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灭尊者)
(说明:本文由寻灭禅法爱好者根据尊者讲法英文原稿翻译成中文,法师讲法为英文录音,中间穿插有巴利语系词汇,此文翻译极其艰难。由于翻译小组专业水平有限,翻译难免有错谬,如有不合原义请反馈我们。感恩翻译的师兄为此文付出的艰辛努力!)
无常
“尊贵的比库们,兄弟姐妹们:
贪、嗔、痴是推动这个世界生死轮回的三件事。作为世俗人,你每时每刻都在生产贪、嗔、痴这三样东西。你用眼睛生起它们,用鼻子、耳朵、舌头、身体、意识生起它们。从你早上起床到睡觉前,会产生大量的贪嗔痴,这就是世俗人的行为模式。
如果我问你在使用你的六根时,是否应该产生这些东西?这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我们清楚地理解,一个沿着这条道路发展的人,他知道什么是贪,什么是嗔,什么是痴。正如我在之前的开示中所强调的,你的六根是你过世俗生活的工具。如果这些工具被正确地使用,不强化贪,不强化嗔,并且完全觉察到它们的价值,那么你就不会伤害到自己。
贪嗔并非直接产生于六根,而是直接来自于使用六根,并间接产生坏的结果。当你使用眼根时,创造了一个念头并看到了。在你创造的那个念头中,你只看到了一个幻象。当你使用耳根时,你创造了一个念头并听到了。在那个念头中,你只是听到了。在使用你的鼻根时,你只闻到了气味,在念头中只有闻到的体验。你通过六根获得的,如味道、接触和思考,都是直接使用那些根而创造的。
当我说直接创造时,你没有创造任何东西,只是执行根的功能,这意味着执行某些行为,比如,看、听、闻、尝,这就是你执行的全部,这也是你期望做的全部。这个工具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但我们已经超越了这个限制,产生了贪、嗔、痴。而这些导致了你的生活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这是你必须考虑的问题。
如果你对一个事物生起了贪和嗔,(你一定会问),我怎么会给自己创造出不必要的痛苦呢?我听到了某事,结果生起一个念头,超越了基本限度而生起了贪嗔,这怎么会给我带来痛苦呢?同样地,其他的根最终也会把你引向痛苦,因为你做出了没有必要的行为,你做这些行为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于在无明中做出这样的行为。
在意识到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时,现在你也没有能力阻止这种超越六根的单纯功能的活动。为什么?缺少正念。你只是按照意识和遵循日常活动模式在做事,误导你一步一步到另一步,直到你受苦。
在我们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之前,让我向你阐明这一点:当以世俗的方式使用和体验六根时,你只会生起痛苦。你应该牢记,痛苦是生的果。你不会对你期望的东西立即感到失望,因为它对你有吸引力。不仅如此,由此最终你会投生,并且缘起已经清楚地展示给你了。
你在无明中所做的行为,本质上是进行六根的活动。这些活动产生了识,生起了名色(心灵和物质)。名是指五个心所,色是指四大。这些活动在六根中进行,并且六根接触六尘,会生起欲望。
至于通过触是如何生起欲望的?可以解释为:你通过六根中的任何一根,接触到某物,然后思考,你要么贪(爱取),要么嗔(厌恶)那个物体。无论是贪还是嗔,都会强化欲望,欲望就这样产生了。
缘起说得更进一步,如果你有欲望,你总是有五取蕴(对色受想行识的执取)。心识产生这些执着,在你心中制造了“我”存在的错觉。这对你来说是如此生动地体验。换句话说,你非常非常强烈地体验到这个“我”存在于你身上,它使你前进,“我”被凸显。你害怕,以至于不想终止这个“我”的存在,因为这种执着,因为欲望在你的头脑中创造了一个“我”存在的错误信念。
然后会发生什么,在你死亡时,当你失去最后一个根的识时,头脑只会提醒那是你在死亡时放弃的最后一件事。但是在你最后一次呼吸之前,业力会对你产生反应。没有人能说这是如何发生的,它或多或少是自动发生的,发生在任何死去的人身上。
当然除非这个人已经证悟三果,并且没有业力可以让他自己再投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超越了业力活动。如果他在死时证悟三果,他只是离开了,没有创造一个会导致世间投生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是离开了,而他内心的进化将他带到一个清净的住处投生(五净居天),他将在那里最终实现涅槃。”
