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应有的认识-1

(说明:本文由光彻五轮翻译小组根据致光法师录音整理成文字,为增加易读性,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或有增加括号内的衔接字词,以使得文句通顺。感恩翻译小组为此文付出的努力!)

我们佛教有所谓的静坐这回事,在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他们也有静坐。好像回教、基督教、天主教,他们都有他们的静坐,我们佛教也有。甚至于在中国道教,还有儒家,也有静坐。还有一些练气功的人,他们也静坐,包括练Yoga(瑜伽),印度外道很多都有静坐。

那静坐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些人,他静坐是要身体健康,他就练气功静坐;有些人是因为做东西做得很烦了,那工作做得压力很重,他就通过静坐来松懈精神。尤其现在在西方,还有日本,(有)很多静坐禅堂,就让人家(在)那边打坐,松懈他的压力(和)紧张的精神。那这种种种种的、不同的、各家各派别的静坐,他们都有他们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方法。

那在我们佛教里面,静坐是为什么会发生的呢?我们佛教讲戒、定、慧,就是我们要修行、要解脱生死,这是佛来人间度化众生的第一个目标,要度化众生解脱轮回生死。那么佛在教导里面,他说你一定要先持好戒,这个持戒是要戒掉你的恶的行为;然后佛讲下一步你要修禅定,这个禅定是要净化你的心。——戒是要净化你的行为,禅定是要净化你的心。你的身行为好、心行为也好,之后,身心都清净了之后,你才开始修一些佛法所讲的智慧观行,那就很快生起智慧。

这其中的重点是要有智慧,我们佛教的重点是要求智慧。但是,这智慧前面,佛说要有定力。这个定,要使你的心清净下来;而心的清净,要先行为清净。我们佛教所谓戒定慧三无漏学:先要持好戒再修定,然后才能修得慧。所以这个修定,在佛教是很重要(的)。

那么定是指什么呢?定这个字是我们中国人用的字,在佛教里面叫做禅那:禅定的禅,那一刻的那。禅那,其实是印度音“Jhāna”,就是禅那的意思。这个禅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它真正的意思叫做“思惟修”——静静地在那边思惟、在那边修叫禅那。这个禅那,佛讲佛教里面讲修禅定、禅那,方法很多。根据经论里面的记载,至少有四十多种,真正佛教、佛所讲的方法,各种方法来修禅定,(针对)不同人,佛教导不同方法。当你在修禅那的过程里面,就会产生所谓入禅定的现象。这是我们佛教所讲的。

如果是佛教以外,他们静坐,他们讲入定,入什么样的定呢?他们跟佛教说法不一样。佛教说,入禅定有所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叫色界的定;然后,再修更高一点,你就进入无色界定,就是叫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就是色界里面四个定,无色界里面四个定,叫做四禅八定。那么我们佛教、佛讲修定,正定是指什么定呢?在四禅八定里面的前面四个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是你在修禅、禅那、修禅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清净。那么到达四禅开始,根据经典说,你的心当时就非常清净了,到那个时候你的心就是处于一种状态叫做没有造作的心——叫做舍心。佛教修禅定要求最终你要得到这个舍心。那么如果你还没完成,就是你还不够清净,以修禅定来说。

但是,我们佛教经典里面,就这样简单地讲禅定的一种过程境界。那怎么样修呢?就很难看到了,在一般的经典很难看到,一般在一些论里面有讲到。那佛教里面修禅定,佛说有五种,慈心观啊、不净观,不是五种对不起,这五种不能归入修禅定。慈心观是一种修禅定,慈悲喜舍这四个叫四无量心的修禅定,你可以通过慈心、悲心、舍心、还有那个喜心来入禅定。那么根据我们佛教说,你修慈心观,不管你怎么样修、怎么样定,慈心观修来修去最高只能到三禅,这是我们佛教讲法了。那当你修舍心,如果你能够修,舍心能够修到四禅。你用舍心入定,会入到四禅,这是四无量心它入禅定的程度。

如果你修其他禅定,还有什么呢?在佛教里面还有修不净观,什么不净观呢?观骨头(白骨观,不净观的一种),通过这种观骨头的方式、观不净的方式,他说你能够入到什么定呢?能够入初禅,不管你怎么样修来修去,最高入初禅,这是我们佛教的说法。这是所谓修禅定的高、低不同方法,有些方法只能到某一种定。

那么只要你在你心中,修禅定里面有一些影像给你感受到,你感觉到你存在一个地方,那这种禅定,根据佛教说,你有地方,你心中觉得你心定在某个场所,这就是你心定还定在色界里面,就是你还没有出色界,还在色界定里面。所以你在静坐时候,有些人看到光等等,这个定一定在色界里面。那有些人他入定,定到去那种黑黑、什么都看不到了,很静、很静、黑在那边,他什么都没得看了,他就开始进入无色界的一些定。那么这个现在讲了,你又没有去修不了解。但是你们要先了解,佛教讲禅定有这样一步一步,这样一直上的。

