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全文-3

三、他心智论 (“彼如是心得等持……安住不动时,引导其心倾向于他心智。彼以己心, 悉知其他有情及其他补特伽罗之心: 有贪心而知有贪心, 离贪心而知离贪心, 有嗔…

《清净道论》全文-2

第八 说随念业处品 (七)念 死 在六随念之后,再说念死的修习。 (念死的意义)“死”——是一个有情的命根的断绝。诸阿罗汉断除轮回之苦,称为“正断死”。诸行的刹…

《清净道论》全文-1

清净道论 觉音造 叶均译 南无婆伽梵·阿罗汉·三藐三菩陀 序 论 经中这样说。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据说:世尊…

寻灭尊者开示录-16 :贪欲和四念处

佛陀已经成佛,觉悟了真理,找到了一条通往涅槃的清晰道路。他期望所有佛弟子在三学上培养自己,这三学是,任何佛弟子必须至少有持五戒的品德,这是最起码的。基于持戒,基于你的品行,你的良好行为,你一定会获得三摩地(定),三摩地(定) 是认识真理的根本。一个人可以通过修三摩地(定) 获得智慧。佛陀已明确指出事物的无常、苦的本质和无我的三个实相,只有通过禅定才能觉悟。

寻灭尊者开示录-15:世间一切与贪欲

佛说,这就是(世间)一切。(世间)一切是什么?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鼻子,你的舌头,你的身体和你的意识,这就是一切。佛进一步说,如果有人说世间有这些以外的东西,他说这只是不谨慎的说法而已。因为世上没有这些以外的东西,这些指你的眼睛,你的鼻子,你的耳朵,你的舌头,你的身体和你的意识。

寻灭尊者开示录-13 : 四圣谛及贪爱

在你拥有的这个虚幻的身心里有苦,在你拥有的虚幻的身心里有苦因,在你拥有的虚幻的身心里有苦的止息,在你拥有的虚幻的身心里有通往止息苦的道路。这清楚的表明,兄弟姐妹们,你无需到其他任何地方去发现痛苦的根源,苦因以及止息苦的道路就在你自身里。

寻灭尊者开示录-2:八正道

兄弟姐妹们,佛陀觉悟成佛,不仅觉悟到真理,也指出了这条帮助别人追随和证悟同样真理的道路,即四圣谛。它有八种方法和途径:1.正语2.正业3.正命4.正精进5.正念6.正定7.正见(四圣谛)8.正思维。

2021年5月1日长沙 《如来禅》基础止观禅七

2021年5月1日长沙 《如来禅》 基础止观禅七 如来禅渐修道赞 达摩来东土,传法救迷情, 五祖传衣钵,首座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

《圆觉经讲记》第十章 普觉菩萨

此章说明邪师病。邪执谬见,不但自心固有的人难于断除,由师友的熏陶而来的,其力也大。修行的人必定要亲近善知识,然而不知选择,遇邪师、邪友,而一味盲从,必致反受其误…

笫二章 别释十大行愿——第九行愿:恒顺众生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九行愿是恒顺众生。恒顺中的"恒”是永远不停歇的意思,“顺”是依顺不违背的意思,所以恒顺众生就是永远随顺而不违背众…

《圆觉经讲记》第三章 普眼菩萨-1

普眼菩萨的“普眼”,即一切皆能见之眼,所见一切无非是眼,所以言普眼。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起座,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对佛说: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如何思惟、住持,以及有什么方便法门?

《圆觉经讲记》第一章 文殊师利菩萨-2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当一切诸佛在因地开始修圆觉法门的时候,知道轮回生死有如眼睛有毛病的人看到空…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十卷  方便多门

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菩萨道的方便有多门。菩萨道的意义: 当一个人认识到世间无常、苦、无我,然后很想出离生死, 也很想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这样的一个修行人就会发…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八卷 净心观法

现在,我要介绍净心观法,即以清净的心来观察佛法。 佛陀教导我们很多的佛法,经典上常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听闻了这么多佛法,要怎么去实践…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七卷 道~以戒为师

现在,我要跟大家谈谈三皈五戒。成为佛教徒最少要皈依三宝,而且要受持五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向、依靠的意思。根据佛说,众生从久远以来在三界六道中轮转生…