其他一切众生,业力都是在临终时对他起作用。那时你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那一刻手脚都没用了,只有心还在。你完全知道你将要去世,你变得非常无助。你所有的自信,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创造的世界,所有这些现在都消失了。你现在不在任何世界里:眼睛创造了世界,耳朵创造了世界,鼻子创造了世界,舌头创造了世界,身体接触创造了世界,就只剩下了思维。
现在你在这个阶段很无助,业力作用在你身上。你的记忆会带回你所创造的一个场景中,可能是好行为,也可能是坏行为,这完全取决于该行为在你脑海中产生的印象,所以对那个行为的回忆非常清晰。它可能碰巧你做了坏事,它总是时不时地干扰你的思想,尽管这是过去的事件,但对这个事件的思考或回忆仍然干扰着你。我为什么要那样做,我不应该那样做,并且这样的记忆往往在你快要断气的最后一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会看到你所犯下的行为。如果是错误的,对别人有害的事情,你会看到你所做的事情,伴随着那个影像,你也会感到沮丧。你的思想也会与你犯错时的气质保持一致,是如此真实,所以你能想到你会是怎样的气质。比如说,你在你的视野中看到了一些你曾做过的,不想回忆的东西,现在又回想起来了,你只能别无选择地继续回忆下去,那是此刻唯一存在的念头。
如果你从来没有修习禅定,是做不到寂静的。当有这种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总是陷入某个回忆,当这段回忆出现时你会抓住它。因为你处于绝望之中,执着会让你继续投生,并保持与你的业行相匹配。
若是善业,必生善趣天界。或者如果你在三摩地中保持你的正念,因为那一刻,你的心智在上升、上升、上升,你非常清楚这是你所创造的成果,你对此感到高兴,总是回忆并生活在三摩地中。你会看到,你也看到那个时候进入同样的三摩地,你的心落回到那上面,自然而然你会进入三摩地。
如果你在初禅圆寂,那么你将出生在一个适合你的发展标准的光明世界(色界)。如果你的心专注在二禅,三禅,四禅,并圆寂,你将出生在一个与之相称的世界,即光明世界。这就是你如何投生在更高的世界中。你会出生在天界,在那里一段时间,但是不会永久。光明世界(色界)也是如此。全看你发展了多大的心力,才能多争取一点时间。结果是不管经过短期、中期或长期,你都将离开那里。那里是为你创造的临时居所,与你临终时的气质相一致。
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出生,无论是色界或是地狱世界,都是一种出生,没有别的。正是这种出生最终导致你走向痛苦。出生会导致你受苦。
Jatipaccaya jaramarana-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ayasa sambhavanti,说明了你将会遭受痛苦。但是你为什么要在每次通过六根体验到东西时问这个问题,你是否应该生起由痴所支配的贪或嗔,难道你就不能只是看到,看到后忘记它吗?你昨天看到了某些东西,仅此而已。你现在听到了某些东西,这就是全部。你现在闻到了某些东西,这就是全部。你尝到了某些东西,仅此而已。你接触到了某些东西,仅此而已。你想了某些东西,你生起了一个念头,这就是全部。
在很多情况下,你只是看到,听到。只是你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只有某些体验,而不追求所有的体验。在很多情况下,我虽然看到了,但我不记得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在很多情况下,我虽然听到了,但我不记得听到了什么。如果你没有记忆,这不就是创造世界的回忆吗?你喜欢没有记忆的世界吗?你只活在当下,仅此而已。因为你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贪和嗔的世界,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当你喜欢某样东西时,你就会去想它。当感到某件事伤害了你时,你也会去想它。否则,你正常用耳朵,有多少事情是你听到后第二天或稍晚能回想起来的?什么都没有。只有那些你以贪或嗔追求的事情,才会回忆起来。否则,如果你活着,只是看到,只是听到,只是闻到,只是尝到,只是触到,只是想到,你的念头就结束了。你只在这一刻,通过六根来体验一些东西,然后就结束了。
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对你来说有一个世界吗?没有你的世界!你活在一段你所期望的业力流中,然后离开,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回忆、去做、把握或追求的。你只是活着,仅此而已。你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贪、嗔、痴的世界,没有别的。而这不正是佛陀想让你了悟的吗。他总是说不要黏着任何东西,无所依,不追求,不期待,因为它是生灭的。你追求是因为你对它有贪或嗔.
