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游记

五台山游记–2021年七月

空平一沙

暑假五台山禅之旅是“机缘成熟”之旅,14天的朝圣之路,脑海里始终映照着生命的光芒。

7月2日本来报“悦物派”组织的“河西走廊甘肃历史艺术的探索之旅”,要7月30日敦煌集合,从广东到敦煌这么远的行程只做“河西走廊甘肃历史艺术的探索之旅”有点资源浪费,于是增加到太原、五台山浏览的计划,碰巧的是7月3日在西善堂公众号上看到“2021五台山禅修之旅”,于是按要求填写了“申请行程”,为接续敦煌游的行程,我报了24日至31日朝圣行程。报名被确认后,拉进了“7月五台山朝圣与禅修之旅”群,看到简要介绍五台山的文字、标志性的大白塔、吉祥寺与清凉桥的介绍、黛螺顶的云海、那罗延洞图片展示出的黄教色彩、广化寺、五爷庙、显通寺、菩萨顶、佛母洞、清凉寺、殊像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五台山闪耀着佛教智慧之光的神圣世界展示在我眼前,脑海里产生了蓝天白云古寺苍松的清凉圣地的大境界,这种境界顿时攫住我的心灵。于是放弃“河西走廊甘肃历史艺术的探索之旅”,全身心投入到五台山佛的世界。

7月20日飞往太原。参观了山西省博物馆游了晋祠、纯阳宫,骑共享单车逛了大街小巷。24上午乘坐太原至五台山大巴,中午到达五台山入住了彰利宾馆。宾馆是共计三层的民宿,一二层是客房,三楼就我这一间住客,房子虽然简陋,但我追寻的最高境界是安静~平台上视野很开阔,放眼望去蓝天、白云、青山与我为伴……可以尽享“吾独食阴阳之气”的资源。在清凉之地,住在清静之处,飘飘欲仙了~

25号正幵始朝圣。

文殊菩萨是般若化身、大智菩萨、入世化生人间……五台山是他的道场,来到这里,为自己涤除蒙昧、化愚导顽、消解烦恼这是我非常的渴望。

25日早晨起床打坐,早餐后坐三站公交车来到了大愿寺。

因为是周日,所以朝圣者伛偻提携,趋之若鹜,纷至沓来。我们先到了香火很旺的五爷庙,小助手向我们讲了关于五爷的传说及戏台来历,继而转向了塔院寺。牌坊上写着,远远看到大白塔,巍然屹立,红墙青瓦映衬下,显得更加壮观。据了解塔院寺是明王朝兴建的皇家道场,是五台山的象征与标志。

进了寺院,它的建筑布局无非中轴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大白塔在寺院右侧,来到大白塔前,苏师兄介绍了大白塔的历史及传说,塔的束腰上挂着风铃,清风吹来应该是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吧?遗憾的是人太多,没能领略它的细腻。苏师兄还介绍到大白塔下藏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唐朝时这里就是一个塔,以后毁掉了,明代建大白塔将以前的塔包裹其中。大白塔几十米高,塔身为砖砌,塔座为石建,藏式建筑造型,塔座南面有很浅的石洞,为佛的迹象碑,碑上有释迦的双足迹图,很小的一幅,塔殿外围的长廓中有铁皮法轮。大家围绕着塔转了三圈,又来到铁皮法轮前转了法轮,然后从方丈院穿过过了角门赶到文殊发塔。文殊发塔又称小白塔,其造型与大白塔相似,十几米高。苏师兄站在塔前又为大家讲解了小白塔的来历及传说,因为里面供奉着文殊菩萨的头发,所以更加令人生起恭敬之心。所以朝圣后,老师及苏师兄带领大家诵读了《普贤行愿品》。在这里读此品,好像头脑对它的感觉很晰,更加领悟到它的内含,更能生出敬仰之意。

自由活动时,我与维泽师兄来到了阁楼上,欣喜的看到了鳞次栉比庙宇间大白塔的全貌。远处的红墙,眼前的灰瓦,音箱中播放的佛经乐音,对塔腹之地产生一种敬畏之意。

 拍照拍不出这种情境,我便打开微信视频号录成视频,感兴趣的师兄可以打开我的视频号观看。

时间比较匆忙,朝圣一个多小时集合去静心斋用餐。幸运的是临别五台山的上午,苏师兄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又领我们三位师兄一起再次朝拜了大白塔、小白塔,在小白塔前再次诵读了《普贤行愿品》感受更加深刻与虔诚,站在大白塔脚下,听着僧人们的诵经声,顿感自己的渺小。。。生发出平时不能产生的愿力与憧憬。(在寺院中大白塔下,望之感怀,拍下了视频号,播放次数达1200多人次)

