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入道要门论

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 63 册 No. 1223 顿悟入道要门论   No. 1223-A 顿悟入道要门论原序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

金刚经讲记(下)2020版(广超法师著)

金刚经讲记(下)2020版(广超法师著) 目录: 四、菩萨观三十二相,即本具金刚智非相显现. 149 五、信心清净的菩萨,能信受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152 六、…

金刚经讲记(上)2020版(广超法师著)

广超法师佛学丛书系列(六) 金刚经讲记 一九八六年讲于新加坡大众学佛研究会广超法师主讲 如月、果逸合录 (2020年再版) 目   录 目   录……

论求学佛法的基本素养

有感于现在佛法学习者众多,然而,因为缺少观察,轻易依止海吹的邪师,过后饱受伤害而怀疑人生;或者因不懂得观察确定是善知识,在不敬、怀疑、轻视、混俗中,依止所谓的老…

禅宗、华严宗等祖师画像

历代禅宗祖师画像 ——西天释迦佛及二十八代祖师     以上即为西天自释迦文佛下传二十八代至菩提达摩大师,达摩大师又为中土禅宗初祖。 慧能大师   以上为禅宗六…

2023年暑期7月21 峨眉山、鸡足山、大理禅旅

2023年暑期7月21峨眉山、鸡足山、大理禅旅 地点:峨眉山,鸡足山、大理洱海边—————&#821…

大乘经典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大乘经典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广超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

解脱与利他的发心

解脱与利他的发心 解脱的发心 ——光彻五轮2023清明禅七开示 缘起:一对退休的老夫妻,在修习定慧之路的过程中,获益匪浅,成就四不坏信。道心坚定,一心求解脱。老…

《功过格》白话解-了凡四训

《功过格》白话解 了凡四训 百功: 救人免于死难。保全一妇女的贞洁。劝阻他人不可溺爱或者以溺水的手段遗弃虐待子 女。为人延续后代子嗣 五十功: 不仅自己不堕胎,…

大佛顶首楞严咒+咒心+梵文教念

楞严咒梵文版全文,楞严咒心,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严咒罗马拼音,楞严咒翻译

普贤菩萨行愿品(广超法师讲解)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菩萨行愿品(广超法师讲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唐三藏法师般若译   【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 …

从学习教理到踏入实修之路

五年义工.从学习教理到踏入实修之路 作者:慈光 有鉴于自己几年学习教理的经历,而今契入实修实证的道路。一路走来,虽磕磕绊绊,但也颇有心得感悟,做此分享,望令大众…

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简介 《入菩萨行论》,是说明菩萨如何修行的要典。中国西藏佛教前弘期,曾由印度一切智天同西藏吉祥积,依据迦湿弥罗国本,译成藏文(约在公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文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822…

洒净仪轨

洒净仪轨 光彻五轮整理 一、洒净仪规 准备一个没用过的小杯子,装上没煮开的干净水;杨柳枝或石榴枝一小根,没有就用供佛的花或叶子。 先点三支香 二、炉香赞 念:炉…

广超法师简介

广超法师,祖籍福建,居住新加坡, 1980 年礼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住持上宏下船老和尚为师,后参学期间在斯里兰卡得南传师承。 法师曾用名有致光法师、阿帕卡罗(A…

修行–在“踩坑”中做回“正常人”

  修行–在“踩坑”中做回“正常人” 作者:普明居士 说来惭愧,我的修行经历就是一个不断“踩坑”的过程,每参加一次禅修都发现自己的很多邪知邪见,每次…

赤珍珠的故事.摘自《众经撰杂譬喻.卷下》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请示佛陀,如此来说,成就佛道是否很容易呢?”

2022光彻五轮禅修年度线上禅茶会邀请函

2022年度光彻五轮禅修线上禅茶会邀请函 2022年悄然过去,在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或许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是不知所措的迷茫,亦或者是劫后余生的欣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个版本

1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

《乐育堂语录》黄元吉

《乐育堂语录》四卷,为黄元吉先生门人记录。先生生于元代,《张三丰集》中叙述师承,先生姓名亦在其列。是书成于道咸年间,计时几历千载,而犹聚徒讲学,殆所谓留形住世之俦欤?世衰道微,人心陷溺,非阐明性命之学,无以唤醒群迷。而古来谈道之书,如《参同》、《悟真》,文字玄奥,解人难索。此外诸书,多借铅汞、坎离、水火等名词,牵附比喻,读者如入五里雾中,杳不知其所指。求其明白简易、深入显出、于行工次第确有程序可循者,不稍概见。是书朴实说理,畅发玄风,诚性学之梯航,命宗之津逮也。腾剑往年曾获旧本,残缺不完。戊午来省,得借观于康千里处,恐希世之宝年久而散失也,爰商之同学诸子,精校分刊,广为印刷,以公诸世。后之读者潜心玩索,当不河汉余言。

大乘、小乘、密乘

大乘、小乘、密乘 主讲者:广超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好放掌。各位居士大家好。今晚的这个讲题是小乘、大乘、密乘。原本是…

