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简介(出处、译本、流通等)

《普贤行愿品》简介

这次要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它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即《华严经》。《华严经》属于大乘佛教经典,共有三个译本,即《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四十华严》相当千《六十华严》、《八十华严》的最后一品《入法界品》。现在我所要讲的《普贤行愿品》,则是《四十华严》最后的一卷。


一、《华严经》的出处

根据北传小乘佛教的记载,佛在印度的菩提伽耶成道后的四十九天内,每七天都在不同的地方入定,出定后,起初不愿意在人间说法,原因是佛所证悟的境界并非浅智浅见的人类所能够了解。后来,经过梵天王三请,佛才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依人类的知识和思惟方式,以“四圣谛“开示修行解脱生死的道理。南传佛教也是记载佛成道后四十九天内没有说法。

但是,根据北传大乘佛教的记载,佛成道后先度大菩萨众。即在佛成道后的四十九天中,佛在人间的应化身确实入了定,然而,其中的二十一天,佛在别处(地球以外的天界)以应化身为大菩萨演说佛的境界。此时没有比丘,所有听法众都是菩萨。所阐释的佛法超越人的知识和境界,只有大菩萨才能够直接体会,此时所开示的佛法被集编成《华严经》。

《华严经》的最后一品是《入法界品》,主要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一品不是佛刚成道的四十九天内所说,而是后来佛到舍卫城开演不思议解脱境界时所作的开示,此时就有声闻弟子了。因为《入法界品》也是开示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被编入《华严经》。至千《普贤行愿品》,则是《入法界品》的最后一段经文。

按南北传佛教的经典记载,佛度化众生时,先度化那些能得度者。在人间容易得度的是有阿罗汉根机的人。除此之外,有许多大福德的菩萨都是天人,这些菩萨也是佛优先要度化的对象。所以大乘说,在天上,佛先为大菩萨讲不思议解脱境界的《华严经》,然后才在人间讲“四圣谛"。后来,有了能接受佛的不思议解脱境界的阿罗汉,佛才在人间的舍卫城开示诸佛的不思议解脱境界。佛有没有到天上说法?按北传佛教说佛不只为天人说法,还为十方菩萨说法,这时候佛在人间依然以人身为人类说法。南传佛教说,佛只有一次为了母亲到忉利天上说法,同时还为在人间的舍利弗尊者讲“阿毗达磨"(即“论”);北传大乘说佛为在忉利天上的母亲说法的内容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不过,并不认为佛当时单独为舍利弗尊者讲“阿毗达磨"。

二、《华严经》的译本

我国流传的佛经,都从印度传译过来,《华严经》当然也不例外。但同样一部经,往往有几种不同的译本,如在藏经中,就有三部不同的《华严经》:《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四十华严》。以翻译时代的先后来说,是:

(1)最早传来中国的是东晋佛陀跋陀罗翻译的六十卷三十四品的《六十华严》,又称旧译华严。

(2)唐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卷三十九品的《八十华严》,又称新译华严。

(3)唐般若三藏翻译的四十卷的《四十华严》,此译本其实是《华严经》中《入法界品》的别译,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据说南印度的乌荼国王收藏了《四十华严》,他知道中国在求《华严经》,就亲手抄写了一部,派人进贡唐朝德宗皇帝。

三、《华严经》的流传

在佛入灭五六百年后,有一位修行很有成就的大乘论师——龙树菩萨,他起初修学外道法门,后来进入佛门修佛法。传说龙树菩萨以神通进入龙宫,他看到的《华严经》有上、中、下三部,他认为凡夫无法领会上、中部的《华严经》,就只把下部带回人间。于是《华严经》才开始在人间流传,而我们现在流通的《华严经》,只不过是整部《华严经》的下部而已。