告别这独领风骚的大白塔,我一步三回头的从不同视角又反复拍摄它,以资留念。

下午苏师兄请了一位导游,与我们一起朝拜显通寺、菩萨顶。显通寺属于青庙,始建于魏,它座落在灵鹫山脚下,大概因为显通寺的灵应显通吧,历朝历代皇帝大都亲幸于此过,从历史遗存中看,来此朝拜且更加青睐的要数清朝的几位皇帝了,他们的目的大抵在于以佛教辅助王权吧。

导游最先带我们来到了大钟楼,钟楼拱门上镌有“震悟大千”四个字,这四字够恢宏吧?拱门二侧对联云“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楼中挂有一大青铜巨钟,导游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它。说它铸于明代,重达9999.5斤,上面铸有一万多字的经文敲击能声震十里,余音不绝于耳,提醒芸芸众生在红尘中醒来。我非常赞叹这钟楼营造出的内涵及境界。

进入显通寺,苍松翠柏见证着它的历史,建筑诠释着它的气概——布局严整、幽深气派。在此进各殿朝拜观瞻,感受到其间染着的皇家气象。不过侧面殿门贴着的对联吸引了我的视线——“松声静雃与客谈玄  山色青翠随僧入院”,这幅对联拟出了境界,书写也见功底。

导游介绍的“无量殿”是国家重点文物,明代建筑,砖砌而成二层楼,据导游讲,它无梁无柱结构奇特,稀有瑰宝,非常肃穆,外观设计带有异域风情。我在它前面驻足许久驰心想象……但因为在修葺,没能进入其间观瞻。

绕过无量殿拾级而上,到了清凉妙高处。导游先介绍了一下这里的铜塔,然后给我们半小时朝拜。据说,此处铜铸是明朝高僧在全国募捐10万来斤铜而铸造。几座铜塔,近看工艺考究,造型奇特,其中一塔塔身上雕满佛像。铜塔上方是铜殿,仰望其金碧辉煌,再现的是一种美轮美奂的奢华,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不能不令人惊叹古代铜铸艺术之精湛,以及皇家对佛地的倾慕。

我从显通寺出来,求维泽师兄帮我拍了一张照片。

从显通寺出来,沿着红墙边直接赶往了菩萨顶。印象最深的是那约成45度角108级台阶,陡峭的台级如天梯般直通大殿,有一种至高的威严感,据说文殊菩萨在这里露出了真容,是他在这里显圣,寺名也叫真容院。

建筑布局与其它寺庙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它属于黄教庙,风格藏族喇嘛色彩浓郁——红墙、琉璃、还有那至尊的黄。下山后回望它的后面背景,还真的象布达拉宫。

登临菩萨顶俯瞰下面,寺庙灰瓦鳞次栉比,大白塔也被浓缩了一样居众庙之中央,集中在台怀镇腹地的寺庙群尽收眼底,让你感受到菩萨顶所具有的居高临下、俯瞰台怀的胸襟气概。

上来就已经五点多了,说是六点后门就要关闭,大家匆匆赶往后门去坐车,下山去看普化寺的夜景。

普化寺的夜景应了时代特色——主要是灯光秀。晚上八点灯光亮起后,开始游人如织,我进去匆匆转了一圈,拍了一个视频号就出来了,出来后举起手机所拍的街景倒挺流光溢彩。

后面我们又来到了梦参长老的真容寺,是一座大唐风格的新建筑群。这一尚未竣工的建筑群没能引起我共鸣,忽略不记了。不过,回来途中与梁师兄的对话,给我有益的启示。他说:“我是学建筑设计的,这个寺院的设计是很有特色的……另外,无论如何,N年后,它都是历史的见证,代表着这一时代的审美……”