六度(波罗蜜)-2

一个人他要行菩萨道度众生,他自己心乱如麻没有定力,没有定力就没有智慧,而且没有定力的人很容易起烦恼,那怎么能够利益众生。所以菩萨要行菩萨道一定要修禅定。

六度(波罗蜜)-1

菩萨的行为到底是做些什么呢?菩萨上求佛道,就是求智慧,成佛的智慧。下化众生,就是以慈悲心去度化一切众生。这样的众生我们称他为菩萨。就是说他求佛道求智慧来自度,做种种利他大悲心来度众生。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六卷 灭即无生

当你们听完了前面五个卡带,大约已经明白佛法所讲的四圣谛中的苦与集,接下来,我要跟大家介绍灭。 所谓灭,是指涅槃的意思。涅槃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它是梵文(Nirva…

大乘宗派论解说-6

我们佛法里面说闻思修,要先听闻,然后思维,选择适合的、正确的,我们再去修。那么这个闻思功夫要做多久呢?在你还没有觉悟、还没解脱前,尽量闻思。但是不要只是闻思不去修持,那是错误的,但是也不要抱着一种态度,只要修持就可以了,那也是错误的。

《四圣谛讲记》广超法师:第四卷 集~烦恼迷执

现在,我要跟大家谈谈烦恼。 每个人都有他个自的烦恼,那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管是跟别人在一起,或是独自生活,都会有烦恼生起来。佛法说,众生的烦恼有无量无边,…

大我小我无我-1

今天我要跟你们谈的是“小我大我无我”,就是说我们修学佛法,要认识这个无我,那么等一下我会进一步谈无我,但是在认识这个无我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我们这个小我、大我先。

坐禅应有的认识-3

(接上文……)这些灵界众生里面,有好的、有坏的。好的也可以跟你感应,坏的也可以跟你感应。坏的跟你感应,它利用你去做它要做的事情,或者它要…

39六波罗蜜——佛学基础知识

六波罗蜜 一、菩萨之意: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简单地说既是众生;“菩提…

36声闻四果——佛学基础知识

声闻果位

声闻果与佛果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

34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佛学基础知识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 持了戒后要…

30学佛的层次——佛学基础知识

——返回《佛学基础知识》书目 四、学佛的层次: ㈠、三皈依: 我们先听闻佛法,然后确定三宝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皈依处,那就要求皈依。我们皈向三宝,不能只是内心皈向而…

29戒律——佛学基础知识

——返回《佛学基础知识》书目 三、戒律: 戒是有所不应为;律是有所应当为。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佛、法、僧中的法宝就…

迎请寻灭禅师的到来

迎请寻灭尊者灵骨舍利,是中国,新加坡,斯里兰卡三国法师和大德居士共同愿力所感召的结果!萨度!萨度!萨度!
寻灭止观的教法是寻灭尊者根据流传在斯里兰卡的古佛教经典中逐渐整理出来的一系列有效的禅修方法,继承了南传佛教的特点,又不同于南传佛法,特别是五遍行,心生灭,远离十八界以后的修法。
这些有次第,有深浅的殊胜佛法是非常难得的,它经致光法师不辞辛劳传到了中国,使我们有缘修习到寻灭止观。因致光法师的功德,寻灭止观在中国可以说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受益的人也越来越多。

快乐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更愉快,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呢?那我先拿一两个例子来说,比方说,有些人他向往一个美好的家庭,有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或许有些,他真的他觉得他拥有这些,但是他真的很快乐吗?可能我们表面上看他好像是生活得很快乐,但实际上,在他内心里面倒不是如此,等下我会谈到为什么会这样子。
再来,比方说有些人,他也满足在某些事情的追求,那么从中呢,他觉得他也快乐。但是也一样,他不见得就是很快乐的。比方说,假设一个人他很喜欢玩古董,那么他就收藏收集古董,那每天呢,拿那些古董来看啊、摸啊,看看又收回去,他也满足在他的这个收藏里面

50他心通

——返回《禅定实修问答录》书目 网友问:修了一段时间,发现我能感知别人的情感波动,而且我自己集中注意力时,能影响他们,这怎么回事?(问题遗失,补录大义) 光彻五…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