《华严经》由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来以后,在印度、西域一带流传,然后才传入中国。在隋唐时出现了专弘《华严经》教观的华严宗。七世纪中,受学于华严宗二祖智俨的新罗僧人义湘,回国后成为朝鲜华严宗初祖。八世纪中,受学于华严宗三祖法藏的新罗僧人审祥,在日本开讲《华严经》,成为日本华严宗初祖。

四、释经题

在未讲经之前,先解说本经的题目。

本经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我先解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再解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经”(Sutra)汉文音译为“修多罗”,或“素但缆”;意译"契经”,略称“经"。契经中的"契”是契合相符的意思。契经含有两种意义:

(1)契理:佛所说的佛法,契合真理,可以引导众生闻思修而得其究竟。

(2)契机:佛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方便而说,恰和机宜,应病予药,皆令得瘥。

以契理契机,译之为经。“经”有经过、通过、贯串的意思,即佛弟子将佛所说的法,依文义次第,结集成卷成品,成为一部经。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的觉悟并非我们人类的智慧、知识所能知道的。经典中说,佛在人间所讲的佛法,犹如大树飘下的落叶,未宣说的佛法,犹如大树上的叶子。世间真相非常奥妙,人类没办法知道,佛也没办法为我们全部阐述,佛只能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指导人类修行达到解脱生死。所以佛在人间设立僧团,教导比丘修行解脱、证果。但是佛不只度化人,还度化天人,以及他方世界的菩萨们,这是人类没有办法知道的。佛的境界不只是人间很小的有限世界,佛菩萨的世界观是非常广大的,其所知大千世界真实情况,超越了人所知的范围。在大千世界中,无量无数的众生,佛都会去度化。

“大方广佛”的“大”:是无上无比的意思,此处是指再也没有人能超越佛的智慧与功德,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佛就是一切智者。所谓一切智,就是佛要知道任何事情,都能够知道。不只如此,佛还能够在一念之中,知道所要知道的任何事情,而凡夫只能在一念中想一件事情。

”方”:是指方法,即佛所开示的种种法义、修法。“广":是指佛的智慧境界很深、很广大。即世间所有的道理,以佛的广大智慧都能够知道。”方广":说明佛的智慧所知的道理深邃广大。“大方广”:佛所讲的经典分为十二种类,称为十二部经。在这十二部经中,有一部分是专门讲菩萨道的经典,称为方广经,也称为方等经。因为菩萨道的修行非常广,历时久远,所修的法门无量无边,所以叫做方广。

“大方广”是大乘经典的通称,也就是指大乘菩萨道的经典。

“大方广佛”:是指佛的智慧广大无边,非常宏广,没有人能够超越。此为佛所证得的心境。

古代“华”与“花”相通,《华严经》中的“华”就是“花”。华严就是佛所证悟的果报、德行有如“花”那样令人喜欢。在古代人们以五颜六色美丽的花朵及其芬芳来描述好的东西,如:花颜月貌、百花争艳、花好月圆等等。在佛法中,也用种种花来比喻佛德行的清净。此处以花来比喻佛无量劫修行所得的功德果报,像花那样芬芳、华丽。“严”即庄严或装饰,很庄严的意思。“华严”就是佛觉悟的功德不但如花一般华丽芳香,而且佛的功德所得到的报身境界非常庄严。世人要庄严,就要穿戴种种装饰品;要庄严场所,就要用种种装饰品来装饰。而佛的庄严可分几方面来谈:

(1)佛的色身。佛从无量劫以来累积的果报功德所得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的行为举止都非常威仪非常庄严。

(2)佛土庄严。佛成道时,其果报身成就的佛土,即佛所在的境界。以人来说,我们居住的环境,若是发达的国家,建筑物富丽堂皇,非常雄伟、漂亮;若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屋子简陋、破烂不堪。以天人来说,即使是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天宫都发光,琉璃七彩珠宝庄严,非常漂亮,这是天人的福报所致。释迦牟尼佛是在三于大千世界最高色究竟天中的摩醯首罗(大自在)天宫,示现庄严的报身净土,以及显现相好庄严高大的报身,那里只有菩萨眷属,其所看到的佛就不是人间示现的样子了。