那么如果是其他人讲禅定,怎么样呢?有些人,外道、其他修法修禅定,他们在那边静坐,坐到他入了定,他没有所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很多外道他能够静坐,坐到什么心念都不起来了,完全没有念头,不知道去哪了,过后他又清醒起来了。那他入到很深、很深的定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了。根据我们佛法说,这种是外道入的最高的定,叫做无想定。当他入到无想定,他就以为那个无想定就是涅槃。根据我们佛教说,外道他不了解,他没有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慢慢上,他不懂静坐,就静静静进到无想定去了。那么他就把那个当成是涅槃了,在印度很多外道是这样子。

那在我们中国人,他们坐禅,就很多是在练气功,他练那个气,大周天、小周天在那边走,走完之后,他就通过这个气,最后他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甚至于他觉得他自己不见掉了——一团气而已,这是属于气功最高状态。静坐、打坐,这是他以练气功(的方法)坐禅。

那有些道家,他修禅定,他修入定之后,他要什么呢?他要炼丹,他在那边静坐炼丹。炼丹,很多人不知道,他以为是一个火炉加些药,然后用火去烧,烧了炼出一粒一粒的丹来吃。——不是的。在道教,他们坐禅、修禅定、练丹是做什么呢?他修到他的心静下来之后,他又通过将他的精力、他的气,全部集中在丹田那边,这样慢慢集中,集中在丹田,会凝结一股气在那边,变成一粒这样的,他把那个叫做“丹”,就所谓道教炼丹。那丹炼完了之后,他要什么呢?他要永生,长生不老。要怎么样长生不老呢?他练完这个丹之后,他就开始使他的神识,从这边或者从这边出去,他神识可以出去。他可以产生一个叫做什么呢?叫做一个他的一个小小的躯体,叫做出阳神,这是道教的,他们要这样子。当他死的时候呢,他就出去,他的神识离开身体,这样控制。然后,他就一直保持住,他认为这个就是长生不老。就是道教,他们要练这样子修禅、坐禅定。

那么,还有基督教、印度教各种各家的修禅定,这些我们要知道,佛教说(这些)不能解脱。

根据佛法说:世间一切法无我。我们众生迷惑在生死轮回,佛说无我。那你修禅定,修来修去还是有一个我存在这个世间,这就不是佛教所要的。那我们佛教,刚才讲修禅定,当你修完了禅定之后,佛教说这个禅那,禅那包括两件事情,禅那包括止跟观。止,就是专门定,心定那个境里面叫做止,定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叫做止。那止修完之后,佛教说你还要修观,观什么呢?观察世间的真相。这个世间真相,小乘佛法、佛教导你观什么?观苦、空、无常、无我;在大乘佛法里面,教导你观什么呢?观无自性、空。这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两种方式,你能够得到智慧,从中你觉悟到无我,最终你放下烦恼、执着,解脱生死轮回。佛教修禅定,要进一步修观,观察世间真相,以佛法来观察。

这些是我们经典上谈到一些禅定的一些说法,但是真正在我们去实践的时候,是有很多很多问题的。这些问题可以分为几方面:第一个,就是任何的修坐禅的方法,每个人都要知道有三大要素、三个问题、三件事情,他要解决,就是——调身、调息、调心,他一定要懂这些。我写下来(法师停顿笔书)。就是刚才我讲有各家各派、各种宗教的修禅定、静坐,但是任何的一个方法都离不了这三件事情。就是他在修的过程里面,他要完成一些事情。

第一个是调身,怎么是调身呢?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你坐得不好会腰酸骨痛,甚至于风湿病都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个人,他在静坐的时候,他打坐时候,他要知道调身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全身的肌肉是放松的,这个很重要。为什么要放松?因为如果你静坐坐在那边,你保持一个姿势,那个姿势你坐那么一个钟头,你的肌肉就维持那个姿势一个钟头。就好像一个人拿一桶水,拿着一个钟头,每天这样做这样做,以后他的手(会)出毛病。那么你每天静坐一个钟头、每天静坐一个钟头,那么如果你每天静坐,那个肌肉没有调好,那个肌肉一直拉紧拉紧拉紧,最后你出毛病了。这是调身的问题。所以,静坐(时)这个调身最重要是你的姿势要摆得好,使得你全身的肌肉属于放松的状态,没有拉紧的。这样一旦你能够得到这个姿势,你坐多久都不会出问题。

