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7):四圣谛与究竟涅槃

经文:无苦集灭道。

此观四圣谛空。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是真实不颠倒之义;“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是四种圣人所知的绝对正确的真理,即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和苦灭道圣谛,简称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这是佛为了度化众生而诠释的。佛在经典里有这样强调:四圣谛只有佛才能宣说;在佛出世之前也有人修行解脱,证得辟支佛,但是辟支佛没有办法开演四圣谛来度化众生。

四圣谛的次序: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佛说:我来这个世间是要告诉众生这个世间是苦的果报,你们要赶快出离。佛来这世间度众生不是要你享受更多的快乐,也不是要你去极乐世界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而是要让你认清楚这个世间到处都是苦的果报。依佛法来说,极乐世界也是苦的,为什么?因为极乐世界是生灭法,也是无常的。但是,因为你执着感受器官,在极乐世界感受器官给予你的是乐受,你就觉得快乐,而事实上还是行苦的有为果报。所以如果有人认为“在极乐世界很快乐”是佛法,那是邪见。感受器官给予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因此佛说这世间是苦果,世间没有所谓的真实的乐,只有感官的反应罢了。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过去造种种业、种种烦恼,形成了我们现在受苦的果报,所以集是苦的因。佛陀阐明苦和集是要告诉你这世间是苦的果报及苦的原因,因此这四圣谛中的苦和集有人说是世间的因果。但是要弄清楚,一般人的世俗因果观,有苦的,也有乐的;然而佛说苦谛是真理,当你了解世间是苦果,才会生起厌离这世间的心,想要出离。佛说业与烦恼是集,要你了解为什么有苦的果,了解生死流转的原因就是集。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怎样解脱不同层次的苦,解脱烦恼、解脱苦的果,就是证果的种种现象,乃至证得涅槃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灭谛。佛告诉你世间的苦是可以解脱的,可以证到涅槃的。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欲得苦灭,须依灭苦之道;道即道路,由此可以脱苦,如八正道、六波罗蜜等。

佛开导众生认识四圣谛,以后的论师就建立起四圣谛十六行观,它记载在阿毗达磨(论)里,在经典里佛并没有教导十六行观这套解脱证果的方法。佛只教导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自己的身心变化,以及众生生死轮回的过程--十二因缘,才能解脱;依四圣谛十六行观来修是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的。佛陀为我们所阐述的四圣谛是依世间法建立起来的四个真理,是要修行者生起对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观,及七觉支的七种心。但是后人以及现在南传佛教的某些法师认为要证初果的人,在最后一刹那心里,从四圣谛生起种种与四圣谛有关的十六种智慧。然而,不一定是要那样的,佛还没有出世之前,有些修行人是观因缘而证悟辟支佛果,但并不是观四圣谛十六行观而解脱的。

《心经》讲述四圣谛是要让我们知道世间的因果和解脱的因果,而这种种因果里并没有实在的法,所以说空中无苦、集、灭、道,为什么?这要从下一句“无智亦无得”中得到答案。

经文:无智亦无得。

“智”就是智慧,“得”是所证的果位。以智慧证到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果,菩萨初地、二地……甚至于以智慧证悟到佛果。《心经》说,空中没有实在的智慧,以及所证到的果位存在,那不过是一段的因缘过程,假名安立如此表示而已。所以在《金刚经》里须菩提说:“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无诤阿罗汉是个名称而已,叫做无诤的阿罗汉。当一个人在修道过程中,智慧开发到某程度,我们就说他完成了某个果位,但是他有没有得到那个果位呢?并没有。实际上,应该是丢掉了一些烦恼;他所证悟的果位越高,丢掉的烦恼就越多,而不是得到更多。凡是可以得到的东西,最终都会失去,因为无常嘛!所以在修道过程中,智慧证悟是放下烦恼,并不是证悟得到任何东西。但是,当他达到那个智慧的时候,我们就说他证到这样的果位,也就是得到这样的果位。