(3)菩萨庄严。报身佛是以大菩萨来庄严佛土,即由佛的示现成道而转法轮,在十方有神通不可思议庄严的大菩萨集会说法。而《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阐述佛不可思议庄严的境界中,各种菩萨的修行以及怎样修行成佛的种种方法,这样的庄严是人间的我们无法想象与理解的,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不应以人间的境界来思惟佛的不可思议境界,学习《普贤行愿品》对佛要有正确的看法,要信解佛非人间的佛而已。根据大乘的说法,佛为度化有缘者来人间以应化身示现成佛道。所谓应化身,是众生应以怎样的机缘得度,佛就示现那样的身相来度化他们。以我们这个地球的人类来说,佛必须要以“人身”来度化,佛就以人身降生人间,让我们看到佛——八十岁老比丘的一生。小乘佛教认为佛绝对是人间的佛,大乘佛教认为佛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如果我们没弄清楚这一点,就不会相信《华严经》中的不可思议境界。正因为佛的不可思议境界,佛不只是人间的佛,所以才有《华严经》这部不可思议境界解脱经典。

为什么说佛不只是人间的佛呢?先讲解境界的差异,大小乘佛教都承认一时唯有一佛度化一个娑婆世界。其中有成千上万的须弥山、日月、四大部洲,须弥山必须是有神通的人才能看到的。大小乘佛教都承认一个日月环绕须弥山的范围,称为一个世界,一千个小世界范围,称为一个小千世界。色界初禅天的天人有能力知道这个范围,印度人所供奉的梵天王是小千世界中最高天初禅天的天主,而中国人所信奉的玉皇大帝,只不过是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天主帝释,忉利天的天主住在须弥山顶,是在一个日月的范围里,因此玉帝所知的范围只不过是一个世界。梵天王的境界能知一千个玉帝,玉帝无法知道梵天王。即中国古人所知道的天只局限于一个日月,如此的境界认识就不如佛教的广大了。此外,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成为中千世界,其范围为二禅天的天人所知。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成为大千世界,只有三禅天以上的天人知道其范围。因“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不管大小乘佛教都承认佛的智慧超越三禅天的天入,佛能够知道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梵天的天人都能影响小千世界,那么,以佛的智慧,当然能够影响三千大千世界。即佛不只度化这个世界的入类,也度化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阐述佛菩萨的境界,这些大菩萨的各种境界、修行的法门,有很多是我们人类无法做得到的。这些大菩萨所知的境界非常宏广,超过我们人类的认知,他们所修的法门,我们没办法了解,但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在人间开示的,所以是凡夫位的初发心菩萨可依据来修学的法门。菩萨可分为十个等次,即从初地、二地、三地……至十地菩萨。已是菩萨摩诃萨的初地菩萨还有造作,修到八地菩萨就没有造作行为,然后随因缘而示现,修到十地时就是所谓普贤菩萨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了。

五、释品题

此品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什么叫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呢?让我们先来认识“解脱",依据佛法,解脱有两种:

(1)烦恼的解脱。通过断烦恼的修法证得阿罗汉果,就不再被烦恼困扰。阿罗汉虽解脱了烦恼,然而还在生死之中,他还要吃饭、睡觉;身体累了,就得躺下来休息;时间到了,就要起床。有这些身心活动,说明阿罗汉还有果报身的障碍。虽是如此,但他并不会生起种种烦恼,所以说阿罗汉解脱了烦恼。

