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传

龙树菩萨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师名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哺之中。闻诸梵志诵
四韦陀典各四万偈。偈有四十二字。背诵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世学艺能天文
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契友三人亦是一时之杰。相与议曰天下义理可以开神明
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复欲何以自娱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然诸梵志道士势非王公何
由得之。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办。四人相视莫逆于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术师念曰。此四
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术故屈辱就我。我若咒法授之。此人才明绝世所不知者唯此贱
法。若得之便去不复可屈。且与其药使日用而不知。药尽必来求。可以术屈为我弟子。各与
青药一丸告之曰。汝于静处用水磨之以涂眼睑。则无有人能见汝形者。龙树菩萨磨药闻气。
便尽知药名分数。多少锱铢无失。随其气势龙树识之。还语术师此药有七十种。分数多少尽
如其方。药师问曰汝何由知。答曰药自有气何以不知。师即叹伏。顾斯人者闻之犹难。而况
相学。我之贱术何足惜耶。即具授。其四人得术隐身自在入王宫中。宫中美人皆被侵陵百余
日。后宫中人有怀妊者以事白王。王大不悦。此何不祥为怪乃尔。召诸智臣以谋此事。有旧
老者言凡如此事应有二种。或鬼或术。可以细土置诸门中。令有司守之断诸术者。若是术人
足迹自现可以兵除。若其是鬼则无迹也。鬼可咒除人可刀杀。备法试之见四人迹。即闭诸门
令数百力士。挥刀空斫斫杀三人。唯有龙树敛身屏气依王头侧。王头侧七尺刀所不至。是时
始悟欲为苦本。厌欲心生发出家愿。若我得脱。当诣沙门求出家法。既而得出入山诣佛塔出
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尽通诸深义。更求诸经都无得处。雪山中深远处有佛塔。塔中有
一老比丘。以摩诃衍经与之。诵受爱乐虽知实义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于阎浮提中
遍求不得。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即起憍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涂甚多。佛经虽妙
以理推之故未尽。未尽之中可推。而说之以悟后学。于理不违于事无失。斯有何咎。思此事
已。即欲行之立师教诫更造衣服。今附佛法所别为异。方欲以无所推屈表一切智相。择日选
时当与诸弟子。受新戒着新衣便欲行之。独在静室水精地房。大龙菩萨见其如此。惜而愍之
即接入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上妙法授之龙树。龙树受读九
十日中通练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实利。龙知其心而问之曰。看经遍未。答言汝诸函中经甚多
无量不可尽也。我所读者已十倍阎浮提。龙言如我宫中所有经典。诸处此比复不可知。龙树
即得诸经一箱。深入无生三忍具足。龙还送出。时南天竺王甚邪见承事外道毁谤正法。龙树
菩萨为化彼故躬持赤幡在王前行。经历七年王始怪问。此是何人在我前行。答曰我是一切智
人。王闻是已甚大惊愕而问之言。一切智人旷代不有。汝自言是何以验之。答言欲知智在说
王当见问。王即自念我为智主大论议师。问之能屈犹不足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问
便是一屈迟疑良久。不得已而问之。天今何为耶。龙树言天今与阿修罗战。王闻此言譬如人
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复无以证之。欲是其事无事可明。未言之间龙树复言。此
非虚论求胜之谈。王小待之须臾有验。言讫空中便有干戈兵器相系而落。王言干戈矛戟虽是
战器。汝何必知是天与阿修罗战。龙树言构之虚言不如校以实事。言已阿修罗手足指及其耳
鼻从空而下。又令王及臣民婆罗门众。见空中清除两阵相对。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万
婆罗门。皆弃束发受成就戒。是时龙树.于南天竺大弘佛教。摧伏外道广明摩诃衍。作优波
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十偈。令摩诃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无
畏论十万偈。于无畏中出中论也。时有婆罗门善知咒术。欲以所能与龙树诤胜告天竺国王。
我能伏此比丘王当验之。王言汝大愚人。此菩萨者明与日月争光。智与圣心并照。汝何不逊
敢不推敬。婆罗门言。王为智人何不以理验之。而抑断一切。王见言至为请龙树。清旦共坐
政德殿上。婆罗门后至便于殿前咒作大池。广长清净中有千叶莲华。自坐其上而诃龙树。汝
在地坐如畜生无异。而欲与我清净华上大德智人抗言论议。尔时龙树亦以咒术化作一六牙白
象。行池水上趣其华坐以鼻缴拔高举掷地。婆罗门伤腰委顿。归命龙树我不自量毁辱大师。
愿哀受我启其愚蒙。有一小乘法师。常怀忿嫉。龙树问之言汝乐我久住世不。答言实不愿也。
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破户看之遂蝉蜕而去。去世已来始过百岁。南天竺诸国。为其立庙
敬奉如佛。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
树也(依付法藏经即第十三祖三百余年任持佛法)。