当你听到无智无得,千万别以为修行是什么都没有得到。不是的,证悟者就是得到那个果位。好像释迦牟尼佛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没有一个法能够得到佛果,那么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心经》有九个版本,如果你去参考其他的译本,有些版本在“无智亦无得”的后面,多加了“亦无不得”。这是要告诉你,有些人认为佛没有得到佛果,这也是不对的。比方说,这套衣服是我的,你不能说一切是空的,它不是我的。在语言上你要弄清楚,你不能这样说。前一讲我说过佛依世俗、胜义二谛说法:世俗谛是依世间的智慧、语言来做解释。如在世间的智慧、语言上,你说这间屋子是这个人的,那间屋子是那个人的;你不能跟我说这间屋子是空的,我用他用都一样嘛!那你去跟政府说!你们看行得通吗?依世人的行为与观念是行不通的,原因是世人的烦恼认为: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认为我、我的事物等皆是真实有在发生。学习性空的道理后,在世间的语言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认知世间的一切事物:“有”是性空的因缘假合而有,那也不过是一段暂时的因缘过程而已,你心中不要去执取它实有,也不要去执取它实无,而说没有那回事。不要听我说性空的道理后,把空的道理变成有、无见而生起邪见。

我拿天上漂浮不定,变化多端的云朵做比喻:你看天上的云朵,有些看来很像马,当时那朵云在那段因缘过程里,你看到它的形象好像一匹马。那你应该知道云是瞬息万变的,它还可能会变成一只狗、一只羊……我叫做广超,住在翠岩精舍,就有人认为翠岩精舍是广超法师的,我每次听了都不以为然,因为它根本不是我的。你说:“翠岩精舍是广超法师的”和“天上那朵云像匹马”,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当你说“天上那朵云像匹马”时,你感受这是暂时的罢了,但是当你说:“翠岩精舍是广超法师的”时,你的感受却是认为广超法师是实实在在的,翠岩精舍是实实在在的。其实,广超法师和翠岩精舍都是暂时的。你要清楚这件事是暂时的,并不是等于没有,我们把暂时一段因缘叫做广超法师,翠岩精舍亦复如是。我知道这个暂时状态不是一直这样,它会改变,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广超法师里面没有实在的东西叫做广超法师,所以说广超法师的自性是空的,没有真正的广超法师,是一个暂时变化的因缘而已,跟天上那朵像马的云一样。经典告诉你一切法本性是空的,法里面没有你执着的实在的东西,但是在那个变化过程中,你执着里面有实在的东西,佛法告诉你那变化过程是个名称,暂时这样说,你千万不要说什么都没有。当你说什么都没有时,是你执着有那个东西之后,才说没有。你看天上那朵像马的云,绝不会说是实在的东西,你也不会说实实在在没有那个东西,那不过是暂时的一个过程。世间一切法皆如此。所以在《心经》里通通说“无”,这个“无”并不是站在有、没有的观点来看,只是告诉你一切法空无自性,没有实在的本性。当听到“无智亦无得”时,千万不要认为:既然没有真正的智慧证悟到佛果,那么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成佛啦!这就变成有与无的邪见了。

你要去弄清楚《心经》里说性空的智慧,要完全了解,不要像上次我说过的那个小沙弥,听了《心经》后问他的师父:我们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为什么《心经》里说没有?”如此断章取义地了解性空!

经文: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个行菩萨道者在修行中,最后要证悟到无所得,那个时候他就“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颠倒,即是一切不合理的思想与行为,根本是执我、执法。梦想即是妄想,也就是一切颠倒想。在佛法里说:众生有种种颠倒,以佛法所说的小乘四倒,就是常、乐、我、净。

(一)无常计常:“常”就是执着这世间有所谓永恒这回事,认为有永恒的东西,包括永恒的我,主因是因为执着“我”而生起:我是永恒的常见;死后什么都没有断见。有些人认为我永远存在,死了还有下一生,人的生死有如搬家,从今生这个身体搬到下一生的身体里,这就是有“我”的概念。佛法说这个是颠倒,众生认为从过去到今天“我”都存在,只不过是换了身体和思想而已,甚至认为今生死后,“我”依然存在,不论是去当鬼,或者去做人,或者做佛,“我”都存在,佛法称为常见。有些人认为死后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今生要快点尽情地享乐,不享乐的人是傻瓜,这称为断见。