(2)生死的解脱。阿罗汉这一生的生命了结之后,由于不执著生存,再也不执著要来这世间,就此不再生了,所以阿罗汉也称为无生。当阿罗汉这一生了结了因果,不再来生死,才是真正完成了生死的解脱,也就是入涅架。佛在人间讲述的佛法,重点在说明如何解脱生死与烦恼的法门,这种烦恼的解脱是人类所能够知道的。因为人人都能知道自己内心有种种烦恼,一旦知道生死流转是怎么一回事,理解阿罗汉放下烦恼的自在境界,就会殷勤地要摆脱生死。多数人都能想象得到阿罗汉果的解脱,然而,大菩萨的解脱不只是断烦恼而已,其境界超过我们人类的思考、想象范畴,所以称为不可思议解脱。

依据佛法,众生有两种障碍:

(1)烦恼障。我们之所以会在生死流转里不自在,是因为有种种烦恼遮盖着,使我们无知、愚痴造种种业,继续地贪著、继续地流转生死。仅仅明白烦恼障是不能解脱的,唯有靠修道生起正念正知,心不再迷惑,才能解脱烦恼障。解脱过程有初果至四果的差别。

(2)所知障。我们现前的能力、所知的境界所形成的障碍。假如我是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知道身边的海水、海中的生物;我知道海中的水压是很高的,我不能浮出水面,如果浮出水面,我的血管会爆裂;我的生活环境必须是在深海里,因此我就没办法知道陆地上的人类如何呼吸。我们生为人,只知道人所知的范围;忉利天的天人就能够知道人间很多的事,但是他们就无法知道第三层天夜摩天上的事情。所以随着所知境界局限,我们所知的范围,即使听闻再多的佛法,依然无法体验超出所知境界的其他真相,唯有在更高的境界,才知道下层众生的所知障。有些佛教徒误解,认为学习了很多佛法会形成所知障,其实学了佛法而造成障碍是见取见,是烦恼障不是所知障。此烦恼障是执著所学的知见,属于见惑。

在人间的凡夫,修行重点只在解脱烦恼障;大菩萨们早已解脱烦恼障,其所要摆脱的是所知障。经典上说,初地菩萨因破除了许多所知障,于是能够化现一百个身体,同时出现在一百个不同的世间,在那边与众生结缘,一起过生活与做事情。十地菩萨所化现的范围更广,还能够知道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佛法说,我们的整个世间,是由心造作出来的。十地菩萨不只对世间,而且对于众生的心念、种种身、心与外在境界都要知道,这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

《维摩诘经》说,当菩萨修行达到不思议解脱境界时,由于所知障非常轻微,他能将一个世界抛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在另外世界的菩萨可能看到,也可能看不到,而原先在那个世界里的众生却不知道。除此之外,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菩萨就有自在力,能够把某个世界的时间变长变短,在里面的众生却不知道,也不知道是谁影响的。这种境界就超越了人的所知能力,所以称为不可思议。比如我们经常因咳嗽而吐痰,痰里的细菌根本不知道那团痰已移动了位置,然后风把痰吹干,它们也莫名其妙地死了。细菌不知道,但是吐痰的人知道。痰中的细菌没办法思维人类是怎样的把它移动了,不思议解脱境界菩萨的行为也是如此。

何谓境界,境界有心、身与世间。佛为小乘人说心在身内,身在世间里流转,为菩萨说全是心的显现。

众生迷惑识境里有身心与世界,比如人执著有我的身、心在世间里活动。佛说人身是个虫窝,很多细菌在里面生活,在人身体里面活动的细菌,就执著其细胞是身体,而将人的身体当成它们的世间。再看江神、河神、树神等,则以山河大地或草木为其身,但在人类看来只是植物或物质罢了。那么,从细菌来看人身只是虫窝,人却以虫窝为自身罢了。所以,所谓身与身所处的世间,要看心如何迷惑执取—心安住之处是身、身安住之处是世间。因为众生过去业报的因缘成熟,有种种习气心念,在其迷惑心念的推动下,其业识就显现如此的身与世间。当众生的因缘了结了,其识又显现另外一个业报的身与世间。众生的心就是这样,把心的幻化显现中的某些法执著为世间、身与心。众生总爱以身心来区别自他,却忘了世间也是其业识的一部分。虽然如此,你所执著的世间,别的众生可以执取为身,你的身,别的众生可以执取为世间。众生如此执自有身而观察他有身,当然也以自身来观察佛也有身,那么,佛有身吗?答案是亦有亦无。佛为度众生能化出无量身,所以佛并不执取任何身为自身,对众生而言,这些身都是身,所以说佛有身;对佛而言,身与身所在之世间都是一心法界的显现,所以说佛无身可得。古人说:“山河大地与我是一体”,这就是万法皆是我身。

