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七日》南怀瑾讲解

《南禅七日》 南怀瑾讲解 《南禅七日》第一盘 佛说的经典最重要,论,是佛的弟子们,这些菩萨与尊者们,根据佛法的修持的著作。有些论著得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到底还是菩…

《参禅日记》南怀瑾批注

参禅日记 作者:金满慈夫人 南怀瑾批注 目录: 一、我学打坐的经历 二、来函参学 三、日记批示 四、自叙 五、参禅日记续集 一、我学打坐的经历(代序) 有人说“…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章伟文 译注 目 录 前 言…. 9 一 关于本书的真伪、作者及著书年代…. 9 二 关于本书的著录情况、篇章结构&#823…

黄庭经集释

黄庭经集释 目录 目录…. 2 出版说明…. 23 黄庭内景玉经注…. 24 上清章第一…. 25 上有章第二&…

《乐育堂语录》黄元吉

《乐育堂语录》四卷,为黄元吉先生门人记录。先生生于元代,《张三丰集》中叙述师承,先生姓名亦在其列。是书成于道咸年间,计时几历千载,而犹聚徒讲学,殆所谓留形住世之俦欤?世衰道微,人心陷溺,非阐明性命之学,无以唤醒群迷。而古来谈道之书,如《参同》、《悟真》,文字玄奥,解人难索。此外诸书,多借铅汞、坎离、水火等名词,牵附比喻,读者如入五里雾中,杳不知其所指。求其明白简易、深入显出、于行工次第确有程序可循者,不稍概见。是书朴实说理,畅发玄风,诚性学之梯航,命宗之津逮也。腾剑往年曾获旧本,残缺不完。戊午来省,得借观于康千里处,恐希世之宝年久而散失也,爰商之同学诸子,精校分刊,广为印刷,以公诸世。后之读者潜心玩索,当不河汉余言。

《道德经精义》黄元吉·著

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道曰金丹,释曰真空,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原,造其极,与天地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能刚能柔,可圆可方, 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神灵变化其妙无穷,有不可得而窥测者。若皆自然天然,本来特事,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即等而下之,鸟兽草木之微,亦莫不与圣人同此一气、同此一理。试观汪洋大海,水至难测者。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无非水。太虚之气,亦犹海水一般。天地、圣贤、人物,虽纷纭错杂,万有不齐,而其受气成形之初,同此一气。除此以外, 另无生气,亦别无生理,所争者,姿禀之各殊耳。孟子曰,尧舜与人同;又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诚确论也。无如世风日下,民俗益偷;大道虽属平常,而人多以诡怪离奇目之。所以儒益非儒,释益非释,道益非道矣。若不指出根源,抉破窍妙,恐大道愈晦而不彰,人心愈坏而难治——势必至与鸟兽草木同群,而圣贤直等诸弁髦,大道益危如累卵,虚悬天壤,无人能任斯文之责矣。恭逢盛世,天下平安,适遇名山道友,谈玄说妙。予窃听之,实非空谈者流, 徒来口耳之用,因得与于其际。群尊予以师席,故日夜讲论“道德”一经,以为修身立德之证, 不觉连篇累牍。第其瑕疵迭见,殊难质诸高明。然亦有与太上微意偶合处,不无小补于世。众友请付剞厥,公诸天下后世。予于此注,实多抱愧,不敢自欺欺人。无奈众友念切,始诺其请。兹刊刻肇始,予故弁数言于篇首,以叙此注之由来如此。

光绪十年孟冬月 谷旦 元吉黄裳自序

《定慧之路》2012年修订版(致光法师)

定 慧 之 路 第四版 (附言:推荐这篇文章:《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定慧之路禅修资讯可关注微信号gu…