回程中又去了大文殊寺 、厦门会展中心。

27日朝圣普寿寺。头一天晚上老师与大家坐在茶室一起讨论受持24小时“八关斋戒”一事,讨论中苏师兄马上联系了普寿寺,对方说明天有受戒仪式,于是决定第二天去受戒。

睡前苏师兄将普寺的简介发到了朝圣群里,阅读后知晓了普寿寺的基本情况——普寿寺最早建于北宋,后历经沧桑已变的破烂不堪。1991年胸怀大志的佛家弟子比丘尼如瑞法师发愿在五台山创立一所女众出家的道场。法师白手起家,广结善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建成了这所佛学院,这里如今已经有1000多尼众,是我们国内最大规模的比丘尼的道场,是以严谨戒律、管教有致而著称于丛林之中的尼姑道场。清静幽雅,学修并重,清规整肃,是中国佛教道风的典范,可供几百名僧尼修学与居住,培养尼众僧才的摇篮。读罢不免心向往之。

早上起来打坐,早餐后大家打的来到了普寿寺。其间李师兄悄悄的告诉我,受八关斋戒得到的功德是很大的,犹豫中的我坚定了与大家一起受戒的想法。

到了客房,比丘尼很客气的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带到礼堂。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法事活动,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仪式由俩位义工大学生主持,她们的平和与文静就能带你到情境中了。每人发了一张受戒仪式的程序书,上面印有程序及各环节大家宣读的内容。A4纸双面印刷,压上塑料模,这样可以反复使用,由此细节就可以看出寺院做事的稹密精细。法师出场,先是做了开导;问遮难:即做过哪些犯戒规的事没有;请圣;忏悔;发誓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问汝等能持否?自己念自己的名号,再回答“能持”,如果不能持就别作回答。整个仪式庄严肃穆,秩序井然。受完斋戒后,来到一殿中,在千手观音塑像前打了一坐。

在普寿寺,日常用斋也是佛弟子们修行的一种功课,这使得整个过程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仪式感。到吃饭时间,我们充分体验了一次。饭堂外墙壁上挂着(插图)斋堂外的告示板上,斋堂大都叫做“五观堂”。

大板凳,长条桌顺着门的方向摆放,进去后,顺次入座,悄然无声,秩序井然。坐定后,你要将一饭一菜碗放到桌前,比丘拎着饭桶过来添饭菜,中途添饭的话,把饭钵或菜放到桌边,她们知道你要加菜加饭。她们提着桶一遍一遍的走来走去,有需要就给添加。当吃完饭后,她们又提来热水壶,要用开水把碗涮一涮,再把碗中的水喝掉。这让我常念起的佛门一句话浮现在脑海“佛佗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用完斋饭准备起程,去卫生间的发现又让我的心清静了一番。厕所外的墙上有一排挂衣钩,僧尼们进入厕所以后,首先要把身上的长衫脱下,还有换下自己的鞋,穿上里面的拖鞋。因为,外面的长衫和鞋子每天都要在佛殿里面拜佛、礼佛,所以,不能将其带入厕所。

普寿寺的朝圣,令我难以忘怀,它的清净和合、它的戒律严明、它的管理有序,对这样具有现代气象的佛学院朝圣,启示我日常要保持一颗清净有操守的内心境界,在每一生活细节中修行。

在客堂外听到的普寿寺寺歌“文殊咒在心里嘹亮  蓝天白云带着我回到家乡 莲花在心里绽放……”在耳边回荡。

大家持了24小八关斋戒,非时不食、不妄语……,到了晚上似乎空落落的,老师及几位师兄聚在202室自由谈。

值得记录下的是,回到宿舍关灯上床后,六祖的偈子“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不请自来,平日得努力想才能背出来,而此晚毫无障碍轻松顺口且享受。