明白了身,现在来看大乘经典所说的佛有三身,即应化身报身和法身。

应化身:佛的应化身是随着众生的因缘而出现,即佛随着不同的因缘,以不同的形相、不同的方式应化出现在人间。

报身:佛的报身是佛的功德果报圆满所成就的身,不是随着众生的因缘而出现的。佛的报身只出现在佛的报身土中,每一个佛都有其净土,以释迦牟尼佛来说,佛的报身出现在娑婆世界最高色究竟天的摩醯首罗(大自在)天宫的庄严报身净土中。在报身净土中,佛的眷属都是大菩萨,净土非人间凡俗境界,因此,佛的报身绝对不是人身。

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有三千大于世界,释迦牟尼佛要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以一个报身是不足够的。娑婆世界有无量无数不同的世间,为了度化不同境界各种类的众生,所以佛必须在不同的世间,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应化身示现成佛道。释迦牟尼佛是为了度化百岁时期的人类,就以百岁的应化身出现在人间,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说法,其报身也在报身净土中说法。佛在人间示现八十岁,说法四十九年就入灭,但是在报身净土中的佛还在说法。我一直重复开示佛身,想必大家对佛的报身与化身的概念已弄清楚,重点就是在娑婆世界的佛,绝对不是以一种身相来度化众生,人间的佛只是释迦牟尼佛的应化身之一而已。

谁是普贤菩萨?普贤梵音Samantabhadra,”普”是普遍,“贤”是贤能、吉祥,所以又译为遍吉菩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菩萨多数是属于十地以上的菩萨。十地以上的菩萨数不尽,其中一位叫做普贤菩萨,即今天所要开示的《普贤行愿品》中的主人翁,他是华严三圣之一。华严三圣是: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在左乘狮子,普贤在右乘六牙白象王。

佛经记载,后人想要见普贤菩萨,可修"般舟三昧",其修法是:在一百天内,站着观想普贤菩萨,不许躺下或睡觉。很多人好高赘远,不自量力,修到吐血,甚至有些人修到死掉。这是一个很难的修法,一百天没睡觉,普通人会觉得很惨的。

”品”是品类的意思,即一类一类的,把它归纳在一处来加以说明,如佛经太长,就分卷、分品,即分章、分节的意思。如《妙法莲华经》有七卷,分为二十八品。此《四十华严》最后一卷是将普贤菩萨所有的十大行愿,全部归纳在一起,予以一一说明,所以叫做《普贤行愿品》。

普贤菩萨的修法,普贤十大行愿,即现在我所要为你们讲解的《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它是由普贤菩萨亲口叙述自己怎样修行“十大行愿",而证得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经过,所以在这品经文里,不但说明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心,而且也说明普贤菩萨修行的法门,称为“行愿”。“行”是属于实践方面的,"愿”是属于理想方面的。从菩萨行者的立场来说,两者缺一不可,如只有行而没有愿,你的勤行是浮泛无凝聚力,结果无所归宿而难成大业;如只有愿没有行,那就不论你发怎样的大愿,结果势必成为空想而不能实现。所以佛法修行者,必须行愿资助,不可把两者割开,以为互不相关。要知道有“愿”,同时要努力去实践“行”,才能成就无边的功德。

