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学基础知识

——返回《佛学基础知识》书目

【二】、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 得认识三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 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 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 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到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死轮回;实际上这其中无有主宰者、没有作 者、也没有受者。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 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 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 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 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灭,另外一样东 西也跟着消灭。

一、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 行是过去造业。

⑴、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 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 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

⑵、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 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 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死。 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

⑶、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 转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 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 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识”,但大成 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散 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⑷、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 精神组成胞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 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 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的生长称为“色”。实 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名”,身 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 称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 名称。

⑸、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 因为我们从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 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 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根成长依胞胎,成 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

⑹、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 个心理作用,成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 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 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皆 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⑺、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 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

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 现在承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

 

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

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 有是现在造业。

⑻、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 爱。因为有了受就有“爱”,对这个受染着、渴求。比如用黑布 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 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我们对这个贪爱 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爱, 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 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 恼而起种种造作。

⑼、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 不止不愿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 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 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执著 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 戒律能解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 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 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 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前,就起 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 是一念“无明”之心。无明有贪、瞋、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 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 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 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有”。

⑽、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 著而产生了将来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 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 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色界的业报。此(业)有由爱、取(烦 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死后,再生 之识得到滋润。未来果:生、老死是将来的苦果。

⑾、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 继续发生,我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

⑿、老死: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 厌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

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 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 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 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触就产生受,过 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 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 生,再来死。

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 并不是直线式,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 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 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

在十二因缘中,我们要知道有迷惑, 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果的 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 作用,称为十二因缘的流转。

上一章 | 书  目 | 下一章

另外推荐这篇文章: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想实修实证的强烈推荐阅读此文哦!
支持长按扫码支付宝打赏长按扫码微信打赏
随喜发心❤福慧增长!

喜欢就打赏支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通知(Enable Notifications) 好的(OK) 不(No thanks)