 (二)苦计乐:“乐”就是认为世间有快乐的事情,希望追求快乐。有些人认为这个世间有快乐这回事,向往快乐,要到一个安乐的地方,甚至修道人想要到一个很快乐,没有痛苦的地方去,这个叫乐见,乐的颠倒。

(三)无我计我:“我”就是执着有一个我。有些人执着这世间有个我,称为“我见”。我见与常见是在一起的,凡是执着常见的人,一定执着“我”。当人执着我才生起:我是永恒的,或不是永恒的?所以要断除常见,就要断除我见。我们不会对其它东西是否是永恒的而感兴趣,因为那些跟我无关,但是对于我却不一样,只要肯定我是永恒的,就觉得活着有价值,有必要去修行,解脱生死;相反的,有些人则认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不用修行,什么都不用做,反正死了一了百了,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我”的见解上。如果一个人明白了“无我”,就不会想“我”以后要怎么样,又怎么样……因为无常的身心没有一个真实的我,那么他就不会追求永恒的快乐。有些学佛者,尤其是修净土法门的人,误会了修净土就是去极乐世界享受快乐,但是佛法里说没有真正快乐的地方。为什么是如此?那我们就要了解快乐是怎么一回事?根据佛经里说:乐是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中的其中一种,所以乐是从受得来的;受不是永恒的,男人有男人所以为乐的事物,女人有女人所认为乐的事物,狗有狗所乐的东西。乐是六根接触外境时,它告诉你这种感觉是乐,那你的心中就生起欢愉,生起执着。根据佛法说,世间人所谓乐就是感觉器官给予的信息,然后在里面生起执着。人们向往快乐,不要有痛苦,努力去追求,以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以佛法说,这是绝对错误的。

佛在四圣谛里跟我们讲第一个圣人所知的世间的真理是苦圣谛,这世间真正是一种无常不自在的苦,我们众生不知道,一味向往快乐,追求快乐、希望永远再也没有痛苦,只有永恒的快乐,这是错的。不论修菩萨道或是修解脱道的修行人,最终要看清楚快乐是怎么一回事,他就不会去追求快乐,反而看清楚世间是苦,想要脱离。并不是外在的事物令我们苦,使我们想要脱离,是我们的心被贪、嗔、痴等烦恼缠住,而令我们沉沦在苦海中;摆脱、放下心中的种种烦恼,就叫做脱离了苦的烦恼。

 (四)不净计净:“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认为世间是污染的,他要追求一个清净的境界,到清净没有污染的地方。佛说“净”是一个颠倒,因为你的心执着认为有清净与不清净。你以没有烦恼的心为清净,但佛说不是,它是一个名称叫做清净,没有一个真真实实的清净。有些修行人执着有所谓清净的国土,他要往生极乐世界,享受清净与快乐,这也是颠倒。

菩萨行者观察五蕴皆空之后,觉悟到一切身心世界都没有实在性,只是心在幻化,心在执着。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不再执着,就不会有“常、乐、我、净”的颠倒。