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对任何东西产生贪或嗔?你之所以会产生贪或嗔,是因为你要么喜欢它,要么不喜欢它。你也会追逐不喜欢,这就给你留下了一个印象,这就是你所创造的世界。
所以你通过这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滋养你创造的世界。如果你能看到并忘记你所看到的东西,你只看到了这一切。如果你能听到,而你只是听到,仅此而已。如果你能闻到,而这就是全部,你只是闻到了。如果你尝到一些东西,那就是全部。你在那一刻尝到了它,你感受到了那味道,仅此而已。如果你接触了什么东西,那就是全部,你感受到了接触。
你现在已经忘记了它,一个念头生起又灭去,仅此而已。之后还会有你生活的世界吗?没有了!在那之后,没有你生活的世界,你在那之后不会创造任何世界。因为这样的活动已经帮助你完全戒除了欲望。你过去愚蠢地为你创造了这个世界。你的欲望不再存在,因为你的活动没有滋养任何东西。
如果维持这种力量,它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如果你不维持它,那么这种力量就不会存在。你促进了这股力量,因为这股力量依然存在,而这股力量就是欲望。你强化了欲望,因为你追逐经验。
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当某事发生时,它已经发生并消失了,仅此而已。这就是那个发生的当下。你念它、贪着它、嗔恚它的目的是什么?这只是心的创造,什么也做不了。你只是在你的脑海中制造一种不愉快的情况。有些事情发生了并且过去了,仅此而已。因此,你不会为你创造一个世界。你会活在当下。当你想到你周围的世界时,它们不都是你记忆的贡献吗?
如果我给你举个例子,你看到了一些东西,然后你忘记了你看到的那个景象,之后你会活在那个景象里吗?不会。同样的,如果那个幻象出现,它可能是某种你没有记忆的东西,那是一些很新的东西,你看到了。当你把所有这些东西保留在记忆中时,正是记忆为你创造了那个世界——经验的记忆。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你所闻到的,你所接触到的,你所尝到的,你所感受到的,你所想到的,是这些东西创造了世界。
佛陀知道你的这个弱点,你发现很难避免去追求通过六根而体验到的所缘,佛陀在这里向你开显了事物的当下境界,那就是你的向导,那就是你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帮助你脱离轮回。
唯一的问题是,您是否将这种智慧应用到您的日常活动中。您是否看到事物,看到了色尘并忘记它,那只是一个色尘而已,你知道它是生灭的东西。当你听到某事时,它只是一种生灭的行为,什么也没有。当你尝到某样东西时,也是如此。
当你的心识创造出一种情境来体验行为的那一刻,就是全部。心识生起念头,你体验了它。心识生起的念头消失了,你也体验了它。不就是这样吗?你也体验过我们生活的当下。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一些你在想象中创造的东西,(那些是)人为的,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你为自己创造了世界,为自己活在世上。
佛陀常说世间是生灭的。这是真的吗?世界为什么会生灭?因为是你创造了你生活的世界,没有别的。什么是创造?那些心识的生起和灭去,而你则继续活在那些已经生起又灭去的事件的记忆中——它们都是记忆。
举例来说,佛陀为了让你实事求是地了解一个情况,让你远离记住这些东西或将其留在你的记忆中,他说诸行无常。于此,你有什么启示?你本可以学到比无常更好的一课,因为你正确地理解了无常的全部含义。你总是活在其中,因为这就是真理,无可争议的真理,一切都是无常的。
如果一切都是无常的,那么你所看到的东西是否有任何价值呢?你听到的有什么价值吗?你所体验到的气味有价值吗、体验到的味道、你所拥有的接触、你所创造的思想有价值吗?无法给出任何价值,它们都是无常的!
