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全文-1

清净道论 觉音造 叶均译 南无婆伽梵·阿罗汉·三藐三菩陀 序 论 经中这样说。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据说:世尊…

寻灭尊者开示录-19:识与苦

今天开示的主题是识就是苦。识是苦的成因,识的熄灭就是苦的熄灭。灭苦的道路就是灭去识的道路。

寻灭尊者开示录-16 :贪欲和四念处

佛陀已经成佛,觉悟了真理,找到了一条通往涅槃的清晰道路。他期望所有佛弟子在三学上培养自己,这三学是,任何佛弟子必须至少有持五戒的品德,这是最起码的。基于持戒,基于你的品行,你的良好行为,你一定会获得三摩地(定),三摩地(定) 是认识真理的根本。一个人可以通过修三摩地(定) 获得智慧。佛陀已明确指出事物的无常、苦的本质和无我的三个实相,只有通过禅定才能觉悟。

寻灭尊者开示录-14 :灭尽定与贪爱

佛陀指出了两种成就的方式,两种克服烦恼和获得涅槃的方式。一种被称为心解脱,另一种被称为慧解脱。心解脱就是,发展你的内心到很高的三摩地状态,即禅定状态,并且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作为在这样状态中长时间生活的结果,你的心会获得自由,或者心灵摆脱了烦恼,获得了自由。第二种发展方式,慧解脱就是,当你获得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后,我们引导你修观,一步一步地,我们引导你去克服烦恼,如果你克服了,你将会到达入流的阶段。当你克服更多的烦恼,你会到达二果的阶段。如果你继续克服了一些其他的烦恼,就会到达三果的阶段。最后,我们引导你摆脱“我”、“我的”和“灵魂”,摆脱了你相信心灵在你的灵魂本性中是连续的,并最终获得了涅槃。这是佛陀在他的讲道中开示的两种解脱的道路。

寻灭尊者开示录-6 :禅定(三摩地)的修习应用

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禅定。禅定是心念的专注,或者说进入心一境性。

《圆觉经讲记》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

此章由贤善首菩萨为大众问:(1)此大乘教,名字何等? (2)云何奉持?(3)众生修习得何功德?(4)云何使我护持经人?(5)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佛回答:(1)此…

《圆觉经讲记》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

此章由圆觉菩萨为凡夫问:(1)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2)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佛回答:(1)安居前行:先礼佛忏悔,后作安居羯磨(2)安居正行:修三种…

《圆觉经讲记》第八章 辩音菩萨

辩(通”辨")音菩萨因能辨佛音声而称名,于佛所说法音一闻千解。此菩萨知晓佛所开示三种妙法门能广开诸方便,所以本章是他为菩萨问佛: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三法要如何…

《大乘如来禅》禅修总结摘选​

春节《如来禅》长沙禅修总结摘选​ 原创 光彻五轮 光彻五轮 5天前  收录于话题 #同修分享 春节《如来禅》长沙禅修班 禅修总结摘选 《如来禅》弘道偈 &#82…

《圆觉经讲记》笫四章  金刚藏菩萨(1)

金刚藏梵名Vajra-garbha,音译为"缚日啰孽啰婆”。金刚是一切无能坏,能坏千一切,如来藏就如金刚藏不可破坏,能破极后微细无明之惑。在《密严经》中说:“金…

笫四章 偈颂(2)

(1)修证一:于六道成宿命说法修菩萨资粮。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圆觉经讲记》第三章 普眼菩萨-1

普眼菩萨的“普眼”,即一切皆能见之眼,所见一切无非是眼,所以言普眼。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起座,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对佛说: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如何思惟、住持,以及有什么方便法门?

《圆觉经讲记》第二章 普贤菩萨

此章由普贤菩萨问佛关于圆顿种姓的久学菩萨之顿修顿悟的如幻三昧法门:(1)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2)若诸幻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3)若诸众生常居幻化,不知如幻境界,云何解脱?

佛的回答是:(1)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所以幻灭则见心本觉不动。(2)修行先离妄境,次离幻心,后离亦离,得无所离。(3)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笫二章   别释十大行愿——第二行愿:称赞如来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二愿是称赞如来。第一行愿是以重重无尽、很广大的境界来礼敬诸佛;第二行愿是观想在无量无边很微小的境界中,都能见到诸佛而称赞如来。

《圆觉经讲记》第一章 文殊师利菩萨-1

刚才讲所有的菩萨都在定中,为何现在又说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起座?要知道这些大菩萨经常在定中进入自己所化现的净土中,他们也同佛一样,具有一时在不同地方显现的能力,菩萨不像众生执著身心是我,只能在一个身体里作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简介(出处、译本、流通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它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即《华严经》。《华严经》属于大乘佛教经典,共有三个译本,即《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四十华严》相当千《六十华严》、《八十华严》的最后一品《入法界品》。现在我所要讲的《普贤行愿品》,则是《四十华严》最后的一卷。

2021春节《如来禅》长沙大乘禅七法讯

佛法甚深义,何人能了达,
静坐善思维,无住而生心,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自性本清净,万法现庄严!