菩萨依智慧行,证悟性空,心无所得,则心无挂碍,如此则远离一切颠倒梦想,消除了种种错误的思想与行为,即拔除了苦厄的根本,不怖于生死,能得“究竟涅槃”。

大乘佛教里,有一派人认为佛跟小乘人说无常、苦、无我、不净,但是他们认为佛向大乘人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清净的本性,叫做清净心,或者是涅槃妙心,他们说涅槃就是常、乐、我、净。在佛经里都是用一种反面的口语来解释涅槃,说涅槃没有生死,没有烦恼,涅槃不是一个境界。涅槃是梵语Nirvana,原意是事情圆满的意思;在佛教里表示修行人达到解脱的境界,不再生死轮回。在小乘佛法里,涅槃可分两个阶段来做解释,第一阶段是修行人断除了烦恼,证悟到不生不灭的真理,但是还剩身体在活动,称为有余涅槃。第二阶段是当证悟有余涅槃的修行者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因为没有烦恼,没有要存在的心,也没有心要来这个世间,不会想要再生,所以就不会再出世,这称为无生--无余涅槃。那么不生不灭是怎么一回事?在佛法里说,众生迷惑,执着世间有实在的法、有实在的众生,执着有众生在生死轮回。当修行人证悟后,就看清楚这一切都不实在,没有实体性,是无我的,就不认为有一个我在生死轮回,也不会认为有个我要证悟涅槃,不会期望我要入涅槃,放下一切的执着,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当他这样地修心,知道世间没有实在的法在生灭的时候,他真正证悟之后,心不再执着我下一生会在哪里生。因为他没有执着,没有执着要生的心,死后就不会生了。这样子,我们说他进入涅槃。有些人有一种错误的概念:以为涅槃是可以进去的,而实际上涅槃是不能进去的,为什么?因为本来就没有一个人在涅槃,只是执着那种种因果的心不再延续下去,所以他就不会再生死,我们就说这个人进入涅槃。涅槃绝对不是一个地方,可让你去。佛法里说,我们在生死的此岸,涅槃是彼岸;“彼岸”是个形容词,如果你认为有个彼岸可以去,就会生起一些烦恼--有一个要去的人,你就有“我执”了。有要去的人,你才会去那个地方。“我执”一生起来,你就没有办法证悟涅槃。所以当一个人证悟到涅槃,先证悟一切法无我,就没有可去的法,也没有可去涅槃的地方。因为没有去,他就没有生,所以涅槃就不再出世。涅槃不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再出现、再存在。很多人会生起一个概念:涅槃到底是什么?这个观点就在于我们的自  性见,我们认为东西有实体性,有众生、有“我”。修行人证悟涅槃后,到底去哪里?这些问题就来了。如果你认识清楚这个“我”,生死轮回是一种如幻如化、暂时的过程,是一种假相,而在里面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代表是我。我的手被砍下来丢在路边,几天后腐烂了,里面也没有一个实在的我;手是这样,全身是这样,心念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就执着身心里面有一个某某人、某某众生,当这个众生修行证悟到涅槃,我们就会产生“他去哪里了?”的疑问,这就是自性见,接着生起“存在的见解”,认为实在有众生存在;当一个人的烦恼执着放下,看清楚后,再也不去,也不再来,那他当下就证到涅槃。

大乘佛教里有一派认为每个人、每个众生都有个清净的本性,修行就是要证悟到回归本来清净。当修行人回归本来清净,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当时就有常、乐、我、净,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不过是在诸法因缘变化里执着有个众生之我执,如果你不执着的话,我跟无我都不存在。当一个人证悟涅槃的时候,他就不执着我,也不执着无我,在他看来这些都不存在了。

比方说,现在你们坐在这边听法,不会执着我们是一班,或是一群,因为你们只当作有个因缘在这边听法,等一下时间因缘到了,就散场各自回去,不会认为有实在的东西。那么同样的,当一个人真的证到涅槃,他绝对不会认为在涅槃里有一个我,绝对不会认为有一个快乐的涅槃,因为有乐就有生灭心在作用。如果你执着有快乐,就有心要去感受那个快乐,感受快乐的那个心就是生灭的心,有生灭就不是涅槃。

如果说涅槃是清净的,这也不能成立,因为在涅槃的时候,你的心没有生与灭可得,那么,哪一样东西给你得到清净的概念呢?没有。所以佛在经典里解释涅槃时都是用相反的话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通通都不是。因为佛每讲是某样东西,你又对它产生执着,死抓住不放,所以涅槃绝对不是常、乐、我、净。

