐、一心。

(1)内净:就是刚才讲他内心里面平静,感受到他的心很清净。

(2)喜:这个喜跟前面的喜(初禅)有点不一样,前面的喜是因为他身体感受到乐而产生欢喜,这里的喜不是身体感受乐的喜,而是他发觉怎么样呢?没有这个觉观了,离开了这觉观,就是说离开了语言。我们平时(在)心里面一念一念地想,虽然说口没有讲出来,在内心里面它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如果你是印度人,你就用印度话在那边想;如果你(是)华人,你用华语、福建话在那边想。而初禅它有觉有观,它就是用语言在那边想东西;二禅它已经离开了这语言的想、想像,所以那个时候他觉得很高兴,因为他发现到:哦,我已经没有这种语言的烦恼了。那个叫做什么?——喜。

(3)乐:二禅的乐就是因为他的这内心平静了,身体也平静,两个合起来,他感受到很快乐。而这个乐跟喜差别在哪里?就是说,我们先感受这个身体、感受乐,然后内心起欢喜。这就是乐跟喜的差别。

(4)第四个(支)是一心,也就是定。就是说一个人他进入二禅,因为二禅是一种定,所以他就要保持内心的定,就是定在二禅的定境里面,就是保持这个内心的平静。

那么在二禅继续修下去,他会发现到什么呢?他的这个喜的这个心很粗,那么如果说一个人他在二禅里面,他贪着这个欢喜的心,他就没办法进入三禅了,所以他就必须舍弃这个喜的心。当他舍弃这个喜的心,同时他要舍弃什么?默然,就是说不起这个觉观。因为刚才说初禅是有觉有观,进入二禅的时候,他不要拥有觉观,所以叫无觉无观,又称为圣默然,那么二禅他如果对于这个无觉无观贪爱,那么他就没办法进入三禅。所以,他必须把这个无觉无观的这个心抛弃。当他抛弃了,他继续修下去,进入更深的定。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支持长按扫码支付宝打赏长按扫码微信打赏
随喜发心❤福慧增长!

喜欢就打赏支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