龙树菩萨传(终)


AI白话文翻译:

龙树菩萨传(白话文版)

姚秦时期的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这位大师名叫龙树菩萨,出生在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家庭。他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别人说一遍他就能记住。小时候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听过婆罗门们诵读《四吠陀典》,每部有四万偈,每偈四十二个字。他不仅能背下来,还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到了二十岁左右,他名声大噪,走遍各国无人能敌。无论是世俗学问还是技艺,像天文、地理、图谶、秘术、各种道术,他都精通得很。

他有三个好朋友,也都是当时了不起的人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天下所有的道理,能开启智慧、领悟深奥含义的,我们都已经学完了。接下来该怎么娱乐自己、尽情享受人生呢?追求极致的快乐才是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啊!可是,那些婆罗门和道士的势力不靠王公贵族哪能轻易得到?只有学会隐身术,才能实现这种快乐。”四个人对视一眼,心意相通。于是他们一起去找术士,求学隐身的方法。

术士心里想:“这四个婆罗门名震天下,平时瞧不起别人,现在却为了学术低头来求我。如果我把咒法教给他们,这些绝顶聪明的人只缺我这点小伎俩。学会了肯定就走,再也不会低头。而且,他们一旦学会,可能还会反过来压我一头。不如给他们点药,让他们每天用却不知道配方,等药用完自然会回来求我,那时我就能用这术控制他们,让他们做我徒弟。”于是,他给了每人一颗青色药丸,告诉他们:“你们找个安静的地方,用水把药磨开,涂在眼皮上,就没人能看见你们了。”

龙树菩萨一磨药,闻到气味,就立刻知道药的成分和比例,连一点误差都没有。凭着药的气味,他全都分辨出来了。他回头对术士说:“这药有七十种成分,比例多少我全知道,跟你的配方一模一样。”术士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龙树答:“药有气味,怎么会不知道?”术士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这样的人,光听我说都难,更别提跟我学了。我这点小术有什么好吝啬的?”于是就把隐身术全教给了他们。

四人学会隐身术后,自由出入王宫,宫里的美人被他们骚扰了好几个月。后来,宫里有人怀孕了,把这事报告给国王。国王很不高兴,说:“这哪来的怪事,太不吉利了!”他召集聪明的大臣商议对策。有个老臣说:“这种事可能有两种原因:要么是鬼,要么是术。我们可以在门口撒上细土,让人守着,断了术士的路。如果是术士,脚印会露出来,用士兵就能解决;如果是鬼,没脚印,用咒语就能除掉。鬼靠咒,人靠刀,两种方法都试试。”结果一试,果然看到四个人的脚印。国王下令关紧大门,派几百个壮士挥刀乱砍,砍死了三个人。只有龙树屏住呼吸,缩着身子躲在国王头旁边,刀砍不到七尺之内的地方。

这时候,他才醒悟到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心里厌倦了欲望,生出了出家的念头。他想:“如果我能逃出去,就去找和尚求出家之法。”后来他果然逃了出来,跑到山里,到佛塔出家受戒。九十天内,他把佛教三藏全背下来,通晓了所有深奥的义理。但他还想找更多经书,却没地方可找。后来,他在雪山深处的一个佛塔里,遇到一位老比丘,给了他大乘经典。他读得很开心,虽然明白了真实含义,但还没完全融会贯通。

他又周游各国寻找其他经书,在阎浮提(印度)遍寻不得。外道论师和佛教宗派都被他辩倒,他因此生了骄傲的心,自言自语:“世上的学问路子很多,佛经虽然精妙,但用道理推敲,还是有没讲透的地方。这些没讲透的,我可以用道理推出来,讲给后人听,既不违背道理,也不失事实,有什么错呢?”想到这,他就打算行动,准备创立自己的教派,制定规矩,设计新衣服,打算依附佛法但又有所不同,想用无懈可击的智慧证明自己是“一切智人”。他选好日子,准备和弟子们一起受新戒、穿新衣,开始实行。