学佛修行路线图

《学佛修行路线图》是光明海老师在2020年12月线上禅修课堂所做的开示,此后一直作为网课视频,发布在光彻五轮微信公众号利益广大众生。为了使法宝得以长远和多渠道保存,为了惠泽于禅修班学员,为了给未来更多学法众导航,经多位居士发心转译为文,编制成书。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经典随处可以获取,学佛似乎变得十分容易,真正的修行人很少,而真正实修实证,悟道证道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末法众生,要么对修道不生信心,认为虚无缥缈和遥不可及;要么陷入口头鸡汤,无法自身获益;要么盲修瞎练多年,浪费时间无有进步;要么面对深奥难懂的经书,往往不知所云,依教奉行更是困难;更有学人落入邪见邪修歧途,一盲导群盲。二千五百年前,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而今时今日,为消除众生愚昧暗,菩萨应缘示现,慈悲救护大众脱离无明迷雾,引导众生踏上正智见的修法道路。
本开示是老师根据自己约二十年佛法实践,及传法经验,所总结的修行指导,凝结了善知识的宝贵实证成就和智慧。内容包括基础闻思,基础熏修,系统修习,和无修道各个阶段的修习方法,以及次第目标,并对各部分相互间的关联衔接都作以全面和透彻的讲解。其中“实践”部分,小乘以定慧之路为修习总纲。大乘以般若为种,以菩提心为根,用经典法雨浇灌,成长菩萨的福慧和功德花果。最后,在无修道(禅宗) 讲解中强调了与二乘的关系和理事兼修,给学人敲响了警钟,避免口头禅的大险坑。。。

关于初学者自己学打坐的指导

关于初学者自己学打坐的指导 著者:致光法师 没时间拿长假去闭关专心修法的人,可以如此定下打坐功课,分三阶段修。不曾打坐者在打坐前,可以上网找七支坐法。坐姿虽然不…

《吕洞宾百字碑》注.[清]刘一明

纯阳吕祖,乃道门中第一慈悲圣贤也,自唐至今,千年有余,或隐或显,隐显不测,警愚化贤,诗词歌赋流传於世者,不可枚举;其专言修真次序、药物火候无一不备者莫若《敲爻歌》、《百字碑》(又叫百字铭),而其言简理明,易足开人茅塞者,又莫若《百字碑》;其字仅一百,其句仅二十,丹法有为无为,了命了性,始终全谈,谓之上天梯,真天梯也。然为天梯,而世之修真者,不以为天梯者,每多求奇好异,以其此文无奇无异而弃之;殊不知金丹之道,真常之道,不奇之中而有最奇者存,不异之中而有大异者在,时人未之深思耳;如此文始言者,不过养气降心住性耳,有何奇异乎?其行持之效,能结丹,能服丹,能逍遥,能通造化,岂不最奇大异乎?咦!不奇而奇,不异而异,学者能於祖师法言,极深研几,循序渐进,未有不深造而自得者。予读是文,多有受益,因叹有此天梯而人不识,大负祖师度世之苦心,爰是於每句之下,注解数语,以阐其微,愿结知音,同上天梯,以报祖师之恩可也。
时 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三月三日 素朴散人自序於自在窝中

第四讲 :见道并不难-破我见

五、见道并不难——不断贪嗔只破我见  何谓见道 修观为了生智慧,得心解脱。但是很多观法并非修慧,比如慈悲观并不是修慧,而是一种修定的观想。在修观法门里,观想是修…

第三讲:如何修到四禅?

在修行的过程中,修定是为了得到清净的正念。不同的定有不同的微细和心和集中力,越高的定,心力就越集中,而且心念越清净、越微细。初禅心念比较粗,四禅比较细,修禅定是为了要争取到微细的清净心。所以,在修禅定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练习去分别什么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第二讲:入定的技巧

三、入定的技巧  入禅定的条件要离五盖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佛教的禅定修法要求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

[清]黄元吉·道门语要

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之而已。本来妙觉圆明,何事修己克己?犹目本自光明,难夹些微芥子。天地原自至宽,何恶亦何所喜?虽云有作有为,成始成终靡底。勉强亦归自然,妙入无为之理。道门语要刊成,聊序其事如此。

《唱道真言》-[清]青华老人传

吾见世之学道者,往往谬于传习,说铅说汞,哄动一切含灵,痴心妄想,希图长生;究其所传,不过指点一二工法,自以为骊珠在握,要人财宝,受人礼拜,做出师家模样。吾每见之,未免叫一声罪过!夫修行之士,未有不了明心地,而可以跳出阴阳五行之外,与太虚而独存者。所以真仙度人,每每教人从心地上做功夫,炼得方寸之间如一粒水晶珠子,如一座琉璃宝瓶,无穷妙义便从自己心源上悟出,念念圆通,心心朗彻,则自古以来仙家不传之秘,至此无不了然矣!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