根据大乘那一派的说法,认为佛讲八种颠倒,认为众生执着常、乐、我、净是颠倒,佛就跟众生说苦、无常、无我、不净。小乘认为这没有颠倒,但是这派大乘的说法认为这是另外四种颠倒,所以把这两对的八种颠倒合称为八倒。它认为要远离苦、无常、无我、不净这四种颠倒,才真正证得涅槃的“常、乐、我、净”,这是不正确的说法。执着“苦、无常、无我、不净”为实在的见取见,必须远离是对的,执着得到“常、乐、我、净”的涅槃还是见取见,是错的。

当一个人证悟涅槃的时候,绝对没有“我”这种想法,我与无我都不存在,哪里会有所谓我是乐、净、常这回事,所以不会说涅槃是常、乐、我、净。一个人说涅槃是常、乐、我、净,就是他执着了,他以六根得来的知识--常、乐、我、净来判断涅槃,依此想象怎样才算是涅槃,那样是错误的。

大乘经典里说,不管你是否证悟涅槃,一切法本身没有实在性;意思是说,你所认为的某样东西,它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好像眼睛,它并不是一个东西,里面牵涉到很多因缘的配合,没有实在的眼睛在生在灭;我们的六根也是一样,没有实在的任何一根在生灭作用,而是我们在里面迷惑执着,生起种种见解。所以一切法不但没有自性可得,也没有实在的生与灭在活动着。我们说因缘的过程是一个名称,在因缘的过程里面任由截取一段都看到一个法的出现;如果不在里面截取一段,就看不到实在的法。《心经》说,因为一切法本来无自性可得,所以一切法不可得,就没有生灭可得;那一切没有生灭可得,即是一切法的真实相--不生不灭。一切法没有生灭相可得,因此,《心经》说一切法本来的自性就是涅槃之空相,不曾被污染,本来清净。依这个观点,大乘佛法说这世间本来就是涅槃相,本来就是空相,无自性,没有生灭可得。

《心经》说,如果一个菩萨行者证悟到无所得的时候,就证悟到一切法本来清净涅槃,没有所谓一个法可得,称为清净,一个名称而已。菩萨行者心明白之后,他就在幻化生死里边来来去去,没有想要进入涅槃,在世间跟众生结种种因缘,最终成佛。以这样的心境跟众生结缘的时候,他没有所谓的我入生死,我出生死,心无所住,这就是菩萨心证入无住涅槃。

涅槃在大小乘佛法里总计有四种,那就是前面已解释过的

 (一)有余涅槃。

  (二)无余涅槃。

另外两种是:

 (三)自性清净涅槃:指一切法本来没有生灭相可得,称为自性清净涅槃。

(四)无住涅槃:有一些修道很有成就的修行者,看生死好像开门、关门这样地轻易,他心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因此菩提萨埵的究竟涅槃就是指无住涅槃。当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发心行菩萨道,最后他要完成无住涅槃,随着他的业力因缘,在这世间里跟众生结缘。根据经典说,菩萨达到无住涅槃后,他可以现任何身,在任何地方度化与他有缘的众生,甚至于哪里的众生需要佛身得度,就示现成道来度化他们。好像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这些大菩萨都有这种能力。这些菩萨必须努力修行,成就某些特殊的能力,得到我前面讲过的十个自在,才能在娑婆世界或他方世界来往生死,随因缘以应化佛示现,随缘度化众生。当一个人没有证悟到无住涅槃,他就执着这个身体,认为这个身体

是我,以这个身体为家来住。如果菩萨真的证悟到无住涅槃,他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所以大乘经典里说,释迦牟尼佛叫做“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原因是娑婆世界是佛度化的国土,里面有千百亿的南赡部洲,星球上有“人”的地方佛都去度化。佛在各个南赡部洲度化众生就好像在地球上一样,也是示现成佛道来度化有缘人。所以你在这个地方看到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二千五百多年了,但在别个地方释迦牟尼佛正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这就是经中所说“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的意思。

关于自性清净涅槃及无住涅槃,大乘佛教的所有宗派都承认,但是南传小乘佛教却不承认。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支持长按扫码支付宝打赏长按扫码微信打赏
随喜发心❤福慧增长!

喜欢就打赏支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条评论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