28日朝圣东台,那里有密修者的圣地——那罗延洞,据说法王如意宝当年就是在这里闭关然后亲见

下车我们先到望海寺朝拜。燃香、朝拜后,静静的站在大殿中聆听喇嘛们列队唱诵经文佛乐,唱颂团是由旁边有一瘦削的戴着眼镜文绉绉的喇嘛弹电子琴伴奏。人声琴声齐鸣,早朝盛典隆重且庄严,雄浑淳朴哀转幽远,虽然大殿中人来人往,但我体会到的却是在一种静穆中,将我的灵魂引向更高更远的境界妙音,音声极具穿透力,在大殿中余音绕梁……这种清心审美氛围极具感召力,令我留恋忘返。假如不是集体行动,我肯定不会离开,想尽情沉潜其中以此涤荡内心积垢与蒙埃,与佛乐一起忏悔飞升……然而时间有限,看着钟点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从望海寺下来,东行不远便看到了那罗延洞牌坊。走到铁栈道旁往下望,看到五色祈祷的经幡,从栈道下去来到了洞前。先进入了守洞人看守的洞,边听守洞喇嘛各种言说边进到里面,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仅能容下一人打坐的洞穴,洞穴阴暗潮湿,里面别无一物,这就应该是当年六世仓央嘉措曾三次在此闭关处。在洞口怀着恭敬之心叩拜。在苏师兄的公关下,守洞喇嘛开恩,拿出钥匙将隔洞窟的门锁打开,放我们进去朝拜供奉的文殊菩萨(还是普贤王如来?)。简陋的门打开后,展现在眼前的是洞口前几米右手边供奉的汉白玉众菩萨雕像及朝圣者敬献的鲜花蜡烛,我也将手持的供灯放在台面上面,然后继续沿着逼仄略陡峭的台阶向上前行,两侧是不断滴水的石壁,约略走了几十米,来到了洞的尽头,几平米的平台上供奉着文殊菩萨(还是普贤王如来?)像,菩萨像前是朝拜客点燃的一盏盏供灯,在幽暗中,烛光闪烁着跳动的火焰,摇曳生辉,照亮了菩萨的面庞,现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此处只能容下一二个人驻足,上香叩拜完我就赶紧退出来好让后面的师兄近前。

在老师及师兄们的启示下,意识到在罗延窟这样殊胜的地方打坐,一定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于是从洞中出来抓紧时间坐在洞门外打起坐来……之于我,那罗延窟的殊胜在于,它又一次在我头脑中强化了佛界的真实性,得到的身心体验用语言表达显然是有局限性了。从铁栈道吃力爬回,站在标牌前求李师兄女儿为了拍了张照片作留念。图片标牌上的文字:华严经记载,佛 《东震旦(大唐)有五顶山那罗延窟,文殊菩萨壹万眷属在此修行》海拔二七九六米插图,东台的海拔2769米。

在五台山景点中,东台海拔应该是最高的,爬上爬下还是有点高原反应——爬望海楼时不敢走太快,从那罗延洞返回时爬栈道,累到气喘吁吁,心慌头痛。不过看到佛教高僧修行的洞窟还是平生第一次。随喜赞叹!
29日苏师兄包了二辆游览中巴早上7:30出发带我们一行朝圣中台。中台距离我们住宿的台怀镇约10公里左右,到达中台大约8:30左右,车子大约行走了一个小时。10公里走了一个小时,是因为山路崎岖蜿蜒,路况比较差。与司机攀谈,问他这路这么难走,为什么不修成柏油马路呀?司机回答到:“这里常常冰雪覆盖,修成油漆路面会很滑的,这种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可以防滑。”我们这才知道原来如此,不然还疑惑“这么个著名的佛教圣地怎么就不好好的开发建设一下呢~”?也可由此看出,出家人为了修行求道来到高海拔深山处,也是历尽艰辛的了。在朝圣中,得知这里是可以挂单的,老师向负责此事的和尚要了电话号码,我也顺便装模作样的保存了下来~

8:40苏师兄发给大家“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恭诵《观音菩萨普门品九卷》”到群里。 台顶寺院演教寺创建于隋,经历几番兴衰,现如今重建,于2005年8月建成。据说演教寺是文殊菩萨讲道说法的地方,演教寺名就是取意于文殊菩萨在此演教说法,演教即演释佛教仪理之意。   不过,我心容易受环境影响,我觉得这里新建,且院落中还有一些工人在建设修整葺中,太新了缺乏一些沉淀出的厚重,对此我的心意难免有些浮躁了。跟随大家进店敬香、礼佛,又自个周遭走走拜拜,神奇的现象发生了,在大殿前的香炉将香举过头顶礼拜时,光明忽现闪过脑际,我以为是偶然,但来到另一大殿前的香炉前,又产生了相同的现象。心想“虽然建筑物是新建,但圣地的气场还是亘古的”,双手合十顶礼。