那这调身调不好,往往是在哪里呢?就是在腰、大腿、还有颈项这几个部位。很多人静坐,坐了之后,很快腰酸。那么还有他的胸闷,就是静坐,他挺胸,挺胸导致呼吸胸闷。这些姿势,影响到你的生理现象。那么这个调身,你们静坐一定要知道,你学任何静坐方法,它教你怎么调、怎么坐,不管怎样你要知道很重要的原则,你要检查全身的肌肉是否放松,如果全部放松就对了。

再来,(第二个),这个调息。调息,就是你的呼吸要调的好。这个调息,真正好的静坐,他调息,最后他的呼吸一定是叫做腹部呼吸。什么叫腹部呼吸呢?就是你吸气进去的时候,你的肚子是胀的;你呼出来的时候,肚子是凹进去的——这种呼吸叫做腹部呼吸。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原本用腹部呼吸的。但是,因为你穿衣绑裤带,裤带绑紧,你慢慢用胸部呼吸。每个人很自然用胸部呼吸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你需要很急促、很快、很激烈活动的时候,自然会胸部呼吸,胸部呼吸的现象是这样的(法师示范急促的胸部呼吸),这样的就是胸部呼吸,你会觉得胸在摆动。那如果一个人,他在静坐的时候,呼吸每一出一进呢,胸一直在摆动,他的呼吸就出问题了。真正他坐的很好,静静的完全没有动的,是肚皮出进、出进、出进,身体完全没动,那个时候他就真的完成了腹部呼吸。那么这个腹部呼吸完成了,他进一步必须怎么样呢?他的呼吸是越来越慢、越来越长,这样就调对了。但是这个调息,必须是他自然地慢慢慢慢,它慢下来,不可以你故意限定时间我现在吸,限定时间我现在呼出来,这不叫做调息,知道吗?这要弄清楚,就是当你呼吸,它自己调得好的时候,它自然自然越来越慢,越来越慢,慢到最后甚至于你会感觉到怎么样呢?最好的状态的时候,你感觉到你的毛孔会张开,它都在呼吸,毛孔会交换空气,这是最好的状态,这是所谓调息。

再来,(第三个)叫做调心。在静坐,我们开始时有很多杂念,你要用心用力,那么他心想东想西,你要硬抓住在一个地方静下来。那调心调的好的时候是怎么样呢?就是你会觉得当时你心情很愉快,那就对了。当你调心过程,慢慢慢慢,你静坐,你坐,哇!很舒服,心情很愉快,这种心情就是好的。但是这样好的心情得到了之后,并不等于你真的修到禅定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因此,这个调心的第一步,你要完成什么呢?让你累积在脑袋里面那放不掉(的)东西统统丢掉,好像你在海边散步,去玩耍,工作什么压力统统忘了,只知道我现在很快乐。那么一个人他静坐,调心调的好时候,他一定会这样的感受,他很舒服快乐,然后他才有能力开始修定,集中精神。如果他这种快乐的心情没有,很闷,他没办法的。就是说,我们在调这个心里面,你要先弄到心情愉快。

然后开始你就面临几件事情,这个心的问题。我们的心,有在静坐里面,有几样很严重的烦恼,它会跑出来。

一个是散乱,他有很多念头,就一下蹦一下想这个,一下蹦一下想那个,想来想去,跳来跳去很多念头,整天换来换去、换来换去,这种念头叫散乱。

另外一个,就是他每次静坐去回忆事情,他想一件事越想越远去了,这叫掉举。每次在心里面想起过去一件事,想了他就投入在里面,一直入入入入,不知道去了哪里,这个叫掉举。

那另外情形,就是那个心放逸,也是一种烦恼,在静坐,它来了,怎么样呢?他整天想要去知道外面什么什么在发生,耳朵整天想听外面有什么声音,想知道,哎!有什么事情在外面在发生,他心要向外跑,这种叫放逸。

还有一个呢,更严重了,点头,(法师示范:头突然垂了下来)。这叫什么呢?昏沉。

这几样,就是说,在这个调心,刚才我说,你开始你要能够心情愉快了,你才有办法修。但当你真的心情愉快、你要修的时候,还有其他东西来——就是昏沉、掉举、散乱、放逸。

还有一个,最后一个,很多人都有的,他比如说:哦,时间到了,够了够了!这叫什么呢?叫懈怠。

这五样很严重,在静坐非常严重。那我们佛教说,修禅定要清净,这五样烦恼要没有掉先,他才有能力入深的禅定。那么我们就要调这些心。

(未完待续……)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支持长按扫码支付宝打赏长按扫码微信打赏
随喜发心❤福慧增长!

喜欢就打赏支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条评论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