    本禅修法门,是根据光彻五轮禅修实践经验,以大乘般若教理为依据,整理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大乘禅修次第。光彻五轮如来禅法次第,以大乘菩提心为基础,般若波罗蜜为实修核心义理,定慧等持为修行方便,成就九次第定为支柱,觉悟诸法实相为方向,成就大乘三昧出世间上上禅为智慧庄严,以觉悟无为涅槃智为通达。
    本禅修法以北传大乘心法为指路明灯,兼修南传定慧次第,以无二见,离四相为勘验,避免口头禅等邪见大坑,使修行不仅能达到身心安乐、也能面向世间生活不住而常生智慧。以偈赞曰:
若欲证佛智,修行如来禅,通达无相慧,入世修超越!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二)法会缘起

如是我闻: “如是”指这部经。“我”是结集者——阿难尊者的自称。“闻”是从佛陀亲闻,或佛弟子间展转传闻。阿难尊者说:佛如此说,我如此听,佛的确是如此讲的,百分之…

净土与秽土-4

根据这个有关弥勒菩萨经典说,一个人如果听到弥勒菩萨的名号,很恭敬供养礼拜,发心去兜率净土,这个人就可以去了,就那么简单。那么,如果一个人听到弥勒菩萨名号,不用修、也不用拜、也不用什么,他不会堕落地狱、边地,而且经常生在正见的眷属,不会诽谤三宝,也就是说呢,你听到弥勒菩萨名号,听过了吗,都听过了,所以你们这些人是不会堕落的,不是我说的哦。

净土与秽土-2

《观无量寿经》主要跟那韦提希跟她500个宫女讲,怎么观极乐世界,这个16观,然后再讲,你修成了,怎么往生,所谓的九品。

净土与秽土-1

那为什么要讲这个讲题?因为我经常到处弘法,时常都面对这个问题:要不要去净土啊?那么每当那些法师找我谈的时候,我都说,不一定要去净土。那么,今晚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同样一句话,不一定要去净土。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五卷 集~业海无边

佛特别为我们阐明业力因果,但是佛所开演的业力因果与印度外道的有些差别。根据佛法说,我们众生起心动念的时候, 如果对外境迷惑执著,生起种种执著的烦恼心,去做种种行为,此时所做的行为就有所谓的业。这些行为可以分为身、口、意三方面:用身体来做的,称为身业;用口来说的,称为口业;心中所想的,称为意业。这些身、口、意业的行为造作将来会有果报,这是佛对业的解释。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由莲花生大师所著并曾入甚深伏藏, 后经噶玛林巴大师发掘而示出至今, 此教授汉文内容参见, 刘立千藏译汉和刘巧玲英译汉。 现将刘巧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7):四圣谛与究竟涅槃

经文:无苦集灭道。 此观四圣谛空。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是真实不颠倒之义;“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是四种圣人所知的绝对正确的真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菩萨”,梵语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译为觉悟,萨埵译为有情。有情就是有知觉、有思…

关于四禅的相关经典记载

为了证明中国佛教界对于禅定所流传的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四禅灭尽是错误的,请注意经文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 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

关于证果的相关经典

关于证果 证果到底要断什么烦恼?在小乘经里只说到十结,即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佛教发展到部派分裂后对证果众说纷纷,结果有部论师创立 88 使和 98 使的复杂理论…

第六讲:证悟与悟后修

八、证悟与悟后修 今天继续讲关于修观的问题。修观就是修慧。 增上慢 当一个人完成初果的时候,他应该自证自知完成初果。但是,修行人往往有一个毛病,就是还没修到那里…

第五讲 :修止常见问题以及如何修道?

六、修止观常见的问题  由于大家修禅定时,还是犯上许多错误,今天继续讲一些关于我们静坐时发生的问题。 不可引气入定 先说关于头上有气 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很多人都…

第三讲:如何修到四禅?

在修行的过程中,修定是为了得到清净的正念。不同的定有不同的微细和心和集中力,越高的定,心力就越集中,而且心念越清净、越微细。初禅心念比较粗,四禅比较细,修禅定是为了要争取到微细的清净心。所以,在修禅定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练习去分别什么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