老师及苏师兄召集大家赶紧到文殊说法台去。文殊说法台在寺西南角,这里还有石建祈光塔。站在台前远望,蓝天白云游荡、古翠山峦时隐时现,久久凝视,境界大开。说法台上几个石刻大字“般若真境”让我升起恭敬心,在塔前石板上匍匐磕长头。师兄们到来后,大家供花、供香、燃烛、诵读《普贤行愿品》,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个找到合适的位置打起坐来。坐毕大家聚集拍了张合照,所有人对这张照片都很满意~环境、情境、心境和合~(同样拍了视频号)

“心河浩瀚 花开佛前”,29日下午朝圣“罗睺寺”、“开花现佛殿”。百度了“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据传,罗睺寺过去香火鼎盛,尤其是黄教的信徒,经年络络不绝,它成为五台山黄庙中很有影响的一座寺院。释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其子名叫罗睺罗,罗睺罗十五岁随父出家,并成了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不过,遗憾的是没有见到“花开现佛”。
现在看来,宋明理学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灈清莲而不妖”的主旨即所言之志应当是佛教上的意义了,而不是单薄的“洁身自好”,比洁身自好的境界要高。   苏师兄发给大家《希阿荣博堪布:罗睺寺喜见肉身罗睺真身像》一文,读毕意识到此地殊胜。肉身罗睺真身像在罗睺寺中的大藏经阁。罗睺真身像平时不向信众开放,因了苏师兄的灵通,我们才有幸瞻仰。藏经阁是明清前的木结构建筑,朴素持重,沉静古典。我们一行来到阁楼前,从侧面分二批登上殿门旁边一个挺陡的木梯,从木梯的磨损程度你就可以断定这幢藏经阁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了。上到二楼楼道,地板上掀开一扇暗门,从这门下去是罗睺真身像所在的殿堂,殿堂略显昏暗,在老师的指点下,看到了精致的桃木佛龛上端坐的罗睺寺的镇寺之宝——罗睺罗真身像(虔敬地双手合十顶礼),对三宝由衷生起信心与感恩之心。

在罗睺寺还重点朝拜了文殊塔。它在寺的东侧,据说此处曾经是文殊菩萨朝圣的地方,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这座塔。塔高几米、砖塔,塔肚上塑了文殊菩萨像。拜了文殊像后绕佛塔转了三圈……
用藏经楼上对联“八面开金莲,庄严清凉世界  四方瞻宝相,引发菩提心华 ”总结游此寺的感想了。

罗睺寺出来,进了广仁寺。这座寺庙给我的感觉就是小院很严谨,有一种生活气息,无它。
30日大家8:00集合乘坐旅游包车去清凉寺。

因这里有文殊菩萨安放清凉石一说,而清凉石台体清凉,文殊菩萨坐上讲经说法……文殊道场见文殊,令人心驰神往。进了庙门,走过拜过大殿供奉的菩萨,大家忙不跌的直奔清凉石,争取有限的时间去上面打坐。清凉石平面面积约几平方米,大约能坐上二十来人,需要踩一块一米来高的石头方能攀援上去。

天气非常晴朗,太阳当空照,但坐上打坐,我虽没有感觉到有多么清凉,至少没有热到,所以还是清凉的~
朝圣完清凉寺,我们一行又赶往了佛光寺。

前几年闲暇阅读时看到过梁思成林微茵两位建筑学家夫妇为了保护和记录中国现有的古建筑,对我国的华北一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调研,发现并绘图记录了大量古建筑的详细资料,其中就包括在山西深山里首次发现了并留存至今的唐代传统木制建筑佛光寺大殿,这是他们考察的一大发现。今天能有兴目睹它的殊容,觉得很幸运。当大殿展现在眼前时,看到木制框架结构的大殿历经几百的风霜雨雪,依然保存的那么完好,确实非常赞叹。佛光寺型制古朴典雃,嘉木森森,叠翠回岚,森严挺拔的古松劲柏,大殿前有二棵千年油松,森严挺拔,弥漫着沉浮的云山雾海 古刹幽趣,青松与白杨的岗峦,衬着大庙,山谷吹来习习凉风,流动着自然与信仰交汇出的旋律,清凉绝尘埃,放射着特有的佛化光辉。 