可就在他独自待在水晶地板的静室时,大龙菩萨看到他这样,觉得可惜又怜悯他,就把他接入海中。在龙宫里,大龙菩萨打开七宝藏,拿出七宝箱,把深奥的大乘经典和无上妙法传给了龙树。龙树用了九十天,读通了很多经典,心里深入领悟,得到了真正的益处。大龙问他:“经书看完了吗?”龙树说:“你这些箱子里的经书多得数不清,我读的已经比阎浮提多十倍了。”大龙说:“我宫里的经典,跟其他地方比,更是多得没法说。”龙树拿了一箱经书,深入理解了“无生法忍”,修行圆满。大龙把他送了回去。

当时南天竺的国王信奉邪见,侍奉外道,毁谤正法。龙树为了感化他,亲自扛着红旗走在国王前面,七年过去了,国王才奇怪地问:“这在我前面走的是谁?”龙树答:“我是一切智人。”国王听了这话,大吃一惊,说:“一切智人几代都出不了一个,你说你是,拿什么证明?”龙树说:“想知道我有没有智慧,问我你就知道了。”国王心想:“我是智慧之主,大论师,问他如果赢不了,还不够丢脸;可要是不问,就等于认输了。”犹豫半天,没办法只好问:“天上现在在干嘛?”龙树说:“天上正在跟阿修罗打仗。”国王一听这话,像噎住了一样,吐不出来咽不下去,想反驳没证据,想承认又没依据。还没开口,龙树又说:“这不是随便说说争输赢的话,国王等着瞧,马上就有证明。”话音刚落,天上就掉下来兵器碰撞的声音。国王说:“兵器虽然是打仗用的,你怎么确定是天和阿修罗在打?”龙树说:“空话不如事实验证。”说完,阿修罗的手脚、耳朵、鼻子从天上掉下来。龙树还让国王和臣民、婆罗门们看到天上两军对阵的景象。国王拜服,接受了佛法教化。

王宫殿上有上万婆罗门,全都剃掉头发,受了佛教的戒律。从此,龙树在南天竺大力弘扬佛教,击败外道,推广大乘教义。他写了《优波提舍》十万偈、《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十偈,让大乘教在天竺大行其道。又写了《无畏论》十万偈,从中提炼出《中论》。当时有个精通咒术的婆罗门,想跟龙树比试,向国王说:“我能击败这个和尚,国王你看着吧。”国王说:“你真是个大傻子!这位菩萨的智慧跟日月争辉,跟圣人并肩,你怎么敢不尊敬他?”婆罗门说:“国王你不是聪明人吗?为什么不让我用道理证明,反而直接否定我?”国王听了这话,就请来龙树。第二天早上,他们一起坐在政德殿上。婆罗门来晚了,在殿前用咒术变出一个大池塘,水清池宽,里面有千叶莲花。他坐在莲花上,指责龙树:“你坐在地上,跟畜生没两样,还想跟我这坐在清净莲花上的大德智人辩论?”龙树也用咒术变出一头六牙白象,走到池塘上,用鼻子拔起莲花,连婆罗门一起扔到地上。婆罗门摔伤了腰,爬不起来,向龙树求饶:“我自不量力,侮辱了大师,求你可怜我,启发我这愚蠢的人吧。”

有个小乘法师一直嫉妒龙树,龙树问他:“你希望我长久留在世上吗?”那人说:“老实说,不希望。”后来龙树退到静室,好几天没出来。弟子破门一看,他已经像蝉蜕壳一样去世了。他去世才一百多年,南天竺各国为他建庙,像敬奉佛一样供奉他。他出生在母亲的树下,所以取名叫“阿周陀那”(树名)。因为龙帮他成就了道,所以用“龙”字配他的号,称他为“龙树”。(根据《付法藏经》,他是第十三代祖师,弘扬佛法三百多年。)

龙树菩萨传(完)




朗读进度:0%
说明:如果朗读没有声音,可能是文章太长,而手机等设备内存太小的缘故,您可适当缩小朗读范围,比如将开始与结束位置的朗读范围调整为不超过10%,再点朗读可能就会有声音了!
语音朗读的键盘快捷方式:alt+s朗读,alt+p暂停,alt+r继续,alt+x停止。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支持长按扫码支付宝打赏长按扫码微信打赏
随喜发心❤福慧增长!

喜欢就打赏支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当我们有新信息时是否允许通知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