关于日课的讲解(2022新年第一课)

关于日课的讲解  第一讲 2022年2月1日 主讲:月印千江    文字整理:知行合一 首先,先向大家新年问好啊,大家新年快乐! 新年第一天,我做了审视,这两年…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明憨山大师著)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   明憨山大师著 此经以单法为名,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以圆照觉相为宗,以离妄证真为用,以一乘圆顿为教相。 以单法为名者,论云所言法…

《信心铭之道》广超法师(著)

至道就是禅宗常说的本性或自性,在《圆觉经》《般若经》等经中称之为智性、觉性[1],在唐朝以前称为道,其实道是道家的用语。到了唐朝 时,不再称为道,改称为自性。可能是六祖不曾学经教,把觉性讲成本性、自性;然而, 六祖所讲的本性或自性,不是分别有法才有其自性,而是诸法本具法性。禅宗认为心外无法,法性就是心性,因此《六祖坛经》所指的本性、自性,就是指心性,其他禅师所说的本性、自性亦然。然而,法性本空性,心性本无自性,心知万法无非是空心知空法,比如镜子空无一物方能照物,我们可以说镜子因照见而成镜性——能照见之性,那么,空心知空法即觉性之知。换句话说,觉悟心的本性或自性就是觉悟空心本具觉性。
《信心铭》是隋朝时期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著,其内容常被禅师们引用来开导弟子, 其中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更是禅门的口头禅。最常提起《信心铭》的是赵州禅师。

出离心与菩提心(分享会答疑)

出离心与菩提心(交流分享会答疑) 分享嘉宾:光彻五轮  时间:2022年元旦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禅七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

《定慧之路》2012年修订版(致光法师)

定 慧 之 路 第四版 (附言:推荐这篇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定慧之路禅修资讯可关注微信号gu…

基础闻思前行系列课

缘起:现代人工作繁忙,时间更加碎片化,并且各种知识鱼龙混杂,给了解和学习佛法都带来一定影响。为更好的系统了解佛法基础常识,树立正确的佛学知见以及更加灵活的学习,光彻五轮禅修学苑特制作了《基础闻思前行课程》,以广超法师的《佛学基础知识》为蓝本,进行资料整理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内容涉及八个方面,包括因果与十二因缘、业力与轮回、四圣谛、三法印、五戒十善、菩提心、禅定、菩萨行愿等几方面内容。

学佛修行路线图

《学佛修行路线图》是光明海老师在2020年12月线上禅修课堂所做的开示,此后一直作为网课视频,发布在光彻五轮微信公众号利益广大众生。为了使法宝得以长远和多渠道保存,为了惠泽于禅修班学员,为了给未来更多学法众导航,经多位居士发心转译为文,编制成书。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经典随处可以获取,学佛似乎变得十分容易,真正的修行人很少,而真正实修实证,悟道证道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末法众生,要么对修道不生信心,认为虚无缥缈和遥不可及;要么陷入口头鸡汤,无法自身获益;要么盲修瞎练多年,浪费时间无有进步;要么面对深奥难懂的经书,往往不知所云,依教奉行更是困难;更有学人落入邪见邪修歧途,一盲导群盲。二千五百年前,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而今时今日,为消除众生愚昧暗,菩萨应缘示现,慈悲救护大众脱离无明迷雾,引导众生踏上正智见的修法道路。
本开示是老师根据自己约二十年佛法实践,及传法经验,所总结的修行指导,凝结了善知识的宝贵实证成就和智慧。内容包括基础闻思,基础熏修,系统修习,和无修道各个阶段的修习方法,以及次第目标,并对各部分相互间的关联衔接都作以全面和透彻的讲解。其中“实践”部分,小乘以定慧之路为修习总纲。大乘以般若为种,以菩提心为根,用经典法雨浇灌,成长菩萨的福慧和功德花果。最后,在无修道(禅宗) 讲解中强调了与二乘的关系和理事兼修,给学人敲响了警钟,避免口头禅的大险坑。。。

《光彻五轮止观禅》禅修日记摘选

光彻五轮禅修简介 修止以定心,修观以开慧,戒律为根本,定慧为手段,经典为指引,解脱为目的,实修为验证,觉了无我宗。 世间如幻本性空,本来无我破邪宗如来应世为开示…

神奇的五台山之旅

投稿人:普正居士 这次五台山之行充满了奇遇与恩典。 学佛之前,只知道五台山是避暑胜地,曾经两次去游览,给我的印象就是风景优美、非常凉爽,是夏日的好去处。 后来学…

《文殊师利发愿经》开示 .五台山

我们叫各种善因缘使得我们一起相聚在五台山,在这个文殊菩萨的道场、这个文殊菩萨的圣地,这是非常的难得的。然后呢,我们在这里对文殊菩萨生起信心,那么更加的殊胜,可以说是历劫轮回中难得的一次因缘,让我们能生起自性的光明,能升起朝圣的光明心,信香普供,龙天欢喜。这里说多了,你们慢慢去体会哦。
文殊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智慧的,是非常重要的代表智慧的一尊菩萨,同时又是七佛之师。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以智慧为根本的,就是说它的价值观不是我们普通的求福报、或者我们普通的求神、拜佛、求保佑给我升官发财之类的,不是这种。根本的是让你能够受佛法的利益,是能够断除我们的烦恼、觉悟甚深的智慧,这才是佛法的核心。