《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中最后的《入法界品》,此品描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拜第一位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最后参拜普贤菩萨,即《普贤行愿品》是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最后一参。

何谓'法界”?法界是幻化诸法之根源,一切幻化显现就是法界心的显现,也叫做真心、一心法界。法界无相,无生死亦无涅架可得。佛之所以能处处应化却不落入生死流转,就是佛以法界为身,随顺众生的因缘成熟而从法界显现应化身、报身。随因缘所成就的法有生灭,所以报身不是永恒的。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入灭后,下一位在娑婆世界成就报身的是弥勒菩萨。由于佛在不同境界有不同的应化身,因此,我们不能以佛的应化身报身来看佛身,况且,佛并不是以这些身相为身。佛除了有应化身、报身外,还有法身。根据小乘佛教的说法,佛以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的功德累积成就佛的法身;但是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佛以法界为身。

大菩萨能够分身到佛的境界,比如佛在忉利天说法时,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佛就讲述《地藏菩萨本愿经》。即所有的分身地藏菩萨合成一个身后,佛就为地藏菩萨讲述佛法。大菩萨们有无数无量无边的分身去度化众生,而这些分身各有不同的身份和形相。如《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什么身。如此分身无数的大菩萨,绝对不会执著自己某个应化的人身为身,众生迷惑就以现前会说如此话、有活动的身体为身。佛彻底圆满觉悟世间的真理后,觉悟到识境所知的身心并非真正的身,也无所谓身体可得。没有了身执,佛就可以周遍任何地方显现佛的身。于是,我们就说佛的法身遍一切处。其实法身并不是遍一切处,而是法身于一切处都能显现应化身和报身。法身是没有场所、没有方向的,法身无相,法法周遍法界,也叫做法界身。大乘佛法说世间种种法的变化,都有其来源-法界的显现。在这些变化中所产生的种种形相,众生执著变化里有能知的心、所知的境,以能知者为心,以所知者为其境界。如此,我们就不认识能知的心、所知的境都是如幻如化的。如果一个人放下了能知的心、所知的境的执著,就知道六根所知的一切境界都是不实在的,原来这一切都是法界心的显现。

《入法界品》是善财童子为了了解佛的境界,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所谓佛的境界,就是佛的法身境界——法界。法身不是我们六根境界语言所能解释的,但是对执取身见者要告诉他,佛是以法界为身。法界身不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能够出现在任何地方;众生对于法界一心的显现无知,认为有心、有境,境里的我生活在眼前的世间里。《华严经》中有个很著名的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思是,我们现前的一切,是心造作出来的,由于迷惑而产生能知的心与所知的境,然后以能知的心,当成现在的自心。凡夫现前的心是迷惑、业力造成的妄心,现在的境界也是迷惑、业力造成的虚幻境界,如此妄心幻境并不是佛所觉悟的法界心。我们认识了妄心无法思惟法界的自在显现这一点后,就能相信佛的不可思议境界。

六、译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唐三藏法师般若奉诏译"。

“唐”:此指中国唐朝贞元年间。凡通达经、律、论三藏的法师,都称为“三藏法师”。”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此是译经师的名字。法师本是北印度厕宾国人,千唐德宗时期乘船登陆广州,到五台山朝文殊圣地。由于乌荼国王进贡《华严经》梵本,当时皇帝诏敕般若法师,在长安崇福寺译此经。

七、注解

《普贤行愿品》在印度的注释,有龙树的《普贤行愿王大会疏》、陈那的《普贤行愿义摄》、释迦亲友的《普贤行愿王广注》、世亲的《普贤行愿注》,可见印度大乘任何学派都注重此经。

民国时期的讲解者有谛闲法师、慈舟法师、黄智海居士等。近代的讲解者有道源法师、圣一法师、净空法师、南怀瑾先生等。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支持长按扫码支付宝打赏长按扫码微信打赏
随喜发心❤福慧增长!

喜欢就打赏支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