从殿前绕到殿后,来到大殿右侧,看到几米高的北魏所建祖师塔,青砖所砌。塔座正面是拱门,塔座上面是六角型塔身,顶上装饰莲花瓣。据说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两座古塔之一。该塔造型独特,展现出异域文化气息。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能让你内心得到清净与安宁,这种风水与气场,在我头脑中产生的力量远远大于挖空心思雕虫小技塑造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偶像!初祖祖师的塔,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一种高冷的存在,高冷中不失一种典雃的温馨,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召示着佛教的光芒。

与此建筑风格异曲同工的,还有一座在文殊店前的立于唐乾符四年的石幢,结构简洁、古朴大方,顶部也应该是莲花瓣造型,,个头虽小但秀中有钢有一种直指苍天的硬朗(拍了视频号,回到宾馆每天都播放一二次,回到家后也一样持续了数日,它的神秘感让我百看不厌,但揣摩不透它的内含)

我被这座塔深深吸引住,拿着左拍右拍前拍后拍再拍。。。因为它是唐代木制建构,现存不多的古建筑,故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不再开展诸类佛事活动。
站在佛光大殿前,面朝云海春暖花开……眷恋境地、眷恋它的清幽。

山色空濛白云锁 佛光落座青山前 文殊大智凌霄汉 千古威仪乾坤显  聊以此诗抒发佛光寺给我的震撼。
关于怎么朝圣,是遍朝五台还是有重点的深度禅游?老师曾与师兄们征求意见,其结果是我们不遍临五个台顶,而是有选择性的朝拜了东台、中台,所以31日这最后一天,大家就要三步一拜小朝台了,以示全程朝圣的圆满。

黛螺顶在大白塔路对面的东南方向一清水河边。站在山脚下仰望,青山巍巍, 寺庙掩映之间。我们决定沿大智路磕长头上去,全程青石铺就,共计1008台阶,寓意登上会消除烦恼,增长智慧,故虽有腰疾还是试着下定决心登上去~本次朝圣要达到的浅近目的就是来到智慧菩萨文殊道场,使自己去愚痴、增智慧~一路台阶两侧多有古树参天,但体力不支,没能用心观察自然景色。约六个台阶等身大拜前行,拜到几百层台阶时气喘吁吁,有点没有信心了,但前面有先行的师兄榜样、同行的也在亦步亦趋认真的虔诚的朝拜,后面还有没跟上来的,再说,心里还有愿望……想到此还是坚持着继续往上拜了。令自己没想到的是,突破了那难以忍受的极限后,身心越来越轻松,等到见到寺庙牌坊,人已经变得神清气爽了,轻松快活,在牌坊前拍了张山门照片,叩拜三拜,看到老师及先到的师兄们坐在台阶上等着后来者,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老师及苏师兄拿手机照片给我看,说是天空中见到了文殊菩萨……神奇! 

峰顶黛螺顶寺,内供五方文殊。等师兄们到齐后,老师带领大家进各殿朝拜。朝拜后,苏师兄发群里一偈,集体诵读以增法力。“离尘空性。。收藏中”12点多,坐索道下山。回来的路上欢声笑语,大家似乎都有不小的收获。
二千年岁月更替,五台山是沧海桑田中的鲜活存在,五个台象巨浪化为不朽的存在,它接纳、融合、承载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民间传说等文化精髓且生生不息——众多寺庙,建筑规模宏伟、艺术精湛、海纳百川,既有各个时代的特性又有历史包容性,博大精深的底蕴在丛林中熠熠生辉,成为颐养灵魂的天堂,是通往圣洁清静的驿站。第一次参加佛教团队,与大家一起朝拜菩萨圣迹、跟老师学习修禅法门,沐浴到智慧之光,结下善缘 ,提升了觉醒,内心世界被智慧之光照亮,借此光亮抓紧修行,让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让内心和谐和谐内心,清净庄严累劫修。  临别前的晚上,老师赠送我们每个人他加持过的五台山特产六道木雕大白塔——“天地之间红尘有爱,菩提路上心中有情 ……”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支持长按扫码支付宝打赏长按扫码微信打赏
随喜发心❤福慧增长!

喜欢就打赏支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

允许通知(Enable Notifications) 好的(OK) 不(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