你知道你的弱点,你发现你很难读懂这些记忆,这些记忆之所以在你的脑海中,是由于你对所缘对象的享受或失望而造成的,这些记忆在你的脑海中固定了下来,你生活在一个由你创造的世界中。因此,佛陀说“诸行无常”。
所以,你看!没有什么是恒常的。佛陀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不能正确评估你通过六根获得的经验的价值,至少要接受它们都是无常的事实。每当你使用眼睛时,总是优先考虑无常,在你心中一定会生起无常的记忆。你看到的东西,它是无常的。第一个念头是你看到了,第二个生起的念头应该是你的心中的无常。当你听到时,它是无常的。当你闻到时,它是无常的。当你品尝时,它是无常的。当你接触某样东西时,它是无常的,而且当你生起念头时,它也是无常的。
如果你已经把这个绝对真理铭记于心,牢牢扎根,永生不忘,而且在你的每一次经历中一直在依赖生起的念头,因为它是那么活泼,总是在引领你。当眼睛开始欺骗你去抓住一个点,并住在上面时,要提醒头脑说不要住在无常的所缘上。当你听到一些甜美的声音,如被歌曲或类似的东西迷住了,带着贪执听了一会儿,就会产生回忆。那是无常的,不要执着于此。
无常是你应该一直戴着的护身符,那是你的保护,那是你的防御,那是唯一能引导你走正确道路的东西,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金钱、黄金和所有这些都在误导你,财富、地位权力都在误导你。世人认为非常有价值、非常昂贵和非常有利可图的东西,在你生活的当下,这些都是你的敌人。
你所拥有的唯一真理总是来自内心的警醒,即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的,此世间诸行无常,你所见的世间之美亦是无常,你所见任何色尘皆是无常,这是你内在的真相——无常法印。
你能超越这一点吗?你不能超越这一点。当无常牢牢地抓住你的心时,你的心中就不会产生执着。你一直有这个好的念头,这个善念,这个智慧,它总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你,指引你行于正道,并在各个方面指导你。这是你应该铭记于心的。
现在为什么很难做到?你被束缚在了相信与无常相反的永恒信念之中,那是世俗看待事物的方式。如果接受了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即赋予六根体验到的一切以恒常,你发现很难让真理印入脑海。但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运用,时刻警觉无常法印,它将会住在你身上,此后无人能欺骗你。世间最好的男女色相也不会欺骗你,因为你一看就知道这是无常的,世间美味也是无常。
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东西都可以误导人。你有伟大的正见,这个正见根深蒂固地种在你心中。也可以说,不可改变的真实在你的心中。你永远不会允许那样(被误导),你只是微笑。任何东西可能会干扰到其他人,而你在微笑,因为你在那个东西中看到了真相。那个东西吸引了很多人,但没有吸引你,因为你看到了真相。
因为不要创造世界——记忆的世界(法界),过去法(过去所有的记忆)唯是心造,你越是生活在记忆中,就越是加固了这个欺骗的世界。这个世界正引领你从出生到出生,你不应该创造任何世界,而应只活在当下。你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思考只是思考,你接触只是接触,这就是你生命的全部。
昨天,那已经过去了,我不去想昨天。此刻我活着是因为这只是一连串的因果行为。因为业力可能会固定在你身体上一段时间,但你的心(生灭),只在一瞬间。意志像身体一样持续存在着,因为它已经活在维持身体的业力中。你的觉知只是活在当下。当你空闲时,你必须考虑这些事情。然后你会一天天明了这些事情,并最终引导自己从地球上解脱,不再投生。
愿你们都能证得涅槃。
谢谢。
朗读进度:0%
说明:如果朗读没有声音,可能是文章太长,而手机等设备内存太小的缘故,您可适当缩小朗读范围,比如将开始与结束位置的朗读范围调整为不超过10%,再点朗读可能就会有声音了!
语音朗读的键盘快捷方式:alt+s朗读,alt+p暂停,alt+r继续,alt+x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