略说禅宗《永嘉大师证道歌》(月印千江著)

什么叫绝学,就是无学。 就是不需要学了。 那么,在佛法上,阿罗汉被称呼为“无学”。学习大乘的人,常常轻视阿罗汉。却不知,解脱漏尽者,即是无学。法华经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此等无学之人,才是无为的闲道人。 已经佛法修行毕业了(证得了解脱)。已经不住妄想,也不求远离妄想而证真。 那么这些人觉悟了什么?
即是觉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善知识者,最极难值

时善财童子,礼伊舍那优婆夷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泪,作是思惟:善知识者,难可出现,如优昙华。善知识者,最极难值。善知识者,难得亲近。善知识者,难得承事。…

五一假日《定慧之路》禅修实践心路记

前言 这是我连续六次参加光明海老师的禅七。这次禅七让我有很大的收获和触动。感谢《定慧之路》这个殊胜的法门,感谢老师和各位师兄的加持。我在近两次禅七中坚持修习了几…

春节《如来禅》长沙禅修日记摘选

春节《如来禅》长沙禅修班 禅修日记摘选 《如来禅》弘道偈 ——光彻五轮 佛法甚深义,何人能了达, 静坐善思维,无住而生心,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自性本清净…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九次第定),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大约用了一年多修完了。

(以下回答,仅是个人理解及心得总结。仅供参考。修学者应以戒律为根本,定慧为手段,经典为指引,解脱为目的,实修为验证来修行。)

《大般涅槃经》摘解,实相、第一义谛、空——光彻五轮

《大般涅槃经》摘解 实相、第一义谛、空 ——光彻五轮 (作者:光彻五轮,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般涅盘经》原文:善男子。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

《楞伽经》摘解——如何住真如法

《楞伽经》摘解 如何住真如法 (光彻五轮著,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乘道行者,明智慧者,首先得明了真如。 那么如何是真如呢? 请看楞伽经如是说: “大慧。何等五法。…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修法简述——光彻五轮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修法简述 (光彻五轮著,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感恩善知識楼主䆁疑, 想從耳根圓通起修,能給个好建議嗎? 答:耳根圆通就是从听觉去溯源, 去观照…

《碧岩录》圜悟克勤大师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 亦称《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圜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每一节的具体结构是:一、垂示,即对该则的案例提示纲要,加以引介。二、列出公案案例,其中夹注著语或评语。三、对该则案例加以评唱。四、列出雪窦重显的颂古诗,其中亦夹注著语或评语。五、对颂古诗作解说性评述。
  此书撰成后, 在禅林享有盛誉,向有“禅门第一书”之称。 雪窦大师的 颂古百则,向来被认为是禅文学的典范之作。 而 圜悟 大师 的评唱, 与原诗可 谓珠联璧合, 使得本书 成为禅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过去,很多参禅者从书进入禅悟之门,也有很多参禅者因此书坠入野狐劫之身。故向来视若拱璧者有之,付诸一炬者有之,真可谓醍醐上药,既能杀人,亦能活人。
  虽然网上各种佛教资讯浩如烟海,洋洋大观,但据笔者所知,迄今还没有一部《碧岩录》,因此笔者特将这部书的文本加以新式标点上网,(版本系依据《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二套,略去了夹注的部分)供喜爱禅学与禅诗的朋友阅读。这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禅诗及欣赏。酌之不竭,挹之弥甘。只要潜心涵咏,自可于欣赏颂古、评唱的同时,领略到禅诗禅语的无穷风光,从而心花顿发,顿悟真如。

光彻五轮偈颂集

光彻五轮偈颂集 光彻五轮著,转载请注明出处 修法无执偈 法门非实有何执,烦恼未尽当勤修, 非是执法生实解,为了生死断舍离! 五台山送健桥 文殊普照功德满, 善行…

自受三皈依基本仪轨

自受三皈依基本仪轨 光彻五轮整理编辑 一、炉香赞(于佛相前供花果等)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 香云盖菩萨摩…

八、菩萨的行愿

什么是菩萨,什么是发菩提心?
什么是六度,什么是加行?

六、出离心与菩提心

菩提心生起的基础,要认识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离心和慈悲心缺一不可。发心决定终点。人身难得,以菩提心过生死海。菩提心的发心功德非常大。

五台山游记

五台山游记–2021年七月 空平一沙 暑假五台山禅之旅是“机缘成熟”之旅,14天的朝圣之路,脑海里始终映照着生命的光芒。 7月2日本来报“悦物派”组…

五、五戒十善

佛法僧三宝为众生的皈依处,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观自在

  观自在菩萨 作者:广超法师 现在让我们来看“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

见佛还是见魔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 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

八十八佛忏悔文完整版

八十八佛忏悔文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